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华骨科杂志》2022,(10):644-651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Schatzker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 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组(简称关节镜组)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组(简称切开组)。关节镜组30例, 男19例, 女11例;年龄(45.13±7.12)岁(范围29~60岁);SchatzkerⅠ型13例, SchatzkerⅡ型14例, SchatzkerⅢ型3例。切开组30例, 男17例, 女13例;年龄(43.53±7.79)岁(范围31~58岁);SchatzkerⅠ型11例, SchatzkerⅡ型15例, SchatzkerⅢ型4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离床时间、术后完全负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关节镜组和切开组术后膝关节肿胀程度、屈伸活动度和美国膝关节协会(American Knee Society, AK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 关节镜组随访时间10~18个月, 平均14个月;切开组12~18个月, 平均15个月。关节镜组和切开组的手术时间[(87.60±9...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在关节镜下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复位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关节镜监视下对4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SchatzkerⅠ~Ⅳ型)进行复位固定.结果 4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24(10±3)个月.术后3~6个月骨折均完全愈合.术后6个月关节功能按HSS评分:优38例,良4例.结论 在关节镜监视下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损伤小,复位固定确切,有利于关节功能早期恢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应用微创内固定技术(MIPPO)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奇偶数分组方法对56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别采用MIPPO(MIPPO组,28例)和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传统组,28例)治疗,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对比分析两组术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56例均获随访,时间9~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MIPPO组为127 d±10.2 d,传统组为145 d±13.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不连及延迟愈合发生率:MIPPO组为0,传统组为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踝关节Kofoed评分:MIPPO组为92.50分±1.50分,传统组为88.32分±1.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MIP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可获得良好的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2月至2009年10月分别采用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微创组骨折优良率为88.6%,明显优于手术组的66.7%(P〈0.05);并发症发生率17.14%,明显少于手术组27.28%;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微创组平均8.5周,明显短于手术组10周(P〈0.05);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微创组平均24.78分,高于手术组21.85分(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Schatzker分型Ⅰ、Ⅱ、Ⅲ、Ⅳ型胫骨平台骨折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能明显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术后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关节镜监视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55例,男31例,女24例;年龄1875岁,平均47岁。SchatzkerⅡ型18例,Ⅲ型20例,Ⅳ型9例,Ⅴ型5例,Ⅵ型3例。合并半月板损伤23例,前交叉韧带损伤9例,侧副韧带损伤8例。术中通过皮肤微小切口经皮插入解剖型支撑钢板,骨缺损处用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植骨,术后配合早期的功能训练。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550个月,平均45·6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46例,良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2·7%。结论:关节镜下应用MIPPO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能够以最小的创伤重建关节面平整,使骨折得到坚强固定。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以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对42例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在关节镜监控下行小切口复位内固定。结果 42例均获随访,时间14-3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4-9个月,无感染、关节强直、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X线片显示37例达解剖复位,5例平台关节面有2 mm以下塌陷,膝关节活动范围0°-120°。按Rasmussen功能评分标准:优27例,良11例,可4例,优良率9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允许早期膝关节全范围活动,促进关节功能迅速康复。  相似文献   

7.
