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骨关节炎病人关节软骨组织中软骨细胞线粒体DNA序列变化,探讨骨关节炎发病的潜在病理机制。方法:应用gap—PCR扩增方法检测10例骨关节炎病人和3例正常关节软骨中软骨细胞线粒体DNA的4977bp缺失突变。采用2轮PCR扩增,第1轮PCR反应以骨关节炎病人的关节软骨中软骨细胞线粒体DNA为模板;第2轮PCR扩增反应以第1轮PCR扩增反应的产物为模板,再次进行扩增。结果:第1轮PCR反应结果显示,mtDNA524bp扩增产物呈阴性,而533bp扩增产物均呈阳性;第2轮PCR扩增反应结果显示,10例骨关节炎病人病例标本中有2例出现524bp区带,而533bp扩增产物均呈阳性。两次扩增,正常关节软骨中软骨细胞和外周血对照524bp扩增产物全部为阴性。结论:骨关节炎病人关节软骨组织中软骨细胞线粒体DNA有8470~13447nt之间4977bp大片段缺失,提示骨关节炎的发病与关节软骨中软骨细胞线粒体DNA的突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中TT病毒(TTV)的感染状况及其致病性。方法:针对病毒基因保守区设计引物,采用套式PCR方法对69例血液透析患血清标本进行TTVDFNA检测及序列分析。并同时检测患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结果:患血清TTVDNA总阳性率为27.5%。对其中1例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与其他TVV分离株如GH1、TA278、TTVCHN1和TTVCHN2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9%-100%,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7%-100%。抗-HCV阳性与阴性患的TTV DNA阳性率无明显差异。所有患均未见ALT明显升高。结论:血液透析患存在较严重的TTV感染与HCV感染无明显相关性。未发现TTV感染导致ALT明显升高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的慢性肝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海舰 《广西医学》2002,24(6):785-787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的临床意义和TTV的致病性。方法:采用TTV套式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183例慢性肝病的TTV感染,分析其肝功生化结果。结果:慢性乙型肝炎(CHB)患TTVDNA阳性48例,其中并有肝硬化12例,占25%(12/48);重型肝炎18例,占37.5%(18/48)。病死12例,病死率为25%(12/48);TTVDNA阴性90例,其中肝硬化6例,占6.7%(6/90),重型肝炎6例,占6.7%(6/90),病死3例,病死率3.3%(3/90)。非甲非乙型慢性肝炎有18例TTVDNA阳性,其中TTV阳性的病例无一例并发肝硬化和重型肝炎。HBV+TTV混合感染的慢性肝炎组的总胆红质和ALT水平均高于CHB组和单纯TTV感染的慢性肝炎组,白蛋白和PTA水平均低于后两组,有显性差异。结论:TTV套式PCR是检测TTV感染的可靠手段之一。HBV和TTV混合感染可以加重病情,容易并发肝炎后肝硬化和形成重型肝炎,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昆明地区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 Transnfited Virus,TTV)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 对本科77例住院人的血清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进行TTV检测。结果 检出11例TTV阳性患。结论 昆明地区肝病病人中存在TTV感染,感染率低于国内外水平。感染途径包括非肠道途径和肠道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型肝炎相关病毒(TTV)在慢性非甲一庚型肝病患者中的感染状况.分析国内病毒的基因结构特点。方法:根据国内外报道的部分基因序列,自行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了50例慢性非甲一庚型肝病患者,并对阳性标本克隆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慢性非甲一庚型肝病患者中TTV感染率为52%。对TTV病毒抹进行序列分析发现与N22克隆同源性可达97.8%。结论;我国也存在严重的TTV感染。TTV可能为慢性非甲一庚型肝病的致病因子。我国TTV感染株与国外报道的N22克隆有高度同源性。  相似文献   

6.
选取非甲-非庚型肝炎后肝病死亡患者肝组织,提取肝组织DNA,应用PCR方法检测TTV,观察肝组织中TTV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16例肝病患者肝组织中TTV阳性者9例,总检出率56%。提示TTV可以感染肝组织,可能是导致非甲-非庚型肝炎的重要病原。  相似文献   

