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术前血液稀释和自体输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雅铭 《四川医学》2001,22(1):93-95
外伤与手术均可造成机体不同程度的失血,以往常采用输注异体血,但输异体血造成诸多并发症,血源也较困难。因此,目前主张采用术前血液稀释和自体输血,以减少失血,达到不输或少输异体血的目的。1 术前血液稀释和自体输血的方法自体输血是指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或经保存后,以供给患者在围术期输血。血液稀释是指失血时或失血前,或自体血采集过程中,或人为将患者血管扩张,输注一定量的晶体液或(和)胶体液以扩充血容量,使血液稀释,以便术中减少患者血液有形成分的丢失。1.1 术前多次采集自体血:此法多用于择期大手术,即在术前每隔3~5天采集一次…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高原地区自体输血、血液稀释在围手术期应用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23-68岁,术前Hb≥130g/L,HCT≥0.4L/L,术中出血约在800ml以上的择期外科手术病例80例,分为两组。实验纽40例,于术前或(和)麻醉后采集自体血400-800ml,用以自体血回输,术中给予扩容行血液稀释,通过监测HCT和Hb控制输血。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输血和输液。结果实验组术中输血量为(462±220)ml,比对照组(1297±640)ml减少60%,术中输血费用:实验组为46636.2元,比对照组(93379.08元)减少49.9%。术中实验组动脉血气正常,血流动力学稳定,凝血功能变化不大。结论在高海拔地区可以采用自体输血与术中扩容血液稀释相结合的方法达到节约用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术前血液稀释性自体输血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17例口腔颌面部手术患者术中采用了血液稀释自体输血 ,术后检测观察血红蛋白 (HB)、红细胞压积 (HCT)、血小板 (PLT)的恢复情况及抗生素应用时间和用量 ,15例术中同种异体输血病例为对照组。【结果】血液稀释自体输血组术前HB 134g/L ,HCT 0 42 8% ,PLT 14 6× 10 9。术后 3dHB 119g/L ,HCT 0 36 8% ,PLT 12 2× 10 9。术后 1周HB 12 1g/L ,HCT 0 40 2 % ,PLT 12 5× 10 9,恢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 ,抗生素应用时间及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血液稀释自体输血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一种安全有效的输血方式 ,有利于病人术后的恢复 ,减少输血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40例脊柱手术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预储自体输血,而观察组使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观察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异体血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输血前的HCT和Hb水平相比麻醉前明显下降,在手术结束时和术后又明显回升(P〈0.05)。结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相比预储自体输血更能显著地减少输注异体血,同时能够保证科学、合理、安全地保护血液的功能.对机体的影响也较小。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根治术中稀释式自体输血与血液稀释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光  黄宁  林鹰 《黑龙江医学》2002,26(5):337-338
目的 观察在乳腺癌根治术中采用稀释式自体输血和急性血液稀释对血液生理的影响。方法  2 4例乳腺癌根治术病人ASAⅠ~Ⅱ级 ,随机分为自体输血组 (AT)和血液稀释组 (HD)。全麻下 ,AT组采血 396~ 6 39ml,并输等量 6 %羟乙基淀粉 (HES)注射液 ;HD组先输入HES 5 0 0ml后手术。监测术中失血量、输液量、循环生理指标 ,检验术前 (T1)、血液稀释后输自体血前 (T2 )、及术后 1d(T3)的Hgb、RBC、Hct、Plt、WBC、PT、APTT、TT、FIB。结果 AT组T2 的Hgb、RBC、Hct值明显低于HD组 (P <0 0 5 ) ,而T3明显高于HD组 (P <0 0 5 ) ,AT组PT、APTT、TT、FIB各项在四个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 (P > 0 5 ) ,检验值全部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稀释式自体输血能更有效的减少血细胞流失 ,维护血液的生理功能 ,对于最大限度的避免同种输血具有更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急性等容稀释(ANH)是在术前自患者体内放出一定量的血液,同时输入晶体或胶体液以保持血容量不变,提高稀释体内血液,使术中丢失稀释血,并在适当时机回输预放的自体血,从而达到减少自体血丢失、提高机体失血耐受性的目的。其优点是减少围术期血液成分的丢失,可改善微循环,改善重要器官的灌注,提供一定量的新鲜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根据红细胞比容(Hct)被稀释的值将其分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在乳腺癌根治术中采用稀释式自体输血和急性血液稀释对血液生理的影响。方法 24例乳腺癌根治术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自体输血组(AT)和血液稀释组(HD)。全麻下,AT组采血396-639ml,并输等量6%羟乙基淀粉(HES)注射液,HD组先输入HES 500ml后手术。监测术中失血量、输液量、循环生理指标,检验术前(T1)、血液稀释后输自体血前(T2)及术后1日(T3)的Hb、RBC、Hct、Plt、WBC。结果 AT组T2的HB、RBC、Hct值明显低于HD组(P<0.05),而T3明显高于HD组(P<0.05)。结论 稀释式自体输血能更有效地减少血液流失,保存红细胞。  相似文献   

8.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作为一种操作简单、经济实用、并具有改善微循环灌注,减少异体输血及其可能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等优点的围术期血液保护措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工作中。然在临床医疗实践过程中围术期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虽能安全且有效地减少术中失血量和同种异体输血量,但也发现其存在一定的应用局限性,因此需进一步探讨和综合分析ANH在临床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其对麻醉的影响等相关问题,以此达到血液保护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性自体输血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性自体输血在外科大手术中的应用及机制。方法:40例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手术台上按8—12ml/kg放血并按1:0.5快速补充胶体液和晶体液,在手术将结束前把血回输。对照组按常规手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未再输异体血,对照组20例术中均输异体血,其中8例术后再输血,2例出现输血发热反应。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的血红蛋白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性自体输血在外科大手术中能节省库用血,减少血源性传播疾病,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其疗效确切,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欧阳春  陈姗  徐倩 《医学综述》2016,(4):816-818
