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采用床旁快速检测(POCT)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因急性胸痛疑似ACS的老年患者,留取血浆并测定血浆H-FABP、cTnT、CK-MB值,根据发病时间分为0~6h、6~12 h和>12 h组进行分析.结果 在AMI早期(0~6h)H-FABP诊断效率(0.913)高于cTnT(0.786)和CK-MB(0.742),灵敏度和特异度也较高(78.62%、85.70%),血浆H-FABP浓度高于不稳定心绞痛(UAP)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 H-FABP在AMI发生的早期有较高的诊断效率、灵敏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早期,特别是6h内诊断AMI的生化标记物.POCT快速检测试剂盒具有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可靠等优点,适合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急性胸痛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比较不同心脏标志物诊断AMI的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6月因急性胸痛发作6h内就诊患者122例,即刻采肘静脉血5ml。采用快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检测H-FABP,同时测定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采用SPSS17.0软件比较3种心脏标志物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在AMI发病6h内,H-FABP对AMI的诊断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nT和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FABP是目前早期(0~6h)诊断AMI比较敏感和准确的心脏生化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因急性胸痛就诊的患者187例,其中确诊为AMI患者83例(AMI组),非AMI患者104例(非AMI组),入院即刻采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H-FABP水平。结果:AMI组患者cTnI、CK-MB水平及H-FABP阳性率分别为5.64(0.43,12.66)μg/L、7.22(5.01,16.55)μg/L和84.34%,明显高于非AMI组(P0.05);H-FABP诊断AMI的灵敏度为84.3%,明显高于cTnI和CK-MB(P0.05),而特异度为79.81%,明显低于cTnI和CK-MB(P0.05);胸痛发作到检测时间6h时,H-FABP诊断AMI的灵敏度为93.33%,明显高于cTnI和CK-MB(P0.05),特异为83.61%,明显低于CK-MB(P0.05),而与cTn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cTnI和CK-MB,H-FABP在早期诊断AMI中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尤其对于胸痛发作到检测时间6h内的患者,其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肌钙蛋白Ⅰ(cTnⅠ)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疑似AMI的胸痛患者190例,按胸痛发作时间分为<3小时、3~6小时、6~12小时3组,检测患者血清H-FABP、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TnⅠ,比较4种心肌标志物诊断AMI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同时比较不同心肌标志物组合(Myo+ CK-MB+ cTnⅠ、cTnⅠ+ H-FABP)对胸痛发作≤6小时的AMI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胸痛发作<3小时组H-FABP诊断AMI敏感度优于与其他指标(P<0.05);6~12小时组cTnⅠ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优于H-FABP(P <0.05);<3小时组cTnⅠ+ H-FABP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敏感度为85.4%,特异度为90.4%,Myo+ CK-MB+ cTnⅠ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敏感度为65.8%,特异度为85.7%;3~6小时组cTnⅠ+ H-FABP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敏感度为94.7%,特异度为90.3%,Myo+ CK-MB+ cTnⅠ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敏感度为81.6%,特异度为83.9%.cTnⅠ+ H-FABP组合在<3小时组与3~6小时组的诊断符合率(87.1%、92.8%)均高于Myo+CK-MB+ cTnⅠ组合(72.6%、82.6%).结论 H-FABP在AMI发病早期(3小时内)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中晚期(6~12小时)诊断cTnⅠ敏感度和特异度优于H-FABP.血清H-FABP与cTnⅠ联合检测对诊断AMI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符合率,优于Myo+ CK-MB+ cTnⅠ组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心肌损伤标志物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33例AMI患者(AMI组)和31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血清中的H-FABP和cTnT浓度进行测定,比较两组血清样本中H-FABP与cTnT的浓度,并考察HFABP、cTnT及其组合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以及诊断准确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MI组患者血清H-FABP和cTnT浓度均显著增高(P0.05)。H-FABP、cTnT、H-FAB+cTnT的灵敏度分别为60.61%、75.76%、96.97%,特异度分别为:83.55%、85.77%、93.55%,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94%、85.94%、95.31%。