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解鼻内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 (BDP)粉末 (每日 4 0 0 μg)对普通感冒有何影响 ,能否阻止其发生并发症。采用双盲法随机选择 5 4例患者 (男 5例、女 4 9例 ) ,平均 4 0 .3岁 ,分为安慰剂组 (2 6例 )和 BDP组 (2 8例 ) ,均采用鼻腔粉末吸入器给药 ,每侧鼻腔 2 0 0 μg,1次 /日 ,不间断辅助治疗。记录初始、第七天、第十四天症状和鼻镜、上颌窦超声波检查结果 ,每天记录下列症状 :鼻塞、流涕、鼻痒、喷嚏、咳嗽、咽喉痛和声音嘶哑 ,按下列标准记分 :0 =无 ,1=轻微 ,2 =中度 ,3=显著。并分别记录第一周、第二周各症状记分之和 ,痊愈按症状…  相似文献   

2.
二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二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00例临床确诊为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患者随机分成三组:盐酸西替利嗪治疗组30例,二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治疗组30例,联合治疗组40例.分别于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由患者和观察者对鼻部和非鼻部症状、体征进行评估计分,根据得分多少进行疗效评价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盐酸西替利嗪和二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对减轻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症状均有效,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联合治疗组疗效等同于二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治疗组而高于盐酸西替利嗪治疗组,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组胺的H1受体拮抗作用与皮质类固醇的抗炎作用相结合,是最有效的治疗中及重度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方法.理想的治疗药物是既能治疗急性反应症状,又能治疗迟发反应症状.  相似文献   

3.
自主神经系统尤其是副交感神经对感冒时鼻分泌物增多等鼻症状的产生起重要作用。鼻内应用异丙阿托品则可以抑制乙酰胆硷攻击后造成的鼻分泌增强反应,并可缓解急性鼻炎、不明原因的感冒和常年性鼻炎的症状。但如阿托品用量过大,常会引起视力模糊或尿潴留。本文研究了健康人鼻腔对阿托品的耐受性并观察了接受鼻腔内鼻病毒接种的病人在鼻内应用硝酸甲基阿托品(AM)以后的症状变化情况,第一组实验于正常人鼻内应用AM250~500μg。每日4次,持续5天。对照组则使用安慰剂。结果应用AM的受试者发生了鼻干或全身性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鼻用二丙酸倍氯米松(beclometh-asonedipropionate,BDP)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方法3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接受4周BDP(200μg/次,2次/日)喷鼻治疗后,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其晨血皮质醇浓度,同时检测31例健康人的晨血皮质醇浓度作为对照。结果接受4周BDP治疗后变应性鼻炎患者与健康人的晨血皮质醇浓度分别为(388.9±146.1)nmol/L和(418.9±174.9)nmol/L,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剂量(400μg/天)下持续使用4周BDP没有导致变应性鼻炎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变应性鼻炎121例分别使用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伯克纳)和0.25%氯霉素眼液治疗.结果伯克纳组有效率为92.2%,0.25%氯霉素组有效率为28.1%.结论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可迅速缓解症状,控制炎症,安全、方便,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
