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喉癌组织中Stat3及其靶基因Cyclin D1蛋白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喉癌组织中Stat3和Cyclin D1的表达情况,并且对Stat3表达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喉癌组织中Stat 3蛋白、Cyclin D1蛋白高表达,两者表达强度具有相关性(r=0.304,P〈0.01)。结论:喉癌中活化的Stat3可能通过促进靶基因Cyclin D1转录而发挥其促进癌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及其靶基因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研究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tat3、Cyclin D1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以及与喉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tat3、Cyclin D1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喉黏膜组织(P<0.01)。Stat3、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与喉鳞状细胞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tat3蛋白、mRMA与CyclinD蛋白、mRNA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564、0.552,均P<0.01)。结论:Stat3信号转导通路在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tat3及其靶基因Cyclin D1的表达可以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喉鳞癌中uPA及nm23-H1的表达与喉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uPA及nm23-H1在55例喉癌中蛋白水平的的表达。结果喉癌中uPA及nm23-H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3%(37/55)和54.5%(30/55),且二者表达呈负相关(P〈0.05)。uPA的表达与临床分期、颈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nm23-H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颈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uPA阳性同时nm23-H1阴性表达者,颈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uPA阴性同时nm23-H1阳性表达者(P〈0.05)。结论uPA及nm23-H1的表达与喉癌的颈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膜联蛋白A5(annexinA5,ANXA5)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ANXA5在喉癌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RT-PCR法检测53例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学分级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组织与25例癌旁组织标本中ANXA5及其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喉癌组织中ANXA5水平高于癌旁组织中ANXA5的水平(P〈0.05);ANXA5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学分级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及临床分型无关(P〉0.05)。结论ANXA5可能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喉癌组织中KAI1和CD44v3表达的情况,探讨其在喉癌中的意义及与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40例喉癌患者的咽喉黏膜组织、30例正体检者咽喉黏膜组织中KAI1和CD44v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在喉癌不同分化程度、临床分、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癌组织中KAI1的表达低于在正常喉黏膜组织中的表达(χ2=8.86,P〈0.01),在癌组织中表达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是否有淋结转移无关(P〉0.05),但阳性表达的强度与临床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D44v3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咽喉黏膜组织(χ2=18.36, P〈0.01),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是有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分化程度无关。KAI1及CD44v3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相性(χ2=4.19,P〈0.05),关联系数r=0.67。结论 KAI1的表达可能抑制喉癌的发生及转移程,CD44v3可能促进了喉癌的发生和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l(metastasis-associated gene)表达与喉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技术,对30例喉癌组织、12例喉癌颈部淋巴结和10例正常喉部组织,进行了Mtal mRNA表达的检测。结果:有转移喉癌原发灶Mtal mRNA高表达率为100%(8/8),无转移为22.7%(5/22),P〈0.01;有癌转移淋巴结高表达率为87.5%(7/8),无癌转移为0(0/4),P〈0.05。30例喉癌有13例Mtal mRNA高表达,高表达率为43.3%。结论:Mtal mRNA表达与喉癌淋巴结转移呈相关关系。基因Mtal可成为判断喉癌转移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抑癌基因PTEN在喉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TEN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TEN在68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喉癌组)及33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对照组)中的表达。结果:①喉癌组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1.8%(42/68),对照组为100.0%(33/33),喉癌组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②PTEN蛋白阳性表达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高、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之间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79.3%: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者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55.0%)显著低于无淋巴转移者(71.4%)(P<0.05);根据临床病理分期,Ⅰ加Ⅱ期与Ⅲ加Ⅳ期之间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76.0%: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临床分期增加、喉癌分化程度降低及淋巴结的转移,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另外,PTEN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大小及部位无关(P〉0.05)。结论:抑癌基因PTEN在喉癌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其蛋白的检测可作为判定喉癌发生及侵袭转移能力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及磷酸化STAT3(P—STAT3)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活化STAT3蛋白表达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手术切除的喉癌组织(喉癌组)和10例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中STAT3及P—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喉癌组中有36例(72.0%)STAT3蛋白表达阳性,29例(58.0%)P—STAT3蛋白表达阳性,对照组均为阴性表达(均P〈0.01)。STAT3主要表达在细胞质,P—STAT3主要表达在细胞核内;STAT3及P-STAT3在低分化、临床分期较晚和有淋巴结转移的喉癌患者中阳性表达率高(P〈0.05或P〈0.01)。结论:喉癌组织中存在STAT3和P—STAT3的高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STAT3的表达可作为判定喉癌生物学行为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9.
MMP—9和TIMP—2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正贤  刘庚勋等 《耳鼻咽喉》2002,9(5):306-309,W004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中的MMP-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rpoteinase,TIMP)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9例喉癌石蜡包埋组织中的MMP-9和TIMP-2的表达。结果:MMP-9在喉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9.3%,TIMP-2阳性表达率为89.6%,MMP-9与TIMP-2强阳性表达率差异明显(P<0.05),MMP-9在晚期喉癌中表达增高,T1,T2与T3,T4期喉癌强阳性表达率差异显著(P<0.05),但弱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无关,而TIMP-2在喉癌组织中的强阳性表达率与弱阳性表达率均与临床分期有关。MMP-9在淋巴结转移组的强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P<0.05),而TIMP-2淋巴结转移强阳性表达率则低于非淋巴结转移组。结论:MMP-9与TIMP-2与喉癌的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MMP-9与TIMP-2两者关系密切,二者平衡的破坏是喉癌侵袭与转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与喉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40例喉癌组织中uPAmRNA表达;同时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uP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结果:uPA基因表达率为65.0%(26/40);有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与无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比较,uPA基因表达率显著增高(P〈0.01)。uP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为20.0%(8/40);有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与无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比较,uP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显著降低(P〈0.01)。甲基化的喉癌组织中均无uPA基因表达。结论:uP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uPA基因表达缺失的机制之一,uPA基因启动子的去甲基化机制可能与喉癌颈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1.
