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表面不同修饰的两种多壁碳纳米管,即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carboxylic multi- walled carbon nanotubes, c-MWCNTs)和牛磺酸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taurine- modifie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tau-MWCNTs)对RAW264.7细胞的毒性,初步探究内质网在MWCNTs诱导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尺寸和杂质含量一致的tau-MWCNTs和c-MWCNTs以0、1.56、3.12、6.25、12.50、25.00 μg/cm2剂量染毒RAW264.7细胞3、6、12、24 h,通过WST-1法和Annexin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毒性和细胞凋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与内质网钙离子调控、应激和凋亡相关的CRT、GRP78以及CHOP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tau-MWCNTs在所有的染毒剂量和染毒时间内,细胞毒性均比c-MWCNTs低。在≥12.50 μg/cm2剂量下染毒3 h以上,或在≥3.12 μg/cm2剂量下染毒12 h以上,两种MWCNTs均能产生明显的细胞毒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凋亡检测发现,两种MWCNTs染毒细胞24 h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12 h,且c-MWCNTs组的凋亡率普遍高于tau-MWCNTs组。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所研究的染毒剂量及时间内,CRT、GRP78和CHOP mRNA表达与对照相比差异很小,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au-MWCNTs对RAW264.7细胞的毒性较c-MWCNTs明显降低,未观察到MWCNTs对RAW264.7细胞内质网造成损伤,提示内质网通路可能不是MWCNTs导致细胞凋亡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多壁碳纳米管(MWCNT)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常规细胞培养技术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用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RAW264.7巨噬细胞吞噬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大肠杆菌(FITC-tagged E.coli k-12)的情况.结果 MWCNT剂量依赖性地抑制RAW264.7细胞吞噬大肠杆菌,随着MWCNT浓度的增加,RAW264.7细胞吞噬大肠杆菌的量(用平均荧光强度表示)降低.此外,MWCNT抑制RAW264.7细胞吞噬大肠杆菌亦呈时间依赖性:用MWCNT(75 μg/ml)孵育RAW264.7细胞12h后,RAW264.7细胞吞噬大肠杆菌的量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约70.4% (P <0.01),同时参与吞噬活动的RAW264.7细胞的百分比也从对照组的98.6%降低到了92.4% (P<0.05).即使用低剂量的MWCNT(25 μg/ml)孵育RAW264.7细胞较长时间(24h)后,RAW264.7细胞吞噬大肠杆菌的量与对照组相比仍降低了约77.1% (P <0.01),同时参与吞噬活动的RAW264.7细胞的百分比也从71.2%降低到了43.4% (P <0.01).用脂多糖(LPS,10μg/ml)激活RAW264.7细胞后,其吞噬能力明显增强,而MWCNT仍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PS激活的RAW264.7细胞的吞噬能力,与LPS组相比,MWCNT(75 μg/ml)和LPS共孵育组吞噬大肠杆菌的量降低了70.9% (P <0.01).结论 MWCNT可明显抑制RAW264.7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长度和表面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对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549细胞)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的影响。方法:选取长(5~15 μm)、短(350~700 nm)两种不同长度的MWCNTs,及羧基(carboxyl,COOH-)、氨基(amino,NH2-)和牛磺酸(taurine,Tau-)3种不同表面修饰的MWCNTs分别进行实验研究,其中短的MWCNTs作为未修饰的MWCNTs(Pristine-MWCNTs)与表面修饰的MWCNTs进行比较。细胞毒性实验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染毒浓度为 2、8、32 mg/L,染毒时间分别为12、24、36、48 h;遗传毒性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检测DNA链断裂,染毒剂量为8 mg/L,染毒时间24 h。结果:两种长度的MWCNTs在所观察的12~48 h染毒时间内,均表现出剂量依赖的细胞毒性;其中在24~48 h处理时间组,MWCNTs的细胞毒性随长度增加而增大。