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医学认为气道重塑是支气管哮喘主要病理特征之一,可出现于支气管哮喘各个时期,且呈持续性、进行性发展并逐渐加重,也是难治性哮喘的重要病理学基础,而气道慢性炎症是气道重塑形成的病理学基础。中医学认为"气虚、痰饮、瘀血"为支气管哮喘反复发生发作的重要病理因素,本文将现代医学知识与中医学理论相结合,从"气虚-痰饮-瘀血"浅析儿童支气管哮喘与气道重塑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瘀血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属于中医学“哮证”范畴。瘀血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流缓慢或血滞体内的病理现象,也是引起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根据中医学“肺主治节,朝百脉”、“气血相关”、“痰瘀同源”及“久病入络”等理论,瘀血与哮喘发病必然密切相关。哮喘发病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骨髓增殖性疾病是指某一系或多系骨髓细胞肿瘤性或克隆性异常增殖所引起的一组疾病的统称,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本类增殖性疾病临床以瘀血、毒热、正虚为特征,属于中医学"瘀血"、"癥积"、"毒热"范畴,其发病、治疗、转归均具有共性.  相似文献   

4.
正哮喘为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病情缠绵,经久难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邵长荣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善于总结,突破传统中医学对哮喘的认识,首次提出"瘀血"为哮喘病理因素的观点。邵老认为哮喘的发作除与患者本身存在"虚寒""痰湿"病理因素有关外,还可能与"瘀血"有很大的关系;中医治疗哮喘除温肺散寒、开肺解郁、顺气化痰等方法外,对于病情较顽固及胸痞气促、舌质紫暗、缺氧较明显的患者,加用丹参、红花、赤芍、当归、川芎等活血化瘀药,往往可以很好地提高止喘效果。在参考中医理论"久病必入络""久病必有瘀"及《血证论》"盖人身气道,不可阻滞……内有瘀血,气道阻滞,不得升降而喘"等观  相似文献   

5.
刘宝山 《北京中医药》2008,27(2):141-142
中医学将瘀血发黄称为"蓄血发黄"、"瘀血黄",是指血瘀造成的黄疸.此病证最早见于<伤寒论>"太阳病身黄……血证也,抵当汤主之"的论述中.  相似文献   

6.
从发展渊源探讨"瘀""淤"与"瘀血""淤血"同音词词义,指出"瘀血"与"淤血"是内涵和外延完全不同的两个同音词,中医学中"瘀血"与西医学中"淤血"含义不同,因此在中医学文献中应该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衰竭,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患造成肾结构和功能损害,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所组成的综合征.血凝-纤溶系统紊乱与中医学瘀血密切相关,现从瘀血角度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1病因病机视网膜静脉阻塞属于中医学"暴盲"范畴,翁师认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病因复杂多样,多由情志不畅、七情内伤,饮食偏嗜、过食肥甘厚腻之品,痰饮内停,瘀血内阻,劳逸失度等病因所致。不论RVO由何种诱因引起,其客观结果皆为瘀血形成,瘀血阻滞脉络,则血不循经,溢于络外,以致出血、瘀血而  相似文献   

9.
常见老年肺部疾病有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表现为咳嗽、咯痰、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中医学认为,本类疾病虽病位在肺,但迁延日久,最终可导致脾弱、阳虚及瘀血,因此治疗相机施以健脾、温阳、化瘀也是非常必要的.现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哮喘是呼吸道的过敏性疾病,属于祖国医学的"哮"、"喘"、"痰饮"等疾病范畴.中医学所指的哮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哮喘包括由心脏、肺等多种疾病引起的喘息症状,即"喘证";狭义的哮喘即中医"哮病".<内经>中虽无哮病,但有"喘鸣"之类的记载.如<素问阴阳别论篇>"……起则熏肺,使人喘鸣",与本病的发作特点相似.<金匮要略>则称为"上气",具体描述了发作时的典型症状,提出方药,且将其归属于"伏饮".  相似文献   

