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内NF.KBp65、VEGF—C及受体VEGFR-3的表达水平,并观察它们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50例乳腺癌组织及10癌旁组织内NF。KBp65、VEGF—C及受体VEGFR-3的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内NF.KBp65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76.0%,明显高于癌旁对照组织30.0%,二者相比差异显著(尸〈0.05);乳腺癌组织内VEGF—C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84.0%,明显高于癌旁对照组织20.0%,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乳腺癌组织内VEGFR-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88.0%,明显高于癌旁对照组VEGFR-3阳性表达率20.0%,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O.05);乳腺癌组织内NF—KBp65、VEGF—C及受体VEGFR-3三者的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P〈O.05),均与肿瘤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病人年龄、肿瘤大小无关(Jp〉0.05)。结论乳腺癌中NF—KBp65的表达可能上调VEGF—C的表达,进而导致肿瘤周围淋巴管增生、扩张,促进肿瘤细胞向区域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2.
喉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与淋巴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喉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的表达与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对54例喉癌组织行VEGF-C检测及癌周组织毛细淋巴管计数,应用全自动图像分析仪对染色结果进行定量测定,以平均灰度值表示VEGF-C的染色强度。结果:喉癌组织内VEGF-C表达高于声带息肉(P〈0.05);颈淋巴结转移组高于非转移组(P〈0.01)。癌周组织毛细淋巴管密度高于对照组正常喉组织(P〈0.01);颈淋巴结转移组高于非转移组(P〈0.01)。喉癌组织内VEGF-C表达与癌周组织淋巴管密度呈正相关(r=0.603,P〈0.01)。结论:喉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与癌周毛细淋巴管密度关系密切,VEGF-C高表达促进淋巴管增殖,促进淋巴道转移。  相似文献   

3.
人脐带血淋巴管内皮祖细胞的分化及其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脐带血中CD34^+/CD133^+/VEGFR-3^+淋巴管内皮祖细胞经VEGF—C诱导向内皮细胞分化过程中生物学特征的变化,并探讨其分化的机制。方法取脐带血,用PercoU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形核细胞,再用流式细胞仪分选CD34^+/CD133^+/VEGFR-3^+细胞,然后用VEGF—C诱导分化。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表面形态和细胞内结构的变化,并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下观察特征性标志物的表达变化。结果脐带血中的淋巴管内皮祖细胞表达CD34、CD133和VEGFR-3。CD34^+/CD133^+/VEGFR-3^+细胞经VEGF-C诱导后7d,呈长梭形,细胞伸出板状伪足和丝状伪足,出现较多短的微绒毛。表面可见细胞小凹,细胞质中含有丰富的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诱导后14d,细胞已具有内皮细胞的特征,表达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志物LYVE-1和5-核苷酸酶,CD133表达消失,细胞质中可见Weibel-Palade小体。结论脐带血中存在CD34^+/CD133^+/VEGFR-3^+淋巴管内皮祖细胞,这些细胞在VEGF—C诱导作用下可能通过VEGF—C/VEGFR-3信号途径分化为淋巴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4.
强化龙  詹晓东 《解剖与临床》2009,14(2):135-136,139
目的:探讨喉癌中VEGF—C与VEGF—D的表达及其与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搜集整理新近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VEGF—C及VEGF—D在各种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增高。喉癌中二者的表达高于癌周及正常组织,且有淋巴转移组的表达高于无淋巴转移组。结论:喉癌的淋巴转移和VEGF-C及VEGF-D的表达相关,阻断VEGF—C/VEGF-D/VEGFR-3通路的表达有望成为抗肿瘤淋巴转移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5.
几种淋巴管特异性标记物在人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已发现的几种淋巴管特异性标记物在人类多种肿瘤中的表达进行观察,从而找出适合于肿瘤组织淋巴管研究的标记物。方法:取人结肠癌、肺癌、胃癌和喉癌手术材料,免疫组化法观察LYVE-1、Podoplanin和VEGFR-3在癌组织的表达。结果:LYVE-1只表达于淋巴管内皮,Podoplanin主要表达于淋巴管,此外在少数小静脉上也有表达,VEGFR-3则同时表达于淋巴管与小血管,在癌细胞的胞浆中也可呈阳性表达。结论:LYVE-1、Podoplanin可以作为肿瘤组织内淋巴管的特异标记物。  相似文献   

6.
