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菊芳  戴月娥  李蕊 《医学争鸣》2000,21(10):1199-1199
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6 1岁 ,1999- 0 6 - 0 3日确诊为急性红白血病 (M6 ) .先后 4次住院 ,鉴定血型均为 O型 . 2 0 0 0 - 0 1- 2 2日复诊 ,正反鉴定表明 ,患者红细胞与抗 - B不凝集 ,与抗 - A凝集 ,血清中有抗 - B抗体 (表 1) ,吸收释放试验证实为 A型 (表2 ) .输 A型浓缩红细胞 2 μ,无不良反应 .表 1 血型正反鉴定试剂血清试剂红细胞标本抗 A 抗 B 抗 A+ B Ac Bc Oc被检红细胞 2 + -3+ ---自身血清 -3+ -表 2 吸收、放散试验被检 RBC吸收抗血清后上清被检 RBC吸收抗血清后释放液试剂细胞抗 A修正液抗 B修正液抗 A修正液抗…  相似文献   

2.
华南猕猴红细胞ABO血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华南猕猴红细胞ABO血型研究,为建立此类动物的输血模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单克隆抗—A/抗—B和人源抗—A/抗—B血清(效价为1:256)进行直接凝集试验,采用Terao等报道的吸收放散试验,从30只猕猴中检定类人AB0血型。结果:直接凝集试验未能检测出猕猴红细胞上的ABO血型物质。吸收放散试验筛选出A型猴3只(10%)、B型9只(30%)、AB型3只(10%),其它15只(50%)未检出(暂定为非A非B型)。结论:华南猕猴的红细胞上具有较弱的类人ABO血型物质。  相似文献   

3.
用微柱凝胶法对8例患者ABO血型进行分析鉴定,通过血清学试验、抗体筛查、吸收放散试验、稀释血清测定反定型对ABO血型正反不符进行综合分析,探讨由于患者产生不规则抗体在用微柱凝胶法鉴定血型时对反定型结果的影响及对临床血型鉴定和安全输血的意义。微柱凝胶法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正定型结果为A型3例、B型4例、AB型1例;反定型结果均为O型或待定。吸收放散试验表明,8例患者红细胞上含有A或B抗原,抗体筛查试验和谱细胞红细胞血型抗体鉴定2例产生抗-e抗体,1例产生抗-C抗体,1例产生抗-D抗体,2例产生抗-M抗体,1例产生自身抗体,1例是非特异性凝集。8例患者都产生了不同性质的蛋白质从而影响了微柱凝胶法对ABO血型反定型的鉴定。在临床输血中通过血清学试验、抗体筛查、吸收放散试验,稀释血清测定反定型综合进行血型分析,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4.
无偿献血者夏某,女,20岁,无输血史。在对其进行ABO血型定型时出现正反定型不符现象,经进一步血型血清学检查,结果报告如下。1血型血清学检查1.1ABO血型鉴定正定型该献血者红细胞与抗-B和抗-A、B标准血清均呈4+凝集,与抗-A无凝集,红细胞正定型为B型;反定型该血清与A、B、O标准红细胞均出现凝集,凝集强度分别为4+、1+、2+,与自身细胞不凝集,反应结果提示该献血者血清中可能存在ABO以外的抗体。1.2唾液中A、B、H物质测定未检出A物质,B和H物质效价为64和16。1.3红细胞吸收放散试验将效价为1∶128的抗-A和抗-B血清与献血者红细胞吸收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ABO血型次侧不相合肝移植后发生过客淋巴综合征(passenger lymphocyte syndrome,PLS)的机制及过客淋巴综合征血型血清学诊断标准和输血策略.方法 对2例ABO血型次侧不相合肝移植患者,进行ABO、RhD血型鉴定,直抗分型、抗体筛选和抗体鉴定试验,同时患者红细胞进行放散试验.结果 患者1:血型为AB型、RhD阳性,肝供者为O型、RhD阳性,患者血浆中存在抗-A、抗B,红细胞放散液中存在抗A、抗B;患者2:血型为A型、RhD阳性,肝供者为O型、RhD阳性,患者血浆中存在抗A,红细胞放散液中存在抗A.两位患者直抗均强阳性,抗体筛选阴性.结论 2例患者肝移植术后,均发生PLS.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由于移植肝中的淋巴细胞产生了相应的ABO血型抗体,破坏受者的红细胞.患者与O型洗涤红细胞配血相合,输注后无不良输血反应,Hb上升.  相似文献   

