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蒋玉明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189-1190
目的 观察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4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好转(P<0.05),且治疗组PH、PaO2及PaCO2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策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2月机械通气治疗COPD发生呼吸衰竭患者110例,对其进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等治疗,分析机械通气治疗结果,并及时判定COPD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病因,预防医院感染,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 110例患者中成功脱机、拔管、康复出院106例,治疗成功率为96.36%;上机时间为(7.2±2.2)d;脱机成功者机械通气前后72h血气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经序贯通气(有创通气转无创通气)达到康复,直接脱机93例与无创通气辅助13例脱机前各种临床指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浅快呼吸指数(RS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心率、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生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恰当机械通气策略,能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ARF)患者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的护理方法和体会.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ARF)患者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的护理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ARF)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进行综合性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ARF)患者中,经过治疗和护理有9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常规检查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结束后患者的PaO2含量(84.23±7.31)mmHg显著高于治疗前的(47.29±6.78)mmHg,治疗后的PaCO2含量(41.23±9.22)mmHg显著低于治疗前的(75.23±9.11)mmHg.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时有利于改善其呼吸状况,加之以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机械通气治疗的成功率,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适应性支持通气(adaptive support ventilation,AS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同步间歇指令-压力支持联合通气模式(SIMV-PSV),观察组采用ASV,比较两组HR、BP、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平均气道压(Pmean)、呼气流速(Exp Flow)、吸气流速(Insp Flow)、呼气阻力(Rexp)、吸气阻力(Rinsp)、呼气时间常数(RCexp)、吸气时间常数(RCinsp)、平均动脉压(MAP)、血气分析结果、撤机成功率和舒适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VT、RR、RCexp、Insp Flow对照组分别为(441±26)ml、(18.5±8.2)次/min、(1.3±0.4)s、(32.6±1.9)L/min,观察组分别为(667±15)ml、(13.2±0.9)次/min、(2.5±0.3)s、(38.4±3.9)L/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204、5.565、20.785、11.578,均P<0.05);舒适度优良率对照组84.00%,观察组9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8,P<0.05)。结论 ASV模式能够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RR、耗氧量及呼吸功,提高VT,操作简单,患者舒适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序贯机械通气护理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处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序贯机械通气护理),每组38例,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6.
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慢性呼吸衰竭8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仲埙 《现代医院》2008,8(5):19-20
目的了解家庭无创机械通气的疗效。方法82例患者来自我科2003年1月~2007年1月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经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在口服解痉平喘、止咳化痰药物的基础上购买了无创呼吸机进行家庭无创通气治疗。对照组单纯常规口服解痉平喘、止咳化痰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pH值明显改善,PaCO2明显下降,治疗组病情进一步好转,门诊次数减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年平均住院次数、住院天数和住院费均明显减少。结论家庭机械通气有明显疗效,有条件时应积极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疾病,可改变pH,降低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提高血氧分压(PaO2),治疗COPD成功率为80%~85%。由于无创正压通气具有无创和并发症少,治疗成功率高等优点。已成为COPD合并呼吸衰竭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b)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4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BiPAP通气加常规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用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定期记录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变化,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气4小时后2组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PaO2、pH明显增加,PaCO2、心率和呼吸频率降低(P〈0.05);24小时后改善情况更加明显。对照组需气管插管者12例(60.6%),而治疗组仅3例(1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中1例(5.0%)死亡,对照组中3例(15%)死亡,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BiPAP通气可作为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一线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发作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早期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8月—2020年9月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发作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104例,通过随机盲选的方式将其划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52例。甲组患者在确诊为重度呼吸衰竭的6 h内接受有创通气治疗,乙组患者在确诊为重度呼吸衰竭的6 h后接受有创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前,甲组和乙组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甲组的动脉血氧分压为(70.8±8.9)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为分压为(54.6±5.7)mmHg,明显优于乙组的(52.1±8.2)、(68.1±8.2)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甲组的通气治疗时间为(142.7±12.6)h、住院时间为(9.3±1.8)d,明显短于乙组的(181.3±18.5)h、(14.8±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甲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8%,乙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1.2%,甲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呼吸衰竭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护理经验,以提高治愈率。方法 2007年10月—2012年12月收治COPD呼吸衰竭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患者1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积极的内科治疗,气胸者给予患侧胸腔闭式引流,呼吸衰竭继续加重或无好转即给予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插管成功后,接PB840呼吸机或西门子呼吸机,通气前及通气后隔1~3 h,监测动脉血气分析,根据结果调节通气参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14例患者肺部感染都得已控制,安全脱机和拔管,无一例死亡。结论掌握好机械通气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COPD呼吸衰竭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早抢救治疗,可使病死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1.
