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迷你临床演练评估量表(Mini 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超声心动图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超声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儿科专业的120名住院医师,超声心动图培训4周,2022年度学员为实验组,学习期间及出科考核中应用Mini-CEX结构式量表评估其临床能力,2021年度学员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及考核,两组学员出科时均进行理论+实践考试。评估Mini-CEX作为教学指导和考核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学员学习期间及出科考核共4次使用Mini-CEX量表,60名住院医师共完成量表240份。所有学员出科时Mini-CEX检测结果均合格,医疗面谈、超声检查、临床判断、医患沟通、组织效能、人文关怀和整体评价的得分分别为8.7±0.5分、8.3±0.7分、8.5±0.6分、8.5±0.5分、8.4±0.6分、7.9±0.7分、7.7±0.6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学员出科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均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ini -CEX 评估体系在儿科专业规培学员超声心动图教学中简便易行,操作性强,对规培医师的全方位培养有一定的帮助,可以作为儿科住院医师超声心动图教学的测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以学生为主体的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及其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4月期间在该院神经内科接受规培的住院医师45名,根据不同培训模式划分组别(对照组22名、研究组23名),给予对照组传统的床旁教学查房模式,给予研究组以学生为主体的规范化培训模式,对比两组培训的效果。结果两组学员腰穿成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学员阅片情况、神经系统查体、理论知识考核等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员(P<0.05);研究组学员对教学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学员(P<0.05)。结论以学生为主体的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有利于提升规培的效果,并提升学员对教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务实之举。本研究分析潍坊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发现培训过程存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方法选取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潍坊市人民医院和潍坊市中医院2016-2017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作为调查对象,根据各医院规模以及在培人数,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在每家医院分别抽取70~150位规培医师,调查住院规培学员对培训必要性的认知情况、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原因和临床带教的落实情况。结果共抽取272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进行调查,81.2%的学员认为有必要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11.8%的学员认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可有可无,7.0%的学员认为没有必要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79.4%的学员认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能提高临床能力,52.2%的学员是对未来出路的考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51.5%的学员认为是目前的形势决定的,47.1%的学员认为是就业要求住培证书。不同身份的学员临床带教的落实情况比较,临床基本技能操作(χ~2=17.612,P=0.007)、专人定期督导轮转记录和小结(χ~2=16.733,P=0.010)和出科考核情况(χ~2=23.926,P=0.001),本院职工学员的落实情况优于其他身份的学员。结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应有效把控住培质量,提高住培学员重视程度,从教与学两方面着手,一视同仁对待不同身份的住培学员。  相似文献   

4.
探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师资培养工作.总结分析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展的安徽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情况:努力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新模式,并实行以效果为导向的培训管理.提出实行规范化的住培师资培训,有利于建设一支高水平、高质量且适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事业发展的师资队伍.住培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的评估与分析,为提高规培效果提供一定的数据及信息支撑.方法 对2012-2014年在长海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阶段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通过对学员入站和出站时阶段考核成绩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2、2013、2014级规培学员在经过规范化培训后考核成绩有明显的提高.结论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能有效地提高医学生的医学素养,是医学生正式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OPPPS联合MDT教学模式在肾内科护理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入该科轮转学习的30名规范化培训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2019年3—6月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进行培训、授课,2019年7—9月在传统带教模式的基础上加用BOPPPS联合MDT教学模式实施带教,比较两组学员教学满意度、考核成绩、岗位胜任能力的差异。结果经BOPPPS联合MDT教学模式培训后的规培学员教学满意度评价、各项考核成绩、岗位胜任能力均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OPPPS联合MDT教学模式应用于肾内科护理规范化培训中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满意度,从而增强规培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岗位胜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BL)联合"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BL)和讲授式教学法(LBL)对肾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效果.方法:将92名在医院肾内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随机分为观察组(CBL+PBL组,47名)和对照组(LBL组,45名).以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成绩作为评价指标,同时调查两组学员对不同教学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技能考试成绩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96(95,98)vs 86(82,90)、94(92,96)vs 82(81,85)和15(14,16)vs 11(1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CBL联合PBL教学法对肾内科规培住院医师的临床培训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该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存在的培训模式单一、培训标准较为笼统、培训计划粗放等问题,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提高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方法:利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先进住培经验,通过岗前培训、阶梯式轮转、里程碑评价、高年资带教等方法为医院规范化培训提供质量保障。结果:减少了住培学员之间的差异性,为分阶段培养建立基础;构建了针对学员的住院医师里程碑评价体系;激发了学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高年资住院医师的带动作用。结论:基于目标导向的住院医师分阶段培养体系的构建实现了培训质量的过程控制与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由浅入深的培训方式让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都能有所提高;分阶段培养方式把不同能力的住院医师都带动起来,实现了本院作为住培基地以期培养出标准化、同质化住院医师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BL教学模式在新生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医患沟通能力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入2020年6—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轮转的规范化培训学员共60名,随机分为两组,每个小组30名学员。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分析两组规范化培训学员医患沟通能力的考核分数,学员对教学的满意度,学员沟通能力的提升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医患沟通能力考核分数高于对照组,学员对教学满意度更高,沟通能力提升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医患沟通能力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新生儿住培医师医患沟通能力,是一种理想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脑病科的一名带教老师,在带教实践中,重视规培医师的入科思想教育,加强规培医师业务能力的培训,培养规培医师良好的沟通能力,完善规培医师的考核制度。