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红珍  潘旭鸣  方莉  张培培  范军芬  徐瑜琳 《浙江医学》2018,40(14):1553-1557,1561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脂联素(ADP)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性别、年龄、BMI、肾功能、血白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100例CKD患者(CKD组)的临床资料,采用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公式(CKD-EPI)计算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并以此分为CKD1~5期5个亚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析血清ADP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CKD组患者女性ADP水平高于男性[(10.46±4.05)滋g/mlvs(8.67±3.06)滋g/ml,P<0.05],CKD1~2期组患者(GFR>60ml·min-1·1.73m-2)AD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入CKD3期后,随着肾小球滤过率的进行性下降,患者血清ADP水平急剧升高。CKD患者BMI偏低、eGFR下降、年龄偏小、hs-CRP升高均是ADP水平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CKD3~5期患者血清AD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从CKD3期开始,CKD患者的血清ADP水平出现明显升高。微炎症状态、BMI、年龄与CKD患者血清ADP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2.
《中国全科医学》2011,(11):18-18
背景 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超重的患者有较好的心血管结局和病死率。他们两者之间的这种关系是有悖于常理的。这种情况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也可以观察到。对于这种相反关系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严重性和较高的体重指数(BMI)之间通常呈正相关,而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两者是相反的。  相似文献   

3.
杨晓  苏华 《医学新知杂志》2011,21(3):168-171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影响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预后最重要的因素。CKD患者心血管病死亡率占该类患者总死亡率的50%左右。  相似文献   

4.
王燕燕  周娲 《当代医学》2021,27(35):147-149
目的 探究影响慢性肾脏病老年患者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实施有效干预,以延缓疾病进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肾脏病老年患者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 水电解质紊乱、血压控制不良、严重感染、心力衰竭、原发病加重、肾毒性药物均为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病情恶化的高危险因素(P<0.05).6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病情恶化22例,经有效干预后,病情明显好转16例,治疗有效率为72.73%.结论 针对影响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病情恶化的危险因素,实施有效干预,对于控制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脏病(CKD)发病率高但知晓率低,疾病治疗困难。心血管疾病(CVD)是CK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和引起死亡的主要因素,CKD也与CVD的发生发展有着紧密联系。目前CKD合并CVD的发病机制、相关危险因素及精准治疗等方面仍是难点。本文就心、肾之间的相互作用,CKD合并CVD的非传统危险因素及防治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肌肉含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入选患者200例,根据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其分为A、B、C三组,使用人体成分分析仪(BCM)分别评估三组患者的瘦组织指数(LTI),比较三组患者肌肉质量的变化。收集所有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以LTI值为因变量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A、B、C三组间LT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患者LTI显著下降,C组较B组患者LTI显著下降(P<0.05)。低LTI患者的年龄、收缩压、脂肪指数、糖尿病占比、尿蛋白肌酐比值高于正常LTI组,男性占比、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白蛋白、心血管疾病占比和总胆固醇水平低于正常LTI组(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男性、年龄、糖尿病、脂肪指数、心血管疾病是肌肉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CKD患者肌肉含量随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下降。男性、年龄、脂肪指数、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是肌肉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徐丽平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1):1229-1231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5年3月-2009年2月在我院肾内科住院的1 355例慢性肾脏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 1 355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中有67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4.9%.原发病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疾病、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分别为9.02%,7.89%和6.35%.年龄较大或者住院时间较长的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医院感染的部位以下呼吸道(31.34%)、上呼吸道(26.87%)、泌尿道(13.43%)、胃肠道(11.94%)及深静脉插管(11.94%)为主.医院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结论 慢性肾脏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基础疾病种类、年龄大、住院时间长等.应加强预防措施,有效控制和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ndey disease,CKD)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自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采用MDRD公式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CKD定义为存在白蛋白尿或者eGFR< 60 ml/(min·1.73 m2)?白蛋白尿定义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30 mg/g?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CKD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1 521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63.9 ± 12.0)岁,平均病程(6.6 ± 2.4)年,CKD及白蛋白尿的患病率分别为31.0%和28.9%,调整性别?年龄后,高血压?糖尿病病程及贫血为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CKD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932(95%CI = 1.275~2.929,P = 0.002)?1.029(95%CI = 1.001~1.058,P = 0.040)及1.696 (95%CI = 1.089~2.639,P = 0.019)?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CKD及白蛋白尿高发,高血压?糖尿病病程及贫血与糖尿病患者发生CKD有关,为了预防或延缓CKD的发生与进展,应在糖尿病早期采取降糖?降压?改善贫血等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9.
