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超声乳化技术的出现为白内障手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飞跃,它具有手术切口小,术后视力恢复快而且好,术后散光程度轻等优点,并逐渐在临床普及。我院自1999年1月始至今采用超声乳化技术,选择部分白内障患者治疗170例共184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文卓 《当代医学》2016,(31):76-77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白内障患者200例(200只眼);通过随机取样法完成所有白内障患者的分组。B 2组(对照组100例,100只眼):临床选择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方法进行治疗;B 1组(观察组100例,100只眼):临床选择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所有患者在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度的差异。结果 B1组患者术后1天裸眼视力>0.5的患者84例,裸眼视力≤0.5的患者16例;术后1周裸眼视力>0.5的患者90例,裸眼视力≤0.5的患者10例,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0.5的患者96例,裸眼视力≤0.5的患者4例;B 2组患者术后1天裸眼视力>0.5的患者68例,裸眼视力≤0.5的患者32例;术后1周裸眼视力>0.5的患者76例,裸眼视力≤0.5的患者24例,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0.5的患者82例,裸眼视力≤0.5的患者18例;B 1组患者术前角膜散光度为(0.90±0.32)D、患者术后1周为(1.24±0.39)D以及术后1个月为(0.88±0.30)D;B 2组患者术前角膜散光度为(0.91±0.30)D、患者术后1周为(1.29±0.40)D以及术后1个月为(1.23±0.31)D;所有白内障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在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度方面,同B 2组患者进行比较,B 1组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结论针对白内障患者,临床选择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获得显著效果,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视力恢复,成功降低患者出现疾病并发症的概率,凸显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推广和普及的同时 ,引进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术后反应较轻 ,视力恢复快等优点 ,我们1 998年以来开展了这项手术 ,现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对 1 32例白内障患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其中男性 6 2例 ,女性 70例 ,术前视力手动至0 .1 ,术后均随访 3个月以上 ,视力大于 0 .5以上的达 93.6 %。1 .2 方法 在显微镜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2 术前护理2 .1 心理护理 ,白内障手术对象以老年人居多 ,具有多虑 ,多疑的…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疗效。方法 对40例(46只眼)糖尿病患者行phaco Iol术(超声乳化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同时随机抽取同期非糖尿病患者行此方法手术(对照组)40例(47只眼),术后均随访半年,对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及视力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组术后视力0.3以上者35只眼,非糖尿病组视力0.3以上者41只眼,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结膜充血、前房渗出、虹膜色素脱失、瞳孔位置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行phaco Iol术是一种较安全及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4年1月我科住院收治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7例(61只眼),其中房角关闭≤180°37只眼,>180°者24只眼,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行透明角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记录比较手术前、后的眼压和视力及前房情况,观察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0.6个月。结果47例(61只眼)术后最后1次随访平均眼压(14.79±4.16)mmHg(1mmHg=0.133kPa),比术前用药后平均眼压(24.08±3.23)mmHg明显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13.86,P<0.001)。术后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手术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χ2=48.04,P<0.001)。中央前方深度由术前的(2.02±0.31)mm增加到术后的(2.91±0.28)mm,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t=17.92,P<0.001)。术后前房角均较术前增宽,术前关闭的房角不同程度开放,虹膜周边前粘连范围缩小。术后早期并发症主要有前房出血、角膜水肿,后期主要有虹膜裂纹和后发性白内障。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良好控制眼压、迅速提高视力且操作安全简捷。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30例(30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老年性白内障30例(30只眼),其中,皮质性混浊11例(11只眼),核性混浊9例(9只眼),后囊性混浊6例(6只眼),皮质、后囊混合性混浊4例(4只眼)。结果显示:术前、术后24h裸眼视力对比,27例(27只眼)术后24h裸眼视力提高,占90%,3例(3只眼)术后24h裸眼视力未提高亦未下降,占10%。术后仅1例(1只眼)出现角膜水肿及内皮线状混浊,1例(1只眼)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术眼胀痛伴头痛,2例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后分别好转及痊愈。超声乳化吸除术具有切口小、安全、术后并发症少、视力提高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自1998年8月起,我们对121例152只眼不同核硬度的白内障采用爆破式超声乳化术,取得非常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前治疗白内障的方法仍是以手术为主,影响其术后视力的主要因素是术后散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co)能使术后散光显著减少,术后视力好,恢复快,越来越得到临床广泛应用[’3j。从传统白内障囊外摘除(ECCE)技术向the。手术转化【’,‘1成为白内障专科医生必须掌握的技术。我院自lop年中期开展I31act)手术以来,取得满意疗效。本文总结了前50例Phaco手术病例,就如何从ECCE转化为bac手术浅谈自己的体会。1资料与方法1.l手术对象:总结我院lop年开展Phac。手术前50例患者,其中男24限,女26限,年龄39-sl岁,平均62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开角型或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30例(40只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主要观察术后滤泡的形成,视力、眼压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30例(40只眼)术后6个月平均眼压控制10mmHg~21mmHg。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0.05~0.5,滤泡Ⅰ、Ⅱ型功能性滤过泡35只。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安全、有效、便捷,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品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技巧和疗效。方法21例(21眼)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2眼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观察疗效。