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自我效能水平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出院后的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出院前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OPD稳定期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提高艾滋病患者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住院确诊为艾滋病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出院常规护理50例)和观察组(出院延续性护理50例)。出院后随访3个月,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采用SF-36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并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随访3个月,观察组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对护理更为满意(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提高艾滋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出院准备计划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性出院指导及出院后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出院准备计划。对两组患者术后3d、术后7d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日常生活能力得分,以及术后3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得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日常生活能力得分、生活质量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准备计划可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水平,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升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延续性护理效果,改善健康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CCM)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协同护理模式(CCM),比较两组出院时和出院6个月时运动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出院6个月时观察组运动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CM能明显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干预模式在出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中运用对病人生活质量和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将在医院治疗后病情稳定出院的COPD病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出院后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病人出院后采用过渡期护理干预模式,经过6个月的干预后观察两组病人生活质量和疾病不确定感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疾病不确定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过渡期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出院COPD病人中,可保证病人得到治疗和护理服务的延续性和全程性,有利于满足出院后病人健康需求,从而降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王红  苗冬梅 《妇幼护理》2023,3(6):1503-150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动机性访谈配合结构式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1 年 7 月至 2022 年 7 月期 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78 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9 例。对照组采取心血管内 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动机性访谈配合结构式心理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治疗依从性,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 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 行为、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 死患者实施动机性访谈配合结构式心理护理,能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感,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减少不良事 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配合动机性访谈在慢性心力衰竭并发便秘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1日~12月1日收治的92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发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号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微信平台配合动机性访谈延续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排便恢复情况、护理依从率、生活质量[采用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AC-QOL)]、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排便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护理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个月后PAC-QO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平台配合动机性访谈在慢性心力衰竭并发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满意,能缩短患者排便恢复时间,提高患者护理依从率、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出院计划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0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出院计划模式,并应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效能量表(CSES)分别于干预前、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对两组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自我效能总体得分、情感波动、体力活动和环境方面的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呼吸困难管理、安全行为方面得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出院计划模式能有效提高COPD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其中情感波动、体力活动和环境方面的自我效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王延芳  姚慧  张庆梅  穆淑新 《全科护理》2021,19(19):2661-2664
目的:探讨激励式延续性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19年1月—2019年6月,n=45)和观察组(2019年7月—2019年12月,n=45).对照组出院后采用电话随访,观察组出院后采用激励式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前(干预前)、出院3个月后(干预后)自我感受负担(SBP)评分、疾病控制及生活质量(SGRQ)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干预后SBP评分低于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所有呼气量的比例(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励式延续性护理能够减轻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自我感受负担,提高疾病控制水平,改善院外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中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进行常规治疗,在出院后,对照组不给予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措施干预,主要包括营养健康指导、电话随访、家庭氧疗、心理护理、呼吸肌锻炼等。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出院1年后肺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内科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78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介入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希望水平、非计划再入院率的差别。结果观察组肝癌患者生命质量总分和自我管理效能得分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希望指数出院后3个月、6个月、9个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非计划性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及希望感,降低非计划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在银屑病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1日~2019年6月1日收治的80例银屑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出院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入院时、出院6个月后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生活质量[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比较两组用药依从性[采用中文版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及复发率。结果: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入院时和对照组(P0.01);出院6个月后,两组DLQI评分均低于入院时(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银屑病患者延续性护理中应用阶段性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改善其用药依从性,有助于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气球吹摆法肺功能锻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2015年4月~2016年4月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8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应用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锻炼,观察组在应用延续性护理中结合气球吹摆法肺功能锻炼,比较两组出院后3个月的护理效果。结果出院后,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和6 min步行距离(6MWT)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呼吸困难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气球吹摆法肺功能锻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的肺功能,改善呼吸困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6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住院期间两组患者行同样治疗和常规护理,出院前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行为期6个月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及干预1,3,6个月后使用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和Barthel指数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结束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后1,3,6个月自我护理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了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对胃癌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6例胃癌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的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及奥马哈KBS成效评分。结果出院1、3个月,观察组WHOQOL-BREF、GSE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3个月,观察组环境领域、社会心理领域、生理领域、健康行为领域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自我效能感,改善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追踪随访教育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自我效能感、自我护理能力及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均经治疗后病情稳定出院,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嘱患者出院后1、3个月到专科门诊随访复诊,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电话随访、短信提示等方式进行追踪教育和健康指导;分别于出院前和出院3个月后采用COPD自我效能感量表(CSES)、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圣乔治呼吸问卷(SGQR)评测两组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CSES中负面影响、情绪激发、体力消耗、天气/环境、行为危险因素评分和总分明显高于出院前和对照组同期(P 0. 05,P 0. 01),对照组体力消耗评分明显高于出院前(P 0. 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ESCA中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和总分明显高于出院前和对照组同期(P 0. 05,P 0. 01),对照组自护责任感和总分明显高于出院前(P 0. 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SGQR中各维度评分和总分显著低于出院前和对照组同期(P 0. 05,P 0. 01)。结论:追踪随访教育可以提高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护理能力及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梁彩云 《妇幼护理》2022,2(20):4764-4767
目的 分析基于微信平台提供的延续性护理对癌痛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抽签法将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在我院就诊的 86 例癌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3 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 组基础上开展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疼痛控制率、自我管理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视觉疼 痛模拟(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控制有效率(90.70%)高于对照组(67.44%)(P<0.05)。观察组自我 管理效能感、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癌痛患者开展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服务,能够提高自我管理效 能感,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出院计划服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住院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出院护理计划服务。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出院计划服务实现了以患者和家庭为核心的护理模式,增强了患者主动参与疾病管理和维护自身健康的意识,有效改善肺功能,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以家庭为中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护理模式,以期在临床工作中获得较好护理成效。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C延续护理模式,即:一系列具有全面性(Comprehensiveness)、合作性(Continuity)、协调性(Coordination)、延续性(Collaboration)的护理活动,由病房医护人员和社区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提供出院前准备及出院后家庭随访的个案管理方案。分别在出院前(介入干预前)和出院后12周行临床指标、功能指标2个方面的成效以及满意度的测定。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的活动耐力、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自觉气喘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 C延续护理模式能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管理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信息支持护理模式对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8月在我院做定期检查的慢性乙肝患者8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信息支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感。结果:在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自我效能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信息支持护理模式对慢性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感都有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