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患者面部长期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而产生的依赖性非化脓性炎症,简称面部激素性皮炎.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继湿疹、银屑病、痤疮、荨麻疹之后的又一大门诊皮肤病,在临床单用西医疗法或中医疗法效果都不尽满意.笔者自2000年~2007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68例,并与单纯西医激素疗法治疗的55例对比观察,获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为了探索基层医院治疗该病有效可行的方法,2005--2008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78例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面部接触性皮炎,属皮肤科常见病,现就本人在门诊用冷敷方配合抗炎抗过敏西药治疗该病58例的情况做以下报道: 相似文献
5.
女性面部痤疮是青春期女性常见的皮肤病,俗称“青春痘”,中医学称之为“粉刺”、“肺风粉刺”等,好发于颜面、胸背等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临床以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疹、结节、囊肿为主要表现。1995-05—2009-02,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女性面部痤疮60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应性皮炎44例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符合入选条件的A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予西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和EOS计数、血清总IgE含量的改变。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和血清总IgE含量的改变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AD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椎动脉型颈椎病也称颈性眩晕,是因为颈椎病变引起椎一基底动脉缺血而出现头晕、耳鸣、肢体麻木无力,甚至猝倒等一系列症状,是中老年常见病,约70%患者可有椎动脉受累,且50岁以上的头痛、头晕患者50%与颈椎病有关。笔者于1999年11月~2005年8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并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的6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酒渣样皮炎是发生在颜面中部的因毛细血管扩张导致的慢性炎症皮肤病,病程进展缓慢,经久难愈。2006-03—2008-03,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100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胶原贴敷料外用联合中药内服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停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口服氮卓斯汀片2 mg,2次/天,同时内服中药汤剂。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胶原贴敷料外用,对照组采用维生素E霜外涂,均以8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4周、8周愈显率分别为88.89%和91.11%,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和97.78%;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57.14%和65.71%,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94.29%。两组愈显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内服并外用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优于中西药联合内服并外涂维生素E霜治疗。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患者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采用递减法、减次法、替代法,复方甘草酸苷、抗过敏药以及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的药物等治疗,中药采用面部湿敷,配以个体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结果:58例中,治愈30例(51.7%),显效15例(25.9%),有效11例(19.0%),无效2例(3.4%),总有效率为96.6%.结论:采用中西结合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具有治愈高、疗程短、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6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质类固醇激素是皮肤病治疗中最常应用的药物之一。近年来,随着皮质类固醇激素外用制剂及含皮质类固醇激素化妆品的广泛使用,导致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皮肤科门诊的多发病之一[1]。2002-04~2004-12,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64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6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4例均为我院皮肤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4例,男10例,女54例;年龄14~62岁;病程2~9个月。对照组60例,男9例,女51例;年龄16~47岁;病程1个月~1年。2组患者所用药物及化妆品为皮炎平、肤轻松、…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激素性皮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部激素性皮炎是因为面部长时间外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引起的以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红斑、丘疹、干燥、皮肤萎缩等为临床表现的慢性皮肤病.近年由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使用不当或滥用而导致类固醇激素性皮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面部激素性皮炎现已成为继湿疹、银屑病、痤疮、荨麻疹之后的第5大门诊皮肤病[1].本院皮肤科自2006年1月-2007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面部激素性皮炎取得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87例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取口服阿伐斯汀胶囊与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服用阿伐斯汀胶囊与复方甘草酸苷胶囊的基础上口服中药;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以及平均起效时间,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平均起效时间快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2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的症状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值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6.67%)比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4.29%)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评分,促进平均起效时间,还能提高临床效果,预后效果良好,安全高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秦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61-62
目的观察皮炎汤加减联合丁苯羟酸乳膏治疗血热风燥型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皮炎汤加减联合丁苯羟酸乳膏外用治疗,对照组口服皮肤病血毒丸配合丁苯羟酸乳膏外用治疗。两组以7天为1疗程,观察2个疗程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8.4%和81.6%。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皮炎汤加减联合丁苯羟酸乳膏治疗血热风燥型面部脂溢性皮炎有显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性皮炎36例郑继达合肥痔瘘医院230011安徽合肥市长江东骆487号刘广合安徽省立医院近4年来,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异位性皮炎36例,疗效尚好。1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在1~65岁之间,1~15岁12例,1... 相似文献
19.
<正> 1982年以来对常规用西药病情反复发作、以及对药物不能耐受或有禁忌症的偏头痛病人,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偏头痛病程在一年以上的78例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78例,66例为门诊病人,12例住院病人,病程均在一年以上,最长15年。男32例,女46例;年龄13~66岁,平均35.8岁。按上海华山医院等分型:典型偏头痛21例,普通型44例,基底型2例,偏瘫型2例,眼肌麻痹型3例,丛集性头痛6例,无腹型偏头痛。未统计儿童偏头痛。 相似文献
20.
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踝部骨折7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78例,其中男52例,女26例;13~15岁3例,16~40岁55例,40岁以上20例;左侧36例,右侧42例;合并距骨脱位40例,跟骨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