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38例严重创伤并失血性休克病人诊断及抢救成功率分析,总结经验,作者认为,诊断快、准、全、抓住要点积级及时投入有效的抢救措施,必要时紧急手术为抢救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围术期容量治疗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严重创伤病人多数伴有失血性休克和循环衰竭,及时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纠正循环衰竭、维持循环指标的稳定至关重要.不仅影响到休克的复苏效果,更对创伤性休克病人的预后有指导意义。我院自1999年至今共收治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数百例,术中、术后共死亡26例,通过对死亡病人和抢救成功病人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失血性休克是创伤病人的主要致死原因,随着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病理生理学认识的加深,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不断进步,越来越多以往无法挽救的严重创伤病人得到更好的康复。外科医生除掌握手术止血技术外,须加强对其病理生理学的认识和学习,才能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复苏液体、复苏目标、复苏各种药物等外科危重症处理相关的知识。  相似文献   

4.
危重创伤病人的麻醉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重创伤病人的含义 指病情濒死,按ASA分类属第5类E级的病人,主要发生于严重复合创伤(颅脑、胸腹部、多发性骨折等)及失血性休克病例,其共同特点是:病情复杂多变,循环、呼吸、中枢神经、代谢等系统功能已先后出现严重损害,多数处于休克代偿功能耗竭、内环境严重紊乱状态。如果不予有效处理,病人将在近期或24小时内死亡。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不少材料提示休克、严重烧伤、放疗、化疗以及内毒素或细胞激活素的侵袭可能导致消化道细菌透过肠壁进入循环。这种细菌移位现象(BacterialTranslocation;BT)可能是休克的不可逆以及创伤早期致死原因之一。BT可能还受其它因素影响,例如饥饿,免疫抑制,静脉高营养,应用了特殊营养物质或消化道内菌丛改变等。作者为了观察创伤伴有出血性休克危险的病人死亡是否与早期并发菌血症有关,所以在1991年的11个月内连续观察157例创伤病人(其中15例因血培养资料不全未作统计),剩下132例中,腹部钝挫伤40例,火器伤42例,刺透伤50例。  相似文献   

6.
抗休克裤在休克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伤性休克,特别是失血性休克是创伤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创伤早期最多见的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由于急救网的建立、快速后送和加强护理单位的出现,不少危重伤员得以及时救治。但是,在创伤或失血性休克的医院前处理方面,除了现场开始输液和迅速后送外,并无新的突破。事实上,输液效果往往不理想,因为很少能在到达医院前输入500ml以上。在严重休克的患者,如何争分  相似文献   

7.
失血性休克在外科临床上比较多见,死亡率较高。早期明确诊断,及时得到正确的治疗,这是抢救失血性休克病人的关键,我们根据本组100例失血性休克救治的临床体会,对休克的诊断进行讨论,并提出早期诊断的几项临床观察方法。临床资料一、合并失血性休克的创伤或疾患本组合并失血性休克的创伤及原发疾病为肝破裂25例,脾破裂27例,消化道破裂6例,宫外孕7例,血气胸、骨折各1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7例,胆道出血、动静脉损伤、胸部挤压伤、术后出血各1例。  相似文献   

8.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秀珍  魏燕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6,6(6):480-480,F0003
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效果。方法通过对收治的13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在急救护理中,我们给予正确的体位,纠正组织缺氧,改善微循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医护密切配合,加强心理疏导。结果除2例入院前急救迟缓,入院后严重休克死亡外,其他11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从护理环节提出合理措施,对于创伤失血性休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对危重病人来说,肠道功能的好坏关系到多器官衰竭的发生。研究证实,严重创伤后肠道通透性增高,肠粘膜发生组织学改变,导致细菌易位,造成不可逆休克。早期使用肠内营养可以改善病人的预后。人们发现,创伤失血导致组织缺氧后,器官的再灌注可导致细胞内钙离子水平明显升高,从而对细胞及器官造成有害的影响。这种血  相似文献   

10.
肠缺血是危重病人的常见情况,所引起的粘膜损伤的程度从轻微通透性改变到明显的肠壁梗死,则依据缺血的严重程度和时间而定。粘膜损害是由缺血和缺血组织再灌注时氧自由基  相似文献   