120例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瑾  廖胜香  谢雪霞 《现代医院》2005,5(9):100-101
目的 总结120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 对120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全过程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治愈好转率达90%。结论 呼吸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及时给予机械通气,加强人工气道的管理,保持气道通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心理护理和胃肠营养的管理,落实各项基础护理措施是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许婷 《现代医院》2012,(Z2):20-21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评估。方法对我科2010年11月~12月90例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行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有创通气天数、VAP发生率、院内死亡率、住ICU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通气治疗可明显降低VAP发生率,减少患者住院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重症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选择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老年COPD病例 13例设为序贯治疗组 ,以同步间歇强制通气 +压力支持 +呼气末正压 (SIMV +PSV +PEEP)方式行机械通气 ,待肺部感染基本控制时判为“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 ,此时改换经鼻 (面 )罩压力支持 +呼气末正压 (PSV +PEEP)方式通气 ,以后渐减PSV水平直至脱离呼吸机 ;选择同样病例 13例作为对照组 ,常规有创通气以SIMV +PSV方式撤机。动态观察两组病例的感染、通气及氧合指标 ,记录有创和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发生情况及住重症监护病房 (ICU)的天数。结果 序贯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血气分析结果相仿 (P >0 .0 5 ) ;有创通气时间分别为 ( 7.4± 3 )d和 ( 2 2± 15 )d ,P <0 .0 1;总的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 ( 14± 7)d和 ( 2 2± 15 )d ,P <0 .0 5 ;VAP发生例数分别为 0和 7例 ,P <0 .0 1;住ICU时间分别为 ( 14± 7)d和 ( 2 5± 15 )d ,P <0 .0 5。结论 对老年COPD插管上机病例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时机及时改用经鼻 (面 )罩无创通气可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毛宗雯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6):3337-3339
[目的]研究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分为序贯通气组和对照组。达到肺部感染控制窗(PIC)后,给予两组不同的后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等指标。[结果]序贯组与对照组发生VAP例数分别为1例(5%)和7例(29%),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9.7±3.1)d和(16.9±3.7)d,住院时间分别为(15.7±3.7)d和(23.5±3.6)d,2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IC窗指导下的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能够显著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缩短重症监护和总住院时间,改善治疗效果,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创人工呼吸机是治疗各种类型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但其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常见包括恐惧焦虑心理、胃肠胀气、压迫性损伤、刺激性结膜炎、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误吸、排痰障碍等。本文总结50例人工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认为采取有针对性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可以早期发现,同时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BiPAP呼吸机在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玉国  宁燕  李强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0):1984-1985,1987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在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82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作为治疗组,并取同期达同样标准的90例患者仅采用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都明显上升(P﹤0.01),但治疗组上升更高;治疗组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PaCO2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例数也明显多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失败行气管插管6例,对照组治疗失败行气管插管21例。治疗组平均住院日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对COPD合并轻,中度呼吸衰竭疗效肯定,可降低PaCO2,提高PaO2,减轻症状,有利于呼吸肌疲劳恢复,并减少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17.
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琳  李洁月  霍学云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4590-459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对40例AECOPD伴肺性脑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进行无创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2 h、48 h的动脉血气及临床变化。[结果]40例患者5例死亡,其余患者血气分析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H值升高(P﹤0.05),PaCO2水平降低(P﹤0.05),PaO2水平升高,病人意识改善。[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对AECOPD并肺性脑病患者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李群英  张伟玲 《现代医院》2007,7(Z2):119-121
目的 总结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48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与护理. 结果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护理,43例病情好转,血气分析恢复正常,成功脱机, 5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结论在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疗效,熟悉应用呼吸机的指征,做好呼吸机管道的管理和气管导管的护理,保持气道通畅和湿化,是机械通气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氧化驱动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氧化驱动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对照组采用氧化驱动雾化吸入生理盐水20ml+糜蛋白酶2000u+地塞米松5mg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72h后PaO2、PaC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57例,治疗结束后显效15例(26.32%),有效28例(49.12%),无效14例(24.56%);对照组53例,治疗结束后显效8例(15.09%),有效20例(37.74%),无效25例(47.17%)。两组疗效比较组间资料采用卡方检验,χ2=6.4294,P=0.0402﹤0.05。[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氧化驱动雾化吸入沐舒坦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张飚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8):3854-3855
[目的]分析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0年12月澄迈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及呼吸科收治的32例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及氧疗基础上应用NPPV治疗,通过自身对照观察患者NPPV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和病情改善程度。[结果]32例患者中1例不能耐受无创通气放弃治疗;29例使用无创通气治疗后好转,病情稳定出院;2例无创通气失败,改行气管插管。NPPV治疗有效的患者2h后血气指标明显改善。PaCO,显著下降(P﹤0.05);72h后,病情明显好转。[结论]NPPV对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优点是纠正缺氧,改善二氧化碳潴留,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