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经会阴二维超声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盆底解剖特征的评估。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沧州市人民医院接诊的56例SUI患者为研究组,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4.2岁;体质量45~62 kg,平均体质量50.8 kg。同期选择56例医院正常体检无盆底疾病健康女性为对照组,年龄29~64岁,平均年龄44.2岁;体质量46~61 kg,平均体质量50.8 kg。所有患者均行二维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膀胱颈口移动度、扩张情况,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尿道旋转角、尿道漏斗形成比例,盆底解剖特征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膀胱颈口移动度(1.73 mm±0.29 mm)、扩张情况(48例)、膀胱颈口闭合情况(8例)相比,研究组膀胱颈口移动度(0.62 mm±0.18 mm)、扩张情况(4例)较小,膀胱颈口闭合情况(52例)较大(P <0.05);与对照组尿道漏斗形成比例(7.14%)、尿道旋转角(36.45°±6.27°)、膀胱尿道后角(121.69°±21.06°)相比,研究组尿道漏斗形成比例(21.43%)、尿道旋转角(74.69°±13.59°)、膀胱尿道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盆底二维超声结合三维超声断层成像(TUI)在未育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科门诊接诊有流产史未育SUI患者120例(试验组1),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5.50岁;有流产史无SUI患者80例(试验组2),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4.49岁;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女性50例(对照组),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5.75岁。行盆底二维超声检查,观察在静息状态和Valsalva动作下膀胱颈、尿道内口形态变化、尿道内口是否有漏斗形成,记录膀胱逼尿肌厚度(DWT)、膀胱颈移动度(BND)、膀胱尿道后角(RA)及尿道旋转角(URA)变化;三维TUI检查,观察膀胱颈、尿道内口形态变化及盆膈裂孔解剖结构及形态学变化,统计膀胱尿道内口漏斗发生率。结果试验组1、试验组2、对照组在静息状态、Valsalva动作下膀胱DWT、膀胱RA、BND、URA比较(静息状态,DWT:4.93 mm±0.39 mm vs 3.38 mm±0.35 mm vs 2.49 mm±0.30 mm;RA:158.70°±5.70°vs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有无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分娩女性盆底超声图像特征的差异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于本院分娩的女性共100例,其中根据产后42 d内有无SUI情况分为SUI组(n=43)和无SUI组(n=57).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未育女性作为对照组(n=50).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基本临床资料、超声参数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超声参数对SUI的预测价值.结果:SUI组女性Djy、Dzy、Djx、Dzx、βj、βz、αj、αz值均大于无SUI组及对照组(P<0.05),同时无SUI组女性超声参数大于对照组未育女性(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得,所有超声参数联合的ROC曲线下方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最高,分别为0.904、84.9和95.8.结论:分娩女性与未育女性相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组织损伤,有SUI的分娩女性盆底组织损伤更严重;通过盆底超声图像的特征差异,可以有效辅助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会阴盆底超声测定膀胱角度对经产妇盆腔脏器脱垂术后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于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妇科行盆腔脏器脱垂术的116例经产的PO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SUI,分为SUI组(n=43)和非SUI组(n=73)。对比两组经产妇的一般资料,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盆腔脏器脱垂术后SUI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曲线拟合和阈值效应分析确定膀胱角度和膀胱颈旋转角度的阈值效应,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手术时间、膀胱角度、膀胱颈旋转角度、hs-CRP是经产妇盆腔脏器脱垂术后SU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膀胱充盈感是保护因素(P<0.05)。曲线拟合发现随着膀胱角度和膀胱颈旋转角度的升高,盆腔脏器脱垂术后SUI的概率呈上升趋势。根据独立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模型的AUC为0.835(95%CI:0.802~0.876,P<0.001),校准曲线及临床临床决策曲线评价结果提示模型准确性及有效性均较好。结论 膀胱角度和膀胱颈旋转角度对经产妇盆腔脏器脱垂术后SUI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盆底动态MRI结合尿动力学检查评估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患者膀胱尿道解剖学异常与功能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6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临床资料,盆底动态MRI正中矢状面上测量H线长度、M线长度、尿道前倾角以及膀胱、子宫、肛直肠连接部越过耻尾线(pubococcygeal line,PCL)的距离,记录尿动力学参数,Pearson's相关性分析统计分别统计H线、M线长度与尿道前倾角的相关性,H线、M线长度与膀胱颈、子宫、肛直肠连接部越过耻尾线(PCL)的距离的相关性,H线、M线长度与尿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H线、M线长度与尿道前倾角呈正相关,H线、M线长度分别与膀胱颈、子宫、肛直肠连接部越过耻尾线(PCL)的距离呈正相关,H线、M线长度分别与功能性尿道长度、最大尿道闭合压、腹压漏尿点压(VLPP)、逼尿肌开启压呈负相关。结论盆底动态MRI结合尿动力学检查能够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膀胱尿道的形态及功能学改变进行较全面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盆底超声检查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结构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20年4—10月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初产妇175例,年龄20~35 (26.8±2.8)岁,均为足月、单胎,产后6~8周。