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苯达唑、吡喹酮联合应用治疗脑囊虫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阿苯达唑、吡喹酮联合应用治疗脑囊虫病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免疫学、脑电图的变化。方法对2539例脑囊虫病患者应用阿苯达唑、吡喹酮联合抗囊治疗后临床、影像学、免疫学及脑电图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研究。结果2539例脑囊虫病患者经3~4个疗程的抗囊治疗后,临床上有94.53%(1349/1427)患者癫痫发作症状得到完全控制,96.31%(861/894)患者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症状消失;93.31%(223/239)记忆力减退的患者恢复到病前水平,其他如肢体麻木、语言障碍、视乳头水肿及皮下结节等症状全部消失;复查脑CT或MRI,有82.95%(2106/2539)脑囊虫病患者低密度灶全部吸收、17.05%(433/2539)患者病灶大部分吸收,小部分转化为钙化灶;987例患者观察了免疫学的动态变化,血IHA、ELISA、CAg阳性率分别为74.77%(738/987)、84.70%(836/987)、3.75%(37/987);复查脑电图1253例,其中恢复正常和明显好转的为74.86%(938/1253)、20.03%(251/1253);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对比除IHA、ELISA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外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治愈率82.95%(2106/2539),显效率17.05%(433/2539),总有效率100%。结论阿苯达唑、吡喹酮联合应用治疗脑囊虫病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影像学、免疫学及脑电图检查从不同方面对脑囊虫病的诊断、疗效考核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吡喹酮对脑囊虫病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脑囊虫病者分为2组,第1组吡喹酮剂量为每疗程总量180mg·Kg-1,分8~10天服完,3个疗程,疗程间隔1~2个月;第2组吡喹酮剂量减半,疗程相同。以脑CT观察脑囊虫病者颅内病灶情况作为疗效评价。结果 第1组治疗42例,治愈率为69.05%,有效率100%;第2组治疗10例,治愈率10%,有效率70%。两组疗效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吡喹酮剂量为每疗程180mg·Kg-1治疗脑囊虫病效果好,明显优于吡喹酮剂量为每疗程90mg·Kg-1。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丙硫咪唑治疗脑囊虫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脑囊虫病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给予吡喹酮,B组给予丙硫咪唑15~20 mg/kg,分2次口服,10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吡喹酮治疗组总有效率效果优于丙硫咪唑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丙硫咪唑治疗组明显低于吡喹酮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喹酮和丙硫咪唑对脑囊虫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当,同时丙硫咪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低。  相似文献   

4.
口服吡喹酮疗程剂量180~240mg/kg治疗脑囊虫病67例临床观察。随访半年50例中基本治愈和显效者43例。表明口服吡喹酮对脑囊虫病的治疗效果确切,疗效显著。并对脑囊虫病的诊断、疗效判定、影响疗效的因素及治疗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不同类型脑囊虫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脑囊虫病的诊断方法及其临床治疗。方法 通过对2840例接受检查发现的病例资料分析,总结临床各项检查方法的诊断效率及脑囊虫病的治疗效果。结果 1、典型脑囊虫病的脑CT扫描检查确诊率为85.83%(1502/1750),ELISA和IHA检测血清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1.31%(1598/1750)和92.17%(1613/1750),特异IgG4抗体检出率为88.95%(765/860),血清囊虫CAg检出率为69.94%(1224/1750)。2、亚临床型脑囊虫病的确诊率较低,上述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6.18%(68/422)、13.98%(59/442)、18.01%(76/422)、10.12%(17/168)和8.77%(37/422)。3、脑囊虫病的临床治疗有效药物为吡喹酮,总有效率为100%,3个疗程的治愈率为87.60%(657/760);对于亚临床型脑囊虫病人采用诊断性治疗。结论 脑CT及血清免疫学检查是脑囊虫病临床诊断的主要手段,临床治疗有效药物为吡喹酮,亚临床型脑囊虫病的诊断较困难,临床上用诊断性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吡喹酮加胆石通联合治疗华支睾吸虫病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把140例华支睾吸虫病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患者分为2组,每组70例,治疗组给予吡喹酮总量100mg/kg,分1d2次,2d服完,并加胆石通胶囊4粒,1d3次,连服5d。对照组单用吡喹酮100mg/kg,分1d2次,2d服完。两组病人均在治疗后3周复查血清谷丙转氨酶,3个月后复查粪便虫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80%,治疗组血清谷丙转氨酶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吡喹酮加胆石通治疗华支睾吸虫病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各型囊虫病的治疗效果。方法108例住院囊虫病。其中脑型63例,皮肌型23例,混合型22例,均用阿苯哒唑和吡喹酮治疗2~4个疗程,追踪观察1年。结果脑型、皮肌型、混合型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23%、100%、90.9%。结论108例囊虫病治疗总有效率达95.30%,以皮肌型疗效最佳。阿苯哒唑联合吡喹酮是治疗各型囊虫病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7例不同剂量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的临床疗效,按照临床初治应用吡喹酮剂量的差异分为2组。第1组54例,采用小剂量法,第2组93例,采用大剂量法。结果 3个疗程后第1组治愈率为35.19%,显效率为98.15%;第2组治愈率为46.24%,显效率为98.92%,第2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第1组。结论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有效,大剂量用药较小剂量用药的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收治100例猪囊虫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结果。100例猪囊虫病患者以脑型发病率最高,占71%。23例检测血猪囊虫抗体(ELISA 法)全部阳性,因而疑诊猪囊虫病者,应早作此项检测。1982年应用脑CT 检查后明显提高了脑囊虫病的诊断率。吡喹酮小剂量(每d18~20mg/kg)治疗1~2个疗程疗效较差,应采用多疗程或大剂量(每d25~50mg/kg)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丙硫咪唑联合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47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慢性期脑囊虫病治疗效果,方法:478例住院脑囊虫病患,按CT扫描诊断分为320例急性脑囊虫病和158例慢性期脑囊虫病,所有患均用丙硫咪唑和吡喹酮治疗3个疗程,追踪观察1年,结果:急性期脑囊虫病治疗有效率96.88%,慢性期脑囊虫病治疗有效率43.03%,结论:急性期脑囊虫病的疗效明显高于慢性期脑囊虫病,表明提高脑囊虫病疗效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1.
