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及病情活动方面的意义。方法:选择2000—01/2004—01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病房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0例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组,男25例,女25例,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28例,临床缓解期22例。选择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①检测血清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②测定双手含腕关节的X射线分期: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标准,Ⅰ期为关节或关节面骨质疏松;Ⅱ期为关节面下骨质疏松,偶见关节面囊性破坏或骨质侵蚀破坏;Ⅲ期为明显关节面破坏或骨侵蚀破坏,关节间隙狭窄,关节半脱位等改变;Ⅳ期:除Ⅱ期、Ⅲ期病变外,并有纤维性或骨性强直。③记录晨僵时间、关节指数(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及程度)和整体功能分级:根据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分(优〉92分,关节无肿胀,活动自如;良:87-92分,关节轻微肿痛,活动度可达正常的3/4;可:65-86分,活动时疼痛,活动度仅为正常的1/2;差:〈65分,活动或静息痛,活动时仅为正常的1/2,行动困难,关节肿胀)。结果:进入结果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组和对照组均保持为50例。①血清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比较:类风湿关节炎组活动期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及临床缓解期患者[(52.1&;#177;6.01,12.3&;#177;3.3,39.2&;#177;4.7)μg/L,(t=2.447,2.120,P〈0.01)]。②不同X射线分期患者血清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比较:Ⅰ,Ⅱ,Ⅲ,Ⅳ期患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4.0&;#177;1.6,53.6&;#177;1.9,60.0&;#177;1.5,60.0&;#177;1.3)μg/L,(F=3.645,P〈0.05)],Ⅰ期患者显著低于Ⅱ期和Ⅲ期,(P〈0.05,0.01)。③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组患者血清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与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及压痛评分成正相关(r=0.201,0.352,0.317,P〈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血清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显著增高,与炎症反应的持续存在如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和关节压痛等密切相关,并随患者病情的缓解而下降。因此,将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作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评估指标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吴志美  袁建芬  陈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5):1706-1707,1709
目的探讨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09例RA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GPI、MMP-3和抗CCP抗体水平。结果 RA组患者GPI、MMP-3、抗CCP抗体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分析表明,活动期RA患者GPI、MMP-3水平明显高于静止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关节X线改变为Ⅲ~Ⅳ期的RA患者GPI、MMP-3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CCP抗体水平在活动期与静止期及关节X线改变Ⅰ~Ⅱ期与Ⅲ~Ⅳ期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分析3种检测项目之间的相关性:GPI与MMP-3水平呈正相关,抗CCP抗体与GPI、MMP-3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GPI、MMP-3水平的变化与RA病情活动性及骨质破坏相关,对指导治疗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而抗CCP抗体在RA的早期诊断方面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相关性.方法:根据DAS积分选择活动期和稳定期RA患者各30例,并设30名健康者为正常对照;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MIF和TNF-α、IL-1β浓度;采用SSPS11.5软件进行相关性等统计学分析.结果:活动期RA患者血清MIF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患者和健康者(P<0.05),且与血清TNF-α、IL-1β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活动期RA患者血清MIF表达与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ESR、CRP、PLT均呈正相关,而与年龄、病程、晨僵时间和RF无相关性.结论:在活动期RA血清MIF水平显著增高且与TNF-α、IL-1β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0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影响因素。方法根据病情,将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组、缓解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并设立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白介素一20水平并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晨僵时间等临床生化指标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白介素-20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以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尤甚(P〈0.05);血清白介素一20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及x线分期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IL一20可能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相关,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氨甲喋呤(MTX)治疗大鼠胶原型关节炎的免疫学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用牛Ⅱ型胶原诱导产生胶原型关节炎(CIA),CIA大鼠经MTX肌注治疗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关节炎指数,ELISA方法测定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及抗牛Ⅱ型胶原抗体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肌注MTX能明显改善大鼠胶原型关节炎症状(P<0.05);CIA大鼠肌注MTX后,血清中TNF-α含量(60.6±21.3)pg/ml和抗牛Ⅱ型胶原抗体的OD值水平(0.68±0.07),分别与对照组(246.1±29.3pg/ml和0.81±0.04)相比明显降低(P<0.05);肌注MTX的CIA大鼠血清中IL-10含量(33.4±9.8)pg/ml与对照组相比(4.6±1.5)pg/ml明显升高(P<0.05)。结论MTX能有效地降低CIA大鼠血清中TNF-α和抗Ⅱ胶原抗体的水平,同时提高IL-10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背景目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众多,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利用微量元素锝的价态变化中电子得失而刺激镇痛消炎作用的产生,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新药.目的观察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的中医科.对象2000-03/2001-12新桥医院被确诊的住院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5例,纳入者66例,晨僵至少1 h、3个或3个以上关节受累、对称性关节炎、有类风湿结节、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增快、X射线表现,具备以上4项或以上,并至少持续6周.男23例,女43例,年龄18~62岁,平均42.23岁.病程2月~12年,最短者,将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静脉滴注、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加口服安慰剂,对照组用静脉滴注,安慰剂加口服奈普生,12 d为一疗程.观察两者的晨僵改善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及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及总有效率,以此进行疗效评价.