经过表面修饰的3种MWCNTs与未修饰的MWCNTs相比,表面修饰过的MWCNTs在染毒时间12 h、染毒浓度为32 mg/L时相对细胞活性:COOH-MWCNTs为(86.55±1.80)%、NH2-MWCNTs 为(84.67±1.32)%、Tau-MWCNTs为(80.15±3.53)%,均高于未修饰MWCNTs的细胞活性(71.44±5.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染毒时间24 h、染毒浓度为8 mg/L时修饰过的MWCNTs相对细胞活性:COOH MWCNTs 为(96.74±1.00)%、NH2-MWCNTs为(96.74±3.35)%、Tau-MWCNTs为(106.39±3.83)%,均高于未修饰MWCNTs的细胞活性(91.02±2.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染毒时间24 h、染毒浓度为32 mg/L时修饰过的MWCNTs相对细胞活性:COOH-MWCNTs为(80.88±2.67)%、NH2-MWCNTs 为(82.90±3.25)%、Tau-MWCNTs为 (82.55±3.32)%,均高于未修饰MWCNTs的细胞活性(76.08±4.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染毒时间36 h、染毒浓度为8 mg/L时修饰过的MWCNTs相对细胞活性:COOH-MWCNTs为(96.87±1.05)%、NH2-MWCNTs为(96.66±4.76)%、Tau-MWCNTs为(100.23±2.84)%,均高于未修饰MWCNTs的细胞活性(89.61±3.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观察时间和染毒浓度下,经过表面修饰的MWCNTs与未修饰MWCNTs的细胞活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表面修饰的3种MWCNTs DNA链断裂损伤情况:Olive尾距COOH-MWCNTs为1.56±0.22、NH2-MWCNTs为2.25±1.62、Tau-MWCNTs为2.23±0.94,尾部DNA含量COOH-MWCNTs为(3.96±0.60)%、NH2-MWCNTs为(6.16±4.68)%、Tau-MWCNTs为(6.05±2.31)%,均在不同程度上低于未修饰的MWCNTs[Olive尾距为3.00±0.64,尾部DNA含量为(8.23±2.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OOH-MWCNTs所致DNA链断裂损伤最小。结论:上述材料在所观察时间和染毒剂量下,均引起了A549细胞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性和DNA链断裂,相同染毒浓度下,不同长度的MWCNTs所致细胞毒性及DNA 链断裂程度有所差别;表面修饰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MWCNTs对A549细胞的细胞毒性和DNA链断裂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长度和表面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对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549细胞)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的影响。方法:选取长(515μm)、短(350700 nm)两种不同长度的MWCNTs,及羧基(carboxyl,COOH-)、氨基(amino,NH2-)和牛磺酸(taurine,Tau-)3种不同表面修饰的MWCNTs分别进行实验研究,其中短的MWCNTs作为未修饰的MWCNTs(Pristine-MWCNTs)与表面修饰的MWCNTs进行比较。细胞毒性实验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染毒浓度为2、8、32 mg/L,染毒时间分别为12、24、36、48 h;遗传毒性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检测DNA链断裂,染毒剂量为8 mg/L,染毒时间24 h。结果:两种长度的MWCNTs在所观察的1248 h染毒时间内,均表现出剂量依赖的细胞毒性;其中在2448 h处理时间组,MWCNTs的细胞毒性随长度增加而增大。经过表面修饰的3种MWCNTs与未修饰的MWCNTs相比,表面修饰过的MWCNTs在染毒时间12 h、染毒浓度为32 mg/L时相对细胞活性:COOH-MWCNTs为(86.55±1.80)%、NH2-MWCNTs为(84.67±1.32)%、Tau-MWCNTs为(80.15±3.53)%,均高于未修饰MWCNTs的细胞活性(71.44±5.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染毒时间24 h、染毒浓度为8 mg/L时修饰过的MWCNTs相对细胞活性:COOH-MWCNTs为(96.74±1.00)%、NH2-MWCNTs为(96.74±3.35)%、Tau-MWCNTs为(106.39±3.83)%,均高于未修饰MWCNTs的细胞活性(91.02±2.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染毒时间24 h、染毒浓度为32 mg/L时修饰过的MWCNTs相对细胞活性:COOH-MWCNTs为(80.88±2.67)%、NH2-MWCNTs为(82.90±3.25)%、Tau-MWCNTs为(82.55±3.32)%,均高于未修饰MWCNTs的细胞活性(76.08±4.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染毒时间36 h、染毒浓度为8 mg/L时修饰过的MWCNTs相对细胞活性:COOH-MWCNTs为(96.87±1.05)%、NH2-MWCNTs为(96.66±4.76)%、Tau-MWCNTs为(100.23±2.84)%,均高于未修饰MWCNTs的细胞活性(89.61±3.