二丙酸倍氯米松加吉诺通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应用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喷鼻及吉诺通口服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方法 81例(101耳)分泌性中耳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52耳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及吉诺通口服.对照组49耳用传统方法治疗.全部病例随访8~16个月(平均11.9个月).结果对比观察两组疗效.治疗组35耳显效(67.3%),有效12耳(23.1%),无效5耳(9.6%),总有效率90.4%.对照组21耳显效(42.9%),有效19耳(38.8%),无效9耳(18.3%),总有效率81.7%.组间比较P<0.05.结论加用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喷鼻及吉诺通口服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优于单纯的传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经鼻内镜治疗鼻内型先天性脑膜脑膨出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鼻部脑膜脑膨出临床少见 ,分为额筛型和基底型 ,基底型称为鼻内型。现将我科治疗 2例报告如下。例 1 男 ,4岁。因左侧鼻塞 3岁时在当地医院行“左侧鼻息肉摘除术” ,术后左侧鼻腔通气好转 ,但左鼻流清水样鼻涕 ,无头痛及发热 ,因 1个月来左侧鼻塞加重 ,清涕增多于2 0 0 0年 11月入院。查体 :外鼻无畸形 ,左侧鼻腔内见淡蓝色半透明肿物 ,触之有囊性感 ,不出血 ,蒂部窥不清。鼻腔分泌物糖定量 4 1mmol/L ,CT及磁共振成像 (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MRI)均示前颅底骨质缺损 ,脑组织突入鼻腔。入院诊断为先天性脑膜脑膨出 (鼻内型 )…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临床上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抗组胺药物,主要通过拮抗组胺H1受体,抑制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及释放介质,而达到治疗作用。一类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通过多种途径和多个靶点发挥其抗炎抗过敏作用。近年研制的糖皮质激素喷雾剂,具有局部作用强,全身作用轻微,安全性好等特点,逐渐在临床上推广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应用雷诺考特(Rhinocort)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6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随机分组,实验组30例应用Rhinocort鼻喷雾剂治疗,对照组30例施以鼻腔微波热凝治疗.于治疗结束后1月和1年分别进行近期和远期疗效评定. 结果两组的近、远期疗效分别为93.3%、96.7%和70.0%、63.3%,χ2检验两组疗效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Rhinocort鼻喷雾剂鼻内应用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使用方便,起效快速,定量准确,全身生物利用度低,安全性和有效性好,是目前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内镜治疗鼻源性眶内脓肿的疗效。方法 :对 4 6例鼻源性眶内脓肿行内镜下切开引流及病灶根治术。结果 :4 1例患者 (89.1% )达到治愈 ,2例由于球后视神经炎而视力差 ,另有 3例残留不同程度的眼球运动障碍。结论 :对于鼻源性眶内脓肿应在脓肿切开的同时治疗原发病灶 ,鼻内镜对此类手术有优势 ,但仍需注意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王占军  张雁冰 《耳鼻咽喉》2002,9(4):207-208
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鼻源性眶内脓肿的疗效。方法:对46例鼻源性眶内脓肿行内镜下切开引流及病灶根治术。结果:41例患者(89.1%)达到治愈,2例由于球后视神经炎而视力差,另有3例残留不同程度的眼球运动障碍,结论;对于鼻源性眶内脓肿应在脓肿切开的同时治疗原发病灶,鼻内镜对此类手术有优势,但仍需注意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内接触性头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鼻内镜手术治疗由于鼻内接触点引发头痛的方法。方法:对24例存在鼻内接触点的偏头痛或丛集性头痛的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根据患者的解剖变异不同,实行相应的手术方式,以解除鼻内接触点。结果:24例患者随访12~36个月,痊愈8例,好转13例,无效3例。结论:鼻内接触性头痛由于病因隐匿,容易被忽视,必须加强对该病的认识,鼻内镜下手术解除鼻内的接触点是治疗该病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吸入类固醇在处理特异性鼻炎的作用已被确认,相比之下,对非特异性鼻炎的作用却研究不足。作者对非特异性鼻炎病人每天用二丙酸倍氯米松(BDP)600μg,共12周,作为与安慰剂对照的长期双盲试验。规定选择常年性鼻炎病人有鼻塞、阵发性喷嚏、浆液粘液性鼻溢液存在。而对有季节性或特异性家族史、常见吸入性变应原皮试阳性、鼻息肉、鼻脓毒病、鼻中隔偏曲或X线鼻窦异常的病人除外。试验前4周停止所有治疗,入院后对鼻塞、前鼻孔溢液、后鼻孔溢液和面痛以0~5度分度作为症状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重建鼻内结构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对183例鼻源性头痛患者术前行鼻内镜检查和CT扫描,发现鼻腔解剖结构异常,鼻内镜下重建鼻内结构。