胰腺癌淋巴管生成及其与生物学行为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胰腺癌淋巴管生成的机制、分布特征及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双标记方法检测42例胰腺癌和12例癌旁胰腺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肾小球足突细胞黏蛋白(Podoplanin)的表达。结果42例胰腺癌组织VEGF—C阳性率为61.9%,12例癌旁胰腺组织中VEGF—C阳性表达率为58.3%,两者差异无显著性(x^2=0.050,P〉0.05)。VEGF-C阳性率与胰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x^2=4.822,P〈0.05),而与胰腺癌大小、组织学分级、神经浸润及临床病理分期无关(P〉0.05)。胰腺癌组织中可见明确的Podoplanin阳性淋巴管,其数目和分布具有明确的异质性。肿瘤边缘组织中淋巴管数最多,其次为肿瘤表浅部,而肿瘤中心区最少;在形态上,肿瘤边缘可以见到较多管腔扩张的淋巴管,而肿瘤中心及表浅淋巴管多为闭锁的条索状或点状。癌旁胰腺中Podoplanin阳性淋巴管分布在呈慢性炎症的胰腺组织周围,多数呈扩张状态。42例胰腺癌组织中LVD为7.67±1.25,12例癌旁胰腺组织中LVD为7.85±0.93,二者差别无显著性(t=0.639,P〉0.05)。胰腺癌组织中LVD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病理分期有关(t=7.076,6.803,P〈0.01),而与胰腺癌大小、组织学分级和神经浸润无关(P〉0.05)。胰腺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与LVD间呈正相关性(r=0.509,P〈0.05)。结论胰腺癌及癌旁胰腺组织中VEGF—C高表达,促进淋巴管增生,可能是临床上胰腺癌早期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人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3(VEGFR-3)的表达,探讨VEGF-C和VEGFR-3在恶性黑色素瘤淋巴管生成及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取人恶性黑色素瘤组织48例(石蜡标本30例,术后新鲜组织1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技术,观察VEGF-C和VEGFR-3蛋白及mRNA在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内的表达情况.以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LYVE-1)标记淋巴管,计数恶性黑色素瘤组织淋巴管数密度.结果 VEGF-C和VEGFR-3蛋白主要表达于恶性黑色素瘤细胞胞浆内,在肿瘤周围的血管和淋巴管内皮上也可见VEGFR-3蛋白表达,VEGF-C和VEGFR-3蛋白在淋巴结转移组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内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在18例新鲜恶性黑色素瘤中,淋巴结转移组VEGF-C和VEGFR-3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LYVE-1表达于肿瘤间质内的淋巴管内皮细胞,淋巴结转移组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的淋巴管数密度(LMVD)为9.845±2.454,无淋巴结转移组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的淋巴管数密度为6.534±2.193,淋巴结转移组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内的淋巴管数密度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结论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内VEGF-C表达明显增高,并通过上调其受体VEGFR-3的表达促进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内淋巴管的生成,从而促进恶性黑色素瘤的淋巴道转移.  相似文献   

8.
