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分期治疗、不同剂型治疗、疗效指标三个方面综述近年来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认为今后的临床应用中,如何更好地建立统一的客观的分型标准、精确辨证的依据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3.
结节性脂膜炎病因不明,可能是变应性疾病,也可能为一种外源性或内源性刺激引起的非特异性反应。临床表现为数目不定的皮下结节,直径1至数厘米,可有触痛,不化脓,结节消退后不留瘢痕。常有发热、无力、肌痛、厌食、肝脾肿大等症状。少数病例无发热。实验室检查一般无变化,有的白细胞略高,血沉快或正常。我院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风一证,经过临床积极抢救治疗神志清醒以后,常常留有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后遗症,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极大痛苦与不便.因此对这些后遗症,必须究其病因病理,按照辨证施治原则抓紧时机酌情选用活血化瘀、通行经络之品,积极治疗,并配合针灸、按摩、功能训练等其他疗法,以提高疗效,使患者早日康复.现将辨治心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缺血性脑血管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化痰祛瘀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25%、76.25%,且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化痰祛瘀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正> 中风一病不论内外多起病急剧,病势凶险,往往突然昏倒,痰声漉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为特征。内风为逐渐形成,本文不拟论及,外风则大体上包括现代医学之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古人论述虽黯,大体不出气虚、痰盛、火旺三大类型。治疗本病,本文仅就通腑泻  相似文献   

8.
化痰散瘀通腑降浊法抢救中风闭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化痰通腑法在中风闭证的运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风闭证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重症 ,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对其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我们根据西医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1 ] 等治疗原则及用药规律 ,对中风闭证运用化痰通腑法治疗 ,采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小承气汤加味对 6 7例患者进  相似文献   

10.
脱氧尿嘧啶核苷三磷酸酶(dUTPase)催化从dUTP转化为dUMP以及焦磷酸盐的水解作用,因此阻止尿嘧啶整合到复制的DNA中。以前的一些病毒模型研究提示,静息状态下的细胞内病毒复制需要病毒dUTP酶,而在增生的细胞中,dUTP酶可能被一种突变的病毒蛋白代替。  相似文献   

11.
英国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干细胞疗法有可能修复中风带来的脑损伤。给中风患者移植干细胞,可望使他们恢复行动、感知甚至理解力。 研究人员从实验鼠体内取出干细胞,移植给脑部因中风而受损的实验鼠。实验表明,实验鼠的活动能力和认知能力在移植后有所提高。同时,干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痰热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内黄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中风痰热证患者71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化痰通腑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Glasgow昏迷评分以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痰热证临床效果突出,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患者于早晨醒后,发现左手不遂,右脚不用。头晕头重,面色紫黯,四肢厥冷,咯泡沫痰,小便失禁,胸闷欲呕,舌淡苔白腻,脉细微。此乃血虚寒凝,痰湿瘀阻脑窍之中风。治拟养血温通,化痰祛湿开窍。方用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15克,桂枝、赤芍、通草、天南星、石菖蒲、红花、藿香各10克,细辛3克。日服1剂,并嘱立即移居干燥温暖之室内。  相似文献   

14.
15.
16.
患者女,48岁,无明显诱因突起右侧面瘫伴睡眠增多6天入院。无呕吐、抽搐及吞咽困难。病后第4天在省人民医院作CT检查,报告为:(1)左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12.7mm×11.8mm),(2)右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未作特殊治疗。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最高时  相似文献   

17.
眼睑下垂是针灸科常见临床症状,以各种原因引起的动眼神经损伤为其病理基础。临床主要表现为眼睑下垂,眼裂变窄,眼球不能向上、内、下三个方向运动,眼球位置向外下方偏斜、复视、瞳孔散大以及光反应消失等。多因脑血管病、颅内肿瘤、颅底炎症及颅脑外伤等所致,目前临床治疗较为棘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应用化痰逐瘀汤对缺血性中风减少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中风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70例、治疗组(加用中药组)66例,根据半年、1年复发率及发生心脑血管疾患的情况评定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发生危险性为41.43%,治疗组发生危险性为28.79%,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危险性减少了12.64%。结论:化痰逐瘀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疾患对减少复发率及发生心脑血管疾患的危险性的远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52岁,1986年8月初诊。体型肥胖,素有眩晕病史已八年。血压140/94mmHg,因情志因素,卒然失语,神情痴呆,下肢无力。西医诊为脑血栓形成.经治一周,效果不显,乃求治于余。现症仍同前,伴食欲不振,大便微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濡滑。脉症合参,此乃中风失语之病,辨其证则属湿困脾土,痰湿阻络、气血不畅之症,  相似文献   

20.
《灵枢.官针》刺法治疗中风后遗症从师临证一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杨兆民教授应用《灵枢·官针》中的“偶刺”、“齐刺”和“扬刺”法治疗中风后遗偏瘫、失语及精神障碍等证的经验,由此表明杨老精研古法,又融经旨于实践,师古不泥,中西合参,博采众长之学术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