结论:血清H-FABP和cTnT浓度联合测定可为临床AMI患者的确诊提供准确的实验室依据,有助于减少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肌钙蛋白T(cTnT)辅助诊断老年人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心绞痛患者32例,AMI患者20例,入院即刻(3 h)采静脉未抗凝血,检测其H-FABP、cTnT浓度;另选取同期健康老年体检者15例作对照组。统计分析三组H-FABP、cTnT浓度差异,并绘制H-FABP、cTnT诊断AM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老年心绞痛组、AMI组H-FABP、cTnT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AMI组与心绞痛组H-FABP、cTnT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H-FABP对老年AMI诊断AUC为0.98(95%CI:0.96~1.00),优于cTnT对AMI诊断的AUC为0.82(95%CI:0.68~0.95);H-FABP对AMI的最佳诊断Cut-Off值为5.575ng/ml时,约登指数最大(0.865%),灵敏度为0.950%,特异度为0.915%。结论 H-FABP可作为老年人AMI辅助诊断的良好指标,对诊断老年人AMI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有利于降低漏诊率、误诊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的80例AMI患者纳入AMI组,发病6 h内入院;40例心内科确诊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纳入CHF组;4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hs-cTnT、肌红蛋白(Myo)、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分析hs-cTnT诊断AMI的价值。结果 AMI组的血清hs-cTnT、Myo、cTnT、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CHF组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MI组患者的血清hs-cTnT与Myo、cTnT、CK-MB均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79、0.714、0.520(P均0.05)。发病6 h内检测AMI患者的血清hscTnT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hs-cTnT取0.050 ng/mL时为最佳临界值,此时灵敏度为98.96%、特异度为97.33%、漏诊率为1.04%、误诊率为2.67%、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69。结论hs-cTnT诊断早期AMI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10例因急性胸痛住院的患者,按胸痛发作时间到就诊时间先后分为<3 h、3~6 h和>6 h三组,检测各组H-FAB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比较3种心肌标志物诊断早期AMI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同时比较胸痛发作≤6h时不同心肌标志物联合诊断AMI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入选病例最终确诊为AMI 62例,非AMI 48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20例,稳定型心绞痛18例,非心源性胸痛10例).<3 h组H-FABP、CK-MB、cTnI水平诊断AMI的敏感性分别为87.5%、9.1%、45.8%;特异性分别为83.3%、91.6%、91.6%;3~6 h组H-FABP、CK-MB、cTnI水平诊断AMI的敏感性分别为98.1%、54.5%、63.6%;特异性分别为94.4%、88.9%、93.7%;>6 h组H-FABP、CK-MB、cTnI水平诊断AMI的敏感性分别为81.3%、93.7%、75.0%;特异性分别为83.3%、94.4%、100%;3种检测指标的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发作≤6h时H-FABP与cTnI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敏感性为93.5%、特异性为85.4%,cTnI与CK-MB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敏感性为74.1%、特异性为87.5%.结论:H-FABP水平检测对于早期诊断AMI有较高的敏感性,优于传统指标CK-MB、cTnI,但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CK-MB、cTnI相当.胸痛发作≤6h时H-FABP与cTnI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AMI早期诊断的敏感度,优于传统的cTnI与CK-MB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综合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疑似AMI患者210例,按急诊就诊时间分为0h~3h组和3h~6h组,测定患者血液中的H-FABP、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红蛋白(MYO)水平,统计并比较4个心肌标志物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0h~3h,H-FABP的敏感性、特异性、正确判断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均相应的高于cTnI、CKMB和MYO(P〈0.05或P〈0.01)。3h~6h,H-FABP的敏感性均高于cTnI、CK-MB和MYO(P〈0.05),特异性高于MYO(P〈0.05),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nI、CK-MB和MYO(P〈0.05)。结论 H-FABP在AMI的早期诊断中,有望取代传统的几种AMI早期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3种心肌标志物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120例心肌梗死患者的3种血清心肌标志物的浓度,比较其对AMI诊断的性能价值。结果 120例心肌梗死患者在胸痛发作6h内检测cTnT、CK-MB和MYO的敏感率分别是81.4%、60.5%和97.7%,以MYO浓度升高最快,出现最早;发病6h~24h内检测cTnT、CK-MB和MYO的敏感率分别是99.0%、79.4%和79.0%,以cTnT浓度最稳定;在发病8h内检测cTnT、CK-MB和MYO的敏感性分别为91.0%、70.0%和99.0%,特异性分别为100%、91.0%和79.0%;漏诊率分别是9.0%、30.0%和1.0%;误诊率分别是0、9.0%和21.0%。