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观察时间和染毒浓度下,经过表面修饰的MWCNTs与未修饰MWCNTs的细胞活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表面修饰的3种MWCNTs DNA链断裂损伤情况:Olive尾距COOH-MWCNTs为1.56±0.22、NH2-MWCNTs为2.25±1.62、Tau-MWCNTs为2.23±0.94,尾部DNA含量COOH-MWCNTs为(3.96±0.60)%、NH2-MWCNTs为(6.16±4.68)%、Tau-MWCNTs为(6.05±2.31)%,均在不同程度上低于未修饰的MWCNTs[Olive尾距为3.00±0.64,尾部DNA含量为(8.23±2.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OOH-MWCNTs所致DNA链断裂损伤最小。结论:上述材料在所观察时间和染毒剂量下,均引起了A549细胞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性和DNA链断裂,相同染毒浓度下,不同长度的MWCNTs所致细胞毒性及DNA链断裂程度有所差别;表面修饰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MWCNTs对A549细胞的细胞毒性和DNA链断裂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秦皮乙素在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c-MWCNTs)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方法。方法利用交流阻抗法(EIS)和循环伏安法(CV)表征修饰电极,用CV研究秦皮乙素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以差示脉冲伏安(DPV)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c-MWCNTs修饰电极对秦皮乙素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在pH4.5磷酸缓冲液(PBS)中,氧化峰电流与秦皮乙素浓度在6.0×10-2~8.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5.0×10-3μmol/L。结论 c-MWCNTs修饰电极与裸玻碳电极(GCE)相比,提高了秦皮乙素的检测灵敏度,可用于实际样品中秦皮乙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Rab7的真核表达载体,研究其在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中的表达.方法 RT-PCR方法分析Rab7在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以RAW264.7细胞的cDNA为模板,根据GenBank公布的小鼠Rab7全长序列设计引物,扩增Rab7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将其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连接,构建pcDNA-Rab7重组质粒.用脂质体将Rab7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RAW264.7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法鉴定Rab7的过表达.结果 Rab7重组载体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报道的Rab7序列的同源性为100%.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ab7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RAW264.7细胞后,Rab7表达显著增高.结论 成功构建了Rab7真核表达载体.为今后研究Rab7在巨噬细胞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人羊膜上皮细胞((human amniotic epithelial cell, H-AEC))、羊膜间充质细胞(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cell, HA-MSC)和脐带间充质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UC-MSC)分泌的细胞因子对脂多糖刺激巨噬细胞
系RAW264.7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作为对照组,比较H-AEC、HA-MSC、UC-MSC和
RAW264.7共培养或条件培养基培养RAW264.7对RAW264.7炎症状态的影响。比较各组RAW264.7细胞的迁移能力;检测各
组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的水平;用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细胞经典激活的巨噬细胞(classically
activated macrophage, M1 macrophage)相关的促炎基因如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基因а(TNFа)、一氧化氮合成酶-2
(NOS-2)以及M2 macrophage相关的抑炎基因如精氨酸酶(Arg-1)、甘露糖受体基因CD206、B类清道夫受体CD36)表达情况。
结果(1)H-AEC、HA-MSC、UC-MSC 处理后RAW264.7 的迁移率分别为14.7%±4.5%、9.6%±0.7%、13.0%±0.9%,与对照组
(31.1%±11.0%)相比,3 种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处理后RAW264.7 的迁移率均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H-AEC、
