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DRG收付费政策的制定是DRG体系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制定DRG组价格和相关的收付费政策对于以DRG为杠杆撬动医院规范诊疗行为、建立运行新机制有着重要作用.文章从国际经验与国内C-DRG的试点实践经验两方面探讨了DRG定价和收付费政策设计的相关概念、计算流程和关注要点,为试点地区完善DRG定价和收付费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从2017年起,国家层面开始推进DRG收付费方式改革,循证、创新地推进DRG收付费改革,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制度优势的DRG收付费体系(C-DRG),是其努力的方向。期待DRG改革能成为一个支点,为促进我国医疗卫生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建设健康中国推波助澜。在实施DRG收付费方式改革方面,有以下预期政策目标:目标一:控制不合理医药费用,优化医疗服务价格结构。当前,我国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突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我国人体捐献器官获取收费政策及相关财务政策文本进行评价,为进一步优化人体捐献器官获取收费政策及相关财务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方法:基于文本挖掘与统计分析法构建政策一致性指数模型,对2021—2022年海南省、浙江省、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广东省制定的5项人体捐献器官获取收费政策及相关财务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结果:5项政策均为优秀型政策,海南省政策文本挖掘和政策一致性指数模型指数最高,达8.666。结论:我国人体捐献器官获取收费政策及相关财务政策总体上优秀且科学合理,后续各省份在制定政策时,应进一步科学合理测算器官获取各项成本,确定收付费标准和项目目录,针对不同政策受体,制定相应规范要求,重视政策激励,做好绩效管理工作,逐步建立省级统一的人体器官获取组织银行账户。  相似文献   

4.
正按DRG收付费是现代化的卫生经济管理工具,是对住院病人直接管理的有效方式。去年年底,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DRG收付费大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指出,2017年是国家层面推进DRG收付费改革的第一年,要发挥收付费方式改革在医改中的杠杆作用,不断摸索和创建包括门诊、住院、社区等整个医疗体系的收付费改革。推进DRG已成共识"我国迎来了DRG收付费方式改  相似文献   

5.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在卫生系统改革中起着重要作用.DRG支付方式在医疗改革中可以视作杠杆,激发医疗机构规范行为,控制成本的内生动力.文章以三明C-DRG收付费改革为例,介绍了政策设计之初考虑的重点,将DRG作为撬动医疗卫生综合改革的一个工具,将收付费一体化,并引入成本定价.在政策设计与实施时,除了注重DRG自身相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DRG收付费改革是个系统工程,涉及管理、临床、质控、财务、信息等多个环节,科学、有效的信息系统建设为推行DRG收付费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C-DRG收付费改革试点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围绕试点工作业务流程,制定了C-DRG分组数据"分级管理、三级校验"的数据管理流程,明确了流程中各环节的责任主体,规范了C-DRG分组数据信息的传输标准。从C-DRG数据业务流程角度,阐述了国家C-DRG平台、区域C-DRG平台和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建设和改造的主要内容和要点,为DRG改革实践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7.
加快推进DRG收付费改革试点工作,是现阶段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重点任务,也是决定医改能否成功、效果能否持续的重要标志。文章全面解读了全国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收付费规范的研制和主要特点,C-DRG收付费方式改革的预期目标,C-DRG的实施进展以及未来的展望,以供各地在开展DRG收付费改革工作的实践中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福建省某三甲综合医院眼科白内障手术患者为例,对比扩大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改革前后患者白内障手术住院费用的变化,探讨基于DRG在临床科室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路径,为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月福建省某三甲医院眼科患者出院记录,对DRG收付费实施前分组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评价,对影响DRG收付费用的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后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均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比DRG医保支付费实施前后病例,发现住院天数、按项目结算费用、两种结算方式差额、药品费、检查化验费、耗材费、手术费、医务性收入、麻醉科总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根据标准化系数可见,耗材费、医务性收入是影响DRG支付金额主要因素。结论 进一步完善DRG收付费管理工作,医院内部制定合理临床路径与成本管理体系,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完善DRG试点工作的实施推进,文章通过分析样本院在DRG收付费模式下医院精益管理的实践探索,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以期为开展DRG试点工作的医院提供借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DRG收付费改革路径和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我国2009—2021年DRG政策在政策目标、工具和力度不同维度上的分布特征,为健全我国DRG政策体系提供参考。方法:用内容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构建“基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力度”的三维框架,对国家层面DRG政策条目进行多维分类和交叉对比分析。结果:纳入74份政策文本共生成553条政策文本编码,我国DRG政策在数据标准化、绩效评价、医保支付、基金监管四个目标上的频次分别为226(40.87%)、60(10.85%)、159(28.75%)、108(19.53%);供给型、环境型、需求型政策工具依次占23.15%(128/553)、58.95%(326/553)、17.90%(99/553);我国DRG政策平均力度得分为2.959。讨论: DRG基本政策工具均衡性缺位,其内部结构有待优化;政策目标间缺乏协同性,要加强政策制度间的衔接,发挥政策目标的协同效应;政策力度整体偏弱,政策目标、工具和效力间不匹配,要着力加强部门间的协作,提高政策力度。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深入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改革的背景下,设计DRG体系下适宜的新技术支付政策以及纳入DRG体系,是避免改革对技术创新产生负面影响的重要手段,也是DRG付费改革设计时需考虑的重要因素。文章在深入探讨技术创新与DRG支付体系关系的基础上,选取美国和德国作为典型国家,比较分析两国新技术支付政策的设计亮点,以及纳入DRG体系的流程,结合我国新技术支付的现状,提出新技术选择、额外支付范围、短期支付和纳入DRG支付体系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科学设计DRG付费模式下医保基金监管指标阈值边界及其测量策略,对医疗机构和医保运行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识别,有助于实现全流程、全周期的医保基金智能监测,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能。方法:根据科学设定、精准识别、分类分层的设计理念,基于全国部分DRG试点城市运行数据模拟结果,确定指标阈值边界类型和测算方法。结果:根据内涵及导向将监管指标阈值边界划分为上界、下界、上下界,并基于政策需求、专家判断和统计原理构建DRG付费模式下医保基金监管指标阈值设计思路。结论:政策阈值应与改革目标同步并动态调整,不断完善统计阈值测算方法,提升识别精度和效率,阈值风险识别技术置入智能监管平台,强化人工审核。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梳理和归纳我国各省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政策进展,为推进和完善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在各省级政府网站收集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政策文件,从个人账户计入与使用范围、普通门诊统筹待遇、慢特病统筹待遇和零售药店统筹待遇4个方面,分析各地的主要做法和差异。结果:我国各省个人账户计入办法分为按定额计入和按比例计入,少数省份个人账户支付范围拓宽至商业医疗保险缴费;普通门诊起付线在0元至1 800元,支付比例在50%至90%,封顶线在1 200元至不设封顶线,待遇政策向退休人员和基层医疗机构倾斜;4省正逐步探索全省统一的门诊慢特病病种和保障待遇;8省已明确零售药店门诊统筹待遇。结论:各省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待遇差异较大,少数省份已探索省级门诊慢特病待遇统一和零售药店门诊统筹,改革需注意普通门诊保障与住院保障衔接,并加强与家庭医生签约、医共体等改革的联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DRG实施下样本医院病组覆盖及盈亏情况,并提出建设性的管理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DRG付费下主要盈亏病组进行对比和结构分析。结果:样本医院共覆盖22个主要诊断分类(MDC),DRG组数为485个,FM3B经皮心导管检查操作,不伴严重并发症与合并症病组亏损最为严重。结论:在DRG付费改革下应优化病种结构,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5.
以DRG/DIP为主导的付费方式是当前支付方式改革的必然趋势,其西医诊断与诊疗体系的核心机制与中医药诊治特点缺乏适配,导致中医药缺乏医保基金补偿的长效机制。针对医保支付与中医药的非对称问题,创新性地引入未充分补偿与非对称共摊的理念,探索适用当前付费制度改革背景下的中医药非对称共摊支持机制,并以此理念指导全面实施DRG且有深厚中医药传统的江苏省常州市,对其中医医疗机构开展非对称共摊相应的系列政策。政策实施后,常州市各中医医疗机构的支付率提升、人均住院费用下降、中医诊疗价值得到有效补偿,达到预期目标,为DRG/DIP付费制度改革背景下有效落实支持中医药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机制性、系统性卫生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国家医疗保险谈判药品单独支付省级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总结关键措施及特点,为各省制定和优化单独支付政策提供借鉴。方法:检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保障局网站,收集有关单独支付的政策文件,对检索到的政策文本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各省份单独支付政策在目录发布、目录遴选方式、药品管理方式、政策待遇水平和政策衔接等方面存在差异。结论:单独支付政策是“三医”协同发展的重要推手。各省要平衡好单独支付目录各种政策要素,处理好医保基金控制和患者获得感以及理清单独支付政策与支持创新药发展的关系,减少“三医”协同障碍。  相似文献   

