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方法 收集4名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和2名健康志愿者的主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图像,建立主动脉三维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使用流体仿真软件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 结果 健康志愿者主动脉内血流近似层流。夹层真腔的血流近似层流,位于破口附近的真腔和被假腔压迫的真腔会在局部形成湍流。真腔的壁面压力高于假腔。心脏收缩期,假腔的壁面压力峰值位于夹层第一个破口处,被假腔压迫的真腔和假腔破口处出现较高的壁面剪切力且破口处出现了应力集中。相比于单一破口的夹层,有2个破口的夹层其破口周围的壁面剪切力更低。 结论 个体化计算流体力学分析可以为主动脉夹层的个性化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由动态三维(3D)血管建模法分析四维(4D)相位对比MRI(PC-MRI)所测血流参数,判定正常主动脉及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流动力学特征。 方法 在带有时间分辨率的3D PC-MRI所获数据中,获取动态 3D血管模型。定位任意一层血管参考截面作为参考像,通过在参考像的同一截面提取变形轮廓信息,在同一位点判定不同时相的靶血管脉动性,并应用时间描点法获取脉动性数据。应用该后处理方法,分析比较采用4D PC-MRI获取的19名健康成年志愿者及8例Stanford B型主动夹层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差异。 结果 健康人的主动脉内血流流型绝大部分为层流,仅见极少量螺旋流,绝无涡流,主动脉全长范围内壁面切应力变化小且均匀。假腔内逆向血流出现频率高,且峰值流速到达时间提前,对应真腔内正向血流比例高,无峰值流速提前到达表现。真假腔射血量比较:真腔[中位数( M)=54.3 mL;四分位间距( IQR)= 43.2~64.8 mL]较假腔( M=31.6 mL; IQR=19.8~47.6 mL)高( P<0.01);真腔内血流方向以前向为主( M=91.4%, IQR=90.0%~94.2%),假腔内逆向血流所占比例高( M=40.3%, IQR=23.2%~53.3%; P<0.01);假腔内平均流速( M =7.1 cm/s, IQR=4.9~9.8 cm/s)低于真腔( M =18.0 cm/s, IQR=13.9~20.6 cm/s; P<0.01);假腔内峰值流速于R波后166.0 ms( IQR=132.8~210.0 ms)到达,明显早于真腔215.0 ms( IQR=196.3~249.0 ms; P<0.01)。螺旋流通常出现在收缩早期,R波后158 ms( IQR=145~249 ms),持续306 ms( IQR=217~537 ms),最大旋转角度为820°/搏。 结论 血管动态3D模型能够高效分析4D PC-MRI,并且提供定量的血流参数信息,血流方向、流速峰值到达时间及螺旋流的出现或改变可能参与主动脉夹层假腔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背景 目前缺乏从血流动力学角度分析主动脉内膜破口数量对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影响的研究。 目的 通过构建两破口和三破口的离体猪TBAD模型,分析不同数量破口对TBAD进展的影响。 方法 获取成年猪主动脉,处理后使内膜外露,使用特殊刮板分离内膜和中膜形成夹层,控制夹层长度为20 cm,用手术刀在内膜制造不同破口,再次将动脉内外膜位置反转,以此分别构建两破口和三破口TBAD模型。两破口模型为A组:A1两破口直径相同,A2近端破口直径较小,A3远端破口直径较小;三破口模型为B组:B1三个破口直径相同,B2中间破口直径较小,B3支架封堵近端第一破口。模拟循环通路(mock circulation loop,MCL)是由控制系统、脉冲泵、单向阀、储液罐等组成来模仿人体循环的通路。用40%甘油水溶液模拟血液,同时模拟心率为60/min,尼龙颗粒作为超声造影剂。将构建完成的模型与MCL相结合,就可以模拟真实TBAD患者的血流状态。通过多普勒超声测量各破口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得到血流方向改变时间(reflux time,RT)和时间流速积分(velocity-time integral,VTI),描述TBAD破口的血流变化。 结果A1组中,近端破口的血液先流入假腔后流出,以流入为主(VTI:19.39 ± 5.88 vs 9.89 ± 3.41,P=0.013),对于远端破口血液先流出后流入,以流出为主(VTI:22.61 ± 11.81 vs 7.67 ± 3.26,P=0.024)。A2组减小近端破口直径,发现其VTI比值 (破口血流方向发生改变后的VTI与整个周期VTI的比值)减小(33.70% ± 4.22% vs 51.00% ± 4.80%,P=0.046),远端破口VTI比值无统计学差异。A3组减小远端破口直径,发现其VTI比值减小(30.10% ± 7.75% vs 15.30% ± 3.19%,P=0.045),且血流变化时间RT变长[(0.54 ± 0.08) s vs (0.71 ± 0.01) s,P=0.023]。B1组发现,在收缩期血液会通过中间破口从真腔流入假腔,在舒张期血液从假腔流入真腔,其中从假腔流入真腔的血流量占整个心动周期的64.19% ± 5.30%。近端破口流入假腔的血流量与从中间和远端破口流出假腔的血流量无统计学差异(VTI:22.68 ± 6.76 vs 22.89 ± 7.69,P=0.800)。B2组减小中间破口直径,其VTI比值增加(36.39% ± 5.84% vs 87.00% ± 5.66%,P<0.001),RT反流时间减少[(0.27 ± 0.06) s vs (0.21 ± 0.04) s,P=0.341]。B3组中放置支架封堵近端第一破口后,中间破口VTI比值减小(36.39% ± 5.84% vs 16.61% ± 0.86%,P=0.004)。 结论破口数量、直径以及置入支架与否均会影响多破口TBAD不同破口的血流方向和血流量等参数,导致其对夹层进展的影响不同,临床上应针对不同破口的血流特点来制定治疗策略,以达到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降主动脉人工支架血管置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治疗经验,并评价近期治疗效果.方法 对112例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利用无名动脉插管、深低温停循环、顺行性脑灌注,实施降主动脉真腔人工支架血管置入术.结果 体外循环时间平均(89.3±5.8)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5.9±4.7 )min,停循环顺行性脑灌注时间(14.7±2.1)min.1例76岁患者于术后1d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11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出现一过性神经系统并发症23例,至出院时全部恢复正常;未发生截瘫病例;随访74例,6~52月,全部患者支架血管无移位和滑脱;47例患者降主动脉远端夹层假腔明显缩小、血栓形成.另外27例患者假腔没有明显变化,或仅有部分血栓形成.