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析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予以鼻内镜下美敦力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接收诊治的患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82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根据数字单双号将其分两组,每组41例.予以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予以研究组实施鼻内镜下美敦力耳鼻喉动力系统治疗,分析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78.05%是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的95.12%(P<0.05);研究组患者的数字疼痛评分及术中出血量、腔通气时间及黏膜恢复时间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实施经鼻内镜下美敦力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治疗,不仅能使患者的疼痛缓解,而且还能降低术中出血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02月到2013年03月收治的12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保守方法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7.7%,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究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1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经鼻外径路的手术方法,观察组采用鼻内镜鼻窦手术,对比两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结束鼻窦炎症状再次出现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好,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以鼻内镜手术为主综合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伴哮喘疗效及对其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68例慢性鼻窦炎伴哮喘患者按治疗方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以及围手术期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及肺通气功能变化。结果术后第1年及第3年观察组哮喘症状缓解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年及第3年观察组VAS评分与鼻内镜L-K评分下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年及第3年,观察组患者肺通气功能好转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鼻内镜为主综合治疗不但能缓解慢性鼻窦炎伴哮喘患儿的慢性鼻窦炎,还能控制哮喘的进一步发展,改善肺通气功能,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9):59-61
目的探讨改良鼻内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96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鼻内镜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SNOT-20评分、SF-36评分评估状况、手术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SNOT-20评分、SF-36评分评估状况,组间比较:术前与术后3个月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术前与术后3个月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8%)低于对照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改良鼻内镜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优于传统鼻内镜手术。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9):75-77
目的 探讨维生素D 对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鼻内镜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在我院耳鼻喉科就诊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6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鼻内镜手术联合布地奈德喷雾剂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维生素D 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2 个月,用药前后检测患者体内维生素D 含量,通过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评价疗效。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维生素D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体内维生素D 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VAS 评分分值除嗅觉障碍外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ONT-20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体内维生素D 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水平,提高其体内维生素D 水平可提高内镜术后效果,具有重要的诊疗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锐宁 《基层医学论坛》2016,(26):3629-3630
目的:探讨在鼻内镜下鼻窦矫形术中联合筛前神经阻断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5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分别进行鼻内镜下矫形联合筛前神经阻断术(观察组)与传统的鼻内镜下矫形手术(对照组)治疗,术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82例中治愈71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83例中治愈60例,好转18例,总有效率94%,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窦矫形联合筛前神经阻断手术治疗方法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是慢性鼻窦炎特别是慢性过敏性鼻窦炎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应用鼻用激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6例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术后加用鼻用激素治疗.对比2组术后3个月、10个月Lund-Kennedy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术后10个月观察组的Lund-Kennedy评分、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实施鼻内镜术后给予鼻用激素,能够显著减轻疼痛,促进鼻黏膜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经鼻内镜下美敦力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门诊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306例,采用鼻内镜下美敦力耳鼻喉科综合动力系统,观察手术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并与2009年前鼻内镜非美敦力系统手术的患者213例进行比较,采用SPSS 18.0软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手术相关指标的数据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8.69%vs 89.20%)(P<0.05);出血量(mL)、黏膜恢复时间(d)、鼻腔通气时间(d)、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2.3±2.8)mL vs(26.2±3.2)mL]、[(5.1±1.9)d vs(7.8±3.4)d]、[(2.6±0.6)d vs(6.8±1.0)d]、[(1.84±0.33)分vs(3.83±0.52)分](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鼻内镜下美敦力耳鼻喉科综合动力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4年间行手术的11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进行鼻内镜手术,对照组采取常规鼻外径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评定患者恢复情况,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II型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III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型治愈率明显高于II型,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具有良好效果,该手术后复发率较低,临床分型越轻,其治疗有效率则越高,应尽早给予患者手术治疗,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9):96-98+102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55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78)和对照组(n=77)。对照组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Lund-Kennedy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80.52%(P0.05)。治疗后,观察组Lund-Kennedy评分由(6.61±2.02)分下降至(1.41±0.31)分,对照组Lund-Kennedy评分由(6.43±1.71)分下降至(2.69±0.71)分(P0.05),且观察组Lund-Kennedy评分低于对照组[(1.41±0.31)分vs (2.69±0.