结果 除1眼发生晶状体囊袋脱离范围增大而改为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外,其余术眼手术都顺利完成,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3个月时,视力≥0.5为17眼(81%),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超声乳化手术方法摘除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对玻璃体扰动小,手术并发症少,视力恢复较好;囊袋张力环的应用使手术易于操作,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0例80只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硬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视力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6月~2年.结果 术后80只眼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平均眼压13...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24h内眼压变化及术中使用缩瞳剂对减少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影响。 方法 对43例(43眼)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和术后2、4、6、8、10、24、48h的眼压进行观察,比较术中使用缩瞳剂的患者和未使用缩瞳剂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眼压变化情况。 结果 43眼术后2~10h的眼压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术后4~10h的平均眼压高于21mmHg;术后24h的平均眼压恢复至正常水平,但仍比术前高;术后48h的眼压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使用缩瞳剂和未使用缩瞳剂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眼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未使用缩瞳剂的患者中有5例(5/28,17.9%)术后出现30mmHg以上的高眼压,使用缩瞳剂的患者中无一例眼压高于30mmHg。 结论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眼压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个别患者眼压高于30mmHg。术中使用缩瞳剂不能完全预防术后眼压升高,但能减少出现30mmHg以上的过高眼压。  相似文献   

14.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眼压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24h内眼压变化及术中使用缩瞳剂对减少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影响。方法对43例(43眼)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和术后2、4、6、8、10、24、48h的眼压进行观察,比较术中使用缩瞳剂的患者和未使用缩瞳剂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眼压变化情况。结果43眼术后2~10h的眼压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术后4~10h的平均眼压高于21mmHg;术后24h的平均眼压恢复至正常水平,但仍比术前高;术后48h的眼压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使用缩瞳剂和未使用缩瞳剂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眼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未使用缩瞳剂的患者中有5例(5/28,17.9%)术后出现30mmHg以上的高眼压,使用缩瞳剂的患者中无一例眼压高于30mmHg。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眼压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个别患者眼压高于30mmHg。术中使用缩瞳剂不能完全预防术后眼压升高,但能减少出现30mmHg以上的过高眼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表面麻醉下对230例281眼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其术后视力的恢复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1天,裸眼视力〉0.5者83眼,占总数的29.03%;1周后视力〉0.5者135眼,占48.39%;1月后视力〉0.5者201眼,占71.99%,术中及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很低。结论表面麻醉下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它避免了球周和球后麻醉的各种并发症。所有病人均在门诊手术,不需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16.
报告105例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应用小切口可允许患者术后很快恢复正常活动,小切口也是此手术较标准计划性囊外白内障摘除术的主要优点,主要适用于无硬核的白内障患者,有关此种手术的主要操作技术也作了简短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恶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18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发病情况、联合手术治疗方法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随访6~14个月,平均9个月。结果:18例恶性青光眼患者均治愈,眼压得到有效控制,前房恢复正常,视力提高。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恶性青光眼,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63例眼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平均6个月,表明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较其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更加复杂多变,因此在病例筛选、手术时机及手术技巧等方面都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手法碎核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危角膜内皮合并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4例高危角膜内皮白内障患者施行巩膜隧道切口手法碎核,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中央部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82 6个·mm-2 (5 16~93 4个·mm-2 ) ,周边部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947个·mm-2 (85 8~114 3个·mm-2 )。结果 术后视力>0 .6者10例,0 .3~0 .6者3例,<0 .3者1例。术后3个月平均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8.16%。随访1~3年,无角膜并发症发生。结论 通过小切口行手法碎核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危角膜内皮的白内障,具有创伤小、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点,但对手术技术要求高,对这类患者手术要慎重,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追踪。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疗效。方法 :对高度近视白内障 48例 ( 5 6眼 )行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本组眼轴为 2 6.5 0mm~ 3 2 .80mm ,平均 2 9.2mm。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 ,术后视力 ,随防 6mon~ 2 6mon ,平均 17.6mon。结果 :术后 5 5只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 ,视力≥ 0 .3者 46眼 ( 82 .14% )。以视力≥ 0 .5为标准 ,眼轴 2 6.5mm~ 3 0mm组有 13眼 ( 40 .0 6% ) ,>3 0mm组有 4眼 ( 16.67% ) ,差异有显著性 ( χ2 =5 .3 6,P <0 .0 5 )本组术中无并发症发生 ,术后早期有轻度角膜水肿 13眼 ( 2 3 .2 % ) ,前房纤维素性渗出 2眼 ( 3 .5 7% ) ,急性迟发性葡萄膜炎 1眼 ( 1.78% )。随访期内 2 6眼 ( 46.43 % )发生后囊混浊 ,仅 2眼 ( 7.69% )需行Nd :YAG激光切开术 ,无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发生。结论 :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安全、有效 ,但眼轴 >3 0mm者术后视力恢复程度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