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下鼻道开窗黏骨膜瓣外移术在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7例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下鼻道开窗黏骨膜瓣外移术,B组行常规下鼻道开窗术。术后经0.5~1年随访,观察并发症、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下鼻道开窗处术后闭合程度等情况。结果 术后并发症中鼻腔粘连率:A组6.7%(2/30),B组11.1%(3/27)。复发率:A组6.7%(2/30),B组7.4%(2/27)。溢泪率:A组0%(0/30),B组3.7%(1/27)。出血量:A组(69.98±34.69)ml,B组(79.64±43.17)ml ,手术时间:A组(1.57±0.59)小时,B组(1.51±0.53)小时,下鼻道开窗处术后3个月闭合程度:A组0.85±0.06,B组0.61±0.07,下鼻道开窗处术后6个月闭合程度:A组0.55±0.09,B组0.28±0.11。两组并发症、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1),下鼻道开窗处术后3个月、6个月闭合程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鼻内镜下鼻道开窗黏骨膜瓣外移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中创伤小,不良反应少,操作简便、易掌握,有利于术后随访及处理,是上颌窦良性病变手术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经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并探讨其适应证、并发症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病例,其中术前及术后病理确诊的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5例,窦内病变镜下检出菌丝或孢子的真菌性上颌窦炎8例,上颌窦囊肿12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6例,上颌窦异物2例。所有病例手术前均行鼻窦冠状位或水平位CT扫描。患者在局麻下以下鼻甲前缘为中心切口,解剖内移鼻泪管-下鼻甲瓣经泪前隐窝进入上颌窦腔处理上颌窦内病变,复位鼻泪管-下鼻甲瓣,缝合手术切口并行下鼻道开窗。结果 43例患者术中均完全清除窦内病变,术后随访6~24个月,下鼻甲形态愈合良好,术腔上皮化,无溢泪、面部麻木等并发症。2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6个月局部复发,原手术入路切除,随访1 8个月无复发。3例术后鼻腔粘连,局部分离,随访12个月无复发。结论经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进入上颌窦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处理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手术方式,可作为鼻内镜下经中鼻道行上颌窦自然口开窗无法彻底切除窦内病变组织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多种手术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鼻内镜下中鼻道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术、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上颌窦开窗术、鼻内镜下鼻腔外侧壁切开上颌窦手术、鼻内镜下上颌窦内侧壁切除术、鼻内镜下改良Denker术等多种入路对136例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进行手术治疗。结果除2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和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经再次手术治疗痊愈外,其他患者均无复发。结论根据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的不同临床特点,采用不同手术入路既可有效治愈上颌窦病变,同时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特殊类型上颌窦良性病变鼻内镜手术的有效方法.方法 上颌窦良性病变29例均在鼻内镜下手术,采用扩大上颌窦自然口,扩大上颌窦自然口+下鼻道开窗,中下鼻道联合贯通径路,鼻腔外侧壁切开或切除四种径路.结果 上颌窦真菌病14例中13例患者术后头痛、涕血症状消失,1例复发;出血坏死性上颌窦炎4例,患者术后鼻腔通气畅;上颌窦囊肿5例患者术后头痛消失;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6例患者术后鼻塞、面部胀痛消退.随访至今除1例上颌窦真菌病复发再手术外其余病例均未见复发,术后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具有手术安全、彻底,术后反应轻,面部无瘢痕等特点,关键是选择合理的手术径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导航鼻内镜下切除上颌窦良性骨性病变的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0月至2010年1月治疗的上颌窦良性骨性病变8例的临床资料,术前行64排CT并三维重建,全部病例采用导航引导下手术切除,包括鼻内镜联合柯-陆氏径路及鼻内镜下经鼻下鼻道开窗径路。结果 3例为上颌窦内骨纤维异常增生症,5例为骨瘤,均在导航引导鼻内镜下成功切除了病变,其中6例经柯-陆氏径路切除病变,2例经鼻下鼻道开窗切除病变。随访半年以上,7例术后头痛、鼻塞、流脓涕、面部不适等症状逐渐消失,1例上颌窦内骨纤维异常增生症患者术后2月再次出现面部肿胀疼痛,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再次手术,发现上颌窦内有大量死骨,考虑为第1次手术后术腔未冲洗干净,导致上颌窦口堵塞,再次手术后症状消失。患者术后均未见复发。结论 影像导航系统可以准确迅速的确定病变位置,导航鼻内镜下上颌窦良性骨性病变切除是准确、安全、微创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外侧壁切开入路治疗涉及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5例累及上颌窦的良性病变病例,鼻内镜直视下先从下鼻甲前缘行鼻腔外侧壁切开,解剖出鼻泪管后形成鼻泪管-下鼻甲瓣,彻底清除上颌窦病灶,并处理鼻腔及其他鼻窦等病变,最后复位鼻泪管-下鼻甲黏膜瓣,必要时行下鼻道开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良性病变,排除恶性肿瘤。随访6个月至2年,术腔上皮化,下鼻甲形态良好,病变无复发,均无面颊部麻木、溢泪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腔内外侧壁切开并保留鼻泪管和下鼻甲,有利于整个上颌窦腔病变彻底清除和方便处理累及翼腭窝颞下窝病变,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鼻道泪后开窗处理上颌窦病变的疗效。方法:对47例上颌窦病变的患者,采取在鼻内镜鼻窦手术基础上进行下鼻道泪后开窗,经下鼻道窗和扩大的自然窦口对上颌窦息肉、内翻性乳头状瘤、侵袭性鼻窦真菌病等病变进行清理。结果:47例患者上颌窦腔清洁,上颌窦窦口引流好,黏膜转归良好,中鼻道引流好,无囊泡水肿等黏膜病变。仅2例(4.25%)下鼻道窗口约2个月闭锁,1年后上颌窦腔清洁,无病灶复发。结论:经鼻内镜下鼻道泪后开窗联合扩大的自然窦口完全满足处理上颌窦良性病变的需要,同时保留下鼻道窗可在术后起到机械性重力引流作用,在鼻腔鼻窦黏膜纤毛运输系统功能修复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 对48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实施鼻内镜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结果 48例术后效果良好,经6个月~3年随访,无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鼻内镜中、下鼻道联台开窗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能彻底清除窦腔死角病变,便于术后冲洗、观察,避免复发,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联合入路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下鼻道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27例单侧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或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良性病变,排除恶性肿瘤。随访12~24个月,所有患者术腔上皮化,下鼻甲形态良好,均无溢泪发生。仅1例乳头状瘤术后2个月复发,局部处理后随访至今未见复发。结论:经鼻内镜下鼻道扩大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创伤小,手术视野广阔清晰,能够准确完整地清除病变,术腔符合鼻腔的生理结构和功能需要,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侧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5—06—2012-06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84例单侧上二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采用单纯鼻内镜手术59例,采用鼻内镜联合改良Caldwell-Luc术式18例,采用鼻内镜联合F鼻道开窗15例,采用鼻内镜F泪前隐窝入路12例,并对术后情况进行随访。结果:全部患者随访4个月~7年,仅5例在手术后复发,其余81例在随访期内均未见复发。所有患者术前行鼻内镜、CT或MRI检查,并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结论: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以囊肿、真菌性上颌赛炎多见;根据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的不同临床特点,可采用不同手术人路,既可有效治愈上颌窦病变,又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创伤。鼻内镜手术是治疗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