规范化培训阶段是住院医师成长为一名合格医生的重要阶段,进行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是医院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未来的主力军和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结合检验医师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分析检验医师培养模式的现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持续改进规范化培训工作奠定基础。方法: 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学部为参考,介绍江苏省检验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背景、现状、制度、实践及考核方案,分析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结果: 通过推行“四证合一”的培训模式,建立专业特色的规范化培训制度,我省在培养检验医师人才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检验医师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空间。结论: 检验专业的规培工作是提高检验医师队伍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对培养高层次的医学检验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了检验医学理论和技术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培训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学员的培训意愿、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率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云南省6个培训基地,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基本情况、参加培训的原因、退出培训的计划以及退出培训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532人,学员参加住培的前三位原因是"国家政策要求"(占53.00%)、"为获得住培证书"(占19.51%)、"自身职业规划"(占15.98%);46名(占8.65%)学员有退出住培的打算,省级基地的学员计划退出培训的比例高于州市级基地学员(χ~2=4.000,P=0.045);学员退出培训的前三位原因是"住培时间太长"(占24.49%)、"家庭经济压力大"(占23.47%)和"学不到东西"(占11.22%)。[结论]学员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加培训的意愿不强,计划退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受多个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介入放射学医师的必经之路,关系到介入放射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安徽省立医院介入放射科遵循介入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制定住院医师规培基本标准操作规程,引入双导师制教学模式,建立健全规培质量监管与反馈机制,提高了介入放射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效果,促进了介入放射学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方法:以我院在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66人为研究对象,比较绩效考核革新前后的学员绩效收入满意度、临床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评分、住院病历评分等。结果:绩效考核革新后,住培学员对学员收入满意度、临床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评分、住院病历评分显著高于绩效考核方案革新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绩效考核有助于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工作积极性,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让妇产科住培学员更好地胜任临床工作,本研究以提升学员岗位胜任力为出发点,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引入系统回顾型案例教学法,增强学员对疾病的系统认识,提升了学员在疾病诊疗中的逻辑思维能力,探索该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住培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近6年妇产科毕业规培学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传统对照组及实验组,通过笔试及临床实践操作考核对学员的客观学习成绩进行评定,通过调查问卷对教学方法改变后规培学员们的主观学习态度进行量化评分。结果研究发现,学员的客观学习成绩(除实践操作能力部分)及主观学习态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践操作能力部分也得到轻微提升,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教学+系统回顾型案例教学法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高规培学员毕业后的岗位胜任力,学员也更喜欢这种带教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肿瘤放射治疗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评体系的构建。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初步建立肿瘤放射治疗专业住院医师的改良培训模式,运用双向选择法及问卷调查法进行评价。采用SPSS 16.0版统计软件对本基地学员与其他基地学员规范化考试成绩行t检验。结果两组学员、临床教员对基地教评体系评价调查问卷,试验组学员满意度为80.77%(21/26)、教员满意度为66.67%(14/21);对照组学员满意度为54.55%(12/22)、教员满意度为52.94%(9/17)。本基地学员的规范化考试成绩(77.89±14.83 vs.72.45±18.78,P<0.05)、临床技能操作水平得分(83.01±12.67 vs.77.34±15.11,P<0.05)及沟通能力得分(85.94±9.33 vs.81.76±11.19,P<0.05)均优于其他基地学员。结论肿瘤放射治疗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评体系与传统模式相比,培训效果有较明显的提升,但仍需在实践应用中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山西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的现况,为进一步提高规培效果提供借鉴。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2月在太原市规培基地进行规培的320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情况和对规培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本单位规培学员的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效果明显好于外单位规培学员;规培学员对规培满意度得分为(2.543±0.461)分,其中,对薪酬待遇的满意度最低(2.132±0.307)分;高年龄、未婚、高学历和外单位人员对规培的满意度普遍低于低年龄、已婚、低学历和本单位人员。结论应该为外单位规培人员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提高培训效果,提高整体规培学员的薪酬和待遇,解决其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医院管理》2019,(1):69-73
目的了解广西临床医学本科生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认知和参与意愿,为医院进行规培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广西4所医学院校的300名医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学校的医学生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内容熟悉程度、学校或者实习医院宣传力度存在统计学差异,有57. 5%大五的临床实习生了解国家规培制度内容,比在校生更支持规培制度,更愿意参加规培,对规范的合理月薪水平有更高期待,临床医学生参加规培意愿的影响因素有是否在医院实习、是否了解规培内容。结论临床医学本科生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认知度并不高,实习医院和学校需要加大对规培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脑友好型的“4C”教学法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急救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入职时间将2018年新入职的39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在急救课程培训中采用传统“老师讲,学员听”授课模式;2019年新入职的42名护士作为试验组,采用“4C”教学法。培训后比较两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急救处置能力及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结果:培训完成后,试验组新入职护士的理论成绩为(96.23±2.735)分,高于对照组(94.44±3.8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0,P<0.05);试验组急救案例成绩为(95.18±1.040)分,高于对照组(91.81±1.6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10,P<0.001);试验组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142.21±18.291)分,高于对照组(131.05±17.1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7,P=0.006);试验组急救处置能力为(122.24±11.272)分,高于对照组(115.18±12.0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2,P<0.01);绝大部分学员能够适应4C教学法并对培训满意。结论:大脑友好型的“4C”教学法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妇产科住院医师岗前培训的实践模式-训练营(BOOTCAMP)的可行性,为住培岗位胜任力递进式培养夯实基础。方法:回顾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妇产科2016年-2021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之岗前培训的实践新模式-训练营(BOOTCAMP)的培训情况,通过持续改进培训课程设计、运用问卷调查和出营考核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录入分析,评价BOOTCAMP的培训效果。结果:妇产科住培引入BOOTCAMP理念并通过6年的实践,不断总结改进,已形成创新、多元、有效的住培岗前培训机制,问卷评价满意度逐年上升。结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岗前培训训练营(BOOTCAMP)模式可帮助住院医师快速过渡到妇产科临床岗位,高效提高妇产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缩短从医学生到临床医生的过渡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