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大面积烧伤合并呼吸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33例大面积烧伤合并呼吸道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37例大面积烧伤合并呼吸道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指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大面积烧伤合并呼吸道损伤患者中,可缩短住院期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程负压浅部吸痰联合气管内滴药在喉癌患者术后吸痰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喉恶性肿瘤手术治疗并同时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按全程负压浅部吸痰联合气管内滴药的个性化吸痰法进行气道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气道黏膜损伤率、痰痂形成率、肺部感染率、患者吸痰依从性及其家属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气道黏膜损伤率、痰痂形成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依从性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全程负压浅部吸痰联合气管内滴药对喉癌患者术后进行气道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家属满意度,降低气道黏膜损伤、痰痂形成率等并发症,不会增加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0.45%盐水气道湿化在颅脑损伤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8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采用0.45%盐水进行气道湿化。选取同期收治的40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灭菌生理盐水进行气道湿化。比较2组的气道湿化效果、痰痂形成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气管切开3 d、5 d的痰液p H值小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气道湿化疗效及痰痂形成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0.45%盐水进行气道湿化符合患者的生理需求,湿化效果好,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两种气道湿化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术后采用不同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输液泵控制持续气道滴注湿化法,对照组采用间断气道滴注湿化法.比较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痰痂形成率、气道黏膜出血发生率、刺激性咳嗽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采用输液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法更能提高排痰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脑外伤后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痰痂形成及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将50例脑外伤后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排痰效果、吸痰情况、痰痂形成情况、肺部感染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排痰后的Pa O2高于对照组,RR、Pa CO2小于对照组,排痰量多于对照组,吸痰次数、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痰痂形成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有利于减少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道痰痂形成、减少肺部感染、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戴小华 《全科护理》2016,(31):3241-3243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碳酸氢钠用于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6年5月烧伤科70例因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的成人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在气管切开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传统的糜蛋白酶、硫酸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磷酸钠及生理盐水作为气道湿化液,使用持续微量注射泵滴入气道湿化法,观察组在气管切开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1.25%碳酸氢钠作为湿化液,使用持续微量注射泵滴入气道湿化法。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气道湿化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痰痂形成、呼吸道感染、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损伤和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碳酸氢钠用于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病人气道湿化的效果明显,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优于传统的糜蛋白酶、硫酸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磷酸钠及生理盐水作为气道湿化液。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两种吸痰法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气管切开术,对照组给予常规吸痰法,研究组给予新型改良式吸痰法。观察两组气道护理指标、肺部湿罗音和痰液黏稠度、吸痰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吸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吸痰次数、雾化次数、气道灌洗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肺部湿罗音和痰液黏稠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吸痰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改良式吸痰法用于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吸痰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气道湿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的方法。方法:严密观察气管切开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病房内空气湿化、套管外口敷料湿化、超声雾化吸入湿化、气道冲洗、气管内滴药及呼吸机湿化等综合气道湿化护理,观察肺部感染、气道阻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78例患者气管切开时间为伤后2~9h,平均4.6h。拔管时间9~27d,平均13.5d。治愈73例,死亡5例,死亡原因分别为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创面脓毒症2例,肺部感染1例,治愈率93.59%。没有出现气道阻塞并发症。结论:正确有效地做好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气道湿化,有利于减少呼吸道并发症,是治疗吸入性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ICU气管切开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2例ICU气管切开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评价舒适护理模式的疗效。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痰痂、气管壁损伤和气道出血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脱管及皮下气肿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预防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和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方面,舒适护理模式疗效要优于常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黛芩化痰丸在脑出血行气管切开病人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60例脑出血行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气道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黛芩化痰丸结合常规气道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和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行气管切开病人使用黛芩化痰丸可稀释痰液,预防气道出血和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文丘里装置与恒温加热湿化法在气管切开未使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气管切开未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40例,观察组使用文丘里装置与恒温加热湿化法,对照组使用微量泵持续湿化法,两组湿化液均使用灭菌注射用水。