细胞周期蛋白G2在喉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G2(Cyclin G2)的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关系。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0年12月共81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石蜡块,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喉癌旁黏膜Cyclin G2表达:并分析Cyclin G2的表达与喉癌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以及预后等的关系。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2.0软件。结果Cyclin G2在喉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7.9%,并随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有、无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分别为38.4%和73.5%,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Cyclin G2表达强度与喉癌的恶性程度及发展趋势明显负相关,可作为预测喉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蛋白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cancerous inhibitor of protein phosphatase 2A,CIP2A)在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喉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喉鳞癌组织与25例癌旁组织中CIP2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CIP2A mRNA在喉鳞癌组织的表达量增加(Z=-3.182,P〈0.05)。CIP2A蛋白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膜与细胞质,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28/40)和40.0%(10/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0,P〈0.05);CIP2A mRNA的表达水平和蛋白阳性表达率在III期和IV期喉癌组明显高于I期和II期病例组(Z=-2.610,χ2=5.560,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转移组(Z=-3.346,χ^2=3.815,P〈0.05)。结论 CIP2A与喉鳞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有望成为喉鳞癌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3.
细胞周期蛋白D1基因的表达与喉鳞癌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与喉鳞癌(SCCL)的关系。方法:对35例经病理证实SCCL患者的肿瘤组织及其邻近的正常粘膜,运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光密度半定量法,分别检测其cyclin D1的表达程度。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肿瘤标本的表达量要高于正常粘膜(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的表达量要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表达量与TMN分期也有明显的相关性(P〈0.0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癌基因在原发性喉癌中的增殖调控作用,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对36例原发性喉癌行P16、Rb和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检测,结果:P16在肿瘤中阳性率30.6%与癌旁组织阳性率61.1%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Rb、CyclinD1阳性率分别为61.1%和47.2%。P16与Rb之间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数情况下当P16阳性时Rb阴性,反之亦然。经秩相关检验Rb与CyclinD1阳性呈正相关。P16、Rb在肿瘤高、低分化之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一抗体在不同的临床分期及肿瘤部位和同一分期及部位在不同的抗体中表达差异不显著。结果显示:由P16、Rb及CyclinD1等形成的反馈调节链在喉癌的增殖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三种癌基因与喉癌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癌基因在原当性喉癌中的增殖调控作用,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对36例原发性喉部行P16,Rb和周期蛋白D1的检测,结果:P16在肿瘤中阳性率30.6%,与癌旁组织阳性率61.1%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Rb,Cyclin D1阳性率分别为61.1%和47.2%,P16与Rb之间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数情况下当P16阳性归Rb阴性,反之亦然。经秩相关检验Rb与Cycl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1(MMP-1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喉癌浸润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63例喉癌和癌旁组织中MMP-11和MMP-7蛋白水平表达。结果 ①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②MMP-11、MMP-7蛋白表达在T3+T4组高于T1+T2组,淋巴结转移组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③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MMP-11、MMP-7蛋白表达强阳性组预后较阴性、弱阳性组差。结论 MMP-11、MMP-7的表达与喉癌浸润、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喉癌浸润和转移潜能及评估预后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27,HSP27)及核因子NF-κBp65(NF-κBp65)在喉癌及癌旁组织中基因表达水平,并探讨两者与喉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方法分别检测HSP27 mRNA和NF-κBp65 mRNA在喉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统计两者与喉癌不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HSP27 mRNA和NF-κBp65 mRNA分别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两基因与喉癌不同病理分型有相关性,与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且NF-κBp65 mRNA和HSP27 mRNA在喉癌中呈负相关性(r=-0.4367,P〈0.05)。结论 HSP27 mRNA和NF-κBp65mRNA表达水平随喉癌恶性程度的增高HSP27 mRNA表达量逐渐下降,而NF-κBp65 mRNA表达量逐渐升高,推测HSP27在人喉癌中可能负性调节NF-κB信号传导通路,HSP27有望成为喉鳞癌基因治疗新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及糖原合成激酶-3(GSK-3β)在喉鳞状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验30例喉癌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IF、GSK-3β的表达情况,并以10例非喉鳞状细胞癌患者喉部正常黏膜组织作对照;分析喉组织中MIF、GSK-3β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喉鳞状细胞癌中MIF与GSK-3β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 喉癌组织中、癌旁组织及喉正常喉黏膜中MIF表达率分别为73.33%,40.00%,20.00%,喉癌组织中、癌旁组织及喉正常喉黏膜中GSK-3β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0%,13.33%,20.00%;MIF、GSK-3β在喉癌中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和饮酒史均无相关性(P>0.05)。MIF、GSK-3β在喉癌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592,P=0.003)结论 喉鳞状细胞癌中MIF、GSK-3β的高表达可促进喉癌的发生及发展,MIF、GSK-3β可作为喉癌的潜在的组织生物标志物和喉癌患者疾病进展监控及预后观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