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学院学生焦虑、抑郁、孤独及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学院大学生的生活事件与焦虑、抑郁以及孤独之间的关系,并探求情绪对于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自评抑郁量表和抑郁状态问卷》、《孤独量表》以及《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对浙江省某医学院的210名大学生进行集体问卷调查。结果性别、年级以及专业对于大学生的生活事件、情绪以及应对方式均有影响;大学生的情绪状况与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有不同程度的相关;不同的生活事件导致学生不同的情绪水平;不同情绪水平的学生倾向于不同的应对方式;最后,我们还得到了生活事件对于不同情绪的回归方程。结论医学院大学生的不良情绪有其各自的成因和特点,医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针对这些成因和特点来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学院大学生的生活事件与孤独之间的关系,探求孤独情绪对于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孤独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对浙江省某医学院的210名大学生进行集体问卷调查。结果性别、年级以及专业对大学生孤独情绪无显著影响;大学生的孤独情绪状况与生活事件以及应对方式有不同程度的相关;不同的生活事件导致学生不同的孤独情绪水平,不同孤独情绪水平的学生倾向于不同的应对方式。结论医学院大学生的孤独有其成因和特点,必须针对这些成因和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情绪障碍是常见的儿童心理卫生问题之一,一般存在情绪的体验、外在行为表现和以植物神经兴奋为主的躯体症状。国内外对于儿童与青少年期的情绪障碍研究较多,对于年幼儿童情绪障碍的研究较少,但是临床上接受咨询的幼儿情绪问题并不少见。本文从幼儿情绪障碍的本质,与年长儿童的情绪障碍区别,以及在诊断与治疗上的特殊性等共同关注的问题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正> 肿瘤的介入性治疗在国内始于80年代初,现在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对于晚期无法手术切除的恶性肿瘤,介入治疗是一种具有微创、高效、副作用小的治疗手段,介入手术病人与外科手术的病人一样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这种情绪存在于术中和其他阶段,在介入手术进行过程中,很大程  相似文献   

5.
拔牙是口腔外科在局麻下对于一些无法治疗或治疗无效的牙进行拔除的治疗方式。牙病患者围拔牙手术期经常表现出一些血压、心率和心理情绪变化,后者对拔牙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近期预后均有重要影响,不同年龄牙病患者的上述表现也并不完全相同。笔者观察了32例老年牙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身心表现,并与中青年患者进行比较,试图总结不同年龄牙病患者围拔牙手术期心血管指标和心理情绪变化的一般规律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坦度螺酮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根据患者不同症状给予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坦度螺酮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要躯体症状、情绪状态的改变,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其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组患者躯体症状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SDS评分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坦度螺酮对于缓解其躯体与情绪症状,改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情绪被比作人的内心世界的"窗口"。情绪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分。凡是对人的行为起到促进作用、增力作用的情绪,如兴奋、喜悦的情绪体验,被称为积极情绪;凡是对人的行为起到削弱、减力作用的情绪,如抑郁、悲观的情绪体验,被称为消极情绪。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不同的情绪对于健康有不同的影响。众所周知,健康不仅指生理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而好的情绪则是健康心理的外在表现。因而,情绪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心理是否健康,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  考察暴力暴露与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关系, 探究情绪平衡在两者之间的调节作用, 为了解青少年暴力暴露的现状及特点提供实证依据。  方法  采用简单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赣南地区3所中学共2 506名初一至初三年级学生, 使用暴力暴露问卷(VES)、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及情绪平衡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不同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类型的中学生暴力暴露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3.85, 21.14, 2.90, 7.62, 8.13, 8.12, P值均 < 0.01), 不同性别、年级和家庭类型的中学生抑郁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7.05, 18.61, 7.42, P值均 < 0.01), 不同性别、年级、父亲受教育程度和母亲受教育程度中学生情绪平衡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7.93, 9.22, 7.71, 6.86, P值均 < 0.0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初中生的暴力暴露水平与抑郁情绪呈正相关, 与情绪平衡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4, -0.20, P值均 < 0.01)。分层回归模型结果显示, 情绪平衡在初中生暴力暴露和抑郁情绪之间起调节作用(t=-3.35, β=-0.02, P < 0.01)。  结论  暴力暴露与初中生抑郁情绪相关, 提高其情绪平衡能力, 可以有效减缓暴力暴露对于青少年早期抑郁的负面影响, 降低青少年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王超云 《智慧健康》2023,(14):26-30
目的研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抑郁药在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苏州市广济医院收治的68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组方式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34例)和实验组(34例)。对照组单独采取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抗抑郁药物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以及治疗4周后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以及认知功能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抑郁症患者在焦虑情绪分数、抑郁情绪分数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对照组的焦虑情绪分数和抑郁情绪分数显著低于治疗前,而治疗4周后,上述情绪分数较治疗2周后又显著增高(P<0.05);实验组治疗2周后和4周后的焦虑情绪分数、抑郁情绪分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在认知功能评分比较中,治疗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和4周后,实验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显著提高,其分数与对照组之间存在对比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疗效更好,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在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基础之上,加入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显著改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同时能提高其认知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医学新生宗教信仰与家庭环境情绪控制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心理现象,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男女大学生之间有情绪差异,而且在不同民族的大学生之间,他们的情绪状况也有所不同[1-2],同时情绪的调控与表达也直接反映了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3].与大学生情绪相关的诸多因素当中,最受关注的是家庭环境、高校的支持系统以及大学生本人的自我认知水平[1,4-5].然而,宗教作为人类文化历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对于规范约束人的行为、情操和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宗教的信仰程度不同,行为规范也会有区别[6-7].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着重于初探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人际交往的研究。方法:选取712名苏州大学本科生,分别接受情绪调节方式量表、人际交往能力量表的评定。结果:大学生对于不同的情绪,调节方式有很大差异,男生偏向重视调节,女生则无明显偏向。针对悲伤和害羞两种情绪的调节方式对人际交往能力有较大的影响,对于害羞进行维持调节的大学生比那些运用重视调节的大学生更易获得较好的人际关系,其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概率是重视调节学生的1.74倍。结论:当下大学生对于害羞、悲伤等情绪的忽视调节欠妥,对于悲伤、害羞、愤怒等负面情绪,建议大学生采取正确的宣泄以及积极的调节方式。有效的情绪调节能帮助个体获得良好的情绪和人际沟通技巧,更好地满足社会和环境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治疗中基于盐酸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来源于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入院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抽取30例作为对照组,30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抗抑郁药物盐酸舍曲林治疗,试验组患者基于抗抑郁药物盐酸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经治疗后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月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显著(P <0.05)。结论 :采用盐酸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3.