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经阴道分娩组102例、剖宫产组73例。采用盆底超声测量所有产妇静息和Valsalva状态下膀胱逼尿肌厚度、膀胱颈与耻骨联合间的距离、膀胱后角、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肛直角、肛提肌平均厚度和肛提肌裂孔面积指标。(1)比较两组产妇的年龄、孕期增长体质量、孕周及新生儿体质量的差异;(2)比较两组产妇盆底受损情况;(3)比较静息和Valsalva状态下两组超声测量指标的差异;(4)比较经阴道分娩组不同盆底功能障碍疾病Valsalva状态下的超声测量指标。结果 (1)两组患者的年龄、孕期增长体质量、孕周及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2)盆底受损情况: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患者产后子宫脱垂分别为34例(33.3%)和9例(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29, P<0.05),压力性尿失禁、尿道漏斗形成、膀胱膨出和直肠膨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静息状态下,阴道分娩组膀胱后角、肛直角和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剖宫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11、2.658、2.835,P值均<0.05);Valsalva状态下,阴道分娩组膀胱颈与耻骨联合的距离明显小于剖宫产组,分别为(-8.2±7.9)mm和(6.3±7.0)mm,而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和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剖宫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子宫脱垂患者的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颈移动度和尿道旋转角大于Ⅱ型膀胱膨出和尿道漏斗形成患者,而尿道漏斗形成的患者膀胱后角最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盆底超声清楚地显示产后早期女性盆底结构的变化,阴道分娩者较剖宫产分娩者的盆底损伤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三维盆底超声在妊娠、阴道分娩盆底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行三维盆底超声检查60例妊娠晚期孕妇和60例阴道分娩后42天产妇进行前瞻性研究.由甲、乙两名超声医生随机进行三维盆底超声检查,记录膀胱颈移动度(BND)、尿道旋转角度(?α)、Valsalva状态下尿道倾斜角(UTA)以及Valsalva动作状态下肛提肌最小裂孔的面积(LA)以及静息和Valsalva状态下差值(?LA).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不同超声医生之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经会阴超声成像与综合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妊娠、阴道分娩女性中BND、?α、UTA、LA、?LA的测量值,甲、乙超声医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较好(ICC均>0.800,P=0.000).三维盆底超声检测,甲超声医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检出率为38.33%(46/120),乙超声医生检出率为40.83%(49/120),其检测结果较为一致(Kappa=0.913;P=0.000).经综合诊断,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检出率31.67%(38/120),其结果分别与甲、乙超声医生三维盆底超声检测结果较为一致(Kappa=0.818,0.803;P=0.000).三维盆底超声联合综合诊断的结果分析,妊娠晚期孕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检出率5(8.33%)明显低于阴道分娩产妇31(51.67%)(χ2=26.83,P<0.05).结论:采用三维盆底超声对妊娠、阴道分娩女性进行盆底功能评估,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和重复性,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盆底三维超声检查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评估康复治疗后的疗效.方法 选取江汉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200例孕足月、初产单胎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各100例;对所有对象于产后6周行盆底三维超声检查,测量膀胱颈移动度、膀胱距离耻骨联合后下缘水平线距...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超声指标及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产科选择性剖宫产的40例产妇和经阴道分娩的40例产妇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产后7~8周均接受盆底超声以及盆底肌力检查,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盆底超声指标及盆底肌力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静息状态和Valsalva状态下膀胱尿道后角、尿道倾斜角均低于对照组(P0.05),宫颈外口位置、膀胱颈位置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前静息平均值、后静息平均值、快肌最大值、慢肌平均值、混合肌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对盆底结构、功能以及盆底肌力影响更小,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风险更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盆底康复仪联合阴道哑铃锻炼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136例产后SU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阴道哑铃锻炼,观察组采取盆底康复仪联合阴道哑铃锻炼,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疗效、静息状态下盆隔裂孔横径和前后径及耻骨内脏肌厚度、盆底肌力和尿失禁程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隔裂孔横径、前后径低于对照组,耻骨内脏肌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力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 urinary incontinence short form,ICI-Q-SF)评分、尿垫试验漏尿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康复仪联合阴道哑铃锻炼治疗产后SUI患者疗效显著,有利于增强盆底肌力,改善漏尿症状,提高SUI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女性尿失禁是女性常见病,国外报道女性尿失禁在成年女性的发生率约33%,尿失禁中约有50%为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中国成年女性SUI患病率为18.9%,其中50~59岁女性SUI患病率最高为28%。