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狗的实验性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 (GCF)IL 1α、IL 6、TNF α等几种炎性细胞因子浓度的变化与骨吸收的关系。方法 建立狗的种植体周围炎的动物模型 ,对龈沟液的IL 1α、IL 6、TNF α等细胞因子进行ELISA法检测 ,并对种植体进行X线及大体观察。结果  4 - 0线结扎 4周时龈沟液细胞因子的浓度明显增高 ,骨性界面的骨组织出现明显吸收 ,而结扎 4周后去除结扎线继续观察组与继续结扎组两组之间无显著的差异 ,但与结扎 4周时相比有显著变化。结论 发生种植体周围炎时与天然牙牙周炎相似 ,IL 1α、IL 6、TNF α等炎症细胞因子参与炎症过程 ,与界面骨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2.
牙种植体龈沟液中IL-1β、IL-6、TNF-α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口腔种植体周围龈沟液(PICF)中IL-1β、IL-6、TNF-α的表达特点。方法:34位接受种植义齿治疗的患者作为受试者,检测种植体数目为43枚,其中种植体龈组织有炎症表现的31枚作为实验组,龈组织健康的12枚作为对照组。用whatman 1#滤纸条吸取种植体龈沟液(PICF)。采用ELISA法检测PICF中的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种类及含量。结果:种植体龈组织健康的PICF中未检测到IL-1β和IL-6,但有少量的TNF-α。种植体龈组织有炎症表现的PICF样本中可检测到IL-1β、IL-6的存在,TNF-α的含量有显著增加。结论:IL-1β、IL-6、TNF-α参与了种植体组织炎症的免疫调节,并且有可能作为评价种植体组织健康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组合的前列腺素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2)、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培养骨组织钙代谢的作用。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骨组织培养上清液中Ca^2 浓度。结果:①PGE2+IL-1β:在0.01-1.0ng/ml浓度组合时,有促进钙吸收的作用,此作用随组合浓度的加大而减弱。②PGE2+TNF-α:0.01-0.1ng/ml浓度时,有钙吸收作用,而在1.0ng/ml浓度组合时,有明显的钙释放作用。③IL-1β+TNF-α:0.01ng/ml浓度组合时,有钙吸收作用。0.1ng/ml浓度组合时,钙吸收、释放作用不明显。1.0ng/ml浓度组合时,强刺激脱钙。④PGE2+TNF-α+IL-1β:0.01-1.0ng/ml浓度组合时显示钙吸收作用,且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结论:3种细胞因子不同组合后,有交互作用、拮抗作用和协同作用。PGE2主要表现为协同因子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龈沟液中白介素-18(IL-1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表达与种植体周围炎的关系,评价其作为种植体周围炎诊断客观指标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佳木斯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种植科行ITI种植体种植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种植体40颗),根据种植体周围情况将其分为健康种植体组(28颗)和炎症种植体组(12颗):将对侧同名健康天然牙作为对照(健康天然牙组,40颗)。分别检测各组的牙周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SBI)、龈沟液(GCF)量及GCF中的IL-18、MMP-13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炎症种植体组的PD、SBI值显著高于健康种植体组和健康天然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种植体组的GCF量以及GCF中IL-18和MMP-13含量均高于健康种植体组和健康天然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种植体组与健康天然牙组比较,两组的PD、SBI、GCF量以及GCF中IL—18和MMP-13含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8和MMP-13与种植体周围炎有密切关系,可作为种植体周围炎早期诊断的有效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牙周基础治疗后龈沟液中IL-6和TNF-α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龈沟液中IL - 6和TNF -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成人牙周炎位点 87个 ,用夹心ELISA法进行龈沟液IL - 6和TNF -α水平的检测并记录相关临床指标 ,然后行牙周基础治疗。