陈懿  陈凤  龙燕群  刁永书 《四川医学》2013,(12):1922-1924
目的 了解华西医院肾内科门诊随访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血压、血糖、血脂控制现状.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肾内科门诊2012年2月至2012年5月随访的1235CKD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的检测值及就诊时测量的血压值,分析我院CKD患者血压、血糖及血脂的控制现状.结果 调查的1235例CKD患者中,血压控制达标的占58%,合并有糖尿病的占44.4%,其中空腹血糖控制在5.0~7.2 mmol/L的为24.1%,总胆固醇〈200 mg/dl(理想值)的占67.3%,甘油三酯〈200 mg/dl(正常)的占62.4%,低密度脂蛋白〈100 mg/dl(理想值)的占66.6%.结论 目前门诊随访CKD患者血压、血脂、血糖控制比较理想,但仍有部分患者未达控制目标,需要我们给予强有力的个体化CKD健康教育,调整治疗方案,使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综合征的发生率,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寻求早期干预CKD的新靶点。方法CKD患者158例,按MDRD方程计算估计eGFR,进行CKD分期,检测BMI、腰围、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血肌酐、血红蛋白等指标,比较各期IR综合征的发生率;筛选出非糖尿病及非透析的患者116例,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标(ISI),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CKD患者胰岛素抵抗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随着CKD的进展,IR的发生率逐渐增加,CKD4~5期较CKDl~3期IR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4期和5期患者HOMA-IR较CKDl期和2期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糖尿病及非透析的CKD患者HOMA-IR与TG、SUA、BMI、SBP呈正相关,与eGFR及HDL—C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G与SUA升高是非糖尿病及非透析的CKD患者I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随着CKD的进展IR逐渐加重,高甘油三脂血症与高尿酸血症是非糖尿病及非透析的CKD患者IR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的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本横断面研究纳入2015年1月~2015年 10月于南方医科大学体检中心及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共934例,其中糖尿病患者425例,糖尿病前期患者243例,血糖正常 人群266例,收集其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等数据。CKD诊断标准采用: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和/ 或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30 mg/g,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糖尿病前期与CKD的关系。结果血糖正常 组、糖尿病前期组和糖尿病组的CKD患病率分别为10.2%,26.3%,32.5%。糖尿病前期患者的CKD患病率较血糖正常组升高 (P<0.001,OR=3.17,95% CI 1.94-5.17),糖尿病患者的CKD患病率较血糖正常组升高(P<0.001,OR=4.27,95% CI 2.72-6.65), 糖尿病前期患者与糖尿病患者相比,CKD患病率无明显差异(P=0.115,OR=1.35,95% CI 0.95-1.91)。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 示,校正性别、年龄、血压、高血压病史、血尿酸等混杂因素后,糖尿病前期(OR=2.03,95% CI 1.02-4.03,P=0.044)、糖尿病(OR= 2.22,95% CI 1.16-4.25,P=0.016)分别与CKD独立相关。结论糖尿病前期与CKD独立相关,因此提高糖尿病前期人群的检出 率和管理水平、积极从糖尿病前期就采取干预措施防治CKD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李勤 《当代医学》2012,18(21):76-77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生高钾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98例CKD病人,使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方法分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CEI/ARB),螺内酯,长期补钾等因素与高钾血症之间的关系.结果 高钾血症组中CKD3到5期的患者,服用ACEI/ARB,螺内酯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CEI/ARB,螺内酯,长期补钾是CKD病人发生高钾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CEI/ARB,螺内酯,长期补钾,是CKD病人发生高钾血症的重要原因,临床用药需警惕.  相似文献   

13.