结论 降主动脉支架血管置入术治疗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能够有效准确的封闭血管内膜破口,实现血管壁重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血流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151例,一期行“孙氏手术”,按术后是否出现血流感染结果分为阳性组(n=24)和阴性组(n=127),记录患者基本信息、术中情况等进行术后血流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血流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P=0.034)、术中植入人工瓣膜(P=0.040)、手术时间(P=0.043)、体外循环时间(P=0.036)、深低温停循环时间(P=0.011)、术后24 h引流量(P < 0.001)、心包纵隔管保留时间(P=0.002)、呼吸机支持时间(P=0.001)、术后二次气管插管(P < 0.001)、气管切开(P=0.016)、床边透析(P=0.025)。其中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心包纵隔管保留时间、二次气管插管是术后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深低温停循环时间的延长,术后24 h引流量的增加,长时间保留心包纵隔引流管,术后行二次气管插管,能够增加主动脉夹层术后血流感染的可能。结论:术中尽量减少深低温停循环时间,严密止血减少术后引流量,术后尽早拔除心脏纵隔引流管,监护过程中注意把握拔管指征,减少二次气管插管,能够减少血流感染的发生率,提高预后率,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MRI和MR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急慢性期行MRI扫描 ,包括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成像。其中 9例同时行增强MRA。结果 18例患者按DeBaKey分型诊断为Ⅰ型 4例 ,Ⅱ型 8例 ,Ⅲ型 6例 ,18例均显示了真假腔及内膜瓣 ,其中两例为多发假腔 ,18例中 12例显示了真假腔之间的破口 (占 6 7% )。有 3例为多发破口。 10例显示主动脉夹层有附壁血栓形成 (占 5 6 % )。结论 MRI和MR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且无创伤性 ,有助于临床及时准确地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一种方法,可以(简便精准的构建仿真DeBakeyⅢ型血流模拟束分析三维模型.方法 采用GE Brighspeed Elite CT 薄层扫描技术,然后基于1mm层厚来获取4种常见的典型形态的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连续断层DICoM格-式图像,导入医学图像处理软件Materialise MIMICS v1...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夹层(AD)是临床常见的灾难性主动脉疾病,其自然预后极差。随着介入治疗技术与相关材料学的发展,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已作为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cTBAD)的首选治疗方式,得到了大量开展,随之也产生了许多新的手术方式。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TEVAR的各手术方式进行阐述,并对各种方式的术后动脉重塑情况进行综述,力求对动脉重塑技术的现状进行全面评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已得到普及和广泛认可.然而对于累及主动脉弓分支血管的夹层,单纯运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存在一定缺陷.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及材料的创新,烟囱技术、开窗技术、分支支架技术、杂交技术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DSA下经皮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EVGE)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AD)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在多排CT诊断的基础上.20例Stanford B型AD经DSA进一步明确并行EVGE治疗,总结其DSA表现及EVGE治疗疗效.结果 20例Stanford B型中,单纯行EVGE治疗共植入支架22枚,支架释放成功率100%.造影复查15例无明显渗漏和假腔显影;5例少许渗漏,以适应性球囊逐段贴覆后渗漏消失.术后第6天死亡1例(右肾出血伴感染).CT复查19例无明显支架移位或渗漏,回访3月生存质量良好.结论 DSA可进一步明确AD解剖细节并行术中实时监测,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EVGE治疗Stanford B型AD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治疗经验。方法从2002年5月~2007年10月,对多病并存的8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选择性动脉造影动态监控下施行了腔内主动脉修复术。移植物大小根据螺旋CT动脉造影测量确定。结果8例腔内修复术均操作成功,其中2例小内漏术后早期随访内漏消失。8例随访1~66个月,螺旋CT扫描提示血管内移植物无移位。结论螺旋CT是在主动脉夹层诊断及术后随访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无创技术。腔内主动脉修复术后内漏的处理至关重要。腔内主动脉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可靠,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腔内修复术这一微创治疗方式特别适用于高龄、有伴随疾病等增加开放手术风险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诊治经验。方法2001年1月~2007年2月15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了外科手术。男12例,女3例;年龄36~72岁,平均48.7岁。施行经典Bentall手术6例,Bentall加半弓置换手术3例,Bentall加全弓置换手术1例,Bentall加全弓置换加象鼻手术1例。施行Wheat手术4例。结果手术死亡2例,死亡率13.33%。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治痊好转率86.67%。结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能够在以快速准确的诊断、个体化的外科策略和手术方法、精确的手术技术为保证的条件下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及两者联合对主动脉夹层Stanford细化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8例高度怀疑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分别进行超声和CTA检查,并依据Stanford细化分型做出诊断,该分型包括A1、A2、A3型和B1、B2、B3型,其中每个亚型又包括S和C两个亚级;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评价超声、CTA及两者联合对主动脉夹层Stanford细化分型的诊断价值。