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1例,随机分为小剂量组28例和大剂量组23例,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或40mg,每日1次。共用药30日,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阿托伐他汀用药30日后,两组血脂水平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低剂量组从(17±6)μg/L降至(8.3±2.7)μg/L;高剂量组从(18±7)μg/L降至(8±3)μg/L。两组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减少斑块基质成分的降解和炎症反应,具有稳定斑块作用,使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的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2.
王彬 《山东医药》2011,51(19):65-6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组,两组均予CHF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加用阿托伐他汀,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血清C反应蛋白(CRP)、IL-6和TNFα-水平,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结果与3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组)比较。结果治疗前所有CHF患者血清CRP、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但阿托伐他汀组较常规组降低更明显(P〈0.05)。与常规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LVEF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CHF短期效果确切,其机制可能为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3.
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炎症因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肌钙蛋白(cTnI)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26例U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常规药物治疗(抗凝、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等)16周;阿托伐他汀干预组6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每日80mg,治疗16周。分别于药物治疗前、治疗后16周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hs-CRP、TNFα、cTnI浓度及血脂。结果药物治疗后,阿托伐他汀干预组血清hs-CRP、TNFα和cTnI浓度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降低UA患者血清hs-CRP、TNFa和cTnI浓度,从而降低ACS患者急性期病死率,改善心肌缺血症状,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炎症因子、调脂疗效的影响。方法对8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10mg/d组(A组)和20mg/d组(B组)各40例,手术当天、术后24h、术后2周空腹采血,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钙蛋白的Ⅰ(CTnI)浓度以及血脂水平。结果阿托伐他汀20mg组较10mg组PCI术后血清hs-CRP和CTnI浓度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术后血脂水平较术前略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介入术后患者血清hs-CRP和CTnI水平升高;阿托伐他汀能降低冠脉介入术后患者血清hs-CRP和CTnI水平;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较10mg阿托伐他汀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白细胞介素18(IL-18)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方法UAP患者6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20 mg组30例,每天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共4周;40 mg组30例,每天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共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血清IL-18和hs-CRP水平,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IL-18和hs-CRP的变化。另设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①UAP组患者IL-18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患者血清IL-18和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1);③治疗后阿托伐他汀40 mg组比20 mg组hs-CRP和IL-18水平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UAP患者体内存在炎症反应,阿托伐他汀具有抗炎作用,大剂量使用抗炎效果更好,应早期大剂量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延丹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于南阳市中医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115例,依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56例,口服阿托伐他汀)和研究组(59例,采用延丹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均治疗3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气虚血瘀证方面的症候积分,表面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单核细胞的血小板聚集体(MPA)及血清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的整体治疗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疗效评估,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比例为89.8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研究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指标TNF-α比较,研究组TNF-α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丹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心肌梗死疗效确切,可改善气虚血瘀症的相关症状,抑制血小板活化,提高心脏功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  相似文献   

7.
不稳定性心绞痛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A)发病36小时内开始使用阿托伐他汀的疗效、安全性。方法:临床确诊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入院36小时内空腹采静脉血测定血脂,对总胆固醇(TC)≥4.68mmol/L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mmol/L的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n=44,阿托伐他汀10 mg,1次/d口服),和对照组(n=36,维生素E烟酸酯口服)。分别于服药后1.5个月,3个月时复查血脂。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显示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TC及LDL—C水平,与治疗前存在明显差异(P<0.01),达到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者的降酯目标值:TC和LDL—C分别为79.2%、87.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6.7%(P<0.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应用于UA患者早期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清TC及LDL-C水平,可较长期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前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69例行PCI的ACS患者随机分为3组:阿托伐他汀10mg/d、20mg/d、40mg/d组,两周后行PCI术。分别测定入院、PCI术前(手术当天清晨,已治疗2周)、术后48h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3组入院时hs-CRP浓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前hs-CRP的浓度与入院相比均明显降低,40mg组降低最明显,20mg组较10mg组降低明显(P0.05)。PCI术后hs-CRP浓度较术前均升高,10mg组升高最明显,20mg组较40mg组升高明显(P0.05)。3组hs-CRP变化与血脂变化无相关性(P0.05)。阿托伐他汀40mg组、20mg组、10mg组ALT3倍患者分别为2例、1例、0,ALT升高1倍~3倍分别为9例、5例、2例,观察几周后多能恢复正常。结论 PCI术后增加血清hs-CRP水平。阿托伐他汀可减轻PCI术后炎症反应,抗炎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且独立于其调脂作用。阿托伐他汀20mg、40mg短期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浓度的影响。方法80例行PCI治疗的AMI患者术前及术后分别加服瑞舒伐他汀10 mg/d或阿托伐他汀20 mg/d,持续6个月;术前和术后1个月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中Hs-CRP、IL-8、TNF-α浓度。结果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血清中hs-CRP、IL-18、TNF-α浓度均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8±1.06)mg.L-1 vs.(3.58±1.12)mg.L-1,P<0.05;(16.54±4.81)pg.mL-1 vs.(21.92±5.37)pg.mL-1,P<0.05;(101.89±40.52)ng.L-1vs.(248.46±59.14)ng.L-1,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较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行PCI治疗的AMI患者术后血清中Hs-CRP、IL-8、TNF-α的浓度。  相似文献   

10.