微炎症是一种以持续、低至中等水平的循环炎症标志物如白细胞介素-6(IL-6.Interleukin 6)、C反应蛋白(CRP.C Reactive Prote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umor Necrosis Factor)和纤维蛋白酶升高为特征的慢性、低强度性炎症状态,与动脉粥样硬化、肾功能下降密切相关。微炎症状态是慢性肾脏疾病(CKD.Chronic kidney disease)的一个显著特征。本文就近年来对CKD患者微炎症状态产生的相关因素、微炎症状态对CKD患者的影响及微炎症状态的治疗的相关研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发生社区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从而降低感染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CKD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CKD患者合并社区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240例住院的CKD患者中有90例合并社区感染,感染类型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CKD患者发生社区感染与年龄、原发病的类型、肾功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液透析时间、中心静脉置管感染有关.结论:对CKD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营养状况、做好健康教育、降低社区感染的发生,可提高CKD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住院率.  相似文献   

15.
背景 心脏瓣膜钙化(CVC)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最高危险因素。伴随人们对CKD骨矿物质代谢认识深入和新型非钙磷结合剂、拟钙剂等使用,有必要重新分析此类人群临床特征,且国内外关于CKD患者CVC危险因素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CKD患者CVC的发生率,并分析CKD患者发生CVC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内科2014年8月-2019年7月收治的CKD 3~5期透析和非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其人口学资料、血清学指标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是否发生CVC分为钙化组与无钙化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KD患者CVC的危险因素,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 383例CKD 3~5期患者,其中CVC患者619例(44.8%);单纯主动脉瓣膜钙化(AVC)426例(30.8%)、单纯左房室瓣瓣膜钙化(MVC)37例(2.7%)、AVC+MVC 150例(10.9%),其他6例(0.4%)。钙化组女性占比、年龄、透析占比、合并症(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占比、他汀类药物使用史、左心室肥厚占比、血清钙水平、血清蛋白水平、碱性磷酸酶水平、C反应蛋白(CRP)>3 mg/L占比均高于无钙化组,碳酸钙使用史占比、肌酐水平、三酰甘油水平、总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低于无钙化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1.065,95%CI(1.053,1.077)〕、透析〔OR=1.917,95%CI(1.423,2.582)〕、合并冠心病〔OR=1.608,95%CI(1.134,2.281)〕、低血红蛋白〔OR=0.993,95%CI(0.987,0.999)〕、高碱性磷酸酶〔OR=1.002,95%CI(1.000,1.003)〕、CRP>3 mg/L占比高〔OR=1.478,95%CI(1.095,1.995)〕是CKD患者CVC的危险因素(P<0.05);高龄〔OR=1.078,95%CI(1.057,1.099)〕、他汀类药物使用史〔OR=1.853,95%CI(1.003,3.424)〕是CKD 3~5期未透析患者CVC的危险因素(P<0.05);高龄〔OR=1.081,95%CI(1.061,1.101)〕、透析时间长〔OR=1.123,95%CI(1.067,1.181)〕、合并高血压〔OR=3.071,95%CI(1.453,6.490)〕、碳酸钙使用史〔OR=0.515,95%CI(0.300,0.882)〕是CKD 5D期且透析时间>1年患者CVC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本研究中心CKD 3~5期患者CVC发生率为44.8%,AVC较MVC发生率高。高碱性磷酸酶、低血红蛋白、高龄、透析、合并冠心病和CRP升高是CKD 3~5期患者CVC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KD非透析患者CVC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179例CKD非透析患者,根据CVC有无分为无CVC组和有CVC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CVC总的患病率为20.11%,各组之间CVC患病率无统计学意义(x2 = 6.127,P =0.139);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血磷、CRP是C...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非透析患者24 h尿电解质排泄特点及其与临床因素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4月住院CKD患者752例,回顾性分析24 h尿电解质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尿钠、尿钾排泄在CKD 1~4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尿钙、尿磷排泄随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呈下降趋势(P<0.05)。无论CKD患者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尿钠、尿钾与尿蛋白呈正相关,尿钙与尿蛋白呈负相关(P<0.05),尿磷与尿蛋白无相关性(P>0.05)。