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中D-二聚体( D-dimer)水平,探讨其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ACS患者[包括急性心梗(AMI)30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人均取外周静脉血检测D-dimer水平。冠状动脉病变进行Gensini评分,分析ACS患者D-dimer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关系。结果 ACS(包括AMI和UAP)组与对照组比较,D-dimer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AMI组与UAP组Gensini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检验显示,ACS患者血D-dimer水平与Gensini评分成正相关(r=0.586,P<0.01)。结论 ACS患者血D-二聚体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中D-二聚体(D-dimer)水平,探讨其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以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60例ACS患者[包括急性心梗(AMI) 30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 3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人均取外周静脉血检测D-dimer水平.冠状动脉病变进行Gensini评分,分析ACS患者D-dimer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关系. 结果 ACS(包括AMI和UAP)组与对照组比较,D-dimer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与UAP组Gensini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检验显示,ACS患者血D-dimer水平与Gensini评分成正相关(r=0.586,P<0.01). 结论 ACS患者血D-二聚体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80例患者,其中ACS患者60例,对照组20例.所有研究对象于入院时即刻抽静脉血行常规检查以及血浆D-二聚体检测,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用Genisi评分系统对冠脉病变严重程度进行评分.统计学分析Genisi评分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ACS发生时明显升高(P<0.01),与冠脉Genisi评分明显正相关(r=0.668,P<0.01).结论 ACS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3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 28例和健康对照组28例的静脉血中D-二聚体含量,与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所显示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范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二聚体阳性组的冠脉狭窄检出率及冠脉狭窄程度显著高于 D-二聚体阴性组(P〈0.05).二聚体水平UAP患者多支狭窄组比双支狭窄组增高(P〈0.01),双支狭窄组比单支狭窄组增高(P〈0.01),单支狭窄组比无狭窄组增高(P〈0.05), 无狭窄组比健康对照组增高(P〈0.05),与UAP组比较, AMI组D-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UAP组(P〈0.05),但两组D-二聚体阳性检出率及多支病变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CS患者D-二聚体含量与冠脉狭窄程度、病变范围呈正相关. D- 二聚体含量的检测对ACS患者的血管病变程度评价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急性心梗溶栓治疗疗效观察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59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并与10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做比较。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梗溶栓治疗后治疗有效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在短时间内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伴有血浆D-二聚体含量增高,其测定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反映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效有一定意义,可作为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溶栓药物用量和疗效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中D-二聚体浓度(D-dimer,DD)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对78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27例、稳定型心绞痛(SA)31例和23例健康人分别测定血浆D-二聚体的浓度。结果:AMI组、UA组和SA组DD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冠心病各组患者血浆中DD浓度明显升高,DD可作为冠心病的诊断参考指标之一,并为临床上治疗和预防上述疾病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变程度与血浆D-二聚体、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回顾性分析78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血浆D-二聚体及NT-proBNP水平测定,观察其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表达。结果:AMI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NT-proBNP水平均高于UAP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血浆D-二聚体及NT-proBNP水平不仅能发现早期ACS,还可以反映冠脉损伤程度,对疗效观察及判断预后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病变程度的冠心病患者血浆胱抑素C (Cyst C)和D-二聚体(DD)水平,探讨Cyst C及DD水平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我院老干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4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单支病变组24例、双支病变组28例和三支病变组22例。根据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结果将其分为轻度狭窄组25例、中度狭窄组20例和重度狭窄组29例。同时选择疑似冠心病患者22例为对照组。用ELISA法分别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浆中的Cyst C和DD浓度,并应用Pearson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患者的血浆Csyt C和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三支病变组的血浆Cyst C和DD浓度分别为(1.31±0.28) mg/L和(303.46±41.15)μg/L,均高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P〈0.05);双支病变组的血浆Cyst C和DD浓度分别为(1.14±0.22) mg/L和(248.63±31.78)μg/L,均高于单支病变组的(0.93±0.17) mg/L和(215.92±32.86)μg/L (P〈0.05)。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患者的血浆Csyt C和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狭窄组的血浆Cyst C和DD浓度分别为(1.35±0.23) mg/L和(293.50±39.24)μg/L,均高于中度狭窄组和轻度狭窄组(P〈0.05);中度狭窄组的血浆Cyst C和DD浓度分别为(1.09±0.27) mg/L和(261.12±40.31)μg/L,均高于轻度狭窄组的(0.94±0.16) mg/L和(211.59±35.46)μg/L (P〈0.05)。患者的血浆Cyst C和DD水平均与冠脉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514,0.476,P〈0.01),血浆Cyst C与DD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743,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Cyst C和DD水平明显升高,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及狭窄病变程度而逐渐升高,且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具有正相关性。联合检测血浆Cyst C及DD水平可初步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急性心肌梗死进展中的作用及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全自动血凝仪分别检测。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病例组,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水平。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的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均为急性心肌梗死独立危险因素。对其进行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动态监测,有助于早期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行急诊PCI术的急性STEMI患者492例,入院后立即急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于冠心病患者早期预防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临床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心血管内科就诊且首次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 CAG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30例,冠心病组120例(其中单支病变组36例,双支病变组42例,三支病变组42例)。