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季晓燕 《大家健康》2013,(13):134-135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风险因素,探讨相应预防对策,提高急诊护士的综合能力和急诊护理安全。方法对急诊科2009年~2012年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对工作中存在的主观和客观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结果加强管理,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后,急诊护理风险大大降低。结论加强科室管理,提高急诊护士的综合能力是提高急诊护理安全、减少护理风险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院神经外科护理风险数量增加,提高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是我院首要任务之一。经过了解,影响护理安全因素主要有科室制度管理、医院环境和护理人员个人因素等等有关。针对这些安全危险因素,本文结合实际对神经外科患者护理安全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李夏兰 《基层医学论坛》2013,(21):2847-2848
目的探讨顺产孕妇产前的护理模式,总结产前护理方法,提高对产前孕妇技术性指导的能力。方法对我科顺产孕妇230例进行产前观察与护理,总结完全顺产孕妇产前存在的共同护理特点。结果 230例孕妇均安全顺产。结论只要在产前做好产前检查、待产室环境护理得当、产前物品准备齐全、乳房乳头护理到位、产前教育知识宣教理想,所有孕妇能以自信、积极的心态面对分娩。  相似文献   

4.
目的深入分析蒙医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对相应的防范对策予以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任职的36例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相关护理对策进行分析。结果护理人员因素为蒙医临床护理中存在的最大一类不安全因素。结论针对蒙医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医院科室应予以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促进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将患者的治疗环境改善,加大健康宣教力度,防止发生护理风险事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广大群众医疗安全意识的提高,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降消项目的开展,使得基层医院住院分娩人数骤增,增加了产科护理工作量。并且产科是一个高风险科室,不安全因素较多,尤其是新生儿护理工作除了具有一般护理的风险外,还由于护理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具有的风险高、类型复杂、危害严重等特点。因此,探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相应对策,在护理安全管理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针对这些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以及同期的20名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回顾性分析这10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名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服务意识等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心血管内科的护理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以及医院管理因素,通过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服务意识,完善医院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心血管内科的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结论心血管内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就医安全,一定要加强医院管理制度的建设,同时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从而使心血管内科的护理质量得到较大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手术室是医院承担护理任务比较繁重并有一定特殊性的科室,对医疗护理技术的要求高,风险大,护理质量控制是重中之重,护理安全是整个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护理安全,防止在执行护理技术操作中出现差错,提高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避免护理缺陷及事故的发生,我们对手术室常见护理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管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手术室是医院承担护理任务比较繁重并有一定特殊性的科室,对医疗护理技术的要求高,风险大,护理质量控制是重中之重,护理安全是整个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护理安全,防止在执行护理技术操作中出现差错,提高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避免护理缺陷及事故的发生,我们对手术室常见护理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管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常见的护理风险,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从本院神经内科护理工作实际出发,同时参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对神经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有效的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探讨,以期提升神经内科护理质量,保障患者院内安全。结果神经内科常见护理风险主要有跌倒、坠床、自残、非计划性拔管等等,这些风险的发生主要与护理人员因素、患者体质因素、疾病影响、心理因素、家庭因素等有关,为了有效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应当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以及安全知识教育,保证各项安全措施有效落到实处,改善患者住院环境,还应当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认识到存在的潜在风险,引起重视,有效避免。结论神经内科是较容易发生护理风险的临床科室,在护理中应当加强重视,在分析护理风险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从而避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孕妇产前抑郁、惊恐障碍与自杀意念的患病率,并确定与产前抑郁相关的独立因素。方法:采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作为测评工具,对接受持续产前保健的1 887例孕妇进行健康问卷调查,分析确定产前抑郁症的相关因素。结果:孕妇产前抑郁症的患病率为9.9%,其中5.1%为重度抑郁,4.8%为轻度抑郁。惊恐障碍症的患病率为3.2%,自杀意念患病率为2.6%。社会心理应激、家庭暴力、慢性疾病等因素都显著增加了发生重度产前抑郁症的可能性,但是年龄与产前抑郁症患病率的相关性下降。结论:产前抑郁症是常见的,其患病率与可识别的临床风险因素相关。医护人员要加强对产前抑郁的认识,为孕妇提供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同医疗事业的发展,护理学也在不断得到完善,并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妇产科由于其面对的病患及护理方式,决定其与其他科室相比,属于较为特殊的科室,特别是其护理实施中的风险管控极为重要,决定着病患及胎儿、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所以,为有效规避或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切实保障孕妇及胎儿、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本文通过深刻剖析妇产科护理中存在问题,就如何提高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及方法进行探讨及阐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孕妇实施产前护理干预,以降低产妇分娩的焦虑水平和提高新生儿Apar评分. 方法对在我院产前就诊的100例孕妇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试验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对孕妇焦虑水平和新生儿Apar评分进行观察.结果 试验组孕妇产前总体焦虑水平明显低于非干预组(P<0.01),而且本组干预前后焦虑水平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产妇进入产程后,其产前、产后的焦虑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新生儿Ap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婴儿(P<0.05).结论 对孕妇实施产前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减少孕妇的痛苦,使孕妇拥有了一个自然、理想、安全、健康的分娩经历,从而提高产程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理干预措施也可明显提高新生儿的Apar评分.  相似文献   

13.