结论 cTnT在AMI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是早期诊断AMI的"金指标",MYO可作为AMI的过筛,三者结合可提高早期AMI的诊断率,并有助于病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浆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疑诊AMI的急性胸痛患者,按最终确诊结果分为AMI组28例、非AMI组22例,按胸痛时间分为<2h和2~4h两组.50例患者胸痛发作4h内进行血浆H-FABP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检测,观察H-FABP对AMI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胸痛发作≤4 h检测H-FABP、cTnI、MYO诊断AMI的敏感性分别为82.1%、46.4%、57.1%,前者与后两者相比,P均<0.05;H-FABP、cTnI、MYO诊断AMI的特异性分别为86.4%、90.9%、59.1%,H-FABP诊断AMI的特异性与MYO相比,P<0.05.胸痛发作<2h和2~4h者检测H-FABP诊断AMI的敏感性分别为75.0%和91.7%.结论 血浆H-FABP检测在AMI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其敏感性高于cTnI、MYO,特异性高于MYO.  相似文献   

12.
<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得到迅速明确的诊断及及早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1〕。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心肌坏死情况下早期迅速释放,已有研究表明,HFABP在心肌梗死患者体内3 h即达到最高峰〔2〕,与肌钙蛋白(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相比,升高时间更早〔3〕,表明H-FABP对诊断AMI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快速检测血浆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诊断老年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层析技术研制H-FABP快速检测试剂条,检测64例发病6h内的老年胸痛患者的血浆标本,比较其与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MYO)诊断早期AMI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快速检测H-FABP诊断AMI的敏感性(90.48%)显著高于cTnⅠ(57.29%)和CK-MB(57.29%)(P=0.016),与MYO(85.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FABP的特异性(95.35%)高于MYO(60.47%)(P=0.014),与cTnⅠ(97.44%)、CK-MB(83.7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快速检测H-FABP对于早期AMI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良好的特异性,可用于老年早期AMI的筛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固相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64例AMI患者血浆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和H-FABP浓度;同时选取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H-FABP采用两种检测方法:固相夹心酶联免疫法和胶乳比浊法免疫测定(LTIA).结果 cTnT、CK-MB、MYO、H-FABP(by ELISA)、H-FABP(by LTIA)和ECG(心电图)诊断AMI的敏感性分别为39.1%、59.4%、64.1%、68.7%、70.3%和54.7%,特异性为98.1%、71.7%、81.1%、77.4%、90.6%和92.5%.结论 对AMI患者的诊断,H-FABP (by LTIA)优于cTnT、CK-MB、MYO、H-FABP (by ELISA)和ECG.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定量分析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因胸痛而就诊的患者120例,最后确诊 AMI患者69例,非AMI患者51例为对照组,按胸痛发作距就诊时间分为<3 h、3~6 h和>6 h以上三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各组H-FABP的浓度,同时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hs-cTnI),比较各指标在诊断AMI早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入院各时间段AMI组H-FABP血液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和cTnI在3 h内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3~6 h和>6 h两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ABP的敏感度在发病3 h内和3~6 h分别为74.1%和87.5%,高于CK-MB(18.5%、54.1%))和cTnI(14.8%、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6 h后H-FABP的敏感性为83.3%,低于CK-MB(88.9%)和cTnI(94.4%),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检测指标中特异性最高的是cTnI,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ABP定量检测在AMI早期诊断中有较高的敏感度,与其他高特异性指标联合检查可提高AMI的早期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定性检测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88例老年急性发作胸痛患者,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进行H-FABP定性检测及肌钙蛋白(c 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CK-MB)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FABP、c Tn I、MYO、CK-MB的阳性率均升高明显(P<0.001);对照组中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H-FABP、MYO、c Tn I、CK-MB。H-FABP无论是灵敏度和特异度都高于其他指标。