结果[1]术前超声、CTA及两者联合对夹层细化分型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6.5%、91.3%、100%;特异性分别为34.5%、0%、34.5%;准确性分别为72.7%、82.0%、93.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1.7%、89.0%、93.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5.6%、0%、100%;于超声对A1S、A2S、A3S诊断准确率为100%,而对B3C容易漏诊;CTA对A1S、A1C以及所有B亚型诊断准确率为100%,而对A2S、A2C容易误诊;两者结合能明显提高细化分型诊断的准确率。结论超声及CTA对主动脉夹层Stanford细化分型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两者联合能明显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技术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MSCTA检查,图像经工作站行后处理,运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显示(VR)等技术重建显示图像.结果:53例主动脉夹层中,I型夹层15例,Ⅱ型夹层2例,Ⅲ型夹层36例,其中不典型夹层12(Ⅰ型3,Ⅲ型9)例.所有轴位图像均清晰地显示内膜片、破口、分支动脉起源.三维重建图像可立体显示主动脉全貌、内膜片走行及与周围器官的空间解剖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以全面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病变和解剖细节,在病变的诊断、术式选择及术后随访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经验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0年7月在本科行腔内修复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修复后观察真假腔血流动力学变化,内脏及下肢动脉供血的改变.结果 本组接受治疗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所有患者腔内修复治疗后3~24个月随访,无移植物移位、瘤体破裂、中转开胸和截瘫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短中期结果显示,腔内修复术创伤小、痊愈快、并发症少,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夹层病变显示中的应用。方法 2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4例为腔内支架隔绝术后)进行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采用多层面重建、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及内窥视镜方式进行血管重建和观察。所有病例均有血管造影对照。结果 原始横轴位图像对病变信息的存储最为可靠;多层面重建、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及内窥视镜在显示血管解剖结构及病变的空间关系上具有优势;不同的重建方式所得图像有不同的显示特点;采用不同的重建方式或多种方式相结合,可全面、立体地显示主动脉夹层病变的范围、真假腔、内膜片、内膜破口、分支血管受累情况和假腔内血栓。并可对介入治疗后血管内支架及周围情况进行观察。结论 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可以全面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病变和解剖细节,在病变的诊断、术式选择及术后随访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螺旋CT血管成像(SCT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DSA证实,或与MRI、超声检查结合诊断的2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螺旋CT血管成像资料。SCTA技术包括二维横断面图像、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及CT仿真内窥镜图像。影像分析包括观察内膜破口的位置、夹层的范围、分支血管受累情况等。结果SCTA显示双腔主动脉和内膜片27例(100%),主动脉内膜钙化内移11例(40.7%),内膜破口22例(84.6%),DeBakey Ⅰ型及Ⅱ型AD显示破口5例(55.56%),DeBakey Ⅲ型显示破口17例(100%),28支分支血管受累。SCTA对2例被膜支架介入治疗后患者随访,显示1例有内支架移位。结论SCT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和相关改变的评价是准确和可靠的,SCTA对Ⅲ型AD的诊断价值更优于Ⅰ型及Ⅱ型AD。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2/2009-06在我科接受腔内修复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6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总结其疗效.结果:接受治疗者无围术期死亡.本组覆膜支架释放均成功,封闭左锁骨下动脉4例,其中采用动脉导管封堵器封堵左锁骨下动脉1例.随访过程中,无内漏、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发生.1例于术后1a,发生脑出血死亡,其余均存活.结论:腔内修复术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方法,但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1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初诊被误诊或漏诊,最后经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及三维重建技术确诊。三维重建方法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仿真内窥镜(CTVE)、表面遮盖成像(SSD)、曲面重建(CPR)。结果多种重建图像与轴位图像相结合,能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病变范围、类型、真假腔、内膜片、破口部位等解剖细节及其与主要分支血管的空间解剖关系。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后处理技术可以全面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病变和解剖细节,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