大剂量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10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吡喹酮大剂量、分疗程间歇治疗脑囊虫的效果。方法 :对确诊后的脑囊虫病人按 6 0 m g/(kg· d) ,每 8小时口服一次 ,连续服 15天 ,每人每疗程总剂量 90 0 mg/ kg。3个月后重复 1疗程。每疗程结束后 3个月随访 ,复查症状、体征及颅脑 CT或 MRI,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10 5例中治愈 37例 (占 35 .2 % ) ,显效 6 8例 (占6 4 .8% ) ,有效率 10 0 %。副反应有头痛、发热、颅压增高及癫痫等 ,结予对症处理均得到控制 ,无中断治疗者。结论 :吡喹酮大剂量、分疗程间歇治疗脑囊虫病疗效好 ,毒副作用易控制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吡喹酮大剂量、分疗程间歇治疗脑囊虫的效果。方法 :对确诊后的脑囊虫病人按 6 0 m g/(kg· d) ,每 8小时口服一次 ,连续服 15天 ,每人每疗程总剂量 90 0 mg/ kg。3个月后重复 1疗程。每疗程结束后 3个月随访 ,复查症状、体征及颅脑 CT或 MRI,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10 5例中治愈 37例 (占 35 .2 % ) ,显效 6 8例 (占6 4 .8% ) ,有效率 10 0 %。副反应有头痛、发热、颅压增高及癫痫等 ,结予对症处理均得到控制 ,无中断治疗者。结论 :吡喹酮大剂量、分疗程间歇治疗脑囊虫病疗效好 ,毒副作用易控制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类药物血塞通在癫痫型脑囊虫病康复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以癫痫型脑囊虫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108例。两组同时服用同剂量的阿苯哒唑(ALB)、吡喹酮(PQT)杀灭囊虫,治疗组再给予血塞通冶血化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在影像学治愈、脑电图改善、近期临床治愈率、远期临床治愈率等方面较之对照组效果更明显(p〈0.01)。结论活血化瘀类药物血塞通有利于癫痫型脑囊虫病人的康复,恢复脑功能,并可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14.
彭乃宝 《右江医学》1998,26(1):32-33
大剂量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28例疗效观察广西百色地区人民医院内科(533000)彭乃宝囊虫病是当前流行较广的常见寄生虫病。CT问世后囊虫病诊断率明显提高,有报告脑囊虫病占全身囊虫病的比例已由20%上升至87%(1),因此积极防治本病是当前的重要课题。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本院近年来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0例,均给予氨氯地平5mg,1次/d,治疗2周,如血压未达到标准增至10mg,1次/d,疗程4周。观察临床疗效和患者用药前、用药期间及用药后血压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本组显效117例(78.0%),有效21例(14.0%),无效12例(8.0%),总有效率92.0%,治疗4周后收缩压由(153.6±19.4)mmHg降至(130.6±16.2)mmHg(P〈0.01)。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氨氯地平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和依从性,是理想的降压药物,适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用养血清脑颗粒4g,3次/d。尼莫地平40mg,3次/d,疗程30d,对照组60例:用尼莫地平40mg,3次/d,疗程3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P〈0.05)。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比单独应用尼莫地平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150例的临床分析。本组年龄7~65岁(男127例女23例),病程为50天~30年。吡喹酮治疗常有良好的疗效,所有病例的总有效率为95.3%,经过6个月的随诊,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本文对诊断、发病机制、鉴别诊断、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的不良反应、适应症、禁忌症和经验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王永峰 《吉林医学》2008,29(9):752-753
目的:观察头孢克肟治疗儿童急性中耳炎(AOM)临床疗效。方法:73例年龄在2~9岁的患有急性中耳炎的儿童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头孢克肟,口服,1.5~3mg/(kg·次),2次/d,8~10d为一疗程。对照组应用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50mg/kg,1次/d,8~10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37%,观察组总有效率86.67%,两者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占9.3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占10.00%,两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头孢克肟治疗儿童急性中耳炎(AOM)效果好,疗程短,无需注射给药,只需2次/d口服给药,儿童的顺从性好,不良反应轻微,减少院内血源性交叉感染的机会,降低药费和治疗费用,减轻医护人员治疗和护理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9.
脑囊虫病是一种对人类危害颇大的脑寄生虫病,我省较少见。最近我科收治一例“脑囊虫病癫痫型”伴“皮肤猪囊虫病”,经用吡喹酮治疗效果良好,本文复习有关文献,讨论了关于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疗效问题,并认为,只要剂量、疗程得当,严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比较安非他酮与文拉法辛对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0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的各型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安非他酮组(300mg/d~450mg/d)50例;文拉法辛组(50mg/d~250mg/d)50例;疗程均为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疗效评估,以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血常规、生化分析、心电图等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安非他酮组的有效率为82%(41/50),文拉法辛组为72%(36/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非他酮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文拉法辛组为42%(p〈0.01),安非他酮组的口干、心动过速、性功能障碍较文拉法辛组少见。结论安非他酮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障碍有效,安非他酮组的不良反应及疗效均优于文拉法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