HA-MSC、UC-MSC共培养后RAW264.7 细胞分泌NO的水平分别为24.26±0.72、44.52±2.51、42.25±0.76 μmol/L,与对照组
(45.65±1.78 μmol/L)相比,H-AEC组细胞分泌的NO有显著性下降(P<0.05);(3)促炎基因与抑炎基因的表达改变:(A)H-AEC
处理组促炎基因IL-1β、TNFа、NOS-2、INFβ的表达下调,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别;HA-MSC、UC-MSC处理组促炎基因INFβ表
达下调显著,其余基因均上调表达;抑炎相关基因如Arg-1、CD206、CD36均上调;(B)3组细胞干预后抑炎症相关基因Arg-1、
CD206、CD36表达均上调,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人羊膜上皮细胞、羊膜间充质细胞和脐带间充质细胞可以促进巨噬细
胞向M2型分化,但其效果和机制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 RAW264.7泡沫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黄芪多糖对胆固醇酯含量和 ABCAl 表达的影响。方法:将 RAW264.7巨噬细胞诱导分化成泡沫细胞,用不同浓度黄芪多糖对其干预24 h,酶法测定胆固醇酯含量,RT-PCR 法检测泡沫细胞内 ABCA1的 mRNA 表达。结果:对照组、10、20、50、100 mg/L 的黄芪多糖(APS)作用于泡沫细胞24 h 后,巨噬细胞内胆固醇酯含量分别为(45.15±3.57、37.67±2.26、34.59±3.51、28.57±10.34、15.92±3.86)nmol/mg。除10 mg/L 组外,其余各 APS 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采用 RT-PCR 方法检测 ABCA1的 mRNA 表达,ABCA1与β-actin OD 比值之比分别为0.41±0.03、0.59±0.03、0.64±0.08、0.77±0.11、0.95±0.07。根据其比值大小可判断各组 ABCA1的相对表达水平。各 APS 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黄芪多糖可能通过上调 ABCAI 的基因表达而降低泡沫细胞内胆固醇脂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IV)对苯并芘(benzopyrene,Bap)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MMPs表达的保护作用,探讨腹主动脉瘤防治的可能新策略。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法观察Bap对RAW264.7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12(MMP-9、MMP-12)、NF-κB、TNF-α等表达的变化及黄芪甲苷的作用,利用流式细胞仪观察黄芪甲苷对巨噬细胞ROS表达的影响。结果 Bap能够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MMP-9、MMP-12等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升高和NF-κB、TNF-α等炎性指标的活化。黄芪甲苷具有降低RAW264.7巨噬细胞因Bap诱导而表达升高的MMP-9、MMP-12、NF-κB、TNF-α,同时具有清除ROS的作用。结论 黄芪甲苷能够降低Bap刺激RAW264.7巨噬细胞引起的MMP-9、MMP-12、NF-κB、TNF-α的表达升高,并具有清除ROS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条件下谷氨酰胺(Gln)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株RAW264.7热休克蛋白(HSP)72表达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释放的影响. 方法 将RAW264.7细胞与含Gln(0、0.5和8 mmol/L)的培养液分别进行下列处理:①共同培养165 min后,加入脂多糖 (LPS)刺激0、1、4、12和24 h;②共同培养的同时行热应激预处理45 min,37℃培养2h后加入LPS刺激4 h;③共同培养的同时行DON预处理,165 min后加入LPS刺激4 h;④两者与含LPS的培养液共同培养1 h,改用含0.5 mmol/L Gln和LPS的培养液继续培养4 h.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TNF-α的浓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HSP 72蛋白表达.结果 ①LPS刺激后4 h,RAW264.7细胞均有HSP 72表达,经8 mmol/L Gln培养者较经0和0.5 mmol/L Gln培养者HSP 72表达显著增加(P<0.01),而24 h时三者HSP 7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ln促进TNF-α释放,与Gln呈时间和浓度依赖关系.②热应激显著促进Gln 诱导的HSP 72表达(P<0.01),抑制Gln 诱导的TNF-α释放,但TNF-α释放仍随Gln浓度增加而增加.③DON预处理不影响HSP 72的表达,但显著抑制TNF-α释放(P<0.01).④短时间不同浓度Gln处理,与0.5和8 mmol/L Gln共同培养者较与0 mmol/L Gln 共同培养者HSP 72表达显著增加(P<0.01);TNF-α的释放随Gln浓度增加有升高趋势,但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ln可诱导RAW264.7细胞表达HSP 72,但并不足以抑制其TNF-α释放.除诱导HSP 72表达外,Gln在脓毒症时调节机体炎症反应还可能存在其他机制.  相似文献   

11.
