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建立替米沙坦原料中16种N-亚硝胺类基因毒性杂质的UPLC-MS/MS检测方法.方法:SHIMADZU Shim-pack Velox Biphenyl色谱柱(150 mm×4.6 mm,2.7μm);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0.1%甲酸的甲醇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0.55 mL·min-1;柱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氯沙坦钾原料药及其制剂中6种N-亚硝胺类基因毒性杂质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法测定氯沙坦钾原料药、氯沙坦钾片、氯沙坦钾胶囊、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中N-亚硝基二甲胺(NDMA)、N-亚硝基二乙胺(NDEA)、N-亚硝基-N-乙基异丙胺(NEiPA)、N-亚硝基二异丙胺(NDiPA)、N-亚硝基二苯胺(NDPA)、N-亚硝基二丁胺(NDBA)6种N-亚硝胺类基因毒性杂质含量。色谱柱为SHIMADZU SH-L-17Sil MS毛细管柱;采用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50℃;进样量为1μL;载气为氦气,流速为1 mL/min。离子源为电子轰击源,离子源温度为250℃;溶剂延迟时间为3.1 min;采集模式为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 NDMA、NDEA、NEiPA、NDiPA、NDPA、NDBA与其相邻色谱峰之间的分离效果均良好,分离度均大于3.8;其线性范围分别为4.9~486.0、4.9~488.5、4.5~451.5、6.8~683.5、5.2~525.0、5.2~520.0 ng/mL(r≥0.999 8),定量限分别为4.86、4.88、...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奥美沙坦酯中7个基因毒性杂质:N-亚硝基二甲胺、N-亚硝基-4-甲基-4-氨基丁酸、N-亚硝基二乙胺、N-亚硝基乙基异丙基胺、N-亚硝基二异丙胺、N-亚硝基二丙胺、N-亚硝基二丁胺。方法 采用Agilent poroshell PFP (100 mm×2.1 mm,2.7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甲醇(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柱温40℃;采用APCI离子源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对7个基因毒性杂质同时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各杂质质量浓度在1~100 ng/mL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5;低、中、高3个浓度的加样回收率(n=3)为83%~117%,RSD值为0.8%~4.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87%~106%;检测限范围为0.02~0.19 ng/mL,定量限为0.06~0.65 ng/mL。4批奥美沙坦酯样品中均未检出杂质。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测定奥美沙坦酯原料药中7个亚硝胺类杂质,为奥美沙坦酯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同时检测替格瑞洛原料药中3种N-亚硝胺类杂质N-亚硝基二异丙胺(NDIPA)、NDMA和NDEA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VF-WAXms毛细管柱(30 m×0.25 mm,1.0μm),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50℃,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速为1.0 mL/min,进样方式为不分流,进样量为1μL。离子源为电子轰击离子源(EI),溶剂延迟7 min;电压为70 eV,离子源温度为250℃;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定量离子质荷比(m/z)为130→88(NDIPA),74→44(NDMA),102→85(NDEA),检测定性离子m/z为130→42(NDIPA),74→42(NDMA),102→56(NDEA)。结果 NDMA,NDEA和NDIPA的质量浓度分别在2.09~20.88 ng/mL(r=1.000 0,n=5),0.61~6.14 ng/mL(r=0.999 9,n=5)和0.58~5.83 ng/mL(r=0.999 9,n=5)范围内与各自和内标物峰面积的比值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  相似文献   

5.
