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本文选择46例慢性冠心病患者心率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汪吉红  黄玉华 《山东医药》1996,36(11):30-30
QT间期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枣庄市立医院(277138)汪吉红,黄玉华QT离散度(QTd)或QT间期离散度对预测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疾病和慢性心衰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猝死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动态心电图检出的56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病人...  相似文献   

3.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几年来,人们发现QT间期离散度(QTd)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文分析100例重度(心功能Ⅲ、Ⅳ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QTd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全部病例均系本院住院患者.根据Framingham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确诊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按NYHA分级评定心功能,随机选择心功能Ⅲ、Ⅳ级患者为观察对象.共观察101例,男性7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59.3岁.  相似文献   

4.
山峰  周长勇 《山东医药》1998,38(8):37-37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QT、J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266003)山峰周长勇孟军我们对8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QT离散度(QTd)和JT离散度(JTd)进行了检测,以探讨二者与AMI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探讨急性重型肝炎患者QT离散度(QTd)改变的原因和危害 ,对 1987~ 1997年 81例心电图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本组男 6 5例、女 16例 ,年龄 6~ 6 5(平均 33.2 )岁。按 1990年全国肝病会议制定的分型标准确诊。无心脏病史。甲肝 4 3例 ,男 33例、女 10例 ;乙肝 31例 ,男 2 6例、女 5例 ;丙肝 7例 ,男 6例、女 1例。对照组 :81例 ,男 6 0例、女 2 1例 ,年龄 34~ 6 8(平均 4 7.6 )岁 ,体检确诊无心、肝、肾病 ,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或其它疾病的健康者。患者住院后 1~ 3d内 ,常规记录 12导联心电图 ,测量由心电图室同 1位技师完成…  相似文献   

6.
室性心律失常QT间期离散度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室性心律失常QT间期离散度测定的临床意义刘永宁廖敏黄扬扬丁胜章近年来QT间期离散度(QTd)在急性心肌梗塞室颤的预测、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的安全有效性评估以及与持续性室速的关系方面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我们测定了71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QTd,旨...  相似文献   

7.
QT间期离散度 (QTd)是指 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中最长的QT间期与最短的QT间期之间的差值[1 ] ,近年来临床多有报道。我们利用 3导心电图机 ,在计算机处理技术和软件换算下实现了 12导联同步描记技术 ,测算 3 2例室性心律失常者和3 0例正常人的QTd。现将测算结果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999年 3月~ 12月来院进行心电检测的门诊和住院病人 ,室性心律失常均经常规心电图 (2 2例 )和动态心电图 (10例 )描记证实 ,共 3 2例。男 2 7例 ,女 5例 ,年龄 18~ 48岁。其中频发室早 13例 ,室性并行心律或室性并行性心动过速 8例。自…  相似文献   

8.
164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QT离散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T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预测心肌复极同步程度的新指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细胞受损可导致心肌复极不均一性,通过对QTd变化的观察,探讨其临床意义,可较好地预测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现将我院2000~2005年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室早、室速、室颤)的住院患者的QTd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与QT离散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梗QT间期离散度增加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梗QT间期离散度增加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夏琼常州戚墅堰铁路医院(213011)心电图不同导联间的QT间期存在差异,QT间期离散度(QTd)是这些差异的量度,它代表节段性心肌复极差异。本文观察分析了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QTd及JT间期离散...  相似文献   

11.
胺碘酮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要:目的观察胺碘酮对室性心律失常患叩离散度的影响。方at40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应用口服或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其中18例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负荷量为24h总量900~1500mg,同时口服胺碘酮600mg/d。382例频发室早伴或不伴短阵室速的患口服胺碘酮治疗,负荷量为第1周600mg/d,并根据病情逐渐减量。结果40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应用胺碘酮治疗均有效,并发现该药能减少叽离散度,未见严重毒副作用.结论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能影响患的QT离散度.且能减少室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QT离散度   总被引:101,自引:0,他引:101  
QT离散度陈义汉,龚兰生数十年以前人们就发现QT间期存在导联间的差异,但一直被视为记录伪差所致,而未予重视。1985年Campbell等发现不同导联间QT间期的差异有其规律性,因而提出了QT离散度(QTdispersion)这个概念。然而,直到199...  相似文献   

13.
QT间期离散度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有关 QT间期离散度 ( QTd)的争议 ,已成为近年来心电学界的一个热点 ,因此也使不少读者对 QTd的方法学、临床应用和意义及其发生机制产生不少误解和迷惑。应广大读者的要求 ,本刊特编发此文 ,旨在使读者对 QTd目前的争议及进展有一较全面的了解 ,以推动对 QTd的发生机制和临床应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并寻找更可靠和有效的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方法。另外 ,由于我国学者当时在介绍此方法时 ,忽略了两个重要问题 :1 2导同步记录以及目前还不能用于临床 ,因此有必要在此编者按中着重提出 ,望能引起读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严重心律失常与QT离散度(QTd)之间的关系.本文对40例60岁以上老年AMI患者首次心电图的QTa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老年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组平均QTd为68.3±26.4ms.而无心律失常组平均QTa为47.3±22.4ms。两组相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而且QTd愈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愈高,室颤的可能性愈大。因此,AMI早期QTd明显增大者.应高度警惕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与QT离散度的关系刘宪恩王丽娜(西安军工医院710077)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律失常QT间期离散度近年来,我院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92例,为了探讨室性心律失常与QT离散度的关系,我们对所有患者入院后第一次心电图的QT离散度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JT间期离散度(JTd)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测量63例AMI患者首次心电图的QTd及JTd,比较有室性心律失常组与无心律失常组的QTd、JTd.结果:AMI有室性心律失常组QTd及JTd显著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QTd(112.86±33.84)ms对(54.48±24.43)ms,JTd(101.43±36.34)ms对(41.38±19.22)ms,P<0.01.结论:QTd或JTd增大时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性增大.  相似文献   

17.
QT离散度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QT离散度 ( QT dispersion;QTd)是指一份心电图标准十二导联中 QT最大值 ( QTmax)与 QT最小值 ( QTmin)之间的差值。试图用这个差值来反映心室复极的离散情况 ,从而探测发生室性心律紊乱的可能性。1 992年 Higham等[1] 研究表明 :人体表同步十二导联 QT离散度与直接从心外膜记录的动作电位室性恢复时间离散度密切相关 ( r=0 .84,p=0 .0 0 1 )。正常人生理性心室复极不一致所造成的QTd很小 ,而在病理状态下 ,QTd就会明显增大。QTd作为一种无创性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的指标 ,临床应用日趋广泛 ,现就有关研究涉及的方法学及诸多疾病作一…  相似文献   

18.
分组测量21例低血钾患者未补钾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前3-5天的OTd与Q-Tc间期离散度(QTcd).以及补钾后的QTd、QTcd并与21例血钾正常组作对照。结果显示:低血钾组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前教天内的QTd、QTcd值明显增大,且显著高于补钾后和对照组.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t),认为低血钾QTd增大可作为预测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QT离散度与扩张型心肌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 (DCM) QT离散度 (QTd)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测量 6 9例DCM患者同步 12导联心电图。结果 :在 DCM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 (32例 ) QTd为 (92± 31) m s,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 (37例 )为 (6 2± 19) m s,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随 QTd增大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增高。结论 :QTd是 DCM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监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以QT间期离散度监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发生致心律失常作用对QT间期离散度的变化。方法 对346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测量治疗前后QTcd及动态心电图,并与102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 室性心律失常组治疗前与对照组间QTcd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好转组QTcd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效组QTcd无明显变化,致心律失常组QTcd反而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