应用SELDI-TOF-MS技术分析慢性乙肝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技术分析慢性乙肝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方法】选择临床明确诊断的慢性乙肝患者和正常健康体检者各12名,利用弱阳离子芯片CM10经质谱分析血清中差异表达蛋白。【结果】样品血清中共获得与芯片结合的67个有效蛋白质峰。其中相对分子质量4107、4980、5650、5923道尔顿的4个蛋白峰有差异,相对分子质量为4980道尔顿的蛋白峰在慢性乙肝组高表达。经检索,发现相对分子质量为4980道尔顿的蛋白与细胞色素B相对分子质量相符。【结论】利用SELDI-TOF-MS技术寻找慢性乙肝患者无创性血清学指标是一种可行的方法,细胞色素B可能在慢性乙肝形成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激活视黄醇类X受体(RXR)对轻度氧化低密度脂蛋白(LoxLDL)诱导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饥饿处理后的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经LoxLDL(20μg/ml)刺激24 h诱导细胞增殖,干预组同时给予不同浓度的RXR特异性激动剂顺式维甲酸9(9-cisRA),四甲基偶氮唑蓝方法检测细胞活力,脱氧尿嘧啶核苷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DNA合成,流式细胞仪PI单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Nur77和RARB蛋白表达.结果 LoxLDL诱导24 h后,细胞活力和DNA合成(A值)分别升高0.79±0.12和1.81±0.31,RXR的特异性配体9-cisRA能够显著抑制LoxLDL的作用,在10-8mol/L和10-7mol/L浓度分别使细胞活力下降到0.43±0.10和0.26±0.07(P<0.05),DNA合成升高为1.14±0.43和0.72±0.06(P<0.05),且对细胞凋亡没有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表明,孤儿核受体Nur77蛋白表达在LoxLDL刺激后显著升高5倍以上,9-cisRA显著下调Nur77表达,同时上调下游靶基因RARB蛋白表达.结论 激活核受体RXR能够显著抑制LoxLDL刺激引起的巨噬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调控RXR/Nur77异源二聚体及其下游靶基因RARβ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代数RAW264.7细胞形成破骨细胞样细胞的能力是否改变.方法:以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激活物的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为诱导剂,选用第6、9、13、18、24代RAW264.7细胞在体外诱导6天,固定细胞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为研究对象,体外探讨高糖微环境对小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并阐明miR-125b的调控作用。方法:RAW264.7细胞分为正常对照(NG)组、正糖抑制(NG+miR-125b inhibitor)组、高糖刺激(HG)组和高糖抑制(HG+miR-125b inhibitor)组,进行相应的干预处理。各组细胞体外培养72 h后留取细胞及上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1/M2极化相关因子mRNA和miR-125b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M1/M2极化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M1/M2极化表面标记物CD86 (M1标记)和CD206 (M2标记)阳性表达率。通过miR-125b inhibitor沉默细胞中miR-125b的表达,进一步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1/M2极化相关因子干扰素调节因子4 (IRF4)、干扰素调节因子5 (IRF5)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结果:高糖处理72 h后,与N...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在体内外对Akt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剂量LPS攻击RAW264.7细胞,检测不同时相点细胞Akt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小鼠腹腔注射LPS 6 h 后检测肺组织Akt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结果 不同剂量LPS攻击RAW264.7细胞,细胞Akt蛋白表达没有显著差异(P>0.05),磷酸化水平增加.而内毒素血症小鼠肺组织Akt蛋白表达没有显著变化(P>0.05),磷酸化水平减低.结论 LPS在体内外对Akt蛋白磷酸化作用不同,体外Akt蛋白磷酸化水平增高,但在内毒素血症小鼠体内出现Akt蛋白磷酸化水平异常减低.  相似文献   

16.
Jiang M  Lü S  Wu L  Liu J  Cheng P  Ding GX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2):2282-2285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分为正常对照组、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RANKL)诱导组(使用30μg/L的RANKL诱导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和吡格列酮刺激组(在使用30 μg/L的RANKL诱导破骨细胞分化的同时给予10μmol/L的吡格列酮刺激,持续至分化全程),待破骨细胞分化成熟以后进行破骨细胞染色、计数,并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RANK)的mRNA表达量.结果 吡格列酮抑制单核细胞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吡格列酮组的破骨细胞数目(176±58)个/cm2明显低于RANKL诱导组(322±74)个/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吡格列酮抑制单核细胞RAW264.7分化过程中RANK的mRNA表达量,对照组(1.13±0.26);吡格列酮组(2.16±0.74)明显低于RANKL诱导组(4.94±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吡格列酮抑制了单核细胞RAW264.7向破骨细胞的分化,这可能与PPARγ激动剂下调了RANK的表达,进一步抑制破骨细胞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