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儿童牙科畏惧症是指牙病患儿在牙科治疗中所具有的紧张、害怕、忧郁的心理状态,以及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甚至抗拒治疗的现象.它对儿童牙病的准确诊断及彻底治疗均有较大影响,是儿童求诊及继续治疗的一大障碍,而且这种畏惧感还可延至成人期.因此,了解其发病原因,在治疗中掌握儿童的心理状况,并采用一系列心理护理方法至关重要.现将近1年来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儿童牙科畏惧症又称牙科焦虑症,是指牙病患儿在治疗中所具有的紧张、害怕、忧郁的心理状态以及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甚至抗拒治疗的现象,是影响儿童牙科就诊率和治疗质量的主要原因[1].有资料显示[2],成人牙科畏惧症患者大多起源于儿童时期不良的牙科就诊经历.因此,如何减少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发生是牙科医生面临的...  相似文献   

3.
刘芳  杨娜 《新疆医学》2010,40(11):103-104
牙科畏惧症(denta fear),又称牙科焦虑症(dentalanxie2ty),是指对牙科治疗过程以及治疗中某些环节的害怕和焦虑,具体表现为:烦躁不安、心悸、出汗、高声叫喊、呼吸困难、躲避或者拒绝治疗等。儿童(此处界定为1~12岁)由于心智尚未成熟,自制力差,更易出现上述症状,临床上把牙病患儿在牙科治疗过程中所具有的紧张、害怕和恐惧的心理状态称为儿童牙科畏惧症.  相似文献   

4.
儿童牙科畏惧症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燕 《当代医学》2010,16(4):43-43
儿童牙科畏惧症是指牙病患儿在牙科治疗中所具有的紧张、害怕、忧郁的心理状态,以及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甚至抗拒治疗的现象。它对儿童牙病的准确诊断及彻底治疗均有较大影响,是儿童求诊及继续治疗的一大障碍,同时也会给牙医带来一定压力。而且这种畏惧感还可延至成人期,国外对于儿童牙科畏惧症已做了较多的研究,尤其是北欧国家,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对其予以了关注。  相似文献   

5.
刘朗  叶剑涛  孔祥波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0):1071-1072
儿童牙科畏惧症(dental fear,DF),是指患儿在牙科治疗中所特有的忧虑、紧张或害怕的心理以及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甚至躲避治疗的现象。它的存在对儿童牙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有较大影响,甚至影响患儿下一步的就诊,给口腔医务人员及家长造成压力。  相似文献   

6.
儿童对于牙科治疗的畏惧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这种畏惧心理常常导致患儿的病牙不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儿童的口腔健康水平。为了寻找能够帮助患儿克服畏惧心理的方法,本院口腔科儿童牙病门诊在就诊者中随机筛选出具有牙科畏惧心理的患儿,在治疗中采用儿童综合护理,比较了护理前后患儿的心理变化,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筛选及评价标准依据改良儿童畏惧调查量表-牙科分量表(CFSS-  相似文献   

7.
目的儿童往往在口腔牙病就诊时有不同程度紧张、害怕恐惧的心理状态,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敏感性就大大的提高,耐受性降低,甚至出现排斥逃避口腔牙病治疗的现象,不能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治疗。就笑气吸入镇静法在儿童口腔牙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及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随机选择4至12岁患儿因对牙科治疗有较强焦虑和紧张恐惧的心理,拒绝口腔牙病治疗的70例患儿,经患儿家长同意给予笑气吸入镇静进行口腔牙病治疗,并记录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镇静治疗效果情况。结果在70例患儿中54位患儿顺利完成牙病治疗,16位患儿治疗失败。观察患儿对口腔牙病治疗的依从性,比较患儿口腔牙病治疗前后牙科畏惧症的发生率。结论笑气吸入镇静法可以增加患儿在口腔牙病治疗时的依从性,缓解其在口腔牙病治疗时的紧张恐惧情绪,提高患儿治疗合作性,顺利完成口腔牙病治疗,利于患儿的心理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8.
儿童牙科畏惧症(dental fear,DF),特指牙病患儿在牙科治疗中所具有的紧张、害怕、忧郁的心理状态,以及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甚至抗拒治疗的现象。DF对于医师进行有效诊治的影响较大,本研究通过研究医师行为干预对于患儿诊疗表现的影响,来探讨一种有效缓解DF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儿童牙科畏惧症(Dental anxiety,DA)是指牙病患儿在牙科治疗中所具有的紧张恐惧、忧郁等心理状态以及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甚至抗拒治疗的现象[1]。DA既影响儿童牙病患者的早期及时就诊,又降低了诊疗质量,更重要的是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这种畏惧感可能使患儿产生不良的思想负担和心理阴影而影响到身心的健康成长,甚  相似文献   