6.
病例1:男1岁3个月。1995年3月1日/\院,诊断为勒一雷氏病。血型鉴定:患儿红细胞与抗一A、抗一B及抗A+B均不凝集,血清中有抗一A。吸收放散试验确定患儿血型为D型,患儿一个月中分次输血,每次100nil输O型血为600ml,无不良反应。患儿经治疗病情基本好转,末次输血后两周再查患儿血型,血清中有抗一A、抗一B,证实为O型。病例2:男,42岁。1995年2月27日入院,诊断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ZO)血型鉴定;患者红细胞与抗一A、抗一B及抗A+B均不凝集,血清中有抗一A。吸收放散试验确定患者血型为B型,患者一个月中分次输血,每次2…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类孟买血型的血型鉴定方法和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 用血清学方法对1例正反定型不符患者血样进行红细胞表型鉴定;用吸收放散试验确证红细胞上弱表达的ABO抗原;PCR扩增FUT1基因编码区序列,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分析以进一步明确基因型。结果 盐水法鉴定患者血型正定型为O型,反定型患者血清与试剂红细胞Ac、Bc、Oc均凝集,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均为阳性,自身细胞阴性。红细胞吸收放散试验显示患者红细胞放散液与B型红细胞反应为2+,与A型红细胞和O型红细胞反应为阴性。患者红细胞与抗-H在盐水介质中反应无凝集,O型对照红细胞与抗-H反应凝集,患者血浆与人源类孟买细胞在盐水介质中反应无凝集,证实该患者为Bmh类孟买血型。FUT1基因测序发现第551位发生了腺嘌呤(A)和鸟嘌呤(G)2个碱基的缺失,存在基因突变,基因型为h1/h1,进一步证实患者为类孟买血型。结论 血清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有助于类孟买血型的鉴定。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汉族,白血病,脾大,压痛( )。以牙龈出血2个月,加重伴皮肤出血点1周入院。化验检查:WBC28·9×109/L,RBC3·04×1012/L,Hb77g/L,PLT14×109/L。为纠正出血倾向,申请输注血小板,但因血型正定型为B型,反定型为AB型,该患半年前曾入院检测血型为AB型,故来我站协助进一步鉴定。2血型鉴定2·1 ABO血型鉴定将患者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取洗涤后红细胞用单克隆抗A、抗B鉴定血型为B型,用自制抗A、抗B、抗A,B血清(均为同型多人份血清的混合物,效价128)鉴定,洗涤后红细胞血型仍为B型。同时用患者血清与标准A、B型…  相似文献   

9.
患者 ,女 ,71岁。因“肺部感染、贫血”入院治疗。入院时血型鉴定为 O型 ,因贫血要求输血 ,但与 O型献血者交叉配血时主侧发生凝集 ,为查明原因 ,遂将病人标本送入我站进行检测。实验室检查及分析 :1患者红细胞抗原检查 :患者为CCDee、MN、P1 型 ,ABO血型检查见表 1。2患者红细胞与抗- H反应 :用效价 16的二批抗 - H在 3种温度下分别与下列红细胞反应 ,结果为 Oc(3+) ,Ac(1+) ,Bc(1+) ,ABc(± ) ,患者c(- )。3用洗涤 3次后的患者压积红细胞分别与抗 - A、抗 -B、抗 - H进行吸收放散试验 ,结果抗 - B及抗 - H吸收前后效价不变 ,而…  相似文献   

10.
白血病患者ABO血型抗原减弱的原因分析及血型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因罹患白血病而造成患者红细胞ABO血型抗原减弱的原因,确定白血病患者的血型鉴定方法,以降低白血病患者血型鉴定发生错误的机率。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一例出现红细胞ABO血型抗原减弱的白血病患者进行ABO血型抗原的血清学正反定型试验、吸收放散试验和唾液血型物质检测。结果:该例白血病患者为A抗原减弱且抗B水平下降,最终ABO血型鉴定为A型。结论:采用血清学正反定型试验、吸收放散试验和唾液血型物质检测的方法可以更为准确对ABO血型抗原减弱的个例进行血型鉴定。  相似文献   