主要观察指标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对风湿病患者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血沉、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等指标变化的影响,药物的副反应,并与奈普生的效果相比较.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66例进入结果分析.①试验组在缩短晨僵时间(70.39±40.32)min、减少关节压痛数(3.27±2.21)个及肿胀数(3.20±2.38)个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35.82±24.65)min,(3.12±2.08)个,(2.02±1.25)个],(P<0.01~0.05).②试验组治疗前后血沉差值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基本相似、试验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差值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基本相似,试验组治疗前后类风湿因子差值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基本相似.③试验组的有效率85%(28/33)明显高于对照组64%(21/33)(x=4.89,P<0.05).结论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时,可改善患者的关节肿胀和压痛症状以及晨僵时间,其治疗作用优于奈普生对照组,而对血沉、C-反应蛋白及类风湿因子的影响同奈普生相似.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中抗天然Ⅱ型胶原抗体(抗NatⅡ抗体)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89例门诊确诊为RA的患者,38例非类风湿关节炎的结缔组织病变者和45例健康体检者,测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抗NatⅡ抗体水平、类风湿因子(RF)及C反应蛋白(CRP),研究抗NatⅡ抗体与RF、CRP的关系。结果RA患者组的抗NatⅡ抗体阳性率较非RA结缔组织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RA患者组和非RA结缔组织病组的RF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非RA结缔组织病组的RF阳性率与RA患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NatⅡ抗体阳性的特异性高于RF阳性,而敏感性低于RF阳性;RA患者组血清中的CRP高于正常对照组,RA患者组中抗NatⅡ抗体阳性患者的CRP水平高于抗NatⅡ抗体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NatⅡ抗体可以作为RA诊断中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中抗天然Ⅱ型胶原抗体(抗Nat Ⅱ抗体)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89例门诊确诊为RA的患者,38例非类风湿关节炎的结缔组织病变者和45例健康体检者,测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抗Nat Ⅱ抗体水平、类风湿因子(RF)及C反应蛋白(CRP),研究抗Nat Ⅱ抗体与RF、CRP的关系.结果 RA患者组的抗NatⅡ抗体阳性率较非RA结缔组织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RA患者组和非RA结缔组织病组的RF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非RA结缔组织病组的RF阳性率与RA患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Nat Ⅱ抗体阳性的特异性高于RF阳性,而敏感性低于RF阳性;RA患者组血清中的CRP高于正常对照组,RA患者组中抗Nat Ⅱ抗体阳性患者的CRP水平高于抗Nat Ⅱ抗体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Nat Ⅱ抗体可以作为RA诊断中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瑞力芬(化学名萘丁美酮, Nabumetone)是中美史克研究开发的一种非酸性的抗炎镇痛药,它对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瑞力芬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33例进行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中美史克公司的瑞力芬已获卫生部批准卫生部批准生产 (1998年卫药字 XF- 0184号 )。 33例均为按 1987年诊断标准确诊并处活动期的病人。其中男、女分别为 5例和 28例,年龄 (47± 4.45)岁,病程 (4.46± 1.52)年。 X线分期:Ⅰ期 14例、Ⅱ期 15例、Ⅲ期 4例。关节功能:Ⅱ期 17例,Ⅲ期 16例。 1.2方法 (1)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小板计数(PLT)在类风湿关节炎(RA)病情活动中的变化意义。方法对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PLT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RA患者活动期组与临床缓解期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PLT增高,且PLT与反映RA疾病活动性的实验室指标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呈正相关,RA患者活动期组的PLT也与RA患者的临床指标,如晨僵持续时间、关节指数(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数及程度)、关节X线片改变的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PLT可以作为评价RA病情活动和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抗天然Ⅱ型胶原抗体水平检测(附89例报道),脑脊液免疫球蛋白指标在急性脊髓炎症性疾病中的意义,176例儿童过敏性紫癜过敏原特异性IgE和总IgE水平检测。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3):2404-2406
选取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5例,按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给予白芍总苷胶囊联合雷公藤片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晨僵、握力、关节肿胀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数、关节压痛指数等临床指标,血清ESR、CRP、IL-6、IL-1β、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晨僵、握力、关节肿胀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数、关节压痛指数均有所改善(P<0.05);ESR、CRP、IL-6、IL-1β、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芍总苷胶囊联合雷公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人类软骨糖蛋白-39(HC gp-39)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47例初诊活动期、42例非活动期RA患者和38名健康查体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HC gp-39水平,同时测定关节肿胀数(SJC)、关节压痛数(TJ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等相关实验室指标。结果活动期RA患者血清HC gp-39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期RA患者及正常对照者(P〈0.01)。非活动期RA患者与正常对照者HC gp-3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X线分期患者HC gp-3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关节功能分级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gp-39水平与SJC、TJC、ESR、CRP、关节X线分期呈正相关性(P〈0.01),与年龄、病程、晨僵时间、RF、关节功能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HC gp-39在活动期RA患者血清中呈高水平表达,可作为反映疾病活动和RA患者出现骨侵蚀的有益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肌骨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长江航运总医院收治的110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处于疾病的活动期进行分组,采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评价(DAS28)评分评估,分为缓解期组(缓解期,17例)、低活动期组(低活动期,29例)、中活动期组(中活动期,41例)、高活动期组(高活动期,23例)。患者均接受肌骨超声检查,分析四组患者超声评分、骨形成血清标志物、骨吸收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差异,并探讨骨形成、骨吸收血清标志物与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期患者骨侵蚀、滑膜增生、关节积液、血流信号评分、总分及血清Ⅰ型胶原C端肽(CTX-I)、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水平均高于缓解期组患者,且低、中、高活动期组评分与血清水平依次升高(P <0.05);活动期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保护素(OPG)水平均低于缓解期组患者,且低、中、高活动期组血清水平依次降低(P <0.05);骨形成与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呈负相关,骨吸收与肌骨超...  相似文献   

15.