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治愈156例(85.2%),显效18例(9.8%),无效9例(5.0%),临床总有效率95.0%。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由鼻腔、鼻窦的解剖异常或疾病引起的鼻源性头痛,视野清晰明亮,操作准确,切除病灶彻底,并能使鼻内结构恢复正常,治疗效果良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鼻内镜下鼻内结构重建治疗鼻源性头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内结构重建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对50例鼻源性头痛患者实施鼻内镜下矫正鼻内解剖异常,去除鼻腔、鼻窦内病变组织,开放病变窦口,使鼻中隔居中,维持中下鼻甲的形态,消退鼻窦炎症。结果 术后随访3 ~18个月,治愈30例,占60%; 显效12例,占24%; 有效5例,占10%,临床总有效率94%, 无效3例。结论 鼻内镜下鼻内结构重建手术视野清楚,能够准确彻底地清除病灶,使鼻内结构恢复正常,治疗效果良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鼻内泪囊应用解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鼻内窥镜的广泛应用和发展,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成为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新兴术式,有逐渐取代鼻外进路的趋势。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准确判定泪囊窝在鼻腔外侧壁的位置,因此与之相关的鼻内泪囊应用解剖研究意义迫切。本文就鼻内泪囊应用解剖的研究方法、现状及存在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由于鼻内窥镜的广泛应用和发展,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成为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新兴术式,有逐渐取代鼻外进路的趋势。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准确判定泪囊窝在鼻腔外侧壁的位置,因此与之相关的鼻内泪囊应用解剖研究意义迫切。本文就鼻内泪囊应用解剖的研究方法、现状及存在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作者们在14例成年普通感冒患者(男6例,女8例)所收集到的鼻分泌物,用细胞学检查发现有大量的颗粒白细胞,测定分泌物蛋白水解活性和各种血清蛋白酶抑制因子的浓度,有大量的蛋白酶溶酶体从细胞中析出进入鼻分泌物中。在感染期间粒性蛋白酶有很重要的作用,即噬菌作用和分解感染物质成为微小的分子并激活化学介质和酶原的作用。他们的蛋白水解活性是通过血清蛋白酶抑制因子或小分子量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浸透作用而受到控制。弹性硬蛋白酶及溶解纤维蛋白的活性在感冒发作3天后增加。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在感冒期间有大量嗜中性弹性硬蛋白酶从粒性白细胞中释出并进入鼻分泌物中,而α_1-抗胰蛋白酶的漏入也随之增加。在大量鼻漏时,溶解纤维蛋白的高活性,主要归因于嗜中性蛋白酶,很适宜破坏和排除鼻分泌物。胰蛋白酶样蛋白酶活性非常低。在所有血清蛋白酶抑制因子中,未见到α-胰蛋白酶间抑制因子,仅在两例临床症状最严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价治疗局限性湿疹的疗效和安全性,2004年5月~2006年5月我科用丙酸倍氯米松霜剂(本院制剂室配制,主要成分为0.75%倍氯米松)薄涂治疗外耳湿疹,并与派瑞松(主要成分为0.1%曲安奈德和1%硝酸益康唑)疗效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利用鼻内自体材料在内镜下重建鼻颅底缺损治疗脑脊液鼻漏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内镜下应用鼻内自体组织对96例患者进行颅底缺损重建治疗脑脊液鼻漏。根据颅底骨缺损的部位、大小决定修复的材料和方法,18例缺损直径<0.5 cm,取游离中鼻甲黏骨膜外置法重建;35例缺损位于筛顶和筛板,缺损直径0.5~<1.0 cm,应用带蒂中鼻甲外置法重建;12例缺损位于蝶鞍斜坡,缺损直径0.5~<1.0 cm,应用带蒂鼻中隔黏骨膜瓣外置法修复;19例缺损直径1.0~<1.5 cm,应用游离鼻中隔软骨-黏骨膜瓣修复;7例缺损位于筛顶和筛板,缺损直径1.5~2.5 cm,应用筛骨垂直板加带蒂中鼻甲重建;5例缺损位于蝶鞍斜坡,缺损直径1.5~2.5cm,则应用筛骨垂直板加带蒂鼻中隔黏骨膜瓣重建颅底。结果:随访6个月~6年,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年和2年再次出现脑脊液鼻漏,1例经保守治疗后脑脊液漏停止,1例患者经再次手术治愈;3例患者于术后出现短暂性脑脊液漏,未经特殊处理自愈;其余患者未再出现脑脊液漏。结论:应用鼻内自体材料在内镜下进行颅底重建治疗脑脊液鼻漏具有取材方便、手术成功率高等优点;不同大小和不同部位的颅底缺损宜选择不同的鼻内自体材料进行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