11.
杂种犬14只,复制严重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观察试验对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指标: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综合判断失血性休克的严重程度,对矿区工伤、其它意外伤害或大手术致失血性休克病人严重程度的判断及救治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创伤已成为人类一大公害,严重失血是创伤死亡的主要原因,大约占创伤死亡者中的1/3。创伤患者中有大约45%的院前死亡率和55%的住院死亡率[1],造成其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对失血性休克病理生理过程的深入研究,人们对液体复苏策略的观点从大量液体复苏逐渐转变为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创伤失血性休克进行液体复苏,早期、大量输注液体,以尽快恢复血流动力学,是传统临床上救  相似文献   

13.
黎河鲜 《护理学杂志》1990,5(4):163-163
严重骨盆骨折是骨科常见的创伤,死亡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失血性休克及其并发症。我科1984~1988年共收治严重骨盆骨折72例,均系车祸压砸伤。经抗休克,整复复位和并发症的诊治与护理,71例治愈,1例死亡(失血性休克)。  相似文献   

14.
失血性休克免疫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血性休克免疫学研究进展李汉臣综述秦兆寅纪宗正审校严重出血是软组织或骨创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亦可发生在大手术过程中。当今外科诊疗技术的进步,提高了此类患者复苏的成功率和短期存活率,但后期继发败血症仍很常见。大量实验研究表明,无明显组织损伤的失血性休克...  相似文献   

15.
<正> 创伤失血性休克常继发于严重的多发伤、复合伤,对重要器官乃至机体生命带来危害,其基本病理改变是有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引起的微循环供血不足,以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导致各组织器官的急性代谢紊乱和功能障碍。因此,如何对这类病人进行及时、合理、有效地抢救是手术室护士应具有的一项基  相似文献   

16.
对危重创伤病人,在入院前不可能做到给予大量液体以达到复苏目的,而仅予以常用的晶体溶液,作用很小。很小量(约4 ml/kg)含氯化钠7.5%、右旋糖酐70.6%的溶液(HSD)对失血性休克动物的快速复苏有效。为了评价 HSD 对严重创伤病人入院前复  相似文献   

17.
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病变,从粘膜开始,迅速累及肠壁全层,甚至肠系膜。肠壁可发生充血、出血、血栓形成、坏死、溃疡、穿孔等。腹腔常有渗液、纤维粘连等。尸检还可发现肝、肾、肺等器官的病变,为细菌毒素或加以低血流所造成。本病的病理改变,即下述并发症的背景。一、休克是本病最危重的并发症,死亡率相当高。虽则本病常有肠出血,但失血性休克少见。而休克的主要原因是感染中毒。据研究,本病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18.
<正>损伤控制骨科学(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是针对于骨科严重多发创伤病人治疗的一种原则[1]。骨盆骨折系高能量损伤所致,常伴有严重多发伤,如失血性休克、腹腔脏器破裂、皮肤剥脱伤等。骨盆骨折合并会阴部、下肢大面积皮肤剥脱  相似文献   

19.
常规输库血一般在血液出库半小时后进行。由于血液入库后发生了某些理化性质的改变,特别在秋冬季节,天气寒冷,室温下降,输血过程中易发生滤网及针头堵塞;由于冷刺激还可给病人带来不适。为此,笔者对380例贫血病人及120例失血性休克病人,以输血过程中是否出现冷刺激,滤网及针头堵塞,休克病人循环状况是否改善为指标,分组作了输血加温和未加温的观察比较。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贫血病人组病种包括贫血、消化道出血、血液病、妇产科出血及创伤失血性贫血等。休克病人组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对创伤和失血性休克复杂病理生理认识的提高,有可能以药物纠正和维护损伤后的细胞功能,从而更好地治疗创伤病人。近期研究表明,用己酮可可碱(PTX)治疗可恢复失血动物复苏后下降的肝细胞功能,改善组织供氧,增加肝脏、小肠血流量,提高失血动物存活率。但PTX对失血性休克作用的模型多数是事先将动物肝素化,尚不知在非肝素化的创伤-失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