N-亚硝胺类基因毒性杂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缬沙坦事件”之后,N-亚硝胺类基因毒性杂质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药物中N-亚硝胺类基因毒性杂质和相关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以及近20年来国内外有关药物中基因毒性杂质监管指南的完善历程。N-亚硝胺类基因毒性杂质作为一类高反应活性的基因毒性杂质,主要来源于药物合成过程中发生的副反应,以及药物在储存或者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氧化或还原等反应。所有的动物实验表明,N-亚硝胺类具有很强的致癌性。在理论上,所有药物都存在N-亚硝胺类杂质或被N-亚硝胺类杂质污染的风险,由于该类化合物在药物中常以痕量形式存在,在分析检测过程中药物基质干扰大,因此建立便捷、高效的分析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法同时测定盐酸二甲双胍制剂中2种基因毒性杂质N-亚硝基二甲胺(N-nitrosodimethylaminen, NDMA)和N-亚硝基二乙胺(N-nitrosodiethylamine, NDEA)的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离子源为APCI(+),色谱柱为ACE Excel 3 C18-AR柱(100 mm×4.6 mm, 3μm),以体积分数0.1%甲酸水溶液(A)-质量分数0.1%甲酸甲醇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1,进样体积5μL。结果 NDMA和NDE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99~99μg·L-1(r>0.999 9)和0.53~53μg·L-1(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0.9%~98.9%,定量限分别为0.99和0.53μg·L-1,检测限分别为0.3和0.2μg·L-1。用建立的方法测定不同剂型的6批样品,2批...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采用气相色谱-二级质谱法测定泊沙康唑中基因毒性杂质对甲苯磺酸甲酯、对甲苯磺酸异丙酯、BS-1中间体-2和BS-1中间体-3残留量。方法:采用DB-5MS色谱柱(30 m×0. 25 mm,0. 25μm);柱温采用程序升温;采用三重四级杆质谱检测器;载气以恒线速度控制模式;采集模式:MRM(质谱多反应监测);不分流进样。结果:对甲苯磺酸甲酯线性范围为1. 96~244. 61ng·ml-1(r=0. 999 9),对甲苯磺酸异丙酯线性范围为2. 19~273. 53 ng·ml-1(r=0. 999 6),BS-1中间体-2线性范围为2. 19~273. 3 ng·ml-1(r=0. 999 9),BS-1中间体-3线性范围为5. 13~256. 5 ng·ml-1(r=0. 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 9%(RSD=18. 66%),100. 2%(RSD=4. 63%),94. 3%(RSD=12. 26%),120. 5%(RSD=5. 64%)(n=6)。结论:分析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及重复性好,可用于泊沙康唑中四种基因毒性杂质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对常见烷基磺酸酯类和芳基磺酸酯类基因毒性杂质进行检测。4种烷基磺酸酯和苯磺酸甲酯以甲磺酸丁酯做内标通过GC-MS/MS法测定,色谱柱为HP-5MS UI (30 mm×0.25 mm,0.25μm),载气为氦气,流速为1.0 mL·min-1,进样口温度设为250℃,分流比为10∶1,升温程序的初始温度为80℃,保持1 min,然后以30℃·min-1的升温速率上升到240℃保持2 min。质谱检测器为电子轰击离子源(EI源),数据采集条件为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以临床药物氯沙坦钾和甲磺酸加贝酯的原料药为样品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线性范围在3~50 ng·mL-1和9~150 ng·mL-1,相关系数r>0.999加标回收率在80%~120%之间,检测限分别是1和3 ng·mL-1;10种芳基磺酸酯通过LC-MS/MS法测定,色谱柱为CSH Fluoro-phenyl (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甲醇(B)-5 mmol·L-1甲酸铵(D),流速为0.2 mL·min-1,进行梯度洗脱,梯度程序(T/%B)设置为0/20、25/90、35/90、42/20。质谱检测器为电喷雾电离,电离模式为正模式(ESI+)数据采集为动态多反应监测模式(dMRM),以临床药物氢溴酸西酞普兰的原料药为样品进行方法验证。结果显示线性范围分别在9~2 000 ng·mL-1、3~100 ng·mL-1和0.9~30 ng·mL-1,相关系数r>0.999,加标回收率在80%~120%之间,检测限分别是30、1和0.3 ng·mL-1。两种检测方法在上述原料药中均未检出潜在的磺酸酯类基因毒性杂质,建立的分析方法可靠有效,可为药物质量控制和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GC-MS/MS分析方法测定坎地沙坦酯片中基因毒性杂质1-氯乙基环己基碳酸酯。方法 采用DB-5MS(30 m×0.25 mm,0.25 μm)毛细管柱,程序升温,初始温度80 ℃,以20 ℃·min–1的速率升至300 ℃,维持5 min,以氦气为载气,流速1.0 mL·min–1,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结果 1-氯乙基环己基碳酸酯在4.4~437.8 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为4.4 ng·mL–1,检测限为2.2 ng·mL–1,平均回收率为95.6%(RSD=6.3%,n=9)。