低尿磷组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高于高尿磷组,低尿钙组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高于高尿钙组,高尿钾组糖尿病的患病率高于低尿钾组(P<0.05)。结论:CKD患者尿电解质水平与尿蛋白、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等合并症的患病率存在关联,其管理应受到更多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中国鄞州电子健康档案研究项目(Chinese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Research in Yinzhou, CHERRY)中构建的队列人群,估算其中糖尿病患者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的效应大小,为选择筛查CKD发病风险较高的的重点人群及CKD的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从基于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CHERRY研究中,纳入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18岁以上基线无肾疾病的糖尿病患者组成队列,提取该队列人群的基线报卡、随访和医疗机构的体检数据,根据体检数据中提供的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60 mL/(min×1.73 m2)或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rine albumin/creatinine ratio, ACR)≥3 mg/mmol定义为CKD结局事件,采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CKD标准化发病率,并在Cox比例风险模型中分析糖尿病患者CKD危险因素的效应大小。结果:在最终纳入的13 829名糖尿病患者中,中位随访时间为3.2年,随访期间新发CKD共1 087人,粗发病率为23.7/1 000人年(95%CI:22.3~25.2), 标化发病率为14.8/1 000人年(95%CI:12.1~17.6),>60岁的糖尿病患者发病率高于≤60岁的糖尿病患者(26.6/1 000人年对11.5/1 000人年,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与CKD关联的危险因素是>60岁(HR=1.88,95%CI:1.51~2.35)、共患高血压(HR=1.81,95%CI:1.56~2.10)、总胆固醇(HR=1.07,95%CI:1.00~1.14)和糖尿病病程(每年HR=1.02,95%CI:1.00~1.03),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保护因素(HR=0.49,95%CI:0.40~0.61)。性别、吸烟、饮酒状况及空腹血糖随访均值与CKD发生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性别、年龄是否≤60岁、总胆固醇是否控制达标(<4.5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否控制达标(男>1.0 mmol/L,女>1.3 mmol/L)及糖尿病病程是否<5年分组后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即使总胆固醇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达标,共患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发生CKD的风险仍然较高。结论:宁波市鄞州区糖尿病患者的CKD发病率较高,年龄>60岁和共患高血压是与CKD的发生关系最密切的危险因素,提示应将年龄>60岁、共患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作为CKD的重点筛查人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认知功能水平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肾内科就诊的患者132例,根据CKD临床实践指南,计算得出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据此分为健康组[eGFR≥90 mL·min-1·(1.73 m2)-1,25例],轻度CKD组[eGFR≥60 mL·min-1·(1.73 m2)-1,51例],中/重度CKD组[eGFR<60 mL·min-1·(1.73 m2)-1,34例]和CKD血液透析组(22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5.3±14.0)岁,中位eGFR为94.0mL·min-1·(1.73 m2)-1。比较4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应用蒙特利尔...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别嘌醇在慢性肾脏病进展与心血管危险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门诊慢性肾脏病患者135例,随机化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患者给予别嘌醇治疗。降压药物、降脂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均先维持原剂量不变。对照组患者不使用别嘌醇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时血压、血尿酸、超敏 C 反应蛋白、胱抑素-C 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变化。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治疗组血尿酸浓度、 hs-CRP 浓度和胱抑素-C 浓度在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时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组间比较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组在随访12个月和24个月时 eGFR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别嘌醇的治疗可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危险降低71%(P=0.026)。结论别嘌醇的治疗,可减少炎症反应,并延缓中度 CKD 患者中肾脏病的进展,此外别嘌醇还可减少心血管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