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经系统疾病例如:重症肌无力、格兰-巴雷综合症,周期麻痹以呼吸肌受累而危及生命,病人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神志清楚、呼吸极度困难需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给予呼吸支持.使用经鼻腔气管插管与口腔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相比较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相似文献   

2.
气管插管是全麻病人必用的呼吸管道之一,呼吸机与之相连,从而完成病人的呼吸功能。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气管插管质地较软,连接螺旋管道后由于重力作用,气管插管容易压扁中折,从而管腔变小,影响通气功能,甚至通气受阻,给麻醉师对手术的监控增加了一定的困难,增加了手术期间高危因素,我们根据长期临床工作经验制作了气管插管芰架,对病人的手术管理增加了安全度,现将支架的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困难气道是指经过正规训练的麻醉师在行面罩通气和/或气管插管时遇到困难。但在实施麻醉时,困难气道的发生率可达1%-4%。困难气道不仅给麻醉工作带来被动,也给病人带来生命的威胁。我院于2004年6月-2009年12月,对困难气管插管者,采取浅麻醉下充分给氧,保留自主呼吸,在监护下施行环甲膜穿刺表麻。利用硬膜外穿刺针及导管逆行引导气管导管插管,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阻塞性睡眠呼吸综合征(OSAS)的病人,手术行悬雍垂腭咽弓成型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由于此类患者体形肥胖,颈项短粗,有潜在呼吸道梗阻的危险,同时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等疾病,麻醉诱导时会造成气管插管困难,反复气管插管,易引起副损伤、心脑血管意外,甚至窒息危及生命。此类患者的全麻对麻醉师是一个挑战。自2001年至今,我科为39例OSAS患者的手术实施全身麻醉,全部  相似文献   

5.
在临床工作中,无论是脑外科大手术还是内科有机磷中毒呼吸肌无力的病人,常需要进行气管插管维持呼吸。对于气管插管患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病人呼吸功能的恢复,严重时可危及病人的生命。我们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气管插管的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病人高度重视。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非计划性拔管(UEX)是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拔出或插管脱落(包括医疗操作脱管)~[1].当气管插管病人发生UEX可使病情恶化甚至因失去有效呼吸通道而危及生命,是气管插管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为医疗纠纷留下隐患.  相似文献   

7.
重症监护室是各种急危重症病人聚集的场所,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及呼吸功能不全,严重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因此保持呼吸道畅通,行气管插管术是一种必要的手段.如何做好气管插管病人的护理,维持呼吸功能,为抢救病人赢得宝贵的时机,是护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ICU气管插管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保证麻醉期间病人的呼吸道通畅,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或为便于吸人性全身麻醉药的应用,麻醉师需对病人在手术麻醉时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内插管是将特制的气管导管,经口腔或鼻腔插入到病人的气管内^[1]。术后病人会出现烦躁、恐惧,尤其因气管插管影响了护患之间的沟通,更加重了病人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9.
本文强调麻醉师在处理严重创伤病人方面的作用,特别是呼吸道的管理和液体复苏。 一切严重创伤病人到达急诊室都要吸入O_2。如疑有胸部损伤要立即照胸部X线片,遇有血胸或气胸要置放胸腔引流管。血压不可测得时要立即气管插管,纯O_2通气。对严重低血压病人也需及早地气管插管以支持气体交换和保护气道。  相似文献   