治疗后 6周再次检测观察牙的龈沟液IL - 6和TNF -α水平及相关临床指标 ,比较牙周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中IL - 6、TNF -α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 :牙周基础治疗前后探诊深度 (PD)、附着丧失 (AL)及龈沟液中IL - 6、TNF -α水平都有显著性改变 (P <0 .0 5 ) ;龈沟液量、菌斑指数 (PLI)和改良龈沟出血指数 (mBI)有非常显著性改善 (P <0 .0 1)。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在降低各项临床指标的同时对龈沟液中IL - 6和TNF -α水平也有明显影响 ,确实有控制牙龈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狗的实验性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GCF)IL-1α,IL-6,TNF-α等几种炎性细胞因子浓度的变化与骨性界面的骨吸收程度关系。方法;通过建立狗的种植体周围炎的动物模型,对龈沟液的IL-1α,IL-6,TNF-α等细胞因子进行检测,并对界面骨组织情况进行扫描电镜观察(SEM)来研究种植体周围炎骨吸收程度与这些炎症因子浓度变化的关系。结果:4-0线结扎4周时龈沟液细胞因子的浓度明显增高,骨性界面的骨组织出现明显吸收,而结扎4周后去除结扎线继续观察组与继续结扎组两组之间无显著的差异。但与结扎4周时相比有显著变化。结论:发生种植体周围炎时与天然牙牙周炎相似,IL-1α,IL-6,TNF-α等炎症细胞因子参与炎症过程,与界面骨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2(Prstaglandin E2,PGE2)在种植体周龈沟液中的含量水平与种植牙牙周组织临床指数-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I),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和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pocket depths,PPD)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查实验组36颗和对照组36颗种植体牙周情况,实验组为有明显炎症的种植体,牙周探诊深度均超过3mm.同时试纸收集种植体周围龈沟液,ELISA法检测其龈沟液中的PGE2含量,所得数据用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PGE2表达和患种植体周围炎的种植体牙周指数呈显著相关(P<0.05),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PGE2表达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龈沟液中PGE2含量可为种植体周围炎病变的诊断提供客观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骨桥蛋白(OPN)水平与种植体周围炎的关系。方法选择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接受牙种植术戴冠后12个月的患者30例(40枚种植体),按照临床指标标准分为炎症种植体组[探诊深度(PD)>3 mm、牙龈出血指数(SBI)>2 mm,28枚种植体]和健康种植体组(PD≤3 mm、SBI≤2,12枚种植体);同时选择患者同名健康牙(40颗)为对照组。检查并记录所有患者PD、SBI;检测龈沟液量及其中OPN质量浓度(ABC-ELISA法)。结果 (1)炎症种植体组的PD值、SBI值、龈沟液量、OPN质量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和健康种植体组(均P<0.05);对照组和健康种植体组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OPN质量浓度同各临床指标间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种植体龈沟液中OPN质量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红芪多糖(HPS)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s)增殖及分泌IL-1β、IL-6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组织块酶消化法培养人牙周膜细胞,经免疫组化SP法进行鉴定,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荧光实时定量PCR和酶联免疫法检测红芪多糖对LPS作用的hPDLCs分泌IL-1β、IL-6的影响。结果:10μg/mL HPS能够促进人牙周膜细胞增殖(P<0.05);10μg/mL LPS可显著刺激人牙周膜细胞分泌IL-1β、IL-6(P<0.01),而给予10μg/mL HPS能抑制LPS刺激人牙周膜细胞分泌IL-1β、IL-6,且与LPS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适宜浓度的红芪多糖能够促进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并抑制LPS作用的人牙周膜细胞分泌IL-1β、IL-6。  相似文献   

10.