背景: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作为肿瘤坏死因子a和白细胞介素1β的上游细胞因子,其调控作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中居重要地位。目的:分析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的相关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非随机化同期对照及病例对照观察,于2005—09/200610在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完成。对象:选择门诊及住院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另选同期健康者30例做对照组,其年龄、性别均与病例组匹配。方法:分析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DAS(disease activity score)积分将其分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组及缓解组,并与30名正常人作对照。主要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类风湿因子半定量、C反应蛋白、血沉、血小板计数。②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浓度,比较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组、缓解组、健康对照组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a水平。③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组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水平与炎性指标、临床观察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组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水平显著高于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但缓解组较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组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水平与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血沉、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以及关节肿胀指数和关节压痛指数均呈正相关,而与年龄、病程、晨僵时间和类风湿因子半定量则无相关性。结论: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水平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显著增高,与炎性指标及关节肿痛呈正相关,提示可以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活动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气血两虚型的疗效。方法将40例我科收治的气血两虚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再造生血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评价(DAS28评分)、中医症候积分、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DAS28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的RF、ESR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患者(70.0%),两组疗效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气血两虚型的疗效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的疾病症状,降低RF、ESR及CRP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当归四逆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9月收治的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当归四逆汤。比较两组入院时和疗程结束时的晨僵时间、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变化情况和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疗程结束时的综合疗效。结果:疗程结束时,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晨僵时间、压痛关节数和肿胀关节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均低于同组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康复,改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99锝-亚甲基二磷酸盐(99Tc-MD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观察其对RA活动性的影响.方法临床明确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62例,99Tc-MDP每日100mg静脉滴注,共15天,比较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炎症指标的变化.结果使用99Tc-MDP治疗1个疗程后,62例RA患者的关节肿胀数(15±6.2 vs.11±4.8)、关节压痛数(24±10 vs.14±8)、晨僵时间(210±150 vs.144±126分钟)、ESR(100.4±34.4 vs. 67.4±35.5mm/h)和CRP(94±71.5 vs.29±27.7 mg/L)均显著改善(p<0.01),PLT由239.5±56降至193.9±99×109/L(p=0.024).结论99Tc-MDP可减轻类风湿关节炎的炎性活动、降低炎症活动指标,为治疗活动性RA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抗天然Ⅱ型胶原抗体的测定及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冰  李春芬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7,12(4):167-172,F003
以本科提纯的天然Ⅱ型胶原为抗原,以新鲜羊备清平衡液为封闭液,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8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人和82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抗NatⅡ抗体水平。结果:RA病人血清抗NatⅡ体阳性率为:IgG36.36%、IgM19.32%;健康对照者分别为:4.88%及1.2%。抗NatⅡ抗体IgG阳性的RA患者血小板升高,类风湿因子最性及关节X线分期较高者均多于阴性的RA患者。在抗NatⅡ抗体IgM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血清骨钙素、骨桥蛋白、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异构体5b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变程度分为轻度组(Ⅰ~Ⅱ期)50例,中重度组(Ⅲ~Ⅳ期)50例。另选取同期收治的骨性关节炎患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血清骨钙素、骨桥蛋白、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异构体5b水平及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轻度组、中重度组患者血清骨钙素、骨桥蛋白、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异构体5b水平及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中重度组各指标水平高于轻度组(P0.05);轻度组、中重度组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中重度组低于轻度组(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骨钙素、骨桥蛋白、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异构体5b水平与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均呈明显正相关,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水平与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水平均呈明显负相关。结论:血清骨钙素、骨桥蛋白、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异构体5b等骨代谢相关标志物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呈现较高水平的表达,可能参与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病变的病理过程,这可为临床及时了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破坏程度、骨质疏松状态并给予积极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