7.
目的 :用微板核酸杂交 -ELISA技术检测皖北地区不同人群输血传播性病毒 (TTV )感染。方法 :用PCR法将患者血清标本中的TTVDNA扩增后 ,与两条特异性探针夹心杂交 ,通过酶联显色检测血清标本中的TTVDNA ,并进行分型。结果 :TTVDNA在学生、血透患者、肝病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3 3 %、16 7%和 13 5 % ,前者与后两者差异显著 (P <0 0 5 )。 14例非甲非戊型 (NA -NE)肝炎的TTVDNA阳性率为 14 3 %。本地区流行的TTV可分为两个主要的基因型 ,其中 6 6 7%为Ⅰ型 ,2 5 %为Ⅱ型 ,8 3 %为混合感染。结论 :安徽省皖北地区流行的TTV基因型以Ⅰ型为主 ,一般人群、血透患者和肝病患者中均存在TTV感染 ,后两者为TTV感染的高危人群。TTV不是本地区NA -NE肝炎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病毒性肝炎患及部分健康人群进行TTV的血清学检查,了解嘉兴市区TTV感染状况及临床特征。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TTV-IgM及已知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TBIL,ALT,AST,A/G。结果:327例各类肝病患抗TTV-IgM阳性率5.5%(18/327)。TTV感染的血清学模式以HBV,HDV,HEV混合感染为主,占83.33%(15/18)。临床表现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健康人群抽查三种不同职业共613名,检出抗TTV-IgM阳性16份,感染率2.61%(16/613),其中2例TTV与HBsAg重叠阳性,结论:嘉兴市区存在TTV感染,感染模式与其他已知肝炎病毒混合感染为主,健康人群表现为无症状携带。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非肝病人群中经输血传播病毒(TTV)的感染状况。方法:在TTV ORF1保守区设计引物,用巢式PCR检测125例医院工作人员、105例献血员、46例静脉透析病人、166例性病高危人群和83例静脉药瘾,共525人血清中TTV DNA。结果:TTV DNA阳性率,医院工作人员3.2%,献血员11.4%、静脉透析病人13.0%、性病高危人群20.5%和静脉药瘾39.8%。结论:静脉药瘾、性病高危人群和静脉透析病人是TTV感染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型肝炎病毒TTV在肝病患者中感染情况及其致病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235例各种肝病患者血清中的抗-TTV-IgM,结果:健康体检人群,甲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抗-TTV-IgM阳性率分别为9.3%,16.7%,和9.3%,三组之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甲-庚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血清中抗-TTV-IgM阳性率分别为31.6%,26.9%,32.1%和36.4%,显著高于健康体检人群(P<01),结论:TTV可能是导致非甲-庚型肝炎的重要病原,TTV的感染及复制可能是慢性肝病的发展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各种肝病 TTV- DNA阳性的临床意义 ,并对丙型慢性肝炎的干扰素疗效及 TT病毒对干扰素敏感性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半套式 PCR方法检测 TTV- DNA。结果 :TTV- DNA阳性者非甲~丙型急性肝病 4 0 .9%、乙型急性肝病 30 %、非甲~丙型慢性肝病 2 5 %、乙型慢性肝病 37.5 %、丙型慢性肝病 39.6 %。对丙型慢性肝炎进行干扰素治疗的 TTV- DNA阳性 10 1例病例和阴性 15 4例间的年龄、性别、AL T、肝组织学及 HCV- RNA量差异无显著性 ,干扰素治疗后的 AL T变化和 HCV- RNA的消长是一致的 ,和 TT病毒无关。结论 :TT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重复感染的慢性肝炎患者 ,肝损伤的主要原因是丙型肝炎病毒 ,与 TT病毒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一种肝炎病毒(输血传播病毒,TTV)在黑龙江省不明原因肝炎患者中的比例、疾病的发展过程及健康人的携带情况,以探讨输血传播病毒的致病性。方法 采用半套式—聚合酶链反应(seeni—nested PCR)方法对不明原因性肝炎患者,包括45例急性肝炎、27例慢性肝炎、8例重型肝炎,11例健康志愿献血员进行TTV的定性检测。对9例经过第一步检测TTV—DNA阳性的急性恢复期患者行再次检测。结果 80份不明原因性肝炎患者血清中15份TTV阳性,占18.75%。其中急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检出9份TTV阳性,占20%;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检出5份TTV阳性,占18.52%;8份重型肝炎中检出1份TTV阳性,占12.5%。其中9份TTV阳性的急性不明原因性肝炎患者在恢复期采集的第2份血清TT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1份健康志愿献血员的血清中没有检出TTV—DNA。结论 输血传播病毒具有致病性。可以引起急性、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表现与甲—戊型肝炎的临床表现没有明显区别。急性TTV病毒性肝炎可以痊愈。TTV存在输血以外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3.
肝炎患者TTV感染情况及部分基因序列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新发现的DNA病毒 (transfusiontransmittedvirus简称TTV)被认为是一种新的肝炎病毒。为了研究肝炎患者中TTV的感染情况 ,对 10 8例肝炎患者 (ALT >2 0 0IU/L)进行了TTVDNA的检测。方法 :利用巢式PCR方法扩增TTV基因 ,并对两例TTV分离株的部分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 :10 8中有 2 4例TTVDNA阳性 ,阳性率为 2 2 2 % ;在非甲~非庚型肝炎中TTV的阳性率为 3 4 6% ( 9/ 2 6) ;甲型肝炎病例中TTVDNA的阳性率为 9 1%( 1/ 11) ;乙型肝炎病例为 2 3 2 % ( 13 / 5 6) ;丙型肝炎病例 7 1% ( 1/ 14 )。两个TTV分离株 (TTVHN 1AF15 15 3 2 ,TTVHN 2AF15 1683 )的核酸序列与GenBank资料中TTV对应序列的核酸同源性高于 90 %。结论 :TTV病毒可能是非甲~非庚型肝炎的重要致病因子 ,并且能够与甲、乙、丙型肝炎病毒发生重叠感染  相似文献   

