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评定脊髓损伤患者(神志清醒)心理干预前后的情绪变化。结果心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均明显减少,有效率达92.18%,HAMA和HAMD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抑郁量表(HAMD)选取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共98名,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及非心理干预两组,对治疗前后HAMA、HAMD量表评分及特质应对方式问卷中积极应对(PC)和消极应对(NC)评分、ACT评分、FEV1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干预组患者的HAMA、HAMD量表评分、PC及NC评分、ACT评分与干预前及非干预组相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心理干预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HAMD量表评分、PC及NC评分、ACT评分、FEV1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HAMA量表评分及ACT评分在常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治疗,有助于支气管哮喘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颅颌面损伤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分别对颅颌面部损伤患者(神志清醒)心理干预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评估。结果心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均明显减少,干预前后HA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颌面部损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焦虑对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以及舍曲林联合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对26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抑郁/焦虑状态评定,其中患者有卒中后抑郁并发焦虑的60名,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接受单用舍曲林,舍曲林联合心理治疗以及不干预.采用斯堪·那维亚脑卒中量表(SSS)、Barthel指数(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测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并焦虑患病率为29.63%.抑郁与焦虑共病率为63.76%;治疗组Ⅰ和治疗组ⅡHAMD、HAMA、SSS评分减少和BI评分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ⅡHAMD、HAMA、SSS评分减少和BI评分增加较治疗组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卒中后抑郁/焦虑障碍明显降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程度和生活能力恢复;对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单用药物舍曲林或舍曲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均能提高神经功能康复程度和生活能力恢复,而且舍曲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疗效更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社区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作用.方法 在心理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86例社区冠心病患者进行焦虑水平利抑郁水平的调查,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44例)及对照组(42例),干预组在进行常规冠心病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以及干预前后的疗效.结果 在心理护理干预后,心理干预组患者的焦虑得分显著下降(P<0.01),抑郁得分显著下降(P<0.01);心理干预后,心理干预组焦虑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缓解其情绪障碍,帮助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疗法对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住院部60例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综合心理干预组和药物治疗纽,每组各30例,疗程8w。于治疗前及治疗8w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焦虑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一个疗程治疗后,综合干预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O.05);两组间评分比较综合干预组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P〈0.01)。综合干预组总有效率93.33%,药物治疗组63.33%,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O.05)。结论:心理疗法能有效缓解老年失眠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失眠症的改善和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法对老年颅脑损伤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老年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6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按神经外科护理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的心理症状评分。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理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SAS评分分别为55.83、58.87,SDS评分分别为56.97、57.93。4J0天后心理焦虑抑郁程度,对照组下降不显著,而干预组SDS、SAS明显下降,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在应激情况下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恰当的心理干预能降低焦虑抑郁程度,对病情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心理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16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其中试验组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患者则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采用Hamilton焦虑量表(HAMA)、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心理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后,其焦虑、抑郁情绪显著减少,故恰当、有计划的心理干预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情绪。长期透析患者为脆弱的人群,在对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同时,还需对患者进行多方面与多层次的关心及心理指导,解除其心理之苦、生活之忧,从而减轻负性心理对其身心健康不良的影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机械通气治疗清醒患者心理状况以及提高自我效能的作用。方法 对2009年5-11月进行治疗的37例需要机械辅助通气的清醒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常规护理加心理支持组,常规护理组采取一般护理与健康教育;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支持组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与自我调节训练,并分别在入抢救室后、机械通气后使用汉密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清醒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常规护理组与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支持组干预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机械通气后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支持组GSES评分(32.78±5.77)高于常规护理组的(26.52±5.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可以改善机械辅助通气治疗清醒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并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男性性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观察心理干预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17例确诊的男性性病患者在明确诊断后实施治疗前予以HAMA(汉密顿焦虑量表)和HAMD(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其焦虑抑郁情绪。评定结果与100名普通男性评定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将该117例确诊的男性性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心理干预组)、B组(非心理干预组),于治疗所患性病第三周末进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判定,比较治疗所患疾病过程中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男性性病患者的HAMA和HAMD评分均显著高于普通男性人群,心理干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非心理干预组。结论男性性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可能成为其求诊和持续接受治疗的障碍,心理干预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总结护理经验,从而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和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8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情绪状况,并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评分值。结果:本组慢性胃炎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心理,与国内常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护理干预后症状明显改善(P〈0.05)。结论:针对患者存在的焦虑、抑郁情绪采取心理干预、生活干预疗法等综合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康复纽,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变化,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评定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以及抑郁情况.结果 护理后,康复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的HAMA以及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部队老年心肌梗死病人心理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剑莉  李军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4482-4483
[目的]探讨军队离退休老年心肌梗死病人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126例军队离退休老年心肌梗死病人,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A)评定患者情绪状况。[结果]军队离退休老年心肌梗死病人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与国内常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焦虑抑郁症状多以轻度为主;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后精神症状明显改善(P﹤0.01)。[结论]研究证明,军队离退休老年心肌梗死病人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症状;通过积极的治疗并辅以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对焦虑、抑郁的调节与控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出产后产后抑郁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2年8月期间初产妇226例,其中88例抑郁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无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作为心理状况改善指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抑郁量表评分及焦虑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早期心理干预对抑郁症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抑郁症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进行为期8周的疗效观察。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及住院护理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显效26例(76.47%),显著高于对照组14例(41.18%)(χ2=8.74,P〈0.01),HAMD、HAMA量表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后的4、6、8周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OSIE评定8周末时社会功能康复情况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抑郁症的疗效,有利于社会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突发性耳聋患者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40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2组,即对照组20例常规治疗行开展专科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心理干预+健康教育,采用HAMD量表和HAMA量表评判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情况。结果:行不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HAMA评分均明显改善,行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更优,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时辅助专科护理联合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值得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肠易激惹综合征(IBS)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方法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米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6例IBS患者和40例正常人进行心理状态调查。结果 IBS组HAMD,HAMA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IBS组在人际关系、抑郁、恐怖、焦虑、躯体化、偏执、强迫诸因子分及SCL-90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BS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心理异常,心理因素在IBS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赵雅兰 《工企医刊》2014,27(4):920-922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疗法对泌尿系恶性肿瘤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程度。方法 将确诊为泌尿系恶性肿瘤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全部为初次住院,既往无精神病。对照组实施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支持、社会支持、患者互助治疗和行为训练等综合心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程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围手术期患者实施综合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保持平衡适应的心理状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手术及围手术期的其他综合治疗,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两组分别进行治疗前后和组间比较。6个月后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测查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抑郁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焦虑抑郁障碍,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对输卵管碘油造影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健康认知和干预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8月~2022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门诊或住院收治的需要进行输卵管碘油造影的135例患者,按照患者的就诊时间交替分入两组,心理干预组(68例)和常规干预组(67例)。常规干预组患者在造影术前、术中、术后行常规干预措施;心理干预组患者在造影术前、术中、术后行常规干预措施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在输卵管碘油造影术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抑郁、焦虑)评估;在输卵管碘油造影术后对两组患者的健康认知和干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前,心理干预组和常规干预组患者的负性情绪SAS评分和HAMD24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心理干预组患者负性情绪SAS评分和HAMD24量表得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干预组患者的负性情绪SAS评分和HAMD24量表得分较干预前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心理干预组的负性情绪SAS评分和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