结论 本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坎地沙坦酯片中基因毒性杂质1-氯乙基环己基碳酸酯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阿奇霉素原料药及其制剂中N-亚硝基二甲胺(NDMA)、N-亚硝基-N-甲基-4-氨基丁酸(NMBA)、N-亚硝基二乙胺(NDEA)、N-亚硝基乙基异丙胺(NEIPA)、N-亚硝基二异丙胺(NDIPA)、N-亚硝基二丁胺(NDBA)6种N-亚硝胺类基因毒性杂质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方法 色谱柱为ACE Excel 3 C18-AR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6 mL/min,离子源为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源,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结果 NDMA,NMBA和NDEA,NEIPA,NDIPA,NDBA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48~48.00 ng/mL和0.13~13.25 n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 0.995 0,n=6);NDMA,NMBA,NDEA,NEIPA,NDIPA,NDBA的检测限分别为0.16,0.16,0.04,0.04,0.04,0.04 ng/mL,定量限分别为0.49,0.48,0.13,0.13,0.13,0.13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GC-MS/MS测定索法酮中基因毒性杂质异亚丙基丙酮的含量。方法 采用顶空进样法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DB-Heavy WAX (30 m×0.25 mm,0.25 µm),质谱检测器的离子源采用EI源,采集方式为选择性离子监测模式(SIM)。结果 异亚丙基丙酮在0.047 12~1.885 μg·mL–1(LOQ~200%)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n=6),相关系数(r)为0.999 6,定量限为47.12 ng·mL–1,检测限为18.85 ng·mL–1,精密度RSD为1.43%。回收率为84.45%~91.58%,RSD为2.88%,溶液稳定性良好。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耐用性好,适用于索法酮中异亚丙基丙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地氯雷他定中基因毒性杂质氯甲酸乙酯含量的GC-MS方法。方法 采用CNW CD-ACIDWAX色谱柱(30 m×0.25 mm,0.25 μm)进行分离,载气为氦气,气体流速为1.2 mL·min-1。通过20∶1分流顶空进样,顶空温度为70℃,程序升温:50℃柱温箱条件下保持5 min,再以10℃·min-1升温至80℃,保持3 min。在SIM扫描方式下,检测氯甲酸乙酯的含量,定量离子为m/z 63。结果 氯甲酸乙酯浓度在0.05~4.00μg·mL-1内线性良好,分析方法的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回收率、溶液稳定性、耐用性等均在相关验证指导原则的规定范围内。结论 该定量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地氯雷他定原料药中氯甲酸乙酯的杂质检测。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苯甲酸阿格列汀中基因毒性杂质苯甲醛、苯甲醇、2-氰基溴苄和三正丁胺的分析方法。采用6%氰丙基苯-94%二甲基硅氧烷为固定相(DB-624,0.32 mm×30 m,1.8μm),用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结果显示4种待测物均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2,检测限均为2 ng/ml,平均回收率在90%~100%,且供试品溶液、杂质对照品溶液和系统适用性溶液在室温(25℃)放置12 h内稳定。3批生产规模样品中均未检出2-氰基溴苄、苯甲醛、苯甲醇和三正丁胺。说明本试验建立的分析方法灵敏度高、分离度好、结果准确,可有效分离并测定苯甲酸阿格列汀中的4种潜在毒性杂质,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LC-MS/MS方法测定酒石酸溴莫尼定中苯胺类基因毒性杂质(6-氨基喹喔啉、4-硝基邻苯二胺、6-氨基-5-溴喹喔啉)的含量.方法 采用色谱柱ZORBAX Eclipse Plus C18(2.1 mm ×50 mm,1.8 μm),流动相为0.1%乙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0.35 mL·...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富马酸卢帕他定中偶氮二异丁腈(azodiisobutyronitrile,AIBN)杂质的含量。方法 采用DB-624毛细管柱(30 m×0.25 mm,1.4 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70℃,以12℃·min-1升到250℃,以氦气为载气,流速为0.6 mL·min-1,采用电子轰击电离源(EI),在单离子检测模式(SIM)下选择m/z 69、m/z 54和m/z 41进行检测。结果 AIBN浓度在0.155 2~3.103 μg·mL-1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8);检测限为0.045 μg·mL-1,定量限为0.15 μg·mL-1,样品中杂质AIBN测定结果的重复性良好,RSD(n=6)为0.31%;杂质AIBN低、中、高浓度的加样回收率(n=3)分别为103.9%,101.0%,99.4%,RSD(n=3)分别为0.03%,0.11%和0.08%。