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与葡萄糖和脂肪代谢、蛋白质合成有关,也是蛋白质分解酶的组分之一。三价铬有利于胰岛素发挥作用,维持正常糖代谢,促进造血功能。铬的毒性与其存在的价态有关,六价铬的毒性比三价铬高,更易被人体吸收,并在体内蓄积。对净水剂聚氯化铝中的六价铬测定,采用氨水调pH4.5~5.0,沉淀去除三价铬、滤液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相似文献   

2.
元素铬是两性物质,能以几种不同状态存在于水中,三价铬可影响葡萄糖的代谢,六价铬是一种有毒物质,与人体的皮肤、心血管等方面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3.
虽然铬的氧化状态由 - 2价到 +6价 ,但重要的化合价为 0、+2、+3和 +6价。在地球上不存在天然元素铬。多数铬化合物作为卤化物、氧化物或硫化物而存在。二价铬状态 (亚铬 )是强还原剂 ,而且这种形式的铬在空气中和水中迅速分解形成相对惰性的三价铬化合物。六价铬形式是第二个最稳定的铬化合物 ,是强氧化剂 ,特别是在酸性介质中。六价铬化合物通常以氧化物或氧卤化物形式存在。随着 p H值的下降 ,重铬酸盐还原成三价铬增加。铬酸盐(Cr+ 6 )仅很少天然存在于铬铅矿中 ;因此 ,大部分铬酸盐来自于人工生产。铬 ( )及铬化合物相对不稳定 ,在自…  相似文献   

4.
铬是生物必需微量元素之一。铬缺乏可导致人体醣、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但铬又是有毒、致癌、致突变物质。因此,各国对地面水中铬的浓度规定了限量标准;我国地面水中六价铬最高容许浓度为0.05mg/l。为配合修订我国地面水中六价铬限量标准提供可行性依据,把1981~1983年广东省饮用水水源水质调查中有关地面水六价铬现状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檀湘 《保健医苑》2005,(3):29-29
<正>铬铬以其有助于胰岛素在糖代谢中发挥作用而闻名。铬的三价化合物见于啤酒酵母中。缺乏铬会导致胆固醇含量升高。不幸的是,随着年龄的增大,组织中铬的含量急剧减少。铬分三价铬和六价铬。前者毒性低,而后者毒性高,会导致皮肤疾病和肺癌。六价铬来源于环境的污染,而三价铬,又称生物活性铬,存在于日常食物中。  相似文献   

6.
铬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但铬也存在毒性,尤其是六价铬毒性远比三价铬毒性大得多,因此测定水处理剂聚合硫酸铁中六价铬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家标准检验方法规定,检测水处理剂聚合硫酸铁中六价铬的方法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但此法干扰大,且基层不易开展.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先把样品在碱性环境下处理,再采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水处理剂聚合硫酸铁中六价铬[2],操作简便、快速、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硫酸亚铁还原法治理六价铬污染水源的实验观察山东省邹城市卫生防疫站(273500)杨福宸铬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但水体中存在铬主要是由于电镀、冶炼、制革、印染、制药等工业废水的污染。一般认为六价铬的毒性比三价铬强100倍,更易为人体吸收。为解决水源被六...  相似文献   

8.
铬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摄入过量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自然环境中铬的主要存在形式有三价铬和六价铬,其中六价铬极易溶于水,迁移能力强,毒性大。三价铬不易溶于水,迁移能力低,毒性小。黄石市是我国重要的铬酸盐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因土壤、农作物和水的六价铬污染而造成人群健康危害问题已受到广泛关注^[1],作者以黄石市某化工厂为铬污染源,对该工厂周围(污水排放口)附近的A村(暴露村)和长江对岸的B村(对照村)的六价铬污染现况进行对比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铬是生物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几乎存在于所有生物体内,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铬在水中以三价(铬Ⅲ)和六价(铬Ⅵ)形式存在。铬表现为必需元素还是有害元素,其价态起决定性作用,三价铬是人体及动植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微羹玩素,是正常糖、脂代谢所不可缺少的,但浓度过高则对生命产生危害。六价铬可引起肝、肾病变,被毒理学家公认为致癌物,且能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建康,国家规定排放废水中铬Ⅵ的最高允许含量浓度为0.5mg/L,卫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规定饮水中铬Ⅵ限值为0.05mg/L。测定水中铬的方法很多,有光度法、荧光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本就国内近5年(2001-2005)来测定水中铬的样品预处理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相关领域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赵小颖 《浙江预防医学》2010,22(8):19-21,28
铬化合物常用于电镀、冶金、制革等工业生产,使用过程中可产生含铬“三废”,影响暴露人群的健康。铬的毒性与价态有关,食物和生物组织中铬多以三价铬存在,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六价铬可致敏,对皮肤黏膜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可引起皮炎、铬疮、哮喘和鼻中隔穿孔,并可诱发肝、肾、心肌损害和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11.
铬广泛存在于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铬的生物学作用尚未完全阐明,不少人认为三价铬(Cr~(3+))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参与糖代谢过程,称为“糖耐量因子”。一般认为六价铬(Cr~(6+))对生物体有很强的毒性。本文就铬的胚胎毒性作用研究概况作  相似文献   

