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外循环开心术后并发颅内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例心脏病患者体外循环开心术后并发颅内出血或血肿,发生率为0.28%。其中硬膜下血肿4例,脑内血肿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6例死亡,2例存活,随访半年情况良好。对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应警惕颅内血肿发生并及时首选头部CT检查,正确把握开颅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脑外伤患者82例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回顾82例颅脑外伤患者心电图改变,并分析了颅脑外伤严重程度与其心电图改变的关系。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按照格拉斯哥评分及头颅CT诊断,82例病例均为重度颅脑损伤。受检者男67例,女15例;年龄17~65岁,平均34.5岁。多为青壮年,既往无心脏病史。82例重度颅脑外伤中,脑干挫伤17例,脑内血肿伴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颅底骨折伴硬膜下血肿13例,弥漫性脑组织挫伤颅骨骨折伴广泛脑挫伤5例,脑室出血伴脑挫伤14例,颅骨骨折伴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12例,脑挫伤13例。2.检测方法:82…  相似文献   

3.
自1996.9~2001.9,我科共收治60岁以上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48例,其中治愈30例,好转9例,死亡9例。本文报告有关的临床资料,并着重探讨老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点及诊治体会。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共48例,其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60~82岁,平均69.2岁。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36例,伴有脑室内出血12例。2.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发病诱因:情绪激动11例,抽烟酗酒后8例,便秘用力排便6例,劳累过度1例,无明显诱因22例。病史:高血压25例,脑动脉硬化18例,心脏病病史…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应用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2例患者中31例痊愈,1例因再次出血导致死亡,术后出现脑血管痉挛2例,经对症治疗后明显好转,均未出现颅内感染等其他并发症。结论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效果显著,并发症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2000年度本科采用美国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脑挫伤33例。因充分减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明显减少,仅发生4例,其中1例存在对侧硬膜外血肿。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3例,男23例,女10例;年龄20~75岁,平均30.4岁;均为交通事故伤。2.临床表现: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5分4例,6~8分29例。双瞳散大6例,单瞳散大27例,一侧病理征阳性25例,双侧病理征阳性7例。去脑强直1例。3.CT表现:弥漫性脑肿胀,合并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广泛硬膜下出血10例,脑内血肿1…  相似文献   

6.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指各种原因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统称。临床上可分自发性与外伤性两大类,自发性又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由各种原因引起软脑膜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因脑实质内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继发性蛛网下腔出血。SAH是加重继发性脑损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老年神经外科疾病的临床观察与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由于脑萎缩,蛛网膜下腔扩大,颅内占位性病变对脑组织的压迫相对较轻,意识障碍常不突出,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一般不明显,误诊率高,愈后差。我院对1988年1月至1996年6月老年神经外科患者566例的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中男405例,女161例。年龄60~80岁,平均67.5岁。硬膜外血肿98例,硬膜下血肿89例.脑挫裂伤76例,脑挫裂伤并蛛网膜下肢出血59例,脑内血肿56例,脑子损伤5例,脑肿瘤6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58例,脑血管循环障碍30例(颅骨凹陷性骨折14例;颅底骨折16例,其中并发脑脊液鼻温老9例,并发脑脊液耳漏者7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74例你和性颅脑外伤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进展组86例和非进展组188例,对照分析两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除首次头颅CT时间外,年龄、性别、GCS评分、瞳孔扩大、平均动脉压、合并颅骨折、合并硬膜外血肿、合并脑挫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双侧伤、首次CT血肿量、两次CT血肿量差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CS<12分、瞳孔扩大、合并脑挫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首次CT血肿量>10ml为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及时进行头颅CT检查,对血肿量>10ml,GCS评分1<12分、瞳孔扩大及合并脑挫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进展,尽早复查头颅CT以及时发现进展性出血性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对23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控制颅内压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程度分别于伤后12~24h行腰蛛网膜下腔和(或)侧脑室置管持续外引流术。结果 2.3例患者经上述治疗,其中治愈19例,轻残3例,中残1例。结论 腰蛛网膜下腔和(或)侧脑室置管持续外引流术,可早期清除蛛网膜下腔、脑室积血,解除和预防脑血管痉挛因素,提高救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Ⅳ-Ⅴ级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3例Ⅳ-Ⅴ级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急诊动脉瘤血管内栓塞后,并给予脑室外、腰大池引流、血肿清除治疗。结果17例患者恢复良好,神经功能恢复(51.52%),4例术后出现脑积水,但神经功能基本恢复(12.12%),5例患者植物生存(15.15%),7例术后临床死亡(21.21%)。结论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可以改善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Ⅳ-Ⅴ级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慢性脑积水的易患因素及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慢性脑积水治疗后良好15例,轻残2例,重残2例,死亡1例。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是多因素作用所致,脑室-腹腔分流是治疗脑积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脑动脉瘤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34%由脑动脉瘤破裂造成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是造成脑血管痉挛(CVS)、导致患者死亡和多种并发症的直接原因.因此在脑动脉瘤破裂病人的治疗中.加快血性脑脊液的吸收是良好预后的关键。电解可脱式弹簧网(GDC)栓塞术在不开颅情况下,闭塞动脉瘤,防止再山血,较之传统开颅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无法清除蛛网膜下腔的血性脑脊液。笔者采用动脉瘤栓塞后的微导管、枕大池置管注射尿激酶溶解血凝块.及持续引流的方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颅内动脉瘤破裂多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起病,可伴有脑内血肿(intracerebral hematoma,ICH)或/和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而以壁内出血(intramural hemorrhage,IMH)无SAH的颅内破裂动脉瘤罕见,作者收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指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种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疾病,但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易误诊误治.现就我院收治的1例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梗塞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梗塞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极危险的并发症,临床上不甚常见。本研究调查了本院,1996年6月至2002年1月期间,临床诊断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raumaticSubarachnoidHemorrhageT-SAH)住院病例76例,其中CT/MRI检查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梗塞的共有8例,占同期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10.53%。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24~62岁。3例有高血压史。8例患者入院后均行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及腰穿脑脊液化验,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3例合并有脑室内积血。1.2影像学资料:本组病例的第一次CT/…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13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13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中,治愈66例,好转19例,恶化5例,死亡23例,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结论配合医生进行积极地抢救病人,使病人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和护理,提高治愈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护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破裂的颅内动脉瘤手术时机的选择,多年来有所争论。作者对术前状况为 Hant Ⅰ~Ⅲ级的81例willis 环前部破裂的囊状动脉瘤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以下简称 SAH)后48~60小时施行了手术,这些病人不伴有脑内血肿。与此同时,对55例在 SAH 后8天以后施行了择期手术。30例因有脑内血肿而施行了急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1(sICAM-1)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对3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术前、术后1~3d、7~9d、13~15d血清sICAM-1进行动态观察,用TCD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结果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sICAM-1在术后1~3d、7~9d各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尤以术后7~9d变化最明显;术前、术后有脑血管痉挛组和非脑血管痉挛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sICAM-1含量与病情演变、脑血管痉挛(CVS)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脑纵裂间出血的影像学表现、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以来收治的52例外伤性颅内纵裂区出血的临床资料及救治方法。结果本组患者治愈30例,血肿经CT复查全部吸收,无神经功能障碍,13例留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9例因脑疝而死亡。结论纵裂间出血分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硬膜下血肿,两者从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和预后有所不同,神经外科医生要注重对大脑纵裂池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7例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发生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发生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大多在发病后2周内(21例,77.78%),经治疗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得到改善(P<0.05).结论 在明确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