11.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型抗原和抗体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对红细胞血型抗原和抗体的变化。方法 检测 1 0 4例患者化疗前后ABO血型抗原效价、抗 A、抗 B抗体效价 ,A型和O型患者化疗前后抗原抗体效价与积分做了比较 ;抗原检测法 ,将标准血清做倍比稀释加患者的红细胞 ,离心肉眼观察 ,不凝集的前 1管为抗原效价 ,同时以健康人的红细胞做对照 ;抗体检测方法 ,将A型者的血清做倍比稀释后加对应的红细胞 ,观察结果同抗原方法。结果 O型抗 A、抗 B效价与积分无差异 ,A型血型抗原化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化疗后明显低于化疗前 ,P <0 .0 5。O型、A型、B型男女患者抗原抗体效价与积分进行比较 ,O型与B型男女抗原抗体、效价与积分无差异 ;A型男女抗 B抗体效价与积分有显著性差异 ,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结论 提示在给肿瘤患者 ,特别是A型患者配血、鉴定血型时遇有正反不符、前后不符时要考虑是A抗原减弱 ,在给这些患者配血时 ,最好输注O型红细胞 ,已防输错血 ,防止发生意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出生1.5d有贫血和黄疸症状的新生儿进行血型血清学试验,为临床进一步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患儿进行ABO、Rh血型鉴定、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清抗体特异性鉴定、红细胞抗体放散试验;对患儿母亲进行ABO、Rh血型鉴定、血清抗体特异性及效价测定。结果患儿ABO血型为O型,Rh表型为DccEE,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凝集强度4+,血清和红细胞放散液中均检出IgG抗-E抗体;母亲ABO血型为O型,Rh表型为DCCee,血清中检出IgM和IgG混合型抗-E抗体。其中IgM抗-E的效价为32,IgG抗-E的效价为128。结论该患儿和母亲ABO血型相同,但有2个Rh抗原不同;母亲血清中检出的高效价抗-E抗体和患儿血清及红细胞放散液中检出的抗体特异性一致,该患儿可确诊为免疫性抗-E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母亲体内免疫性抗-A、抗-B IgG抗体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性疾病发病关系.方法产前孕妇与丈夫标本按照常规鉴定ABO及Rh(D)血型,ABO血型不合者检测IgM与 IgG抗-A、抗-B抗体效价,检测孕妇血清溶血素效价;产后新生儿与母亲鉴定ABO及RhD抗原,ABO血型不合,患儿红细胞做直接抗人-IgG试验,患儿血浆游离抗体试验,患儿红细胞放散抗体3项试验.结果 80例孕妇抗体效价1∶2~8的共11例,占13.75%;1∶16~64的58例,占72.5% ;1∶128~512的共11例,占13.75% ; 新生儿溶血病阳性标本80例,3项试验均为阳性的52例,占总数65%;放散试验阳性的77例,占96.25%;直接抗人IgG试验阳性的65例,占81.25%.结论母亲O型婴儿A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B型,A型较B型重,A型3项试验阳性占71.6%,而B型只占51.85%.重庆地区ABO新生儿溶血病,母亲的免疫性抗-A、抗-B抗体效价引起新生儿溶血病临界值应在1∶16,检测溶血素没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街头无偿献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方法应用ABO血型正反定型、吸收-放散试验,借助其他抗血清和不规则抗体检测,对8例街头无偿献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进行ABO血型鉴定.结果街头无偿献血者13338人,经对采集的血液再次进行ABO血型鉴定时,有8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经血型室系统检测确认,其中3例为人为差错,4例血清中含有不规则抗体,1例为A2亚型.结论 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时,首先应排除人为的实验差错和抗A、抗B血清效价因素,然后再考虑ABO亚型或存在不规则抗体的可能,并对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标本再次进行ABO血型正反定型、吸收-放散试验等实验,以确定红细胞上是否有弱抗原或血清中是否含有不规则抗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红细胞(微)嵌合体血型鉴定的新方法并对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建立4℃吸收56℃放散盐水介质试管法用于检测 A/O 、B/O 体外模拟红细胞微嵌合体和 ABO 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红细胞微嵌合体血型,同时将其与常规盐水介质试管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吸收56℃放散盐水介质法 A/O 嵌合体模型组中 A 型红细胞、B/O 嵌合体模型组中 B 型红细胞最低检测限均为1∶12800,ABO 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标本检到 B 抗原;常规盐水介质试管法 A/O 嵌合体模型组中 A 型红细胞以及 B/O 嵌合体模型组中 B 型红细胞最低检测限均为1∶100,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未检到 B 抗原。结论4℃吸收56℃放散盐水介质试管法对红细胞(微)嵌合体血型的最低检测限明显小于常规盐水介质试管法,可用于 ABO 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红细胞血型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温抗体型AIHA患者进行血清学检测,寻求简便有效的输血对策。方法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ABO、Rh血型鉴定,吸收放散试验,抗体筛查及特异性鉴定,并对检出的特异性抗体进行效价测定及红细胞相应抗原鉴定。结果21例患者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均为阳性。血清抗体筛查阳性15例(71.4%),经谱红细胞鉴定均存在自身抗体;血清抗体筛查阴性6例(28.6%,从6例患者红细胞放散液中均检出自身抗体,其中1例为类抗-E特异性自身抗体(Rh表型CcDee)。另对5例抗体筛查阳性且有输血史的患者进行自身抗体吸收,吸收后的血清和谱红细胞反应,检出3例同种特异性抗体,分别为抗-cE1例(效价4,Rh表型CCDee)和抗-E2例(效价8和2,Rh表型均为CCDee)。结论本组病例检出的同种抗体和类同种自身抗体均呈Rh特异性。因此,选择ABO、Rh(包括D、E、c、C、e抗原)同型血液输注,可有效保证患者输血安全;必要时扩展考虑MNS、Kidd血型系统抗原,可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该原则可替代自身抗体吸收试验,使AIHA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7.
谭淑玲  周先果  申卫东 《广西医学》2012,34(8):1004-1005,1007
目的 探讨B亚型的血型血清学特征及鉴定方法.方法 B亚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9例,采用红细胞凝集试验检测红细胞上的A、B、H抗原和血清中的抗-A、抗-B抗体,用凝集抑制试验检测其唾液中的A、B、H血型物质,用吸收放散试验检测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B抗原,用序列特异性引物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进行ABO血型基因分型.结果 血型血清学试验显示9例B亚型献血者中表型为Bx 4例、Bm 3例、Bel 2例,9例ABO血型基因分型均能检测到B基因.结论 采用血型血清学实验与血型基因分型相结合的办法是确保采供血机构正确鉴定B亚型的良好策略.  相似文献   

