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逍遥散对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清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逍遥散对大鼠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模型血清激素的影响。方法将雌性未孕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自然恢复组,逍遥散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等6组。正常组以外各组大鼠隔2 d肌肉注射1.0 mg/kg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共10次后每日肌肉注射黄体酮注射液5.0 mg/kg,连续5 d,在造模过程中,将大鼠隔日束缚过夜共17次。造模成功以后,逍遥散组用逍遥散水煎液给予灌胃治疗,低剂量组为5.9 g/kg,中剂量组为17.7 g/kg,高剂量组为53.1 g/kg。治疗3周;自然恢复组在造模成功以后,去除造模因素,不给任何实验处理,自然恢复3周。比较各组血清激素变化。结果逍遥散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治疗组大鼠血清PRL、E2降低,血清P升高。结论逍遥散能调节模型大鼠血清激素至正常水平,在低、中、高剂量之间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2.
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证心理应激生活事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证心理应激在生活事件上的变化。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研究辨证分型为肝郁气滞证和非肝郁气滞证的乳腺增生患者心理应激生活事件评分的改变。结果肝郁气滞证组患者平均年龄(33.38±6.76)岁低于非肝郁气滞证组(38.36±9.89)岁患者(P〈0.01);肝郁气滞证中度(33.96±7.31)岁、重度(37.43±7.38)岁患者平均年龄高于轻度(31.67±5.39)岁患者(P〈0.05,P〈0.01)。肝郁气滞证组患者生活事件评分(32分)显著高于非肝郁气滞证组患者(22分,P〈0.01);肝郁气滞证患者生活事件评分(分),中度34.69±17.78、重度51.65±20.75,显著高于轻度患者26.57±15.85;中、重度分别与轻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中度与重度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40岁以下是乳腺增生病的高发年龄,乳腺增生病患者属于肝郁气滞证者较多。年龄、生活事件评分可以成为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和肝郁气滞证分级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柴胡散结冲剂治疗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证)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胡散结冲剂治疗乳腺增生病 (肝郁气滞证 ) 4 6 2例临床观察 ,采用随机盲法对照方法 ,结果表明 ,试验组总显效率为4 9 6 9% ,总有效率为 91 88% ;对照组总显效率为 2 8 17% ,总有效率为 77 4 6 %。两组比较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消散汤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疗效。方法:临床观察消散汤与逍遥丸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的变化的差异。结论:消散汤治疗肝气郁结型乳腺增生疗效非常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五门十变针法联合天应灸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激素水平、局部氧合/脱氧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98例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予口服三苯氧胺,观察组予五门十变针法联合天应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评分、肝郁气滞证候评分、血清激素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肝郁气滞型的疗效。方法: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枸橼酸他莫昔芬片及刮痧治疗,观察组加用平乳汤。结果:两组乳房肿块较治疗前缩小(P<0.05),VAS评分、E2及PRL水平较治疗前低(P<0.05),LH及P水平均较治疗前高(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肝郁气滞型效果较好,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蜂针加针刺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蜂针组、针刺组、蜂针加针刺组三组,每组40例。结果三组总有效率均为100%,蜂针组愈显率为62.5%,蜂针加针刺组为90.0%,针刺组为65.0%,统计结果提示蜂针组与针刺组疗效相近,蜂针加针刺组疗效优于蜂针组及针刺组(P<0.05)。结论蜂针加针刺是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混元灸结合脐针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诊断为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混元灸结合脐针治疗,取双侧厥阴俞进行艾灸,取艮位、兑位,配合双侧太冲、合谷进行针刺治疗,隔日一次;对照组采用口服乳癖消片,每次3片,每日3次,2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乳房的疼痛等级、肿块质地、肿块大小等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乳房疼痛评分方面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混元灸结合脐针组优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在肿块质地、范围、大小评分方面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元灸结合脐针可减轻乳腺增生患者的乳房疼痛,缩小乳腺增生肿块,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陈小佩  庞玉霞  闫景彬 《新中医》2017,49(11):78-81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方治疗乳腺增生病(HMG)肝郁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HMG肝郁气滞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三苯氧胺治疗,观察组给予疏肝解郁方治疗。评估2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治疗后,2组血清孕酮(P)、睾酮(T)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催乳素(PRL)、雌二醇(E2)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P、T和FSH水平均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P0.05),血清PRL、E2及LH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的3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肿块最大直径均较治疗前缩短(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肿块最大直径比对照组缩短更明显(P0.05)。