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直肠肿瘤术前使用肠内营养制剂进行肠道准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110例行择期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术前5天口服肠内营养制剂,术前1天补液,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进行机械性肠道准备;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术前5天半流质-流质饮食,术前1天禁食补液,其他准备与试验组相同。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肠道清洁度、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恢复半流质饮食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试验组患者术后营养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制剂用于结直肠肿瘤术前肠道准备可获得满意的肠道清洁度,加速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乳剂辅助饮食管理法在胃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2年6-12月入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胃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术前肠道准备中,实验组采用肠内营养乳剂(瑞代),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评估两组患者术中肠道清洁程度;观察患者肠道准备期间不良反应与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肠道清洁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肠道准备期间出现腹胀、恶心和乏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较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代用于肠道准备能达到良好的肠道清洁要求,且不良反应少,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早,有助于手术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应用肠内营养制剂进行肠道准备的可行性。方法:将5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实验组术前3d口服肠内制剂(能全素)做术前肠道准备,对照组采用传统流质饮食。比较两组患者肠道准备期间耐受情况与不良反应、术中肠道清洁度、肠道准备前和术后各项营养评定指标、术后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在耐受情况与不良反应、术后各项营养指标、术后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肠内营养代替传统流质饮食进行术前肠道准备,患者易耐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肠内营养乳剂辅助饮食管理法与聚乙二醇导泻法两种肠道准备方式在胃癌患者肠道清洁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与肠道功能恢复的差异。方法 于2012年6—12月期间纳入年龄18岁—65岁的胃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肠内营养乳剂(瑞代组)40例,对照组聚乙二醇(PEG组)40例,按照结肠镜检查中肠道清洁程度(I~Ⅲ级)和清洁范围(0~4度)的分级分度标准,对两组患者术中肠道清洁程度进行评估;同时调查患者肠道准备期间不良反应与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肠道清洁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瑞代组肠道准备期间的腹胀、恶心、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PEG组,不良反应程度低(p<0.05);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瑞代组较PEG组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代辅助肠道准备能达到良好的肠道清洁要求,瑞代组较PEG组的不良反应少、程度轻、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早,瑞代辅助肠道准备的方式值得在临床上使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丁琰俊  杭琤  张侃 《全科护理》2016,(33):3543-3544
[目的]探讨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期间行腹部按摩的安全性和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胃肠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14年6月—2016年6月选择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的病人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6h开始给予腹部按摩,每次10min~15min,每天3次,连续5d,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拔除胃管时间、肠内营养达到全量时间较对照组均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发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胃潴留、便秘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期间予以腹部按摩安全可靠,简便易行,可促进病人胃肠功能恢复,降低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后极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老年结肠癌病人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结肠癌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观察两组病人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近期并发症、Karnofsky体能状况以及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经口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Karnofsky体能状况评分以及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等营养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极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可促进老年结肠癌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改善营养状况,促进体能恢复,缩短住院周期,并不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中腹腔镜辅助留置空肠营养管(距吻合口下方20 cm),根据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术后6~10 h)和待胃肠功能恢复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1例),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前白蛋白、白蛋白、血清总蛋白的变化以及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早期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明显提高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的含量,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其中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8%,其中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泌尿系统感染2例,切口裂开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疗效确切,明显促进了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增加早期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术后经鼻肠营养管行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LPD术后经鼻肠营养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术后均经鼻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进食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喂养不耐受、胃肠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7 d营养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同组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LPD术后经鼻肠营养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胃肠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夏秋燕  廖燕  金颖 《全科护理》2020,18(24):3156-3158
[目的]研究数码手环监测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肠道手术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胃肠道手术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给予数码手环监测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营养指标、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免疫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前白蛋白(P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首次排气、首次排便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数码手环监测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胃肠道术后病人效果显著,可改善其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缩短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速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学指标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纠正酸碱平衡、适时肠内营养支持等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清营养学指标、胃肠功能、并发症等。结果:术后2周,观察组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等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胃肠道肿瘤术患者营养状态,提高胃肠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肝移植术后肠内营养时机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肠内营养的恰当时机.方法 将2005年6月至2006年7月实施原位肝移植术的4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术后第1天给予肠内营养)和常规组(患者肛门排气、胃肠道功能恢复后给予肠内营养),各2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ICU监护时间、营养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率、导管源性感染率、营养费用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或P<0.01);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ICU监护时间较常规组短(P<0.01);并发症发生率和腹腔感染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肝移植术后第1天给予肠内营养可有效降低肺部和导管源性感染率,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ICU监护时间,降低营养费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在胃肠道肿瘤术后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3月手术后6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早期多次少量饮水及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围术期处理方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营养情况及免疫功能.观察比较术后总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等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等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根治术后患者肠内营养制剂能改善患者的基本状况,恢复肠道功能,同时提升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重症患者的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46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3例。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前期肠外营养支持加后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并总结针对胃肠道并发症的护理对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有效地改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肺部感染和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早期肠内营养过程中采用合理有效的护理对策有助于预防和控制胃肠道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静脉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结合静脉肠外营养支持。观察2组患者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7 d营养指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3/30),低于对照组的3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支持方式有利于食管癌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空肠造口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护理在胃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术后实施空肠造口肠内营养护理,对照组术后实施全胃肠外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1周患者营养状况、胃肠功能康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和空腹体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恢复进食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空肠造口肠内营养护理可缩短恢复进食时间和住院天数,对胃癌患者的康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患者的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和全肠外营养,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联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比较两组营养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7天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饮食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生理因子、心理因子、环境因子、社会关系因子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焦虑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患者的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均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时间对其胃肠功能恢复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行根治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在术后 24 -48h 内给予患者肠内营养,观察组在术后 12h 内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营养支持后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初次排便时间、初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早期 24 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显著提高患者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肠道准备的必要性。方法随机将200例行择期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前按改良式术前准备,对照组按常规术前准备。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手术视野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状态。结果两组术中医生视野满意度、术后消化道反应、腹胀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前不行肠道准备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胆疾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肝胆疾病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营养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各相关指标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预后营养指数(PN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PN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疾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后为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得到更好更快恢复,预后营养指数显著升高,患者预后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加速康复理念下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对胃癌术后的相关影响。方法:将接受手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不采用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对照组进行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观察两组患者在胃癌根治术后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术后相关并发症、胃肠功能恢复、感染的实验室指标、体温、住院天数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加速康复背景下,进行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并不会减少胃癌根治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也不会加快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反而会增加患者术后电解质紊乱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