穆伟  薛梅  胡和生 《山东医药》2008,48(34):69-70
为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机制,分别应用常规方法(对照组)及阿托伐他汀 常规方法(观察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并于治疗前后用生化法测定胆固醇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免疫浊度法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C、LDL-C及hs-CRP下降,HDL-C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LDL-C、hs-CRP降低,HDL-C升高(P均<0.05).提示阿托伐他汀可通过调脂及抑制炎症反应而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将7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治疗组)。两组均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每晚睡前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共8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压、血脂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变化。结果两组降压效果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对照组血脂、血清CRP和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无明显变化,而治疗组血脂、血清CRP明显降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改善(P〈0.01)。表明阿托伐他汀除鼻有降脂作用外。还具有减辑血管炎症反应、改善内应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重度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64例重度慢性心力衰竭病人(NYHA分级Ⅲ级~Ⅳ级或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35%),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1次/日,口服共10个月。治疗前后检查两组心脏彩超用以评估心功能,采集肘静脉血并分离血清,测定其hs-CRP,IL-6,TNF-α水平。结果治疗10个月后,治疗组病人血浆IL-6,hs-CRP,TNF-α水平降低,且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同时心功能按NYHA分级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炎症介质(hs-CRP,IL-6,TNF-α),改善心脏功能,对于重度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血压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8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另入选正常体检者60名为健康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血压、血脂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和肝功能、肌酸激酶水平的变化。结果①高血压患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②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血压、血脂、hs—CRP水平下降较常规治疗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及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国产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诊冠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血脂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入选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PCI术前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B组患者PCI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PCI术后两组他汀按原剂量维持.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血脂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CRP、IL-6 、三酰甘油(TG)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国产瑞舒伐他汀10 mg剂量具有与进口阿托伐他汀40 mg剂量类似的调脂抗炎作用,能降低急诊PCI患者血脂及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前发现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时有轻度的慢性炎症反应存在,所以可在粥样斑块中发现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同时CARE、ECAT等研究显示hs-CRP是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冠脉事件的强烈预测因子。有文献证实他汀类药物在有效降脂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血清炎症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中国患病人群中降低血脂幅度、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之间的差别,以及hs-CRP与血脂降低幅度之间的关联。方法连续入选12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d,另一组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d,分别在入院24h内和服药后1月测定患者血脂、hs-CRP,比较两组和不同亚组患者不同剂量血脂、hs-CRP的变化。结果两组冠心病患者治疗1月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hs-CRP显著下降(均P<0.01),hs-CRP变化值与血脂变化值无相关性,阿托伐他汀10mg/d组和20mg/d组相比,1月后血脂、hs-CRP变化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冠心病患者无论是使用阿托伐他汀10mg/d还是20mg/d治疗1月,都能使血脂水平,包括TC、LDL-C、ApoB和炎症指标hs-CRP显著下降,同时阿托伐他汀的抗炎作用与降脂作用本身无相关性,但两剂量间并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虹 《临床内科杂志》2009,26(3):210-210
我们对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前后血浆炎症因子水平及心功能的变化进行观察,以阐明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研究证实,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是冠心病严重并发症的预测因子及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我们检测了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RP、白细胞介素(IL)-6和P-选择素的浓度,并观察调脂药物阿托伐他汀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炎症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抗房颤的可能机制。方法:将10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随机分为2组,10mg阿托伐他汀组和20mg阿托伐他汀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左心房内径(LAD)及心房利尿钠肽(ANP)的变化,同时记录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及栓塞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hs-CRP、IL-6、TNF-α、ANP水平及LAD内径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20mg阿托伐他汀组降低更明显(P0.05),同时20mg阿托伐他汀组较10mg阿托伐他汀组窦性心律维持率高,栓塞事件发生率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老年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同时能降低ANP水平及LAD内径,提高窦性心律维持率、降低栓塞事件发生率,且呈剂量依赖性,这可能是阿托伐他汀发挥抗房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吴风刚 《山东医药》2007,47(34):94-94
2002年10月-2004年10月,我们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并观察了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血脂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