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普及,深化。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越来越被重视。围手术期是指病人因需手术治疗住院时起到出院时止的期限,包括手术前、中、后三个阶段,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在围手术期进行心理护理,可使患者以最佳状态进入手术室,安全的耐受手术,保证手术成功,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王丽君  李爱民  董兵 《武警医学》2001,12(10):615-616
系统化整体护理已在我国各医院模式病房展开 ,手术室护士在运用整体化护理模式满足病人围手术期的生理、心理需求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但是 ,围手术期护理的手术前访问工作开展得并不普及。许多医院刚开始起步 ,工作内容与方式正在探索之中。如何使手术前护士访问工作进行得更全面、更有针对性、更能使病人满意是当前要解决的问题。现将我院手术病人对手术前访问需求的调查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对象 样本来源于 1999年 10月~ 2 0 0 0年 1月间在武警总医院外科病房的择期手术病人 10 0人 ,拒绝合作 12人 ,实际选用样本 88例 ,…  相似文献   

3.
开展术前访视 做好手术室整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室整体护理在临床开展以来,填补了以患者为中心整体护理实施过程中手术阶段缺乏系统化护理的不足[1]。通过术前访视建立护患之间的信赖关系,提供与手术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减轻病人的预见性不安,提高病人的应对能力[2],评估病人精神状态,确定护理水平与操作,制定术中护理计划。1999-06~2002-02,我院坚持对10006例择期手术病人实施术前访视,不断拓宽和调整手术室护理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使手术室整体护理得到较好开展。1 实施方法与步骤1.1 访视目标:每日下午,参加次日手术巡回和洗手的护士,到手术病人的科室将病人一般情况填写于《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缓解手术病人恐惧、不安心理的作用。方法:对本组57例病人,采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既:术前访视,术中引导,术后随访,常握病人各时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结果:本组57例病人均能以较好的心态配合手术。结论:良好的心理护理,能缓解手术病人恐惧、不安的心理,使病人情绪稳定,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围手术期护理自1978年在第一次世界手术室会议上提出以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围手术期病人的心理反应激烈,表现突出。如何做好这个时期病人的心理护理是使手术能否顺利渡过难关的关键。下面谈一下胃癌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相似文献   

6.
沟通技巧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沟通技巧运用到手术室整体护理过程中 ,可以使他摆脱焦虑、恐慌心理的困扰 ,在坦然平静的心情下接受手术治疗。1 在术前访视中沟通技巧的运用术前对病人进行访视可增强与病人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这是手术室整体护理的基础。通过自我介绍及手术室情况的介绍 ,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 ,从病人的角度出发 ,尊重病人 ,同情病人 ,具有同情心 ,是与病人进行心理沟通的关键。具体作法 首先要注意仪表 ,给病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语言和蔼亲切 ,举止大方稳重 ,给病人一种安全感。倾听 :护士应该是积极的倾听者 ,能够领会病人的心情 ,明白…  相似文献   

7.
手术室护士的术前访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医院在病房推行了整体护理,为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都能得到系统化整体护理,我们建立了手术室护士的术前访视。现将访视的目的、方法、内容、注意事项和体会介绍如下。1 目的:①通过术前访视,收集资料,掌握患者的情况,根据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考虑解决的方法;②缓解患者术前的不安和恐惧心理,消除病人对手术护士的陌生感,使患者了解麻醉和术中的配合事项,增强对手术的信心;③通过访视,激励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研究、思考和探索,提高业务水平。2 方法:访视者为手术室的巡回护士。访视前首先与病房联系,与责任护士一同前…  相似文献   

8.
手术室护士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淑萍 《西南军医》2011,13(1):153-154
目的通过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为病人提供舒适安全的手术环境和提供让病人满意的护理质量。方法运用五个加强法从术前访视,护理质量,手术室环境,护士业务技术,服务态度五个方面展开并进行实施。结果 通过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加强了手术室护士与手术病人的联系,增进了彼此的认识和理解,形成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满意度调查中病人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由83.7%上升至98.5%。结论 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深受伤病员欢迎,是可行的,是必要的,既能提高病人满意度,又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同时增进了护患友谊,规避了纠纷和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在医院这个多系统、多层次的综合体中,手术室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手术室护理又是一个特殊的护理单元。在开展整体化护理过程中,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实施了整体化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心理——生理应激反应,重者可影响手术进行和术后康复,围绕如何使患者耐受手术,安全度过手术期,对手术患者的心理——生理变化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术前认知干预对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行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由手术室护士给予常规术前访视,干预组在常规访视基础上给予认知干预。测量两组患者访视前后的焦虑值及心率、血压值。结果干预组干预后患者的焦虑值,入手术室后的血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手术室护士对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患者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认知干预可提高患者对手术应激的应对水平,使患者具备更好的心理、生理条件配合手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万世艳  施宗于  史剑 《西南军医》2008,10(3):175-176
手术室是对病人实施手术治疗、检查和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内容已由单纯完成手术配合扩展到围麻期及围术期护理。手术室护理质量与病人的手术安全密切相关,任何疏忽大意或差错都可以酿成严重后果。特别是全麻苏醒期病人病情千变万化,护士必须严密观察,根据病人躁动原因仔细分析,并作出相应处理,确保围麻期和围术期病人的安全。我院2004.11~2007.06共施行全麻手术612例,其中明显躁动83例。我们对全麻恢复期明显躁动的病人采取了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规范性礼貌用语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体护理的内涵是以人为本,护士只有深入到病人的内心世界,弄清楚他们究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才能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因此有必要与病人换位思考。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的术前访视、术中关怀、术后回访是运用心理护理的第一步。病人的良好心  相似文献   