杨竹茹  亢玉莲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1):2827-2828
总结我院妇产科2011年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经验,包括常见的风险事件名称、原因和对策等。认为通过风险管理,对产科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归类,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对策^[1],是保障医疗护理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护理风险是指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伤残后果的可能性日,具有不确定性、水平高、复杂性的特点。护理风险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和过程中,对于产科来说因其妊娠分娩中不确定性高的特性使其属于高风险科室,因而产科的护理风险管理凸显重要。现就我院护理风险的识别与防范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旨在对山东某市门、急诊儿科科室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识别与分析评估,得出发生儿科护理风险事件主要风险因素。 方法 采用随机调查法,研究团队自2016年9-12月期间对来自山东某市的1个主区和10个县(市)医院儿科科室的医、护、技人员和行政管理的中层干部109人进行问卷调查。首先成立护理专家团队,遵循Kaiser模型构建适合于儿科护理特点的风险事件种类识别,之后编制问卷用来采集儿科护理风险事件的相关数据,以便进行主要儿科护理风险事件的识别和评估。 结果 经过对某市儿科科室护理风险事件的识别和评估发现,儿科护理风险事件相对风险值的30%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护理人员锐刺伤(51.48%)、家属投诉情况(51.00%)、护患法律纠纷(47.13%)、大规模伤害事件(40.82%)、儿童发生感染(40.76%)、儿童流行病爆发(40.64%)。 结论 针对得出的儿科护理风险事件主要风险因素,结合儿科特点,本文建议从加强儿科护理人员风险安全意识、合理处理护患纠纷矛盾、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规范儿科科室的护理感染管理等方面来采取措施,为儿科科室和职能部门减少儿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加强后续儿科护理风险管理、风险控制和风险考核等环节,保障儿科护理人员合法权益和儿童患者的安全,提高儿科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护理不良事件常称为护理差错或护理事故。血液透析室是高风险科室,控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是提高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途径。本文对我科存在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孕妇再次妊娠分娩危险因素的护理,以保证孕妇胎儿的安全。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2月在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剖宫产后再次妊娠自愿阴道分娩2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观察其要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护理对策。结果 200例孕妇中,147例阴道试产成功,阴道试产成功率73.5%,53例试产失败转行剖宫产,再次剖宫率26.5%。结论控制好剖宫产孕妇的危险因素,可以提高孕妇及胎儿安全保障,降低孕妇风险及围生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对产科高风险服务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魏宁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7):144-145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差错的原因及对策。方法统计我院1997—2004年近7年的护理差错。全院发生总事件14件。其中产前6件,产后4件,产科风险事件占全院的71.43%。结果通过分析发现,产科是一个高风险服务的科室。如果寻找差错发生的原因并找出对策,风险是可以控制的。结论提高产科护士自我防范意识,减少同类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骨科病房老年干部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和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军队医院骨科病房老年干部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及对策,保障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并提出避免护理风险因素的关键是加强护理管理,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严格落实规章制度和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和护理人员自身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高危妊娠孕妇产前的综合护理的研究,以进一步探讨、分析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以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我单位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88例高危妊娠孕妇,并随机分为常规组(44例)与研究组(44例)。其中常规组:予以常规产前护理干预;研究组:则施以合理制定的产前护理干预措施。结果:88例高危孕妇中,其产前护理需求最高的则为胎儿状况;其次为孕妇当前身体状况;第三则为高危妊娠的相关知识。而对两组患者的S-AI分值、T-AI分值、总满意率之间进行比较,其差异均较明显(P〈0.05)。结论:加强对高危孕妇产前需求进行有效、合理的干预措施是日后进行高危妊娠产前护理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合理、高效的高危妊娠的产前护理也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影响精神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分析,制定相应护理对策,为老年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方珐对精神科老年病房2007--2012年发生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响精神科老年住院患者安全的风险因素主要有:跌倒(摔倒)、坠床、误吸与窒息(噎食)、皮肤损伤(压疮、烫伤)。结论通过对精神科老年病房护理安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倡风险管理、预见性护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减少护理纠纷发生,提高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