实验性种植体周围炎各时期龈沟液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实验性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PISF)和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状态的关系。方法:通过丝线结扎法建立犬的种植体周围炎模型,以基台连接术为基线(作自身对照)0,在结扎后3、6、9周时检测种植体36个位点的龈沟液量和种植体周围组织各项临床病理指标变化,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种植体周龈沟液量(PISF)、菌斑指数(PL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BI)及探诊深度(PPD)等临床指标在结扎后3、6、9周时,均大于自身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6周时单纯黏膜炎无骨吸收和伴骨吸收位点之间的PISF和各项临床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种植体组龈沟液量同各项临床指标之间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种植体周龈沟液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健康状态,有可能作为评价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炎症状况的一项参考指标,但并不一定能反映骨组织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牙周病患者、单纯牙周病患者和牙周健康者(对照组)龈沟液(GCF)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其与糖代谢状况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龈沟液IL-6水平,同时检测受试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浓度。结果:IDDM牙周病组GCF中IL-6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牙周病组及对照组。 GCF中IL-6水平与反映糖代谢控制状况的糖化血红蛋白无相关性。结论:糖尿病可使牙周病患者龈沟液IL-6水平显著增高。检测龈沟液IL-6水平的变化,对探讨牙周病发病机制、预防和指导治疗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组胺及组胺受体1(HR1)在牙周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其中实验组采用正畸丝结扎法建立牙周炎模型,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建模8周后,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龈沟液中组胺含量,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牙龈组织中HR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牙周炎组龈沟液中的组胺浓度(35.47±3.908)μg/L 高于正常对照组(19.77± 3.832)μg/L(P<0.05);牙周炎组牙龈组织中的HR1-mRNA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组胺及HR1对牙周炎的发病均有一定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儿童与成人正畸加力前后龈沟液中生化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儿童与成人正畸过程中龈沟液生化成分含量的变化,分析儿童与成人牙齿移动速度存在差异的原因,方法:对样本84例(儿童组43例,成人组41例),采用放射免疫测试法,测定其上颌侧切牙受唇向倾斜力24h前后龈沟液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 factor,GM-CSF)总量和浓度的变化,讨论其变化规律及两个年龄组变化的差异。果:正畸加力24h前后两组GCFPGE2总量和浓度均明显增加(P<0.01),对照侧均无变化(P>0.05);两组GCF-IL-6总量明显增加(P<0.01),浓度只有儿童组增加(P<0.01);两组GCF-GM-CSF总量明显增加(P<0.01)。浓度只有儿童组增加(P<0.01)。结论: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龈沟液生化成分的变化成儿童与成人间存在差异 。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糖状态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人牙龈上皮细胞(humangingivalepithelial cells,HGECs)表达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HGECs,取第3代细胞分别在含5.5 mmol/L D-葡萄糖(对照组)、含25 mmol/L D-葡萄糖(高糖组)培养基中培养48 h后,加入0μg/mL、1μg/mL、5μg/mL和10μg/mL的LPS,2 h、4 h和8 h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IL-1β)的mRNA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8的表达。结果在5μg/mL LPS 刺激8 h 后,高糖组和对照组 HGECs 炎症因子转录水平 IL-6分别为13.20±0.84和8.85±0.53(t=7.60,P=0.002),IL-8分别为14.88±1.54和8.12±0.46(t=7.281,P=0.002), IL-1β分别为1.69±0.19和1.27±0.11(t=3.348,P=0.029),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8的表达分别为(134.0±10.8) pg/mL和(103.0±11.0) 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80,P=0.025)。结论高糖状态可增强LPS诱导HGECs炎症因子IL-6、IL-8、IL-1β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对牙周炎病人龈沟液白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影响及其与糖脂代谢情况的关系。方法:选择Ⅱ型糖尿病伴发牙周炎病人18例(DM组)、单纯牙周炎病人18例(PD组)和全身、牙周健康者18例(H组)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各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水平以及龈沟液(gingival cervicular fluid GCF)中IL-1β、PGE2水平,并同时测定牙周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等指标。结果:DM、PD组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龈沟液PGE2水平明显高于H组(P〈0.05),DM与PD组无明显差异;DM组病人糖化血红蛋白、龈沟液IL-1B指标均明显高于PD、H组(P〈0.05);龈沟液IL-1β水平与HbA1C含量正相关。结论:糖尿病伴发牙周炎病人龈沟液IL-1β水平升高可能受全身因素影响,进一步促进牙周病变发展。  相似文献   

16.