目的探讨围术期自体输血血液采集方法的改良。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湖北省中山医院手术用血患者130例,根据抽签法分为围术期自体输血组和预存式自体输血组,每组65例,围术期自体输血组开始手术时采用自体血液回收仪回收血液,预存式自体输血组在围术期自体输血组的基础上,令患者在择期手术前1个月开始采血,每3~5日1次,每次300~500 m L。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异体输血量、输液量,术后止痛剂用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补体C3水平。结果围术期自体输血组异体输血量显著高于预存式自体输血组[(391±43)m L比(92±21)m L,P<0.05]。与术前相比,预存式自体输血组术后血清TNF-α水平[术前(1.19±0.25)mg/L,术后1 d(1.33±0.19)mg/L,术后7 d(1.52±0.21)mg/L]、补体C3水平[术前(116±22)mg/L,术后1 d(120±18)mg/L,术后7 d(119±17)mg/L]表现出上升趋势(P<0.05)。但围术期自体输血组手术前后的血清TNF-α水平[术前(1.19±0.22)mg/L,术后1 d(1.21±0.19)mg/L,术后7 d(1.18±0.18)mg/L]、补体C3水平[术前(115±19)mg/L,术后1 d(132±15)mg/L,术后7 d(175±18)m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自体输血组术后TNF-α水平、补体C3水平均显著低于预存式自体输血组(P<0.05)。结论改良自体输血能得到更多自体血液,能大量减少术中异体输血,提高术后TNFα和补体C3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异体与自体血回输对患者血清炎症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影响。方法:40名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自体血回输组20名;异体输血组20名。两组均于麻醉前、术后1d、术后7d采外周静脉血5ml,离心后取血清2ml于低温冰柜保存待检。结果:术后1d IgA、IgG两组均降低,IL-6、IL-8、TNF-α两组均升高,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7d与术前相比,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IL-1β、IgM两组变化不显著,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炎症性细胞因子IL-6、IL-8、TNF-α及免疫球蛋白IgA、IgG在自体输血、异体输血后变化有显著差异。自体输血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异体输血抑制了患者术后抗感染及伤口愈合等能力,对免疫功能抑制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术中自体输血及血液稀释氧代谢及血乳酸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术中自体输血期间血液稀释对氧代谢影响、血乳酸水平的变化及病人的耐受力。方法 :18例腹部及骨科全麻手术病人 ,年龄 (47.4± 14 .8)岁 ,体重 (5 6 .3± 6 .6 )kg ,ASAⅠ~Ⅱ级。采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和 /或血液回收机自体输血 ,行桡动脉穿刺置管及右颈内静脉穿刺置漂浮导管 ,分别于术前、输自体血前及输自体血后比较其血液动力学、氧代谢及动脉血乳酸的变化。结果 :术中失血 (10 36 .36± 5 16 .2 8)ml,自体输血量 (6 2 7.2 8± 2 93.5 7)ml,血液稀释程度 :HCT0 .2 3± 0 .0 3,此时HB ,HCT ,SVRI值明显下降 ,PCWP及CI值明显升高 ,MAP和HR变化不明显 ,PvO2 和SvO2 明显下降 ,DO2 ,VO2 ,O2 ER、LacticAcid变化不明显 ,回输自体血后HCT ,HB明显回升虽未达术前水平 ,但PvO2 ,O2 ER和LacticAcid变化不明显。结论 :术中血液稀释 ,HCT在 2 3%时 ,对心肺功能良好的病人是安全的 ,对氧代谢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自体输血包括术前自体储血、急性血液稀释(acutehemodilutionAHD)和血液回收3种方法。近年来在临床上均得到广泛应用。我院在2000年5~10月对51名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施行了自体输血,获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适应症: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低蛋白血症、心肺功能不全和凝血机能障碍等情况,术前血红蛋白(Hb>100g/L)、血细胞比积(Hct33%),估计术中有较大量失血,通常需要输血者。12 对象:外科择期手术患者51名,男28例,女23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40岁。椎管狭窄9例,腰椎盘突出症10例,髋关节骨折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在择期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42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自体血液回输)和观察组(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于术前、输血前、手术结束、术后24h,监测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异体血输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择期手术患者,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能够有效节约血源,减少异体输血的用量,确保患者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自体输血应用于肝癌切除术时临床麻醉与血流动力学的效果。方法该研究方便选取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对该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患者41例,麻醉后实施采血并进行ANH自体输血。观察患者术前、血液稀释后、采血后、回输血前、回输血后、术后1 d血红蛋白(Hb﹚与红细胞比容(Hct﹚水平。结果回输自体血后、术后1 d,Hb分别为(112.25±4.11﹚g/L、(119.15±5.62﹚g/L与Hct水平分别为(0.32±0.01﹚、(0.35±0.02﹚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H自体输血应用于肝癌切除术,能够有效避免术中输入异体血,明显减少红细胞的丢失。  相似文献   

16.