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气道痰痂、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术后堵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气道痰痂、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丘里装置与恒温加热湿化法更适用于气管切开未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是理想的气道湿化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气道管理小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0月1日~2019年4月30日收治的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气道护理;将2019年5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气道管理小组。比较两组气道护理情况(包括痰液湿化满意、气道黏膜出血、痰液阻塞、刺激性咳嗽、吸痰次数)、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临床指标(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痰液湿化满意度、痰液阻塞、刺激性咳嗽、吸痰次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心率、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P0.01),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道管理小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可有效改善患者气道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不同气道湿化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不同气道湿化护理措施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行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温间断气道湿化法,观察组采用持续加温气道湿化法,观察两组的痰痂形成率、刺激性咳嗽发生率、气道黏膜出血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持续加温气道湿化的护理方法能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气道湿化法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例因吸入性损伤而行气管切开的烧伤患者分为三组各20例,A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B组采用人工鼻持续湿化、C组采用微量注射泵结合人工鼻持续湿化。比较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气道护理次数、带管时间及痰液黏稠度。结果:C组患者肺部感染率、刺激性咳嗽发生率明显低于A、B组(P0.05),患者气道堵塞发生率、气道护理次数、带管时间、痰液黏稠度也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患者(P0.01)。结论:微量注射泵结合人工鼻持续湿化法应用效果满意,有利于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气道管理,减少气管切开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高春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7):4057-4057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湿化在气管切开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氧气驱动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定时、间断气道湿化方法。结果通过对两种气道湿化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实验组发生刺激性咳嗽、形成痰痂、气道黏膜出血和肺部并发症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氧气驱动持续气道湿化可以明显减少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氧气驱动持续气道湿化优于间断气道湿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气道护理在大面积烧伤患者全麻术后复苏期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45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为观察组,在全麻术后复苏期实施综合气道护理。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3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为对照组,在全麻术后复苏期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呼吸道并发症、躁动发生率、复苏室滞留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室滞留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气道护理能够减少大面积烧伤患者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和躁动的发生,加速患者复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氧气驱动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微量泵持续泵入气道湿化法与单纯使用微量泵气道湿化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选取入住本科室的6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联合组),B组(微量泵组)从气管切开第2天开始记录气管切开患者2、3、4、5、6天的日吸痰次数,日护理用时,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结果 A组在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每日吸痰次数,日均护理用时方面低于B组(P0.05)。结论氧气驱动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微量泵持续泵入气道湿化法比单纯使用微量泵气道湿化法,气道并发症及日常护理方面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气管切开是保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应急手术.但术后护理不当,观察不到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1].气管切开套管的阻塞存在着主观、客观多方面的因素,套管阻塞是致命的并发症之一.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梗阻一般是由痰痂堵塞造成[2].针对气管切开套管部分阻塞时,通常采取湿化气道后将其痰痂吸出或者有条件者采取纤维支气管镜下吸出痰痂,保持呼吸道通畅.但该例患者湿化气道后痰痂膨胀,造成气道完全阻塞.如果处理不当,会增加患者缺氧,甚至危及生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两种呼吸道湿化法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内间断湿化法与输液泵持续湿化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1月至2009年5月某院行气管切开的患者50例,按住院病例单双号分为两组。实验组25例患者采用输液泵持续湿化,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呼吸道内间断湿化。比较两组患者痰痂形成、发生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出血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痰痂形成、发生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出血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肺部感染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液泵持续呼吸道湿化可以明显减少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出血及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加温持续气道湿化对减少人工气道并发症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加温持续气道湿化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将喉部术前或术后气管切开患者96例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采用加温持续(湿化液温度35~38℃)湿化气道,对照组48例用常温间断气道湿化法室温为20~22℃,并连续观察.结果治疗组形成痰痂、发生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的例数和吸痰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肺部感染发生率及住院天数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温持续气道湿化可明显减少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及肺部感染的发生,并可减少吸痰次数,减轻吸痰所致的低氧血症程度并缩短其持续时间及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