喉癌组织中VEGF-D表达与淋巴管生成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ssel endothelium growth factor D,VEGF-D)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与淋巴管密度(LVD)和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喉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以45例经病理确诊的喉癌组织为实验组,以20例喉良性病变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上述组织中VEGF...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胶原和钙结合EGF域1(Ccbe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淋巴管生成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以45例经病理确诊的喉癌组织为实验组,20例喉良性病变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olt法对上述组织中Ccbe1和VEGF-C蛋白的表达进行分析,同时应用LYVE-1免疫组化染色计数淋巴管密度(LVD),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喉癌组织中Ccbe1和VEGF-C的蛋白表达均高于良性病变组织(P<0.05),且Ccbe1和VEGF-C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338,P<0.05);在喉癌组织中Ccbe1的表达与 LVD、淋巴结转移和TNM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Ccbe1阳性表达与生存率负相关(p<0.05).结论 Ccbe1能够促进喉癌淋巴管生成,其机制可能语 上调VEGF-C表达有关,检测Ccbe1表达可成为判断喉癌预后新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检测结肠癌组织中的微淋巴管密度(LMVD),探讨VEGF-D和VEGFR-3在淋巴管生成以及结肠癌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55例不同时期,不同分化程度的人结肠癌组织样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VEGF-D和VEGFR-3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应用Podoplanin标记淋巴管,检测结肠癌组织中的淋巴管密度.结果 在55例结肠癌组织中,VEGF-D的阳性表达率为54.5%,明显高于在癌周正常组织内的表达(P<0.05);结肠癌组织中VEGFR-3表达的阳性率为69.1%,明显高于在癌周正常组织内的表达(P<0.01);并且VEGFR-3的表达与VEGF-D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在结肠癌组织中,淋巴结转移阳性组,浸润深度超过肌层组,DukeC、D期的VEGF-D的表达水平和LMVD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浸润深度未超过肌层组,Duke A、B期(P<0.01),经计数淋巴管数量,癌组织中的LMVD明显高于癌周正常组织(P<0.01),并且LMVD与VEGF-D的表达显著相关(P<0.01).结论 结肠癌组织中VEGF-D的表达水平随着癌的浸润和转移程度的增强而增高,并且通过上调其受体VEGFR-3的表达而促进癌组织中淋巴管的生成,从而促进癌的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ssel endothelium growth factor C,VEGF-C)在喉癌组织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VEGF-C与喉癌淋巴管生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以45例经病理确诊的喉癌组织为实验组,以20例喉良性病变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上述组织中VEGF-C蛋白的表达进行分析,同时采用5′-核苷酸酶-碱性磷酸酶双重染色法(5′-Nase-ALP)计数淋巴管密度(LVD),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在喉癌组织中VEGF-C的阳性率为37.8%,明显高于在正常喉组织内的表达水平(P<0.05);②VEGF-C表达与瘤内和瘤周LVD、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显著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③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表明VEGF-C的表达与生存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 VEGF-C促进喉癌淋巴管生成和转移,VEGF-C可以成为判断喉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C、D)mRNA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TaqMan real-time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61例乳腺癌和29例乳腺良性病变中VEGF-(A、C、D)mRNA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生存状况间的关系。结果(1)乳腺癌中VEGF-(A、C)mRNA表达量(2.79±1.31、3.33±0.88)高于良性乳腺病变(1.59±1.35、2.76±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2)。乳腺癌中VEGF-D mRNA表达阳性率(73.77%)高于良性乳腺组织(51.72%,P=0.038),但表达量二者间无差异,P=0.683。(2)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VEGF-D与VEGF-C mRNA比值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低于阴性组,且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单=0.046,P多=0.062)。(3)乳腺癌VEGF-(A、C)mRNA高表达患者无病生存率分别低于低表达组(P=0.030,P=0.044)。结论VEGF-(A、C、D)mRNA表达异常可能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VEGF—D与VEGF-C mRNA表达比值改变可能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VEGF-(A、C)是乳腺癌预后重要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是一种特异性血管、淋巴管内皮细胞调节因子,其结构与VEGF具有同源性。VEGF-C通过受体VEGFR-2和VEGFR-3发挥作用,其mRNA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组织特点,并受多种因素的调节。VEGF-C对于胚胎发育、细胞分化、活体内外血管、淋巴管内皮细胞均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大鼠大肠癌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3(VEGFR-3)的表达情况,探讨VEGF-C及其受体VEGFR-3在肿瘤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诱发的大鼠大肠癌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技术检测29例大鼠原发性大肠癌组织中VEGF-C及VEGFR-3蛋白,观察VEGF-C及VEGFR-3在大肠癌组织内的表达.结果 正常大肠组织内未见VEGF-C阳性表达,但可见淋巴管内皮细胞VEGFR-3阳性表达.在大肠癌组织内,VEGF-C蛋白表达于癌细胞,早期和中晚期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5%和100%,(P<0.05).VEGFR-3主要表达于淋巴管内皮细胞,早期和中晚期癌组织内淋巴管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8.33%和94.12%(P<0.05).