结论急性胸痛6 h内进行H-FABP定性检测,对于进行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筛查准确性较高,可较好地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缺血性修饰蛋白(IMA)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因急性胸痛6 h内入院、并最终明确诊断的患者92例,其中AMI患者5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21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17例,收集同期健康体检人群20例作为对照。于入院第一时间采集静脉血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钙蛋白T(cTnT)、H-FABP及IMA。测定结果经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获得区分AMI与非AMI的最适界值点(Cut-off)值。结果 AMI组血清H-FABP和IMA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UAP组、SAP组血清H-FABP和IMA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FABP和IMA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7和0.904,诊断AMI的敏感性分别为92.6%和96.3%,显著高于cTnT的83.3 %和CK-MB的79.6%。H-FABP和IMA血清水平在Gensini积分≥40积分组明显高于20~40积分组和0~20积分组(P<0.05),H-FABP和IMA血清水平在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组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P<0.05)。结论 H-FABP和IMA在AMI的早期诊断中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且与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关;H-FABP和IMA在AMI的早期诊断、严重程度的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血栓前体蛋白(TpP)和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GPBB)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的潜在价值。方法 选择168例确诊或疑似AMI的患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干预前其血浆TpP和GPBB浓度,同期常规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牙和心脏肌钙蛋白I(CTnI),比较这些生化指标对AMI的诊断价值。结果 这五种生化标志物中,TpP和GPBB诊断AMI优势明显,两者灵敏度分别为100%和96.5%:特异度分别为85.5%和90.9%;真实度分别为95.2%和94.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4%和95.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和192.6%。结论 血浆TpP和GPBB是有价值的早期诊断AMI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胸痛发作6 h内明确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2016年因胸痛急性发作4 h以内,初步判断为AMI患者64例,最后经心电图及生化标志物明确诊断为ST段抬高型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0例,分别于入院即刻及每隔1 h采血一次,至疼痛发作6 h,观察H-FABP开始出现的时间点、变化趋势及与肌钙蛋白(c TN)、肌酸激酶(CK)、CK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的相关性。结果 H-FABP在AMI患者胸痛发作1 h即开始升高,比c TN、CK、CK-MB及LDH更早出现,胸痛发作1 h诊断AMI的敏感性、特异性为63.6%、85.7%,2 h为75.0%、80.0%,3 h为93.8%、75%,4 h均已达到100%。结论 H-FABP更利于AMI的超早期诊断,便于临床医生给患者提供更高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循环miRNA-21与肌钙蛋白T(cTnT)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12月因急性胸痛发作6 h内急诊就诊的病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AMI病人85例(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53例(UAP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30名(对照组)。急诊即刻采集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浆cTnT水平,通过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各组循环miRNA-21表达水平。分析各指标在早期诊断AM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各组血浆miRNA-21、cTn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14.67,160.96,P0.01);AMI组和UAP组循环miRNA-21、cTn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AMI组循环miRNA-21、cTnT水平明显高于UAP组(均P0.01);AMI组和UAP组Gensini评分与循环miRNA-21、cTnT水平均呈正相关(r=0.805,P=0.000;r=0.653,P=0.000);循环miRNA-21与cTnT水平呈正相关(r=0.801,P=0.000);miRNA-21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7(95%CI:0.908~0.984,Z=28.083,P=0.000),当miRNA-217.12时,敏感度为91.76%,特异度为94.34%;cTnT的AUC为0.877(95%CI:0.810~0.927,Z=13.342,P=0.000),当cTnT0.82 ng/mL时,敏感度为87.06%,特异度为71.70%;联合检测miRNA-21、cTnT的AUC为0.973(95%CI:0.952~0.994,Z=3.334,P=0.000),灵敏度为92.9%,特异度为95.2%。结论循环miRNA-21可能为早期诊断AMI潜在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