SUI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盆底肌肉紧密组织松弛,膀胱尿道解剖改变及尿道阻力降低,而于腹压突然增加时排尿失去控制,尿液不自主地溢出。该病多发生于老年人,长期尿失禁会导致泌尿系统严重病变,如引发盆腔炎、膀胱炎、阴道炎、性生活障碍、膀胱癌及尿毒症等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朱兰等[1]报道高龄、阴道分娩、体重指数高、高血压(舒张压高为主)、吸烟、便秘、慢性盆腔痛是北京地区成年女性SU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时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8年9月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393例健康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时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96例(减少产时医疗干预措施)和对照组197例(传统产时医疗干预)。比较2组的分娩结局和并发症情况;经会阴盆底超声测量在静息及最大Valsalva动作状态下尿道倾斜角(UTA)、膀胱尿道后角(PUVA)、膀胱颈位置(BNP)及肛提肌裂孔面积,并计算尿道旋转角(URA)和膀胱颈移动度(BND),进一步通过经盆底肌电生理检查评估产妇产后的盆底肌纤维肌力情况。结果 2组产妇总产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更高,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PUVA、URA及BND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盆底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异常肌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减少产时医疗干预对低危初产妇分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有助于促进自然分娩,改善母婴结局,减轻盆底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3.
背景:目前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方法有药物治疗、物理-行为治疗及手术治疗等多种,但仍在探索优化中。目的:探索通过截断双侧阴部神经及支配髂骨尾骨肌、耻骨尾骨肌的盆底神经肌友,建立稳定的压力性尿失禁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6周龄SD雌性大鼠18只,体质量(199.44±8.41)g。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各6只。对模型组大鼠作双侧阴部神经及盆底神经肌支截断,假手术组分离暴露上述神经但不作截断,正常组大鼠不作特殊处理。术后2周测定3组大鼠的漏尿点压力。压力测定后取正常大鼠及模型大鼠的膀胱颈尿道交界部的横截面作组织学分析。结果与结论:假手术组1只大鼠于术后1周死亡。余大鼠皆存活并顺利测定漏尿点压力。与正常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平均漏尿点压力下降约33%(P0.05),而假手术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平均漏尿点压力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组织学检查显示,与正常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尿道横纹肌排列疏松,而肌纤维也出现一定的萎缩。提示截断双侧阴部神经及盆底神经肌支可建立较为稳定的压力性尿失禁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影响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后发生尿失禁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省息县人民医院 2017 年 4 月至 2021 年 4 月收治的 244 例BPH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BPH患者术后尿失禁发生情况并分组;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询问并记录患者相关资料,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BPH患者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的 244 例BPH患者术后有30 例发生尿失禁,发生率为12.30%(30/244);发生组膀胱功能失代偿、术后膀胱痉挛占比高于未发生组,手术时间长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膀胱功能失代偿、术后膀胱痉挛、手术时间长是BPH患者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BPH患者术后发生尿失禁可能与膀胱功能失代偿、术后膀胱痉挛、手术时间长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解剖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4月~2016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分娩,并在产后6~12周复查的产妇共469例,按照分娩方式分为会阴侧切组187例、会阴裂伤组195例和选择性剖宫产组87例。应用盆底肌电生理仪和3D会阴超声两种评价方式评估三组产妇产后产后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膀胱颈位置、膀胱移动度、Valsalva动作后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后角的开放率及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差异。结果 产后盆底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的异常率分别为85.92%,84.86%,其中裂伤组的异常率89.74%,88.21%,高于剖宫产组的78.16%,7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静息状态下膀胱颈的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裂伤组及侧切组的膀胱移动度及Valsalva动作后肛提肌裂孔面积大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侧切组与裂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切组及裂伤组的膀胱后角的开放率及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切组与裂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性剖宫产对盆底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阴道分娩的女性产后盆底组织结构变化较选择性剖宫产的更明显,会阴侧切对产后早期盆底的结构及功能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会阴三维超声在选择性剖宫产后盆底功能变化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选择性剖宫产初产妇92例根据产后是否存在盆底功能障碍(FPFD)性疾病23例为观察组,无FPFD性疾病产妇69例为对照组。