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角膜上皮下混浊形成的发生机制,检测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角膜上皮和基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表达的变化。方法新西兰白兔施行PRK后1,2,3月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haxe形成情况,并用原位酸分子杂交方法,检测角膜上皮和基质PDGF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角膜上皮细胞有PDGF mRNA表达,基质层无表达;PRK后角膜上皮细胞PDGFmRNA表达增加,术后2月表达最强,且基质中亦有轻微表达。上  相似文献   

2.
PRK术后兔角膜表达bFGF mRNA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研究baze形成的发生机制,检测PRK后角膜表达bFGF的变化。方法 新西兰白兔20只,随机分成4组,其中15只施行PRK。手术后1、2、3月观察haze形成的情况,并检测角膜bFGF mRNA的表达。结果 正常角膜上皮和基因均有bFGF mRNA轻微表达;PRK后角膜组织bFGF mRNA持续高水平表达,且以术后1、2月最明显。bFGF mRNA表达水平与形成baze的轻重有一定关系。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术后,猴角膜愈合过程中角膜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TGFβ)的表达,以及Ⅰ、Ⅲ型胶原的表达情况,探讨TGFβ与PRK术后角膜愈合过程中Ⅰ、Ⅲ型胶原合成的关系。方法对3只(6只眼)恒河猴行PRK治疗。输入-1000D治疗程序,切削深度为103μm。分别于术后1、3及6个月行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术后1个月,TGFβ在角膜上皮层染色阳性,上皮下也可见少量成纤维细胞染色阳性;3个月,角膜上皮染色减弱;6个月时染色呈阴性;对照组为阴性。Ⅰ、Ⅲ型胶原于术后1、3及6个月时均有较强的阳性染色,对照组Ⅰ型胶原染色阳性,Ⅲ型胶原染色阴性。结论TGFβ参与PRK术后角膜的愈合过程,并且可能与术后角膜上皮下新生胶原中Ⅰ、Ⅲ型胶原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齐艳华  廉井财 《中华眼科杂志》1999,35(4):274-276,I015
目的 观察准分子角膜切削术术后,猴角膜愈合过程中角膜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以及Ⅰ、Ⅲ型胶原的表达情况,探讨TGF-β与PRK术后角膜愈合过程中Ⅰ、Ⅲ开明交原合成的关系。方法 对3只(6只眼)恒河猴行PRK治疗。输入-10.00D治疗程序,切削深度为103μm,分别于术后1、3及6个月行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术后1个月,TGF-β在角膜上皮层染以阳性染色,上皮下也可见少量成纤维细胞染色阳  相似文献   

5.
钟一声  程枫  周颖明  廉井财  王康孙 《眼科》1999,8(4):223-225
目的:为研究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形成的发生机理,检测激光角膜光学切除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后角膜上皮和基质表达转移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α,TGF-α)的变化。方法:新西兰白兔16只,随机分成4组,其中12只施行PRK。于术后1、2、3个月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haze一项和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方法,检测  相似文献   

6.
PRK术后角膜基质内Ⅰ型和Ⅲ型胶原的mRNA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艳华  王康孙  洪杉 《眼科》2000,9(1):53-54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PRK术后前基质内Ⅰ型和Ⅲ型胶原的,RNA表达情况。方法:24只新西兰白兔,双眼行-5.0D近视治疗。于术后3天、1、2、3、4周取下角膜,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Ⅰ型和Ⅲ型胶原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所有眼Ⅰ型胶原的mRNA表达均为阳性。术后2周时,Ⅲ型胶原mRNA表达阳性,到4周时表达较明显。讨论:PRK术后上皮下混浊与新生胶原的形成有关,且Ⅲ型胶原是新生胶原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7.
齐艳华  王康孙  洪杉 《眼科》2000,9(3):186-188
目的:定量描述准分子浙江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术后早期角膜愈合的组织学变化规律。方法:20只(40只眼)新西兰白兔,行-5.0D PRK手术。于术后3天、1周、2周、3周和4周观察角膜的组织学改变,并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对其定量化。同时用苦味酸天狼星红偏振光法观察角膜胶原变化。结果:PRK术后2周内上皮增生速度较快,2 ̄4周时,速度缓慢。基质内成纤维细胞密度于术后1周呈持续性增长。PRK术  相似文献   

8.
转移生长因子β1在牛眼小梁网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转移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与开角型青光眼的关系。方法用异硫氰酸胍法提取24只新生牛眼小梁网的总RNA,将TGF-β33质粒导入大肠杆菌HB101中充分扩增、BamHI酶切后,片段以α-32-P-dATP标记成cDNA(complementaryDNA)探针,RNA斑点杂交,放射自显影法观察和测定牛眼小梁网的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牛眼小梁网中有TGF-β1mRNA的表达。结论房水中的部分TGF-β1由小梁细胞分泌。此结果可以作为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TGF-β1mRNA的异常合成、活化、清除及与开角型青光眼病理改变间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角膜上皮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TGF-β1对角膜上皮所致的外周淋巴细胞亚群CD4及CD8活化的影响。我们采用CD4、CD8免疫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对BALB/c小鼠角膜上皮移植术后12d的外周血中CD4^+、CD8^+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发现BALB/c小鼠角膜上皮移植术后12d的外周血中CD4^+、CD8^+的表达均有显著升高;术后经TGF-β1治疗,CD4^+、CD8^+以及CD4^+/CD8^+明显受到抑  相似文献   