11.
从瘀血论治哮喘机理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黎明  张俐 《国医论坛》1999,14(2):17-17
中医学认为哮喘是由于宿痰伏肺,肺的宣降功能失调,痰浊与瘀血阻滞的结果。现代医学通过对哮喘病变机理的研究,认为在气道变应性炎症的病变过程中,血小板激活因子、凝血功能先进等因素与中医的“痰瘀血”概念有一致性,提示以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哮喘能提高疗效,拼探讨了活血化瘀药物在治疗哮喘中可能是通过抑制血小板激活、抗过敏、抗血管炎症作用,以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三个途径来发挥作用,故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哮喘发答的不  相似文献   

12.
中医学认为哮喘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多与体质、遗传、环境、饮食、情绪等有关.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其虚主要是肺脾肾三脏气虚为主,以肺脾气虚最多.邪实主要有痰浊、食积、瘀血,辨证论治、外治法等防治小儿哮喘缓解期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分析中西医对哮喘病机的认识,探讨中医病机"宿痰伏肺"、"痰蕴状态"及"瘀血"与西医病机慢性气道炎症、特应性体质及血液流变学、气道重塑的关系,认为中西医病理机制有相通之处.临床应重视哮喘的"宿痰伏肺"、"痰蕴状态"及"瘀血"的病机,指导遣方用药,有利于提高哮喘的疗效,尤其是提高其远期疗效,为这一疑难病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学"哮证"、"喘证"等范畴.笔者1999年10月~2002年1月采用穴位敷贴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50例,收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缺血性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属于中医学"瘖痱"、"类噎膈"等范畴,是以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语音嘶哑等为主要表现的常见卒中合并症.本文就中医学对缺血性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的诊治谈一些体会. 1 中医学对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痰瘀致病的认识 痰瘀乃正气败坏之物,在百脉之中,本无单痰或单瘀之谓.津败为痰,营滞为瘀,津血混浊,痰瘀互结乃整个病因病机形成之过程.故在百脉之中,这个痰瘀互结之物,不可分割.我们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认为痰瘀贯穿于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的各个阶段."痰瘀互结"即所谓"痰夹瘀血"从理论上讲,是痰湿与瘀血的交织互结,是以痰湿瘀血为直接因素所致疾病发生发展中病机传变的一个阶段,是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等疾病的两种病理产物、两种致病因素相互结合而形成一种复合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6.
心悸是指因气血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1],又名惊悸.心悸是临床常见病状之一,和现代医学印证,各种因素引起的心率失常,如心动过速或过缓、各种早搏、房颤或房扑、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心功能不全、心神经官能症而有心率不齐、自觉有心悸症状者,都可列入中医学"心悸"范畴.  相似文献   

17.
内毒素血症中医病机及治法探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蒲晓东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2):1190-1191
内毒素血症是导致重症革兰阴性菌感染转危的重要病理变化,与中医学"温病"、"瘟疫"过程中的一些重症相似.笔者根据文献学习及中医学基本理论提出热毒内盛、瘀血阻滞、气阴两虚是内毒素血症的重要病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养阴是内毒素血症防治的根本治法,并对该治法的作用进行了阐述,以冀对内毒素血症的治疗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柳晓峰 《双足与保健》2004,(4):19-19,18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同时也是机体对抗原性或非抗原性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气管一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的一种疾病。本病好发于秋冬寒冷季节,中医学将本病归入"哮喘"范畴,主因宿痰扰于肺,阻塞气道而成。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以及过度劳累使内扰之痰随气而升,壅塞气道,气道不利而引起哮喘。  相似文献   

19.
金华良  周燕  王利民  叶健  厉蓓  蔡萃 《中医杂志》2021,(10):856-860,880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临床常见的气道炎症性疾病,T淋巴细胞亚群在哮喘气道炎症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效应性T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免疫失衡是主要机制.中医学认为,"伏痰"是哮喘缠绵难愈的宿根,正气亏虚是伏痰产生的根本原因,脾虚失运是伏痰产生的关键所在,因此健脾益气、扶正祛伏痰应是哮喘重要治法.伏痰与现代医学所谓的哮喘...  相似文献   

20.
房铭  王树高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1):838-838
偏头痛属中医学"头风"、"头痛"、"脑风"等范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血管性头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偏头痛可有外感风邪、痰浊上扰、瘀血阻络、气血不足等多种证型,而以瘀血阻络型为多见。笔者采用腕踝针配合刺络放血的方法治疗瘀血阻络型偏头痛患者3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