刘美兰  黄若玲 《华夏医学》2004,17(4):538-539
目的 :观察择期手术围麻醉期采集自体血对手术的影响 ,探讨自体输血在择期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术中出血较多的颅脑、骨科大手术行自体输血 6 0例 ,年龄 2 5~ 5 0岁 ,利用本院设备 ,于麻醉后采集一定量自体血贮存 ,以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ANH)。分别于采血前后及回输后 ,观察患者 RBC、Hb、Hct、Pit等指标变化及输血情况 ,与同期手术异体输血组 6 0例比较。结果 :自体输血组在采血后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下降 (P<0 .0 1 )。但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无差异 (P>0 .0 5 ) ,输血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也无差异 (P>0 .0 5 )。结论 :大多数出血较多的择期手术均可采用自体输血来代替同种异体输血  相似文献   

17.
自体输血在急性颅脑外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卫平  王华庆  徐晖 《浙江医学》2004,26(5):381-383
随着临床血液需求量的不断增大,血源不足现象日益严重,异体输血造成的并发症也使人们对输血观念发生改变,自体血回输及血液稀释技术在临床上应用日渐广泛.本文旨在研究自体血回输在急性颅脑外伤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肝癌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自体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手术过程中应用等容性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同时输入浓度为6%的中分子羟乙基淀粉(hydroxy ethyl starch, HES)与乳酸纳林格注射液行扩容处理,严格监测患者接受自体输血前后的血常规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及红细胞比容在开展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后呈显著下降趋势,但自体输血后,有所缓解,手术过程中,失血量为(752.2±52.3)mL的患者有23例,为(982.6±26.1)mL的患者36例,剩余41例患者失血量为(1429.9±76.8)mL;所有患者均实施自体输血,完成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cute normovolemic hemodilution,ANH)自体输血后,患者情况稳定,所有患者均未产生异常反应。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应用ANH自体输血方式,降低了术中输血量,缩短了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急性等溶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在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宏伟 《华夏医学》2002,15(6):797-798
急性等溶血液稀释自体输血作为一种有效的血液保护手段 ,在临床上越来越得到广泛使用 ,尤其是肿瘤患者 ,自体输血既可避免同种异体输血带来的并发症又能有效保护机体免疫功能。笔者将急性等溶血液稀释自体输血用于肿瘤手术患者 ,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ANH)自体输血应用于肝癌切除术时临床麻醉和血流动力学的效果。方法 :对 6 9例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患者 ,采血进行 ANH自体输血 ,静脉输注 6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 (HES)和乳酸钠林格氏液扩容。监测术前、ANH自体输血后、回输自体血之前和之后即时、以及术后第 1天血红蛋白 (Hb)和红细胞比容 (Hct)的变化情况 ,监测无创血压、心率 (HR)、血氧饱和度 (Sp O2 )、心电图 (ECG)、血 Na+ 、K+ 、Cl- 的变化情况。结果 :进行 ANH自体输血后 Hb和 Hct分别下降至 (87.5 2± 3.13) g/ L和 0 .2 8± 0 .0 2 ,回输自体血后 Hb和 Hct显著回升。术中失血量为 (10 82± 5 17) ml,6 % HES的输入量为 (16 2 7± 2 85 ) m l。术中无一例输异体血 ,平均每例丢失 RBC 2 12 m l,ANH自体输血前后无创血压、HR、Sp O2 、ECG均稳定 ,血 Na+、K+、Cl-无明显变化。结论 :ANH自体输血应用于术中失血约 10 0 0 m l的肝癌切除术 ,可以避免术中输异体血 ,显著减少 RBC丢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