10.
羊膜移植对PRK后早期伤口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关膜移植激光角膜光学切除术(PRK)后早期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对9只新西兰白兔双眼行PRK,其中1眼术后立即行角膜表面羊膜移植,另眼为对照。于术后3、5、7d取下角膜进行常规组织切片,光镜下观察角膜上皮和基质伤口愈合情况。结果术后3、5、7d,羊膜移植组切削区中央角膜工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3d,羊膜移植组角有基质轻微水肿,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术后5d全部消失。结论羊膜调节角膜伤口的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异搏定对体外培养兔角膜基质细胞分泌TGF-β1的影响。为预防或减轻PRK后混浊形成提供线索。方法 将传代细胞,在加药培养后48h,应用TGF-β1Fmax^TMImmunoAssaySystem试剂盒和培养上清中TGF-β1含量进行检测,根据标准曲线分别计算出各孔TGF-β1的浓度。结果 Verapamil浓度5μg/ml和10μg/ml,作用48h,培养上清中TGF-μ1含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角膜伤口的愈合机制和几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术后角膜伤口的愈合是一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受多种因素的调节和影响,一些生长因子在PRK术后角膜薄雾的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本重点对上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 (TGF-α)、转化生长因子β(TCF-β)、蛋白水解酶等特性加以综述,并探讨其在角膜愈合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的对比敏感度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观察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对比敏感度的变化,评价这两种手术后视功能的改变,对术前屈光度为-1.75D至-7.75D,在我院接受PRK手术的36只眼和接受LASIK手术的31只眼,采用电生理方法检查手术前后远对比敏感度,用F.A.C.T对比敏感度表检查近对比敏感度。所有患者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均为1.0以上。结果:PRK和LASIK术后几个月内远、近对比敏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以中频段下降幅度最大。对比敏感度于PRK术后12个月、LASIK术后6个月恢复术前水平。结论:PRK和LASIK术后均出现暂时的对比敏感度下降,LASIK术后对比敏感度恢复较PRK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后角膜伤口愈合过程,是否有生长因子bFGF及TGF-β1参与,两种生长因子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相应抗体对这一过程的影响。方法对PRK后兔角膜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观察有否内源性生长因子bFGF及TGF-β1的作用,内源性及外源性生长因子bFGF及TGF-β1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及相应抗体对抗原的中和作用。结果 在PRK后兔角膜伤口愈合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分泌产生光屈光手术  相似文献   

15.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后角膜知觉的改变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目的观察和分析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后角膜知觉的变化。方法对231例(387只眼)近视患者施行PRK,对482例(796只眼)施行LASIK进行治疗。对术后角膜知觉不同时期的变化进行检查、分析。结果PRK和LASIK术后早期角膜知觉均明显下降,尤以PRK明显。PRK术后角膜知觉在术后6个月才能恢复,LASIK术后角膜知觉约在术后1个月即恢复。结论PRK术后角膜知觉的恢复比LASIK慢。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动态观察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后角膜修复过程中的组织形态改变。方法 24只兔右眼按近视-10.00D行PRK术。按术后即刻、24小时、1、2周、1、3、6月及12月8个时间点观察,每个时间点3只。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各组角膜上皮修复及角膜雾状浑浊(haze)情况,并取角膜行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 PRK术后早期角膜上皮易剥脱,haze的发生率为100%。PRK术后角膜上皮增生;新合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和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中低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中、低度近视400例(710眼),其中PRK组343眼,平均屈光度-4.18±1.24D。LASIK组367眼,平均屈光度-4.75±1.10D。两组均于手术后1、3、6、12个月复查视力、屈光度、角膜地形图及角膜上皮下基质混浊等并发症情况。结果:PRK组欠矫〉-1.00D者9.03%,  相似文献   

18.
近视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lvekeratectomy,PRK)后,部分病例存在远期屈光回退、角膜雾浊(Haze)影响疗效。我院PRK中心于1996年8月~1997年2月对6例8眼PRK术后屈光回退伴角膜Haze病例行再次PRK治疗,效果满意,总结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8眼病例为我院PRK中心治疗后随访11.2±1.4mo出现屈光回退伴角膜Haze的近视眼患者,男6眼,女2眼,年龄24.0±4.06a(19~40a)。首次PRK术前平均等值球镜屈光度为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羊膜移植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后角膜组织表达转移生长因子-β1)、Ⅰ、Ⅲ型膛原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影响,探讨羊膜移植减轻瘢痕形成的部分机制。方法:对10只新西兰白兔双眼行PRK,术后1眼立即行角膜表面羊膜移植术,另眼作为对照。于术后4周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结果:羊膜移植组角膜上皮与基质中角膜基质细胞及胶原纤维TGF-β1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弱,前角膜基质表达Ⅲ型胶原和FN亦明显较对照组减弱。角膜基质Ⅰ型胶原表达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羊膜能抑制PRK后角膜组织TGF-β1、Ⅲ型胶原和FN的表达,羊膜移植后瘢痕形成轻可能部分与羊膜调节组织TGF-β1、Ⅲ型胶原和FN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低、中度近视术后五年疗效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Zhan S  Pang G  Jin Y  Sun Y  Li W 《中华眼科杂志》1999,35(4):277-279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omy,PRK)治疗低、中度近视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48只眼屈光度为-150~-600DPRK术后5年以上患者的视力、屈光度及角膜曲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PRK术后5年未矫正视力≥10者136只眼(919%),08者4只眼(27%),≥06者8只眼(54%)。术后等值球镜(-012±022)D,角膜曲率K值术前(4381±110)D,术后(4136±130)D两者间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RK治疗低、中度近视的远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