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总结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全腔镜下心脏外科手术30例,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2例,不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5例,黏液瘤摘除术3例.股静脉和(或)上腔静脉插引流管建立体外循环,经胸阻闭升主动脉,胸腔内操作均在全胸腔镜下进行.结果 30例患者,手术成功30例,成功率100%,无转为正中开胸扩大切口.体外循环时间50~319 min,平均(111±45)min;升主动脉阻闭时间为21~118 min,平均(43.6±30.0)min.术后胸腔闭式引流量20~2500 ml,平均(225±150)ml.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3例,包括二次开胸止血1例及右侧气胸2例.结论 完全胸腔镜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黏液瘤摘除术和不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小结完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建立方法和管理。方法 在胸壁打3个小孔借助于电视胸腔镜下建立体外循环行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瓦氏窦瘤破裂修补术。结果 3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 胸壁打孔体外循环下完全借助于电视胸腔镜实施心脏手术创伤小、安全可行,因为此手术的初期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相对较长,应加强体外循环的管理和镜向操作技能的训练。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完全胸腔镜辅助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建立和管理方法。方法分析103例心脏病患者借助电视胸腔镜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和二尖瓣置换术的体外循环建立方法、过程和术后结果。结果术中1例因调整股静脉插管位置时不慎将股动脉带出,出血约200ml,遂重新插入股动脉建立体外循环;术中1例因心包粘连,纵行切开胸骨第3肋间,横断第3、4肋骨,胸腔镜辅助下完成二尖瓣置换术;术后1例1周后出现残余漏,再次手术治疗。全组患者均痊愈康复出院。结论胸壁打孔体外循环下完全借助于电视胸腔镜实施心脏手术安全、可行,是常规心脏外科手术方法的一种补充,加强体外循环的应对措施和管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经验.方法 采用右侧胸壁打3个孔(1~2 cm),股动脉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的方法,对21例患者行完全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其中二尖瓣置换6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13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环成形术2例,DEVEGAR成形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2例.观察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疼痛,ICU监护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手术时间139~246 min,平均(183.67 ± 31.49)min;体外循环时间69~176 min,平均(81.43 ± 31.56)min;升主动脉阻闭时间25~85 min,平均(27.31 ± 27.72)min.术后辅助呼吸时间为3~9 h,平均(3.1 ± 4.9)h.术后患者恢复顺利.结论 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的管理方法及特点。方法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4例,采用浅低温、中度血液稀释、股静脉-股动脉转流的CPB方法,CPB期间严密观察监测泵压和中心静脉压,加强各项监护,积极配合术者处理并发症。结果 4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麻醉效果尚满意。3例CPB过程满意,1例在CPB期间出现静脉引流欠佳和低血压,经调整股静脉导管有所好转。结论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可采用股静脉-股动脉转流的CPB方法,CPB期间需加强监护及防治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完全胸腔镜辅助下心脏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0年5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行胸腔镜辅助下心脏手术治疗患者61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手术效果、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胸腔引流液、术后住院时间以及VAS评分等各项临床指标情况,并对术后患者进行随访调查,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患者病死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高达100.0%。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为(127.4±46.3)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67.7±32.2)min,胸腔引流液为(133.8±54.5)ml,术后住院时间为(6.8±0.7)d,VAS(疼痛)评分为(1.1±0.5)分。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8.0%,心功能分级:Ⅰ级39例,Ⅱ级22例,死亡率为0.0%。结论临床应用完全胸腔镜辅助下心脏手术,患者手术成功率高,手术情况和手术效果良好,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无死亡病例,预后较好,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胸腔镜辅助下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的建立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建立方法和管理。方法分析120例心脏病患者借助于电视胸腔镜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室间隔缺损修补,二尖瓣置换,Ebste in畸形、部分房室管畸形矫治的体外循环过程和术后结果。结果1例患者停体外循环后因血氧饱和度偏低,延长第4肋间切口探查;1例因手术操作导致出血而延长切口再次插管建立体外循环;1例患者因残余漏再次手术;其余117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120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胸壁打孔体外循环下完全借助于电视胸腔镜实施心脏手术安全、可行;开展此手术的初期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闭时间相对较长,应加强体外循环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曹宇  杜耘  杨庆军  田中义  乔欣 《重庆医学》2013,42(16):1812-1813,1816
目的探讨胸腔镜体外循环(CPB)下心脏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选择30例心脏病患者,术前心功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为Ⅰ~Ⅲ级,采用双腔或单腔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手术的主要步骤通过单肺通气来暴露术野,分次给予舒芬太尼镇痛,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维持肌肉松弛,微泵静脉注入丙泊酚镇静,并根据需要间断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结果手术时间120~300min,平均(208.1±87.5)min,转机时间60~211min,平均(134.7±64.2)min,阻断时间30~120min,平均(74.9±43.5)min,复温后29例自动复跳,28例患者当日拔除气管导管,全部患者住院5~8d,平均(7.1±0.7)d,均顺利出院。结论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加强呼吸管理和肺保护将有助于患者术后早期拔管;完善的单肺通气管理和循环管理是此类手术麻醉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钟晓捷  潘和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0,6(2):101-101,103
自1996年2月~1999年8月,我们利用电视胸腔镜技术完成了25例胸外科手术.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体会到,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的胸内进程和目的与开胸术是一致的,并且降低了开胸术的并发症及术中输血的需求,利于病人术后的迅速恢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施行微创手术,采用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疾病,并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自2004年8月至2006年8月对58例患者行阴式子宫全切术.结果 5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50 min,出血量平均120 ml,无手术并发症,均为术后第5天出院,术后随访6月至2年,均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老年心律失常2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刚  路明 《河北医学》2003,9(1):28-30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发病特点。方法:以老年组208例为实验组,非老年组4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各心律失常基础疾病发生率,再入院率,出院时的治愈率,ECG的左心导联缺气异常。结果:上述各项两组间的差异存在显著意义(P<0.05)甚至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老年人心律失常的主要病因是器质性心脏病,也存在诱因。  相似文献   

13.