13.
术前访视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试行以来的实践证明,不但护理质量有所提高,护士的责任心增强,而且加强了与病人的沟通,消除了其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感,全面了解病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力的促进了疾病的康复,受到了病人的好评,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改进护理模式,探讨手术室护士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62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剔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一般资料统计学无差异性。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舒适护理方法,包括术前访视、术前护理、术中舒适护理、术后复苏舒适护理及术后随访等细节服务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指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护士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间实施舒适护理措施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行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93例运动创伤造成的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断裂患者,均行关节镜下PCL重建术。其中女性20例,男性73例,年龄31.66±11.72岁(14~61岁),前后交叉韧带同时重建22例。2围手术期护理2.1术前护理2.1.1术前访视大多数患者对手术具有恐惧心理[1],手术室巡回护士术前1天到病房查阅病历、访视患者、了解病情及各项化验结果,可以对患者起到与病房护士探视患者完全不同的安慰效果。在探视患者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与主管医生沟通,从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的角度了解主管医生对手术器械准备方面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促进了护理科学由生物护理模式逐渐转变为生物、社会心理护理模式。从整体上讲,由功能制护理发展为责任制护理,这是一场大的护理体制变革,将使护理学科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我院各临床科室已全部实施责任制护理,手术室虽然属于非临床科室,直接接触病人的时间较少,但就外科病房的手术病人来说,手术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手术室护士能否在手术这一阶段做好护理配合工作,也是影响手术成败的因素之一,因此,手术室也应作相应的护理制度改革,与病房统一起来,共同完成住院病人的整个护理过程。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治愈效率。因此,我们自1984年以来,制定并试行开展了手术室责任制护理。  相似文献   

17.
1997年 7月至 1999年 6月 ,在我院施行单纯TMLR治疗6 6例重症冠心病人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合 6 6例重症冠心病病人的病情特点和个体差异 ,重点围绕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前、术后早期护理及心理护理三方面进行辨证施护。术前护理主要是积极配合医师并协助病人完成特殊检查 ,做好术前必要的治疗和准备工作 ;术后早期护理重点是严密监测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加强辅助呼吸期间呼吸道护理及注意心肌酶、血钾和血糖的变化 ;良好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使病人主动配合治疗 ,对手术疗效有积极作用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治疗重症冠心病围术期…  相似文献   

18.
张蕾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1):1402-1403
目的:探讨手术前后两种不同访视形式在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对2010-01~12间1 00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传统组,各500例。实验组采取由同1人完成术前访视、术中护理配合、术后随防评价工作,传统组采取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工作由不同护士完成,并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比较,监测两组患者术前2 h及进手术室后10 min,心率(HR)、血压(NIBP)。结果:实验组满意度达99%,传统组满意度达81%,实验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10 min的HR及NIBP与术前2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义(P〉0.05),传统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10 min的HR及NIBP与术前2 h比较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访视,相关知识宣教,患者心理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减轻了对手术室的陌生、紧张、害怕情绪。降低了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避免了由心理因素造成的生命体征不稳,同时提高了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杨玉春 《西南军医》2007,9(4):124-124
手术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往往会产生一种紧张、恐惧不安的心情,有过手术经历的病人也会有害怕与焦虑,由于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其特点会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精神压力和情绪变化,这些不适的心理反应会直接影响手术的进行以及术后的治疗效果。而巡回护士是病人进入手术室后接触最为密切,自始至终看护病人各种变化的医务人员。因此,巡回护士与病人接触的过程中进行恰当的心理护理,对手术顺利进行及对病人的术后恢复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转变,手术室护理工作不能仅限于配合手术等单纯的技术操作,应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方法:针对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需求的规律,制定和实施一套满足病人不同阶段需求的护理工作制度,科学合理的护理。结果:无因手术中护理不当而发生并发症;术后随访病人的满意度为99.9%;全科人员无差错事故发生。结论:在满足患者生理需要的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