17.
医保支付方式作为引导医疗服务行为、调节资源配置的杠杆,对实现医保基金可持续发展,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医保支付改革,以DRG和DIP为代表的支付方式已成为主要方向。文章从改革的现实出发,对DIP相较于DRG的实施优势、问题与挑战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完善我国“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政策提供参考。方法:从政策工具、参与主体和政策落点三个维度,分析我国31个省份已出台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相关政策的分布特征,共收集政策文件58份,形成1 585个文本条目。结果:政策工具(X维度)共筛选597个文本条目,其中,供给型、需求型、环境型分别占20.6%、16.6%和62.8%。参与主体(Y维度)共筛选574个文本条目,政策落点(Z维度)共筛选414个文本条目。结论:政策工具存在结构性失衡,应提升互补性和协调性;参与主体的政策工具应用差异较大,应深化主体间的分工协同;政策落点的实践性不强,应加强环节间的紧密衔接;地区间政策分布不够均衡,应因地制宜优化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台湾地区二代全民健康保险制度、“卫生福利部健康保险署”对新医疗服务项目的管理流程、全民健康保险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制度下的新增全新功能类别医疗技术因应方案三方面,介绍了中国台湾地区全民健康保险对创新医疗技术支付的做法和经验。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创新医疗技术支付政策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包括构建多渠道的筹资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推进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制度下的医疗保险支付改革。  相似文献   

20.
Primary care is the foundation of health care systems around the world. Physician autonomy means that governments rely on a limited selection of levers to implement reforms in primary care delivery, and these policies may impact the practice choices, intentions, and patterns of primary care physicians. Using a systematic search strategy to capture publicly available policy documents, we conducted a scan of such policies from 1998 to 2018 in three Canadian provinces: British Columbia, Nova Scotia, and Ontario. We reviewed 388 documents and extracted 170 policies from their texts, followed by analysis of the policies’ instruments, actors, and topic areas. Policy reforms across the three provinces were primarily focused on physician payment, with governments relying on both targeted incentives and reformed payment models. Policies also employed various instruments to target priority areas of practice: 24/7 access to care, team-based primary care, unattached patients, eHealth, and rural/Northern recruitment of physicians. Across the three provinces and the 20-year timespan, reform priorities and instruments were largely uniform, with Ontario's policies tending to be the most diverse. Physicians helped shape reforms through the agreements negotiated between provincial governments and medical associations, influencing the topics and timing of reforms. Future research should evaluate impacts on the delivery of primary care and explore opportunities for policy innov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