经检测,3批富马酸卢帕他定供试品中AIBN均未检出。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富马酸卢帕他定中AIBN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替米沙坦的浓度。方法:液相色谱:采用Agilent Zorbax C18色谱柱(100 mm×2.1 mm,3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流速:0.2 mL·min~1,进样量10μL;质谱: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选择性检测质荷比(m/z)为513(替米沙坦)和434(内标)带负电荷的分子离子峰定量。样品用固相萃取小柱提取处理。结果:本法线性范围为1.0~500μg·L~1,最小检出浓度为1.0μg·L-1(S/N≥5)。血浆中替米沙坦的回收率为99.3%-106.5%,日内RSD≤10.4%,日间RSD≤14.0%。结论:本法适用于临床替米沙坦治疗药物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缬沙坦中潜在的遗传毒性杂质2-氰基-4''-溴甲基联苯(杂质1)和2-氰基-4'',4''-二溴甲基联苯(杂质2)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 (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冰乙酸(700:300:1),检测波长210nm,流量0.8 mL?min-1,柱温30 ℃,进样量20 μL。结果:杂质1和杂质2与主成分之间分离度良好,在0.045-~0.18 μg?mL-1的浓度范围内杂质1和杂质2的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分别为1.000和0.999 5);杂质1和杂质2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57%和107.38%,RSD(n=9)分别为1.9%和7%。结论:所建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缬沙坦中的遗传毒性杂质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盐酸普萘洛尔缓释片中基因毒性杂质N-亚硝基普萘洛尔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检测方法。方法 Waters ACQUITY UPLC CSHTM C18色谱柱(3.0 mm×150 mm, 1.7μm),10 mmol·L-1甲酸铵的水溶液(含0.1%甲酸)作为流动相A,乙腈溶液(含0.1%甲酸)作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1,柱温为50℃,进样器温度为5℃,进样体积为10μL,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对盐酸普萘洛尔缓释片中的N-亚硝基普萘洛尔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N-亚硝基普萘洛尔在1~20 n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低、中、高3个浓度的加样回收率(n=3)在98.4%~103.2%之间,RSD≤2.7%。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9 ng·mL-1和0.3 ng·mL-1。检出盐酸普萘洛尔缓释片中基因毒性杂质N-亚硝基普萘洛尔含量为1.8μg·g...  相似文献   

19.
复方替米沙坦片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复方替米沙坦片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制备替米沙坦分散体以提高替米沙坦的水溶性,选用利于氢氯噻嗪稳定的辅料,采用双层压片工艺制备了复方替米沙坦片,对处方工艺进行筛选与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并通过加速试验考察片剂稳定性.结果:以优选处方工艺制备的样品质量稳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片替米沙坦和氢氯噻嗪含量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5%(RSD=0.79%)和99.37%(RSD=0.40%).结论:该处方工艺合理,所得产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HPLC测定奥美沙坦酯中潜在的基因毒性杂质[杂质1N-(三苯基甲基)-5-(4''-溴甲基联苯-2-基)四氮唑,杂质2N-三苯甲基-5-(4'',4''-二溴甲基联苯-2-基)四氮唑]的含量和限度。方法 采用Phenomenex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0.1%冰乙酸水溶液-0.1%冰乙酸乙腈溶液(15:85);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5 mL·min-1;柱温:25℃。结果 杂质1 和杂质2 均在0.030 97~0.247 7 μg·mL-1内线性良好(r分别为0.999 6和0.998 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37%和94.43%,RSD分别为2.38%和2.72%(n=9)。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灵敏,可以作为奥美沙坦酯中基因毒性杂质1 和杂质2 的液相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