常炜  李英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2,39(4):446-448,45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和23在正常种植体和种植体周围炎中表达的异同,两者在种植体周围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根据种植体周情况将其分为健康种植体组和炎症种植体组,以对侧同名健康天然牙为对照组。采集龈沟液并测量其体积,运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IL-17和23的质量浓度。结果在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IL-17和23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健康种植体组(P<0.01),健康种植体组略高于对照组(P<0.05)。种植体周和天然牙周龈沟液的体积以及IL-17和23与牙周状况呈正相关关系,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IL-17与23呈线性正相关。结论IL-17和23的质量浓度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相关,种植体周IL-17与23间的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即IL-17和23可能在种植体周围炎症反应过程中形成了IL-23—IL-17免疫应答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健康组织和炎症组织种植体周围龈沟液(PISF)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含量及其与种植体周围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34例接受种植义齿修复病例,47颗种植体,根据种植体周围组织状况和影像学表现分为健康组(28颗)和炎症组(19颗),分别记录牙周袋深度(PPD)、菌斑指数(PI)和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BI),采集种植体周围龈沟液(PISF),检测PISF的量以及其中MCP-1的含量。采用SPSS11.0软件比较两组种植体之间以及炎症组治疗前后PISF中MCP-1含量及其与种植体各项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炎症组种植体治疗前PPD、PI、MBI和MCP-1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组;治疗后除PPD外,其余各项指标显著下降。MCP-1与PI和MBI呈显著正相关,与PPD无明显相关性。结论:MCP-1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PISF中MIP-1的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炎症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比较早产与足月产母体牙周状况及龈沟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探讨牙周感染与早产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8例先兆早产孕妇和22例足月先兆临产孕妇为研究对象,在产前进行牙周检查(记录牙龈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和龈沟出血指数),采集龈沟液样本,记录龈沟液量,并采用ELISA对龈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进行检测。结果:①各牙周参数早产组均明显高于足月组(P〈0.01),同时早产组牙周炎患病率比足月组高(P〈0.01)。②龈沟液中TNF—α检出率早产组为67.85%,浓度范围为36.32—59.80pg/ml;足月组检出率为27.27%。③龈沟液量早产组明显高于足月组(P〈0.01)。④经相关性分析,早产组中牙周袋探诊深度、龈沟液量均与临产孕周呈负相关。结论:牙周感染可能和早产有联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不同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和骨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选用8只健康成年杂种狗,拔除双侧下颌第一、二、三前磨牙,3月后植入种植体。采用丝线结扎法建立狗实验性种植体周围炎模型,分别在丝线结扎后1周、2月和6月时处死实验动物,处死动物前记录牙周袋深度(PPD)、菌斑指数(PI)和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BI),根据种植体周围炎症情况分健康组、炎症组和种植失败组。取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MCP-1 mRNA的表达,取种植体周围骨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CP-1的表达情况。用SPSS软件分析不同组别和不同时间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和骨组织中MCP-1的表达差异。结果:种植体周围软组织中MCP-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健康组较低(0.11±0.02),显著低于炎症组(0.24±0.05)和种植失败组(0.29±0.04),但炎症组和种植失败组无差别。实验组种植体1周MCP-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开始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1月时最高,但2月和6月时无明显差异。种植体周围骨组织中MCP-1的累积光密度值在健康组(412.36±42.11)低于炎症组(1134.89±56.47)和种植失败组(1345.65±46.23),实验组种植体MCP-1的表达从基点后2月开始增加,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MCP-1在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和骨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变化不同步;MCP-1能反映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炎症状况,但与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局部使用红霉素和派丽奥在预防非翻瓣种植术早期创口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非翻瓣种植术病例随机分配至派丽奥组实验A组17例、红霉素组实验B组18例和空白对照组C组5例,3组病例术后均口服抗生素3天。于种植术后3天,观察、分析3组间相关临床指标、龈沟液量和内毒素含量的变化。结果:临床观察指标中局部疼痛指数(PI)、龈沟出血指数(SBI)、种植体周软组织指数(PIST)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的临床指标与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实验组的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种植体周龈沟液量在B组(0.512±0.386)μL、A组(0.512±0.129)μL和C组(1.421±0.748)μL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种植体周龈沟液量与A、B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A、B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内毒素在B组(7.057±10.019)EU/mL、A组(6.007±7.852)EU/mL和C组(20.351±17.130)EU/mL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C组的内毒素含量与A、B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而A、B两组的内毒素含量无显著差异(P >0.05).PI、PIST与PICF之间没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而SBI与PICF之间存在一定正相关关系(P=0.000)。内毒素同各项临床指标都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术后局部用药联合全身用药可明显降低种植区软组织炎症反应;在种植术早期创口愈合中局部使用红霉素与派丽奥具有同样明显的效果,推荐使用性价比较高、使用方便、易于保存的红霉素软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