14.
输血传递病毒与肝炎相关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输血传递病毒(TTV)在不同类型肝病患者中的感染情况及非甲-庚型(NA-G)肝炎中TTV是否为肝炎的致病因子。方法:采用nest-PCR技术对临床上129例肝病患者及反复输血的血液病患者血清检测了TTV-DNA。ELISA法检测血清抗HAV-IgM,HBV-M,抗HCV-IgM,抗HCV-IgM及血清ALT水平。结果:129例血清中TTV检出率为19.38%(25-129)。45例NA-G型肝炎患者中检出率为42.22%(19/45),其中急性肝炎9例,慢性肝炎9例,肝硬化1例,肿功均有程度不同的损害。结论:TTV感染是部分NA-G型肝炎患者的致病因子,可导致慢性化。除输血传播外尚有肠道传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 (TTV), also known as Torque Teno Virus is a new novel viral agent which appears to correlate with some acute and chronic hepatitis cases and may produce liver damage under specific circumstances.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ct TT virus by real-time PCR, study its clinical implications and effects of its co-infection in HBV and HCV chronic liver diseases.

Methods

The study population comprised 50 acute hepatitis, 50 chronic hepatitis patients and 100 voluntary blood donors. All samples were tested for serum bilirubin, AST, ALT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levels and for all available viral markers for hepatitis. The detection of TT viral genome was carried out by real-time PCR using TTV sequences as reported by Takahashi et al with modifications on the basis of database of the DDBJ/EMBL/GenBank (GenBank accession no. AB008394).

Result

Serum was positive for TTV in 72% of volunteer blood donors, 77.4% (24/31) of hepatitis A cases, 87.6% (36/41) of HBV-positive, 77% (10/13) of HCV-positive, and 92.8% (13/14) of non-B, non-C cases. Co-infection of TTV with other hepatitis viruses was detected in some patients.

Conclusion

TTV is a frequent virus detected in patients with various types of viral hepatitis, in cases of hepatitis without obvious viral agent, and from the healthy population in India. Rate of TTV was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higher (92.8%) for Non A–E hepatitis group.  相似文献   

16.
原位杂交法检测肝组织中输血传播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对称和不对称PCR法 ,以地高辛素标记双链和单链探针 ,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了 56例肝组织中输血传播病毒 (TTV)核酸 ,以探讨TTV的致病性。发现 51例非甲~非庚型肝炎肝组织中TTV总检出率为 2 7.5% ( 1 4 /51 ) ;5例非肝炎肝组织杂交阴性。TTVDNA主要定位于肝细胞核内 ,受染肝细胞见于急性、慢性和重症肝炎的肝组织。双链探针杂交结果与单链探针检测病毒基因链的结果一致 ,2例 ( 2 /6)例组织TTV基因链与互补链同时存在。提示TTV是导致肝炎的一种新病原 ,并且在肝脏内有复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献血员、肝炎患者中的输血传递病毒(TTV)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别。方法设计合成引物采用半套式聚合酶链反应(hemi-nestPCR)方法,对195份献血员血清、72份不同型别的肝炎患者血清进行了TTVDNA的PCR检测,并对部分阳性株进行序列测定及计算机分析。结果①在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异常,HBsAg及抗HCV阴性的99份献血员血清标本中,检出TTVDNA阳性标本36份,阳性检出率为36.3%;而在ALT正常的96份献血员血清标本中,检出TTVDNA阳性标本16份,阳性检出率为16.6%,明显低于ALT异常献血者。②在72例不同肝炎患者中,共检出39例TTVDNA阳性血清,总检出率为54.16%,在非甲-非庚型肝炎患者中TTVDNA阳性率为87.5%,而在明确诊断为甲-庚型肝炎的患者中TTVDNA阳性率为5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8株阳性株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测序的8个分离株与9个G1、G2代表株核酸的同源性为60.4%~99.1%,氨基酸的同源性为55.4%~98.6%。经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8个TTV分离株中有7株可分属于G1、G2两个基因型的5个亚型,而另1株为G1型的新亚型。结论①献血者中存在TTV感染,提示TTV可以导致感染个体的肝功能异常,TTV可能与HBV感染相似,亦存在“健康携带状态”。②非甲-非庚型肝炎患者的TTV感染率明显高于明确病原的甲-庚型肝炎患者,TTV感染与肝炎有关,可能是非甲-非庚型肝炎的病原之一。③8个TTV分离株中7个分属于G1、G2两个基因型中的5个亚型,另有1株为G1型的新亚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新型肝炎病毒TFV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混合感染对肝脏病变及HBV复制状态的影响。方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TVDNA并对检测结果和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77例慢性HBV感染者中32例TTVDNA阳性,阳性率18.1%:其中无症状携带者5/52(9.6%),慢性肝炎7/46(15.2%),重型肝炎9/39(23.1%),活动性肝硬化9/40(22.5%),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在慢性肝炎、重型肝炎及活动性肝硬化病人中,TTV阳性者与TTV阴性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及血清HBeAg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但HBV、TTV混合感染的重型肝炎死亡率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TV混合感染似乎不影响HBV所致的肝脏病变及其复制状态,但可能影响重型肝炎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