关节镜辅助下微创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自2001年1月-2005年1月,应用膝关节镜检查及监测下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7例,按照Schatzker分类法:Ⅰ型9例,Ⅱ型8例,Ⅲ型5例,Ⅳ型5例。所有病例均行经皮骨折有限显露复位,适当植骨,应用1~3枚松质骨拉力螺钉内固定,术后配合CPM功能锻炼。结果:本组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3~4个月,平均3·5个月。无畸形愈合、感染、螺钉断裂。按Sanders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定结果:优12例,良11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85·2%。结论:关节镜辅助经皮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对膝关节创伤小,可达解剖复位,固定可靠,患肢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镜技术结合经皮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广东省阳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3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技术结合经皮内固定术治疗。按照Rasmussen评分标准进行手术疗效评估。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观察组术后6个月Rasmussen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分型比较,观察组Schatzker各分型Rasmussen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优良率分别为63%、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8,P=0.047)。观察组未发生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对照组感染2例,经对症处理后痊愈。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8,P=0.468)。结论关节镜技术结合经皮内固定创伤小,疗效满意,适用于Schatzker各型胫骨平台骨折,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2007年1月~2012年1月,我科在关节镜下复位关节面钢板内固定治疗1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4月至2009年4月共收治48例胫骨平台骨折。分为切开复位内固定组22例(A组),其中男13例,女9例,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26例(B组),其中男15例,女11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5.3个月),切口长度、住院时间评价手术效果,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影像学评分系统评定骨折复位满意程度,Rasmussen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的功能,x线评价骨折愈合效果。结果48例均获随访,切口长度A组(15.3±2.4)cm,B组(9.7±1.9)cm,住院时间A组(18.3±1.5)d,B组(11.8±2.1)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2,P,〈0.05;t2=3.34,P1〈0.05),术后6个月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影像学评分A组优良率83.5%,B组94.9%,术后1年Rasmussen评分A组优良率82.7%,B组9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骨折复位满意、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而且关节镜能早期发现和处理半月板及交叉韧带的损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膝关节镜联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斌  徐洪港 《中国骨伤》2008,21(6):447-449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可选择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共42例患者施行膝关节镜联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男27例,女15例。胫骨平台骨折按Sehatzker分类法进行分类:I型5例,Ⅱ型15例,Ⅲ型12例,Ⅳ型7例,V型2例,Ⅵ型1例。40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采用Rasmussen评分评价疗效。结果:25例患者(55%)存在关节内软组织损伤。膝关节功能依照Rasmussen评分法,优19例,良16例,可5例,本组总评分为平均(27±1)分。结论:该治疗方法可以避免关节囊切开,同时处理关节内损伤,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关节腔造影技术在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中对骨折复位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5月间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医院下肢病区收治的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6例,女3例;年龄27~63岁,平均45.5岁;骨折根据Schatzker分型:Ⅱ型6例,Ⅲ型1例,Ⅳ型2例。术中所有患者均在关节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治疗胫骨干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3月-2009年5月,采用MIPPO技术结合LCP内固定治疗16例胫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按Gustilo分型:Ⅰ型4例,Ⅱ型12例。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23个月(12~35个月)。按照Johner-Wruhs评分,优10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87.5%。结论 MIPPO技术结合LCP内固定治疗胫骨干开放性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等优点,是治疗胫骨干开放性骨折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海涛  周中  江宁 《中国骨伤》2008,21(9):696-697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交通事故及坠落伤引起的胫骨平台骨折病例逐渐增多。胫骨平台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治疗不当会出现创伤性关节炎、关节不稳定及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目前多主张手术干预。2000年至2006年收治63例胫骨平台骨折,现对内固定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各种具体的治疗方法,以期进一步提高手术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5.