产后6~8周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观察两组产妇尿道转移角度、膀胱颈下移距离及不同状态下盆膈裂孔左右径、盆膈裂孔前后径、盆膈裂孔面积。结果观察组产妇尿道转移角度、膀胱颈下移距离以及静息、缩肛、Valsalva动作状态下盆膈裂孔左右径、盆膈裂孔前后径、盆膈裂孔面积同对照组比较,显著性均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会阴三维超声可准确反映选择性剖宫产后盆底功能变化,可为产后FPFD性疾病诊断提供有效参考,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杨文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1,43(8):1391-1392+1400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时间从2019年5月~2020年12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83例SUI女性患者,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2).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盆底肌功能[采用国际通用会阴肌力测试法(Glazer评估)]、尿动力学参数、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62%VS 82.93%)(P<0.05);研究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Glaz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正常尿意膀胱压、最大膀胱压、尿道最大闭合压均上升,以研究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轻中度SUI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功能及尿动力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综合分析PSA、fPSA、fPSA/PSA和EPC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107例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患者、8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PSA、fPSA和EPCA水平,计算fPSA/PSA,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来评价各肿瘤标志物对PCa的诊断价值.结果 PCa组血清PSA、fPSA和EPCA水平较BPH组和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PCa组和BPH组fPSA/PSA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单项指标中,EPC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最高(78.5%、96.0%),约登指数最大(0.777);建立回归模型Y=logit(P)=-6.906+0.843XPSA-1.402XfPSA+0.271XEPCA,新变量P的AUC为0.935,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7.9%和96.0%.结论 PSA、EPCA检测在PCa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与fPSA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相比可以显著提高诊断能力,综合应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有助于提高PCa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触珠蛋白(HP)对溶血性贫血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影响HP诊断准确性的因素.方法 分别测定溶血性贫血组、其它类型贫血组、肝硬化组和急性时相反应组患者血清HP浓度,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HP对溶血性贫血的诊断价值.结果 溶血性贫血组HP中位数水平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1),H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等于0.927 (95% CI:0.863 ~ 0.967),HP诊断溶血性贫血的临床准确性较高,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HP和间接胆红素(IBIL)是溶血性贫血诊断的重要指标,溶血部位及伴发急性时相反应都不会影响HP对溶血性贫血的诊断.结论 HP是诊断溶血性贫血的一个敏感的诊断指标,仅肝硬化等肝脏严重损伤疾病影响HP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以基于Logistic回归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方法,评价VCA/IgA、EA/IgA、Rta/IgG和EBNA1/IgA等EB病毒抗体不同组合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11例初治鼻咽癌和203例相似症状的非鼻咽癌病例的血清,采用免疫酶法检测VCA/IgA及EA/Ig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Rta/lgG和EBNA1/IgA.对各种的抗体组合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以预测概率为分析指标,应用ROC曲线分析,评价不同组合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单一指标评价,VCA/IgA敏感度最高(98.1%),EA/IgA特异度最高(98.5%).以基于Logistic同归的ROC曲线分析各项组合,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有所提高.双指标组合中,VCA/IgA+Rta/lgG组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91,诊断效能最高,敏感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分别为94.8%、98.0%及0.928.VCA/IgA+Rta/IgG+EBNA1/IgA组合和4项指标组合的敏感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分别为94.8%、98.5%、0.933和96.7%、97.0%、0.937;这两种多指标组合的AUC与VCA/IgA+Rta/IgG组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Logistic回归的ROC曲线分析方法可以为多指标联合诊断试验提供更客观的综合分析,VCA/IgA和Rta/IgG联合检测具有互补作用,是鼻咽癌血清学诊断的合适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