10.
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牙科畏惧症(DentalFear,DF)是指对牙科所持有的忧虑、紧张或害怕的心理状态,以及在行为上表现为敏感性增高,耐受力降低,甚至躲避治疗的现象。早在50年代未国外就有学者对牙科畏惧症进行调查,近年来,国内有关牙科畏惧症的调查及治疗已见报道[1~3]。但儿童牙科畏惧症的报道甚少。作者通过对225名来口腔科门诊就诊的牙病儿童进行牙科畏惧症调查,对其在诊治中可采用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对象和方法一、对象:随机选择来口腔科门诊就诊的牙病儿童225名作为调查对象。年龄3~12岁,平均年龄8岁。其中男性124人,女性101人。母亲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56…  相似文献   

11.
童锦发  赖铁汉  蒋娟雯 《浙江医学》2010,32(8):1238-1240
牙科畏惧症(dental anxiety,DA)是指牙病患者在牙科诊治过程中具有的紧张、害怕、忧郁的心理状态,以及表现在行为上的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甚至躲避或拒绝治疗的现象。各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DA发生率为5%~80%,其中儿童的发生率更高。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观念的普及,儿童DA防治的需要越来越迫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儿童牙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在口腔门诊随机选择320例 2~12 岁的牙病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进行常规牙科治疗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牙科治疗.结果 干预组通过临床护理干预,取得患儿的信任和配合,93.1%(149/160) 的患儿能配合治疗.对照组仅46.3%(74/160)患儿能配合治疗.结论 医护人员对患儿采取护理干预进行口腔疾病治疗,可以非常明显地取得患儿的主动配合,是帮助儿童积极治疗牙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儿童牙病的心理学问题是儿童牙病专科研究的重要内容,甚至它的重要性超过了牙科治疗本身,不了解和掌握患儿的心理,有可能使牙科治疗本身无法进行,造成牙科治疗的完全失败。我们从多个角度作了一些初步探讨,供同道们参考指正。  相似文献   

14.
 儿童牙科全麻技术(dental general anesthesia,DGA)是使用麻醉药物使儿童进入无意识状态,在严密的监护下进行牙科治疗的一种行为管理技术,由训练有素的麻醉师和儿童牙科医师共同完成。DGA可以为有牙科畏惧症儿童以及不合作儿童提供安全、有效的牙科治疗。我科2006年12月~2010年7月对62例患儿进行了全麻下的牙病治疗,本文旨对本科室上述患者的全麻临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
徐培 《吉林医学》2012,33(9):1954-1955
目的:探讨儿童牙科恐惧症心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128例有恐惧心理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4例,两组均给于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儿儿童畏惧调查量表-牙科分量表(CFSS-DS)结果。结果: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前后CFSS-DS无明显改变,观察组辅以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CFSS-DS显著降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科恐惧症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降低患儿恐惧程度,使其顺利完成治疗,其效果确切,值得牙科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合作儿童全身麻醉下牙病治疗3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使智障、低龄以及牙科治疗畏惧症等不合作儿童接受牙病治疗,一直是儿童牙科存在的难题.国外对此采取的方法有知觉镇静与全身麻醉下进行牙病治疗的方法[1];Alcaino等[2]报道,采取非住院全身麻醉牙病治疗的儿童由1984年的189人增加到1996年的777人.  相似文献   

17.
针对儿童的心理特征,在口腔门诊随机选择493例1-14岁的牙病患儿进行心理特征和配合程度的比较,实施心理护理,并对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反应和自我控制能力,在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后,配合程度明显高于心理护理之前,经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这说明心理护理在儿童口腔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儿童时期颌面部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牙颌系统的解剖、生理、患牙病后的病理过程、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护理等都与成人有所不同,因此在认识成人牙病的基础上,还须充分认识儿童牙病的特殊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做好儿童期牙病的治疗工作。笔者从事牙科医师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儿童牙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14岁的牙病患儿198例,按年龄将其分为三组,1~5岁组62例,6~11岁组80例,12~14岁组56例.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心理干预前后各组患儿的主动合作率.结果:心理护理前后,1~5岁组和6~11岁组患儿的主动合作率均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12~14岁组患儿的主动合作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疾病治疗时,对低龄儿童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儿的主动合作率.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82年开设儿童牙病专科以来,共诊治患儿近四万多人次。其中以龋病、牙髓病及根尖周病为主。要认真做好对乳牙的治疗工作,儿童的合作是很重要的。儿童牙病者有着与成人完全不同的心理性格特点。他们与医生的配合是治疗成败的关键之一。如何诱导儿童很好地接受牙科治疗,掌握儿童心理学知识,在临床工作中已愈来愈引起重视。八年多来,经过我们的长期摸索与总结,针对儿童不同的心理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诱导教育方法,到目前为止,凡到我室诊治牙病的儿童均全部完成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