结论:疏肝解郁方治疗HMG肝郁气滞证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调节性激素紊乱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凝胶内差异显示电泳技术和质谱技术进行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组织的蛋白质组研究。方法:提取正常乳腺组织及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组织总蛋白,分别用cy3或Cy5标记。每一对Cy3和Cy5标记样品都与一个Cy2标记的内标等量混合,上样于同一胶中进行电泳分离,经不同光激发下扫描得到不同样品的蛋白质组图谱。所获得的图谱经DeCydcr6.5软件进行分析,筛选表述量有差异的蛋白质进行质谱鉴定。结果:在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组织中,有8个蛋白质表达水平具显著变化。其中S-腺苷谷胱甘肽水解酶、蛋白体5、超氧化物岐化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过氧化物酶5、肽酰脯氨酰顺反式异构酶表达量增加,而三联组氨酸核酸结合蛋白1表达量显著下降。结论:8种差异蛋白质可能与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气郁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气郁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逍遥散加减治疗.结果 经过3个疗程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治疗气郁型乳腺增生病总有效率优于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通过系统收集整理<中华医典>中<医案医话篇>、<妇儿篇>、<综合篇>等的部分文献,对肝郁气滞证文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理,对肝郁气滞证的常见病因、症状、治疗药物、治疗方剂、常见疾病等进行了整理,并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3.
情志异常是女子乳腺增生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肝藏血主疏泄,肝气宜舒畅条达。若情志异常,肝气郁结,失疏泄条达,致气滞肝经,蕴结于乳房,乳络不通,致使乳腺按照气滞—气滞痰凝—气滞痰凝血瘀的规律演变为乳腺增生病。所以治疗乳腺增生病当从肝论治,以疏肝解郁、化痰散结为主,辅以活血祛瘀、调理冲任。  相似文献   

14.
胃溃疡是一种慢性消化道疾病,反复发作,缠绵不愈。治疗上非常棘手,临床证状以上腹胃脘部疼痛,或隐痛、刺痛、胀痛为主,伴有胃脘胀满,嗳气或反酸、纳呆,神疾乏力,面黄,消瘦。近年来,我们运用越鞠汤治疗该病13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消结膏外敷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消结膏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散结乳癖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乳房疼痛、肿块大小、腺体质地的改善情况。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房疼痛、肿块大小、腺体质地的改善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消结膏外敷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疗效优于散结乳癖膏外敷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加减对肝郁气滞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其与HIF-1/VEGF/Notch1信号通路相关性探讨。方法:将42例肝郁气滞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丹栀逍遥散加减+降眼压药物口服,对照组予降眼压药物,观察2组治疗4周后眼压、视力、视野、新生血管回退情况等;应用Western Blot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HIF-1a、VEGF、Notch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2组经不同方法治疗4周后眼压、视力、视野、新生血管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丹栀逍遥散加减口服治疗与对照组比较,HIF-1a、VEGF、Notch1的蛋白表达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以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视野,促使新生血管消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HIF-1/VEGF/Notch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张辉凯  孟祥林  李海雷 《光明中医》2016,(14):1993-1994
目的分析脾虚气滞型非酒精性脂肪肝采用枳实消痞丸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110例脾虚气滞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时所用方案分组,对照组50例行脂必妥片治疗,研究组60例行枳实消痞丸治疗,对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研究组TC、TG、ALT指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44.00%,两组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虚气滞型非酒精性脂肪肝采用枳实消痞丸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抑郁症不仅会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而且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本文从心理应激与乳腺癌抑郁症,心理应激与肝的关系论述论述乳腺癌抑郁症从肝论治的中医理论及治疗研究,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病高频超声分类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乳腺科2011年3月—2015年3月200例乳腺增生确诊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其高频超声影像学进行分类,并观察分析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结果:乳腺增生病高频超声分类与中医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乳腺增生为实性肿块者多发生于肝郁痰瘀者,液性肿块者多发生于冲任失调症患者,两者中医证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豹纹征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痰瘀型和冲任失调型在乳房疼痛的性质、肿块的形态、疼痛与月经的关系之间的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乳腺增生病高频超声分类与中医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