心血管X综合征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心血管X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心血管X综合征16例,汇总其临床症状、无创检查结果、治疗效果、合并症等。结果 除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外,心血管X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运动试验、胸痛缓解方式、治疗措施、易患因素等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极为相同。结论 心血管X综合征可能是冠心病的早期阶段或不同发展阶段,其发病机理可能是同一病理变化在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和微血管不同部位的表现。从指导临床诊治角度考虑,将心血管X综合征作为冠心病的一个新的病理分型更为实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直肠间质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直肠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1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2例行肿瘤完整切除术,2例行肿瘤不完整切除术,2例行探查术.其行肿瘤完整切除术者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50.0%,中位生存时间为47个月.CD117,CD34表达率分别为87.5%、75.0%.结论 CD117和CD34是确诊直肠间质瘤最有价值的依据,肿瘤完整切除是直肠间质瘤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5.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又称Wallenberg综合征,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延髓背外侧区损害导致该处神经核团以及传导束受累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该病临床表现多样,易漏诊。2005年4月-2009年8月,笔者科室共收治Wallenberg综合征患者16例,现就其临床资料做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睾丸扭转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睾丸扭转的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13~42岁睾丸扭转患者的发病、治疗和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左侧睾丸扭转11例,右侧5例;发病至确诊时间2小时至8天,15例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确诊,1例手术探查时确诊。16例均接受急诊手术治疗,其中12例睾丸已坏死,行睾丸切除;睾丸存活4例,行睾丸固定术。结论: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断甚为重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是诊断急性睾丸扭转的可靠方法,及早手术是避免睾丸坏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4):46-48
目的 以肝硬化致脾功能亢进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患者应用腹腔镜脾脏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肝硬化致脾功能亢进症患者3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6例患者应用开腹脾脏切除术治疗,观察组16例患者应用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失血量(287.46±36.01)mL、手术时间(105.39±15.27)min、拔管时间(4.71±1.50)d、术后住院时间(7.66±2.48)d,对照组各项指标分别为(335.23±35.28)mL、(83.51±14.34)min、(6.23±1.49)d、(10.23±2.60)d,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拔管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DBIL为(7.23±1.30)μmol/L、AST为(37.28±4.39)μmol/L、ALT为(40.13±3.28)μmol/L,对照组各项指标分别为(9.64±1.35)μmol/L、(51.19±4.47)μmol/L、(47.36±3.3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BIL为(26.02±3.17)μmol/L、对照组为(25.68±3.19)μmol/L,两组TBIL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肺部感染者,胸腔积液率为6.25%、切口感染率为6.25%、腹腔积液率为12.50%。观察组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及切口感染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腹腔积液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脾脏切除术在肝硬化致脾功能亢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取得确切疗效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行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发现子宫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避免误诊和电动粉碎器的使用。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术中或术后发现子宫恶性肿瘤的15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5例中子宫内膜腺癌2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5例,子宫平滑肌肉瘤8例。临床分期均为I期,术前均误诊为子宫肌瘤。患者主诉:阴道异常出血或月经改变7例(47%),自己发现盆腔包块1例(6%),体检发现子宫肌瘤7例(47%);超声下主要表现为子宫增大、肿块内部回声不均或低回声、肿块周边或内部血流信号。15例患者均手术治疗,首次手术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且使用电动粉碎器6例,术后辅以放疗或化疗5例。患者术后复发4例,死亡1例。结论:术前误诊为子宫肌瘤的主要是子宫肉瘤。腹腔镜手术中不除外恶性肿瘤者术中应仔细剖视标本,及时送冰冻病理,避免使用电动粉碎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心综合征致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及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2012年收治的16例颈椎病引起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及病情转归情况。结果本组16例在明确心律失常系颈心综合征引起后,治疗原发病,心律失常均得到控制。结论颈心综合征发作时可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明确诊断后积极治疗颈椎病会提高抗心律失常疗效,临床上要提高对颈椎病导致心律失常的认识,避免延误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