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7.69%)低于对照组(1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Lund-Kennedy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加强药物疗法联合鼻内镜手术综合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加强药物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情况、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以及躯体症状、精神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为(1.3±0.3)分、(2.1±0.7)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8、TNF-α水平分别为(191.2±70.2)μg/L、(34.2±13.1)μ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6±82.5)μg/L、(40.5±11.5)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躯体症状及精神功能评分分别为(3.5±1.4)分、(2.2±1.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9±3.1)分、(9.8±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加强药物疗法联合鼻内镜手术综合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显著,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控制炎症反应,同时显著改善其躯体症状及精神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联合下鼻道开窗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FR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8例FR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联合下鼻道开窗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临床症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生命质量[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48/49),高于对照组的77.55%(3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鼻塞、头痛、流脓涕、嗅觉减退等临床症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Lund-kennedy、SNOT-2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联合下鼻道开窗术治疗FRS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鼻黏膜形态,提高其生命质量,效果优于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治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该院耳鼻喉科诊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86例,将其依据随机方式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为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鼻外径路手术方法予以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手术疗法予以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97.67%)总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81.40%),高于后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9.30%)总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27.91%),低于后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对其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较之传统鼻外径路手术,安全性更高,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邱秀环 《中外医疗》2016,(17):153-15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内镜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整群选取该院在2015年6—12月收治的126例慢性鼻窦炎或鼻息肉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两组患者均实施鼻内镜术治疗,手术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护理后的康复效果,还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鼻腔鼻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65%显著高于对照组(79.37%),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护理后的鼻腔鼻窦情况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对鼻内镜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康复具有良好的效果,有效改善了患者鼻腔鼻窦情况,值得使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鼻内镜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并讨论围手术期处理要点.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治疗,且临床资料记录完整的慢性鼻窦炎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老年患者106例(观察组) 和中青年患者94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合并基础疾病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临床疗效、鼻部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复发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合并基础疾病比例为63.21%(67/1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34%(2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平均鼻部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年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2.45% vs 94.68%,8.97 d vs 8.36 d,7.55% vs 6.38%, 10.38% vs 9.57%,P>0.05);两组患者术中100~300 mL出血量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 vs 4,x2=1.352, P<0.05).结论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对保证手术安全、顺利进行,控制术中出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或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或鼻息肉患者89例。其中42例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47例行常规鼻腔、鼻窦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及术后随访1年出现并发症或复发的情况,并分析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6.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患者术后1年随访发现,对照组患者出现复发或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运用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发现工作环境、合并症及术后综合治疗是影响鼻内镜手术临床治疗效果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要显著好于常规鼻腔、鼻窦手术,且术后复发率低及并发症少,可操作性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对真菌球型鼻窦病变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收集真菌球型鼻窦病变患者共182例,将患者根据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将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病变范围各窦腔评分、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观察组病变范围各窦腔评分为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1±1.9)分,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5.4±10.9)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76.3±10.5)min,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6%,P<0.05.结论 在真菌球型鼻窦病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有效清除霉菌病变,迅速缓解患者的痛苦,且并发症少,手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修正性鼻内镜手术联合中鼻甲切除系统对难治性鼻息肉鼻窦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从2014年12月~2016年6月,于笔者医院进行治疗的难治性鼻息肉鼻窦炎患者92例。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均行修正性鼻内镜手术联合中鼻甲切除系统治疗,对照组患者则行常规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症状、SNOT-20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观察组治疗后症状、SNOT-20评分又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修正性鼻内镜手术联合中鼻甲切除系统治疗难治性鼻息肉鼻窦炎效果显著,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