18.
刘素芳  张烨  张磊  刘凯  许志远  刘亚庆 《北京医学》2015,37(11):1114-1116
目的 研究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后对患者交叉配血的影响.方法 对2014年医院送检的8例抗体筛选阴性、交叉配血不合的患者标本,采用试管法检测血型,采用微柱凝胶技术做抗体筛选、交叉配血、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血浆中抗-A、抗-B,热放散试验,用Liss/Coombs卡检测放散液.结果 患者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后,5例A型和2例AB型患者血浆中检测到抗-A,1例B型患者血浆中检测出抗-B,患者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且都与同型悬浮红细胞交叉配血不合.结论 静脉丙种球蛋白制剂中含有的ABO血型抗体可引起交叉配血不合、血型鉴定困难.  相似文献   

19.
患者 ,男 ,2 8岁。因右股骨干开放性骨折导致失血性贫血。实验室检查 :WBC 1 3 4× 1 0 9/L ,Hb 6 2 g/L ,RBC 1 6 9×1 0 1 2 /L。因病情需输血 ,急查血型 ,以备配血。ABO血型鉴定 :分型血清抗 -A ,抗 -B由安徽医科大学提供 ,试剂红细胞自配 5 %的A红细胞 ,B红细胞。正定型试验患者红细胞与抗 -A凝集 ,抗 -B不凝集 ,血型为A型。反定型试验患者血清与A型红细胞 ,B型红细胞均凝集 ,血型为O型。正、反定型血型不相符。重新复查 ,结果同前 ,检查分型血清 ,试剂红细胞均无异常 ,随将患者血清与自身红细胞进行反应 ,在低倍镜下可见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B(A)血型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定型,并对B(A)血型患者的血样进行分析,研究此类血型患者的输血策略.方法 对58例正反定型不符的医院送检样本和本中心的献血员血样采用试管法鉴定ABO血型,同时采用PCR-SSP方法进行ABO基因分型;采用盐水介质和Liss-coombs卡交叉配血,分析论证38例该血型患者输注B型红细胞的可行性.结果 58例血样经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定型为B(A),其中39例为B(A)04,19例为B(A)02.38例临床医院送检的B(A)病例,与随机选择的100位B型献血员交叉配血,除1例有高效价抗-A的献血员与2例患者次侧盐水介质W+外,其余均相合.结论 B(A)血型有明确的血清学特异性,分子生物学定型B(A)02和B(A)04较常见,B(A)患者优先考虑输注0型洗涤红细胞和AB型血浆、AB型血小板,亦可输注配血相合的B型红细胞,抗-A效价低于128的B型血浆和B型血小板也可考虑输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