12.
铬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由于铬主要用于电镀、冶炼、制革、印刷、制药等方面,导致工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一般认为,六价铬的毒性比三价铬的毒性强100倍,更易被人体吸收。长期接触六价铬,对人类的健康存在着潜在的危害性。本次试验是以小白鼠的骨髓微核率及...  相似文献   

13.
空气中六价铬的测定方法,已定为制定卫生标准的配套方法,但空气中三价铬的测定方法尚未见报导。铬酸酐触媒生产过程中,经常有三价和六价铬的粉尘弥散于空气中(其中主要是铁型粉尘)。前述方法尚不能满足此种粉尘的测定要求。故根据测定空气中六价铬、尿铬、水中铬等方法原理,对空气中三价和六价铬的测定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和研究。但由于选点局限,对其它铬  相似文献   

14.
铬化合物接触工人的健康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铬是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中的一种元素,常以化合物形式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对从事这些铬化合物生产、使用人员的健康可产生危害。在各种常用的铬化合物中,以三价和六价铬化合物为主,后者如铬酸盐、重铬酸盐、铬酸对工人的危害最严重。 一、理化特性简介 铬(Cr)为银白色有光泽、坚硬而脆、耐腐蚀的金属,自然界不存在元素铬,而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铬铁石(FeO·Cr_2O_3)中,这是铬最重要的来源。 形成铬化合物的铬常以二价、三价和六价形式存在,二价铬化合物极不稳定,易氧化成三价或六价铬化合物。三价铬化合物最为稳定。  相似文献   

15.
铬的常见稳定价态是三价和六价,其中三价铬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而六价铬是1类致癌物。因此,三价铬和六价铬的检测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三价铬和六价铬的样品前处理、分离与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职业接触铬盐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铬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常见铬的价态有二价、三价、四价和六价,铬盐主要有两种价态即三价铬和六价铬。不同价态的铬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在食物和生物组织中铬多以三价铬存在,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一定剂量的六价铬对健康会产生危害。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六价铬化合物确定为人类一类致癌物。理想的铬盐生物标志物应该能区分不同价态铬的摄入,它们是进行铬盐暴露评价的必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元素铬在地壳中的储量排在第十位,并且以多种氧化态形式存在(从-1价至 6价)。三价铬(Cr(Ⅲ))及六价铬(Cr(Ⅵ))是自然界水中主要的存在形式,但由于它们的浓度很低,故很难测定。水中的铬来源于矿物冶炼过程,可溶性的有机铬,沉淀的淤泥及自然沉降等。美国规定水中铬允许浓度定为50ppb。土壤中铬的含量与形成这些土壤的母石的组成有关,一般说来,土壤中铬的浓度范围从5~1500ppm,  相似文献   

18.
测定饮用水中六价铬的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对饮用水中六价铬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巯基棉富集、吸附水中的六价铬,用2moL/L的盐酸解脱,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铬的浓度。结果:该分析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4%~11,1%(n=6),相关系数大于0.998,最低检测浓度为0.002mg/L,加标回收率91.7%~96.7%之间。结论:在任何pH条件下,巯基棉都不吸附水中的三价铬,可以直接测定水中的六价铬,巯基棉在不同的酸度条件下具有专一选择性。对于含有痕量铬的水样,能够满足分析需要。  相似文献   

19.
保健食品中三价铬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价铬是人体正常糖与脂代谢所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越来越高,以三价铬为功效成份的辅助降血糖保健食品也愈来愈多。目前食品中对其功效成份往往以总铬计,而与三价铬共存的六价铬是被毒理学家公认的致癌物,因此食品中三价铬的测定显得愈来愈重要。  相似文献   

20.
铬元素的毒性和生理行为与价态有很大的关系,水及饮料中的铬可以三价和六价形式存在,在一定的条件下其价态是相互转换的,三价铬在酸性环境中或与氧化剂作用生成六价铬,六价铬的毒性强,有强烈的致突变作用,因此分析不同价态的铬对预防铬中毒有着重要的意义。GB 5749—85生活饮用水标准规定:Cr~(6+)≤0.05 mg/kg;欧洲容许量委员会规定:Cr~(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