10.
呼吸支持和机械通气治疗是抢救危重病人常用而有效的方法,目前在临床上最常用于慢性肺部疾病呼吸功能不全时的治疗,进行该治疗时为了保障患者呼吸道通畅大多首选气管内插管,为观察麻醉和插管对这类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我们选取其中60例,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法行气管插管,并观察和记录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护士掌握气管插管术插在抢救急危重症病人中的作用。方法:对45例急危重症病人有经口明视下行气管插管术。结果:对45例病人行气管插管术,其中40例插管顺利,5例病人烦躁,使用镇静剂及肌松剂并在麻醉师的协助下插管成功,经综合抢救及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急诊护士如能做好插管前淮备,掌握插管技巧,做好插管后的护理,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术,则能大大提高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在急诊危重病人抢救中,气管插管是保证病人维持有效的呼吸功能.争取最佳的抢救时机,挽救生命最有效的方法。自2005年1月以来山东省龙口矿业集团中心医院急诊科采用经口明视下气管插管并结合简易呼吸气囊和呼吸机,在抢救危重病人生命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有关使用方法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简易人工呼吸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许多病人因呼吸骤停或呼吸即将停止而需紧急气管插管 ,这一操作通常由麻醉医生来完成。而在麻醉医生尚未实施气管插管之前仍有一段时间病人需要呼吸支持。以往这种情况下往往采用人工呼吸。虽说口对口人工呼吸比较简单 ,但操作者容易疲劳 ,而且供氧较少 ,特别是对实施心脏按压的病人 ,因其心排量低 ,肺通气 /灌流比异常 ,口对口人工通气极易发生低氧血症。因此 ,在实施气管插管之前 ,先行简易呼吸器人工呼吸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简易呼吸器的临床应用谈几点体会。1 临床医生应熟练掌握简易呼吸器的性能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手术前困难气管插管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增加手术前困难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减轻气管插管损伤,预防气管插管的并发症,保证全麻手术的顺利进行。方法针对各种原因导致困难气管插管,巡回护士采用不同的方法配合麻醉师进行气管插管。结果在麻醉师进行气管插管时,巡回护士的正确配合可明显提高插管成功率。结论在麻醉进行困难气管插管时,巡回护士的正确配合是必要而且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无创呼吸机在建立人工气道的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无创呼吸机应用于气管切开病人进行呼吸支持,增加无创呼吸机的应用范围,提高基层医院救治呼吸功能不全病人的成功率。方法对无创呼吸机的面罩或鼻罩进行改装,通过安装能与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接口配套的单向阀,用于建立人工气道的危重病人出现呼吸功能不全时的早期呼吸支持。结果患者均有良好的通气效果。结论对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无创呼吸机应用于气管切开病人进行呼吸支持,增加无创呼吸机的应用范围,提高基层医院救治呼吸功能不全病人的成功率。方法对无创呼吸机的面罩或鼻罩进行改装,通过安装能与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接口配套的单向阀,用于建立人工气道的危重病人出现呼吸功能不全时的早期呼吸支持。结果患者均有良好的通气效果。结论对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蒋芝英 《华夏医学》2003,16(5):672-673
在外科临床中 ,普胸、普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全麻者、并发严重的通气障碍、换气障碍、肺功能不全者及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使用呼吸机支持呼吸 ,在病情改善后撤离呼吸机 ,拔除气管插管 ,恢复自主呼吸 ,但少部分患者病情较为危重且变化迅速、心肺功能不稳定等导致缺氧 ,而需再次行气管内插管 ,重新接呼吸机支持呼吸。这类患者病情危重 ,准确的观察判断和及时救治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而科学的护理则可能减少这类情况的发生。1 临床资料1 995年 1月至 2 0 0 3年 3月我科因患者病情加重再次气管内插管 ,重新安接呼吸机支持呼吸 31例 ,其中男 2 3例 …  相似文献   

18.
在急诊危重病人抢救中,气管插管是保证病人维持有效的呼吸功能,争取最佳的抢救时机,挽救生命最有效的方法自2005年1月以来  相似文献   

19.
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9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方法 :对 98例心跳呼吸骤停实施心肺复苏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与基本生命支持 (BLS)和进一步生命支持 (ALS)实施尤其与气管插管的建立早晚、心肺复苏规范性有很大的相关性。本组显示急诊室内与院外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成功率两者间及心跳呼吸骤停 10min内与 10min后行气管插管两者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0 5 ) ,而年龄与心肺复苏成败无明显关系 (P >0 .0 5 ) ,大剂量肾上腺素有利于心肺复苏的成功。结论 :加强心肺复苏知识普及教育 ,加强院前的急救能力 ,及时有效的气管插管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气管插管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工作中,为了确保在麻醉期间病人的呼吸能够保持畅通,就需要通过进行人工或者机械的方式,对麻醉病人的呼吸进行辅助呼吸,这就需要对麻醉病人实施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所采用的是特质的导管,将其通过病人的口腔或者鼻腔插入到病人的气管内.进行气管插管,会在身体上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也会是病人的心理受到影响,因此,对于进行气管插管的病人,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是十分必要和必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