所有研究对象采集肘静脉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各研究对象血浆D-二聚体含量,应用SPSS13.0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中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血浆D-二聚体含量也升高,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可作为冠心病患者早期诊断的实验室指标,用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临床评估,为冠心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黄少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20):3016-3017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联合临床评分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于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对收治的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评分、D-二聚体以及两者结合诊断.结果 将Wells评分与D-二聚体结合用于疑似APE诊断,低概率组117;D-二聚体对APE诊断的敏感度为78.3%、特异度为44.7%、阴性预测值89.4%;中、高概率组102例,D-二聚体对APE诊断的敏感度为85.8%、特异度为42.1%、阴性预测值36.3%.结论 临床Wells评分、D-二聚体联合对APE疑似患者的确诊有极大的临床意义,对于急性肺栓塞诊断及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Wells评分联合D-dimer预测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可靠性。 方法 收集2013—2016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疑似PE患者200例,依据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术(CTPA)分为PE组和Non-PE组,对2组患者的肺栓塞相关风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同的预测模型行ROC曲线分析。 结果 纳入183例患者,PE组101例,Non-PE组82例,慢性心功能不全、血管性病变、有DVT或PE史、呼吸困难、单侧下肢痛、下肢深静脉触痛和单肢肿胀、D-dimer升高、高危Wells评分等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其他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预测方法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834(95% CI:0.758~0.911)、0.775(95% CI:0.688~0.862)、0.732(95% CI:0.643~0.820)、0.857(95% CI:0.783~0.931)、0.887(95% CI:0.820~0.954),Wells评分原始版结合D-dimer联合诊断的AUC大于简化版结合D-dimer的联合应用和三者单独应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Wells评分原始版结合D-dimer联合诊断的截点值为0.96,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76%和85.37%,诊断和排除PE的可靠性最佳。 结论 Wells评分原始版联合D-dimer预测PE更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在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心内科住院部冠心病患者136例(A M I组46例,S A P组38例,U A P组52例)作为观察组和健康体检者13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动力学方法检测血清Lp-PLA2,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和D-二聚体,采用Gensini积分评估冠脉病变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Lp-PLA2、hs-CRP、D-二聚体水平和Gensini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MI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SAP组和UAP组,其中UAP组患者均明显高于SAP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Ⅱ级患者血清Lp-PLA2、hs-CRP、D-二聚体水平和Gensini积分均明显低于心功能Ⅲ级和心功能Ⅳ级患者,其中心功能Ⅲ级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心功能Ⅳ级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冠脉病变程度比较发现,轻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清Lp-PLA2、hs-CRP和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低于中、高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且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上述指标亦明显低于高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Lp-PLA2、hs-CRP、D-二聚体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642,0.651,0.608,P<0.05)。结论血清Lp-PLA2、hs-CRP和D-二聚体水平在评估冠脉病变程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6):88-91
目的 探讨HEART 评分联合D-二聚体(D-D)对不同病因致命性胸痛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8 年3 月~2019 年12 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致命性胸痛患者64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因检查结果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24 例)、急性主动脉夹层组(21 例)、急性肺栓塞组(19 例)三组。比较三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D-D、肌钙蛋白Ⅰ(CTnⅠ)检查结果及HEART 评分。以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进一步分析HEART 评分联合D-D 在致命性胸痛病因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平均年龄高于急性主动脉夹层组与急性肺栓塞组,D-D、CTnⅠ检查结果及HEART 评分低于急性主动脉夹层组与急性肺栓塞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主动脉夹层组D-D、CTnⅠ检查结果及HEART 评分低于急性肺栓塞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ART评分联合D-D 诊断致命性胸痛不同病因的准确率为96.88%(62/64),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病因的致命性胸痛患者HEART 评分及D-D 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使用HEART 评分联合D-D检查能够为鉴别致命性胸痛的病因提供较为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对急性肺栓塞(APE)、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12月APE、AMI及CAP患者各100例,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根据APE、AMI及CAP危险程度评价标准分为低危组、中低危或中危组及中高危或高危组,分析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各组间的差异并分析其与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PE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最高,CAP组最低(P<0.05);APE中高危组、AMI和CAP高危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最高(P<0.05);AMI组肌钙蛋白工水平在不同危险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sPESI得分、GRACE得分均呈正相关(r=0.675、0.213,P<0.01).结论 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鉴别诊断APE、AMI和CAP及评估其危险程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结合肺栓塞的Wells临床评分(PTP)对急性肺栓塞(AP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主诉怀疑APE的住院患者235例作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记录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并为每例患者做Wells PTP,得出肺栓塞的临床概率;均在未予抗凝治疗前行血浆DD及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确诊APE患者122例,排除APE 113例。结果 APE组患者与非APE组患者比较,DD水平明显升高(P<0.01);对于得到DD的诊断数值,绘制ROC曲线,得到ROC曲线下面积为0.712(95%CI 0.645~0.779);APE和非APE组的Wells PTP为4.11±2.23和0.93±1.3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临床概率与DD结合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89.4%)。结论 Wells评分为低概率结合DD阴性对排除疑似APE有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