后方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方骨折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后方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方骨折的骨折类型、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6月至2011年2月采用后方入路治疗且随访完整的8例胫骨平台后方骨折,男5例,女3例;年龄23~55岁,平均41.1岁。致伤原因:车祸伤5例,高处坠落伤3例。2例胫骨平台后方冠状面骨折伴后交叉韧带撕脱和1例后外侧平台劈裂伴塌陷骨折采用正后方"S"形入路,2例后内侧平台骨折采用后内侧倒"L"型入路,3例同时累及胫骨平台前后侧及胫骨干骺端骨折者采用后内侧倒"L"形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行钢板螺钉内固定。关节面塌陷者采用同种异体骨或自体髂骨植骨术。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39个月,平均20个月。全部病例获得影像学上的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1~21周,平均14.5周。术中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无一例出现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所有患者术后即刻与术后6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内外侧平台后倾角(PA)度数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末次随访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为19~29分,平均25.60分,其中优4例,良3例,可1例。术后末次随访Rasmussen放射学评分14~18分,平均17.25分,其中优6例,良2例。结论:胫骨平台骨折以后侧为主时,后方入路能得到很好的骨折端暴露,有利于直视下复位固定,术后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双侧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双侧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03年7月至2006年10月采用胫骨平台双侧固定方法治疗的43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Ⅴ型26例,Ⅵ型17例.一期胫骨近端双侧钢板螺钉固定28例,单侧钢板螺钉内固定结合对侧克氏针+外固定支架固定9例.伤后急诊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软组织条件改善后二期改用钢板螺钉固定2例;克氏针内固定+跨膝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4例. 结果 43例患者术后获12~28个月(平均18.4个月)随访.除5例感染患者外,其余38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4.5个月,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5.5个月.术后1年时膝关节活动度平均为95°;根据膝关节HSS评分评定疗效:优29例,良8例,中6例,优良率为86.0%.术后即刻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角及股胫角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固定方式的选择应根据软组织条件的不同而灵活掌握,但应遵循双侧固定的同时尽早解放膝关节的原则,术前对软组织损伤恢复程度的正确评估直接影响治疗的最终效果.  相似文献   

17.
胫骨平台骨折为一种高能量的损伤,由于常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及关节面损伤,治疗上有一定难度。我院自1998年5月—2002年7月共收治胫骨平台骨折20例,多数伴发严重的软组织损伤。经正确掌握手术时机,采用合理拉力螺钉或钢板内固定,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经皮微创内固定(MIPO)与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胫骨干远1/3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MIPO和ORIF治疗的58例胫骨干远1/3骨折患者资料,按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的AO分型进行配对,共有15对病例入选.其中男9对,女6对,ORIF组和MIPO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41.1、39.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分别为(7.1±4.9)d、(6.5±3.6)d.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总量、骨折愈合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及局部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Johnner-Wruhs胫骨骨折评分系统评价患肢功能,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ORIF组与MIPO组患者中均无大于5°成角畸形发生.ORIF组7例患者发生并发症.MIPO组1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6).Johnner-Wruhs评分:ORIF组优10例,良3例,可1例,差1例;MIPO组优10例,良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1).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总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恢复工作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胫骨干远1/3骨折的治疗,ORIF与MIPO治疗效果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11年1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61例67侧Tile C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43例,女18例;年龄11~71岁,平均36岁.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CI型51例,其中C11型22例,C12型8例,C13型21例;C2型4例;C3型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前方显露耻骨上支复位并在髂前上棘处开窗固定;后方采用沿髂后上棘的斜形切口暴露骨盆后环.评估术中出血情况及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前环手术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平均分别为49 min、76 mL;而后侧入路手术平均分别为63 min、227 mL. 61例患者术后获12~ 53个月(平均31个月)随访.根据Matta和Tornetta提出的标准评定术后骨折复位质量:优58侧(86.6%),良7侧(10.4%),一般2侧(3 0%).64侧骨折于术后12周获愈合,另3侧骨折于术后6个月获愈合.49例(80.3%)患者恢复伤前工作和生活,8例(13.1%)轻度步态异常但工作等正常,4例(6.6%)步态明显异常但尚能胜任普通体力工作.本组患者无医源性神经损伤发生. 结论 通过有限切开复位和固定的方法,在不需要暴露神经、血管等结构的前提下,可以对Tile C型骨盆骨折进行良好的显露和安全、稳定的固定,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关节镜辅助经皮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6年8月-2010年4月,收治58例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闭合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8例采用关节镜辅助经皮内固定治疗(关节镜组),20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骨折类型、合并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按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标准行膝关节功能评分,测量关节活动度。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关节镜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切口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12~14个月随访。术后6个月关节镜组膝关节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检查示两组骨折均达骨性愈合,关节镜组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4,P=0.41)。关节镜组2例(5.3%)术后1周出现关节晨僵;对照组6例(30.0%)术后1周出现关节疼痛,其中3例伴关节僵直;均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43,P=0.016)。结论关节镜辅助经皮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具有术后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