肝癌病人的心理一般都比较害怕、焦虑、悲观等,因此,科学的心理护理对于肝癌患者非常重要,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适应能力不同,治疗效果也不同,有的肝癌患者病情可以被控制住,可以调节患者的情绪,在生活中,处于乐观的状态,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病情恶化,治疗效果不好,承受的经济压力大,身体不支,精神不振,消极的等待病情加重,结合不同阶段年龄、不同阶段的患者的病情来看,肝癌患者情绪波动大,暴躁易怒,不以利于病情的治疗,甚至会放弃治疗,所以要注重对肝癌患者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创伤经历和眼区情绪识别的关联。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精神分裂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童年创伤经历的问卷调查及眼区情绪识别测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问卷调查中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情感忽视等得分均要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眼区情绪识别测试正确率要低于对照组的眼区情绪识别测试正确率(P〈0.05);观察组的童年创伤经历与眼区情绪识别正确率呈负相关,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的创伤经历较多,对于患者的心理创伤较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眼区识别率低表明患者对于他人的情绪认知能力存在损害。由此可见,童年的创伤经历会影响个体的社会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抑郁、焦虑情绪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就诊的15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癌因性疲乏与抑郁、焦虑情绪之间的情况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分析的主要方法包括Piper批发评估量表和HAD情绪测定量表。结果152例乳腺癌患者中,8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癌因性疲乏现象,占54.6%。83例癌因性疲乏患者中,合并抑郁情绪者46人,占55.42%;合并焦虑情绪者37人,占44.58%。结论乳腺癌手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较高,并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精神病给患者及家属所带来的痛苦是难以言状的,所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就显得特别重要。对于那些起病急。精神症状又很突出的病人,家属和周围的人都能觉察到;但对于那些逐渐起病、精神症状不很突出或者暴露不明显的病人,就不易及时察觉,等到症状明显时,病情已经很严重;这时再进行治疗效果就不够理想。因此,明了精神病的早期症状是很重要的。 精神病早期症状常见的有:性格或脾气改变。要注意与原先性格脾气的对比。如果从某一段时间起,无故的发生性格和脾气改变,就应考虑有病的可能。情绪的反常变化。当发现一个人的情绪变化与一贯表现有异而又没有任何原因;或者虽事出有因,但时过境迁后,情绪改变依然存在,应考虑有病的可能。特别多疑。有的人无故的变得多  相似文献   

17.
很多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很容易由于对疾病认知的不足及身体疼痛等原因,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进而大大影响到预后治疗效果。因此,抗抑郁治疗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病情的进展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医护人员情绪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考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激源)发生在不同地域时。医护人员的情绪变化。方法:采用自编的心理问题调查表对某综合医院内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在直接接触应激源前,不管距离应激源远近.不同工作性质的三组医护人员的各类情绪变化是一致的。距离应激源越来越近时,医护人员负性情绪逐渐增高,平静情绪逐渐降低;直接接触应激源后.负性情绪均有缓解和降低趋势.平静情绪增加。结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医务人员情绪变化经历了从有破坏性或不愉快体验的应激,到有建设性或兴奋体验的应激过渡的过程。这种情绪变化的趋势对于医务人员减轻或降低应激反应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大学生情绪归因的总体规律和不同情境中情绪归因的具体特征。方法采用大学生情绪归因问卷(UEAQ)对上海市44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总体上,大学生倾向于将情绪归因于回报与目标实现、压力与放松、预期、身体状况,并存在显著的性别、学科和年级差异(P值均<0.05);不同情境中大学生情绪归因在具体方式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大学生具有较为稳定的情绪归因特征,但在具体的归因方式上存在情境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重点,观察应对方式在心理弹性及负性情绪间的中介效应。方法2021年5月至9月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心理弹性量表及抑郁-焦虑-压力量表对郑州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240例确诊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无不良孕产史孕妇心理弹性、应对方式、负性情绪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系亲属是否患糖尿病孕妇的消极应对、负性情绪(抑郁、焦虑、压力)得分及不同文化程度孕妇心理弹性、消极应对、负性情绪(抑郁、焦虑、压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应对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与负性情绪呈负相关,消极应对与负性情绪呈正相关(P<0.05)。积极应对得分越高导致负性情绪得分越低(B=-0.583,P<0.001);消极应对得分越高,负性情绪得分越高(B=1.094,P<0.001);对于心理弹性、负性情绪而言,应对方式能够起到良好的中介效应。结论应对方式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心理弹性与负性情绪间存在中介作用,提示应重点关注低心理弹性孕妇,培养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从而降低其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