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药注射剂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注射剂在我国已有60多年的发展及应用历程。在这60多年中,中药注射剂为我国医疗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方面具有化学药品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上,中药注射剂的疗效高于部分化学药品。但是近几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报道逐渐增多,并且有些品种的不良反应比较严重,中药注射剂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全面提高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真正达到安全、有效、可控。  相似文献   

2.
吴民  朱春梅  袁涛 《中国药事》2006,20(10):632-633
中药注射剂为中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其临床应用为许多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药物选择,但随着应用的日趋广泛,其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开展ADR监测工作,有利于正确认识其临床作用的两重性,进而减少ADR对民众的不良影响。笔者对我院2002~2004年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作了调查,旨在了解中药注射剂的临床用药特点、趋势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受国内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道的影响程度,探寻减少影响的对策。方法:对我院2001—2011年中药注射剂的品种、品种数、用药金额、DDDs、DDC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事件报道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事件报道密切相关。如实报道、正确引导、理性看待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积极探寻防范、减少不良反应/事件的对策,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事件必将得到有效的控制,为人类的健康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4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志燕 《中国药业》2007,16(20):53-54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4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病例,从年龄、性别、药物剂型、临床症状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引发不良反应涉及6个器官/系统、8个品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前3位依次为双黄连粉针剂、清开灵注射液及穿琥宁注射液。结论临床医生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牛绍利  穆瑞松  孙学琴 《海峡药学》2009,21(11):247-249
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引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7年1~9月份收集到1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整理、归纳。结果有8例属于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占抽查总报表66.66%。不良反应以皮肤及附件反应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反应。结论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控,重视中药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合理、规范使用中药注射剂,发挥中药注射剂应有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12例中药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俞佳  马珂  祁金文  金戈 《中国药业》2003,12(8):59-60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2年应用中药注射剂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过敏反应最为常见。结论:临床医师、药师、护士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紧密配合并实施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类型及特点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措施及对策,为临床合理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中国医药学期刊中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报道,整理分析总结。结果中药注射剂这一特色制剂,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不稳定的严重安全性问题。结论掌握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规律,遵循其特点合理使用,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使其在临床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大璠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22):125-127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常见不良反应及其特点和发生的主要原因,探讨其对策。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工作实践,总结归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发生原因,提出对策和建议。结果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是广泛的,复杂的;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药物本身因素、制剂工艺及质量控制、临床使用、个体差异等多方面。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范围广,危害大,应引起高度重视,必须加强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和预防工作,提高药物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常用中草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成因及临床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邱卫真 《中国药业》2007,16(8):64-64
目的综述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成因。方法归纳和分析近几年公开发表的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文献。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过敏反应最为常见。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必须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153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华 《中国药物警戒》2006,3(4):236-238
目的 通过对2005年1月~12月上报的153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系统分析,为临床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00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呈报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在153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儿童和老年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不良反应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合并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占43.14%。结论 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在临床使用时要严密监测其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1.
灯盏细辛和灯盏花素注射剂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洁  郭澄 《中国药房》2011,(24):2258-2260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和灯盏花素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国内1999年1月-2010年12月医药期刊报道的应用灯盏细辛和灯盏花素注射剂所致的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2种中药注射液所致ADR累及多个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多样且以变态反应为主;临床用药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ADR。  相似文献   

12.
杨菊 《北方药学》2020,(3):179-181
目的:分析我院近5年87例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特征、高危因素及用药规律,探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办法,提出应对措施,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我院2014—2018年上报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平台的87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及分析,对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评价及总结。结果: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品种数占医院使用的中药注射剂的比例为52.70%。在87例不良反应中,痰热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17例,19.54%),其次为血塞通、丹参川芎嗪。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多分布在用药开始的10~30 min,占49.43%。70岁以上老人是不良反应的高发人群,发生率为29.89%。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占45.98%。结论:中药注射剂易发生ADR;其发生与年龄、性别、用药时间、药物种类、用药合理性等多种因素有关;不良反应累及多个器官,临床症状及表现多样化。应遵循中成药合理应用指导原则,严格中医辨证施治,实施用药全过程管理,强化药学监护及用药宣教。  相似文献   

13.
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5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琳  魏国义 《中国医药》2009,4(12):986-987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8年我院50例中药注射液ADR报告进行归纳、分析与总结。结果导致ADR的中药注射液有16种药物,心脑血管用药的ADR发生率最高,为78.0%;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的ADR最常见,为28.0%。结论中药注射液的ADR发生比例较高,应加强对中药注射液ADR的监控,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4.
通过查阅、整理和分析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中药注射剂对CYP450酶影响的文献,研究中药注射剂对CYP450酶的影响,从代谢性相互作用角度讨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问题。关于中药注射剂对CYP450酶影响的研究较少,部分中药注射剂对CYP450酶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深入分析研究中药注射剂对CYP450酶活性的影响,预测可能发生的药物相互作用,对指导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减少由药物联用所致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59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1996~2007年期间中药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报告表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159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涉及27种中药注射剂,其中居前三位的是:刺五加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和葛根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及消化系统损害。结论通过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分析,提醒临床医务人员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6.
解海  王立志 《中国药房》2011,(3):266-267
目的:评价我院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提高药品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2009年我院中药注射剂的种类、年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呈明显上升趋势,丹红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和DDDs居前列。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量增长迅速。必须加强用药管理和不良反应监测。  相似文献   

17.
我院2006~2009年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应伦  郭清平  张全英 《中国药房》2010,(15):1426-1429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现状和用药趋势。方法:对我院2006~2009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均用药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4年中的用药金额逐年增长,2007年比2006年增长40.24%,2008年比2007年增长32.66%,2009年比2008年下降1.84%。4年中中药注射剂占总用药金额的百分比分别是2.59%、3.43%、3.98%和3.30%,总体呈逐年递增趋势。结论:中药注射剂在我院临床使用呈现合理递增,临床医师对中药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能理性应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临床药学干预对中药注射剂应用合理性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8年贺州市中医医院中药注射剂用药不合理患者及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合理用药宣教、药品用量动态监控、临床监督指导、加强处方审核与点评等临床药学干预对中药注射剂应用合理性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2015-2018年中药注射剂用药不合理占比与不良反应占比逐年下降(P<0.05)。结论对中药注射剂临床用药进行临床药学干预能有效促进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统计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黑龙江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8年收集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双黄连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结论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控,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汕头市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分析ADR发生的因素,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对汕头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2006~2011年636例中药注射剂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36例中药注射剂ADR以一般反应为主(92.46%),临床表现主要为皮疹、寒战、发热等过敏性反应,大部分ADR对原患疾病无明显影响,预后较好;发生ADR药品广泛,涉及51种药物。结论:中药注射剂ADR的临床表现多样,治疗及时预后较好,使用不规范可能是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之一,应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监测,开展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工作,进一步完善药品说明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