结论 大鼠大肠癌VEGF-C的表达与肿瘤进展有关,推测VEGF-C通过受体VEGFR-3诱导淋巴管生成:VEGFR-3在淋巴管的阳性表达均随肿瘤进展增高,可能与大肠癌淋巴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成因子-C(VEGF—C)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直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以及两者的表达特征和内在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 plus法检测96例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直肠组织中VEGF—C和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VEGF—C和MMP-2在正常直肠组织表达率分别为2.1%和1.0%,在癌旁组织中表达为18.7%和21.8%,在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为81.3%和79.2%。两者在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增高(P〈0.05),且表达率的高低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浸润程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VEGF—C和MMP-2在直肠癌中高表达且两者呈正相关,并与直肠癌侵袭和转移性有关,可作为预测直肠癌转移潜能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促宫颈癌恶性进展的作用。方法提取不同病理分期的宫颈癌组织标本蛋白.采用Western-blot检测VEGF.C及FAK蛋白的表达情况。在体外培养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采用Western—blot测定VEGF—C对FAK蛋白的表达和磷酸化的调控作用。结果随着宫颈癌恶性程度的增高,VEGF-C、FAK蛋白及磷酸化FAK蛋白表达水平均随之增加。与正常宫颈组织比较,宫颈原位癌(CIN)组织中VEGF.C、FAK、磷酸化FAK蛋白表达分别增加了(48±10)%、(78±14)%、(83±15)%,P〈0.05;宫颈鳞癌Ⅰ期各蛋白增高幅度分别为(104±22)%、(121±28)%、(143±30)%(P〈0.01);宫颈鳞癌Ⅱ期(未放疗、化疗)各蛋白表达增高更为显著,其幅度分别为(195±28)%、(186±22)%、(204±31)%,P〈0.001。在培养的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上,VEGF—C(100μg/L)处理24h后,可显著增高FAK蛋白、磷酸化FAK蛋白的表达,该作用可被VEGF—C单克隆抗体明显抑制。结论VEGF—C、FAK蛋白表达与宫颈癌恶性程度密切相关,VEGF—C可能通过上调FAK表扶殛苴磷酪化水平而但讲宫颈癌的熏忡讲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E-钙黏蛋白(E—cadhefin)及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人胃腺癌中的表达和在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取60例胃腺癌组织样本和30例正常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E—Cad和β-Cat在人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应用Podoplanin标记淋巴管,检测胃腺癌组织中的微淋巴管密度(MLVD)。结果:60例胃腺癌组织中,E—Cad和β—Cat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的表达与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β-Cat的异常在这两组中无明显差异(P〉0.05)。Podoplanin只表达淋巴管,癌组织中的LMVD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癌周边缘区的LMVD高于肿瘤中心组织(P〈0.01)。LMVD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ad和β—Cat异常表达在胃腺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在淋巴转移过程中使肿瘤细胞进入淋巴导管起了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喉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DNA的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探讨喉癌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和HPV在喉癌中基因组型的分布与表达。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制备非放射性探针标记物-地高辛标记HPV共有引物探针,对146例喉不同病变的新鲜组织标本(喉癌68例,喉其它病变48例,正常喉组织30例),进行HPV6,11,16,18,31,33,35,42,58共9型HPVDNA感染的检测;阳性者用多重引物PCR方法分型。结果喉癌HPV感染阳性率45.6%(31/68),喉癌颈转移淋巴结组织阳性率20.0%(3/15),喉癌前病变阳性率11.8%(2/17),声带息肉阳性率6.3%(1/16),15例癌旁及15例癌周正常喉组织均为HPVDNA阴性。HPVDNA型别分布在喉癌中以HPV16、18型为主,喉良性病变中以HPV6、11型为主。结论喉癌发生与HP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FEZ1/LZTS1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缺失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析50例原发性喉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FEZ1/LZTS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FEZ1/LZTS1基因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喉癌组织(P〈0.01);在喉癌组织中FEZ1/LZTS1基因阳性表达率随其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升高而降低(P〈0.01),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和原发灶部位无关。结论:FEZ1/LZTS1基因的表达缺失可能对LSCC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是LSCC发展中的重要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中组织表达及血清含量,评价组织及血清中VEGF—C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2例慢性宫颈炎、2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43例宫颈鳞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②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15例慢性宫颈炎、23例CIN及40例宫颈鳞癌患者血清中VEGF—C的含量。结果①慢性宫颈炎、CIN及宫颈癌组织中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0%、87.5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慢性宫颈炎、CIN和宫颈癌患者血清中VEGF—C含量呈逐渐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慢性宫颈炎、CIN和宫颈鳞癌患者组织及血清中VEGF—C的表达及含量,两者之间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27,F=5.327,P〈0.05),组织表达越强,血清含量越高。结论VEGF.C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CIN及宫颈鳞癌的转变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