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血液流变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性改变在正常高值血压中的作用。方法:用全自动血液粘度仪检测正常血压组(120例)、正常高值血压组(132例)和高血压组(124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和高血压组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高于正常血压组(P<0.01),高血压组高于正常高值血压组(P<0.01);正常高值血压组和高血压组的红细胞变形指数均低于正常血压组(P<0.01),高血压组又低于正常高值血压组(P<0.01)。结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已存在血液流变性异常,血液流变性改变在高血压发生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老年血管性痴呆与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血管性痴呆 ( VD)、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与血液流变性的关系。方法 :观察老年血管性痴呆 ( VD)患者 45例、脑血管病患者 3 5例的血液流变性状况 ,对其结果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同时 ,对 VD不同智力障碍程度的血液流变性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血管性痴呆及其不同程度的级别与脑血管对照组比较 ,全血粘度值在高切值 ( 15 0 s- 1 )明显高于脑血管病组 ( P均 <0 .0 5 ) ;血浆粘度值又明显低于脑血管病组 ( P<0 .0 5~ 0 .0 1) ;VD患者红细胞最大变形指数显著低于脑血管病组 ( P<0 .0 5 )。结论 :血液流变性变化对于老年血管性痴呆的诊治不失为有用的临床参考指标 ,红细胞的老年性改变参与了老年血管性痴呆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血液流变性检测在冠心病心绞痛分型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性改变对冠心病心绞痛发病机制及分型诊断的作用。方法:用全自动血液粘度仪测定稳定型心绞痛(SAP)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86例、正常对照组40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SAP和UAP患者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UAP组高于SAP组(P<0.01);SAP和UAP的红细胞变形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且UAP组低于SAP组(P<0.01)。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存在血液流变性异常,UAP的异常程度更严重。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在冠心病心绞痛的分型诊断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3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前后的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进行监测。结果发现:患儿术后早期甲襞微循环出现管袢数目减少、轮廓模糊,微血流呈粒流、粒缓流,RBC聚集;患儿的血液粘度及血浆肢体渗透压显著降低,而红细胞刚性指数显著升高(P均<0.01)。上述结果提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期间的低温、血液稀释、体外循环机械作用及预充液成分等因素是影响围术期患儿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的主要因素。为改善患儿手术的预后,术后应加强对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指标的监测并及时调节和改善其异常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状态。  相似文献   

5.
血栓通对急性肾衰兔血液流变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栓通对甘油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家兔血液粘度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ARF组、血栓通组。检测各组不同时相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变化。结果:ARF组兔出现高粘滞血症,表现为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明显升高,血沉明显增快(P<0.01);血小板聚集功能明显增强(P<0.01)。血栓通组与ARF组比较,血液流变性指标明显改善,血小板聚集功能明显下降(P<0.01)。结论:血栓通能明显降低ARF兔血液粘度和血小板聚集功能,从而改善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功能。  相似文献   

6.
1 引言 等容血液稀释(isovolumic hemodilmtion,IHD)指人生控制性放血的同时,外源性输入等量无血细胞成分的血浆扩张剂的一种治疗方法,它通过保证有效循环血容量不变,降低血液粘度,减少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改善微循环功能而不增加心肺功能负荷,达到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患者脂蛋白(a)、血液流变性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5岁以下脑梗死患者52例(卒中组),与脑血管病无关的相同年龄段同期住院患者47例(对照组)均检测其血压、血脂、脂蛋白(a)、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卒中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脂蛋白(a)、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青年脑卒中患者脂蛋白(a)增高、血液流变紊乱,及时和长期控制高血压、高脂血症,降低血液粘度对防治青年脑卒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60例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口服微量阿司匹林(M—ASA)前后,甲襞微循环、血栓指数Q值明显改善(P<0.01),血液流变性除血沉、血球压积外,各项指标变化均不显著(P>0.05)。证实血小板微血栓形成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血液的高粘滞状态有利于血栓形成,但与血栓形成的机制无关。M—ASA有抗栓解聚作用,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防治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9.
利用微量阿司匹林(M-ASA)和安慰剂对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病人的不同效应,探讨甲襞微循环与血液流变性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服用M-ASA后的微循环各指标积分值和血液流变性的血沉值及血沉K值较服药前明显下降(P<0.01),而血球压积较服药前明显上升(P<0.005);但全血粘度值服药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服用安慰剂前后的微循环各指标积分值和血液流变性的各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0.05),由此表明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的某些指标在特定条件下既有相关性又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液流变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53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血液流变性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液粘度增高、细胞电泳时间延长;具紫绀(史)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液流变性改变明显有别于无紫绀(史)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液粘度增高为心脏功能代偿表现之一;法乐氏四联症患儿血浆粘度和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结合临床表现,血液粘度、细胞电泳时间、血浆粘度、包括血红蛋白量可作为先天性心脏病病情程度和心脏功能代偿功能的综合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通阳化痰方联合西洛他唑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SO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和中西药治疗组(n均=30)。治疗8周后,观察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患肢动脉狭窄程度及踝/肱指数(ABI)、最大行走距离、患肢血流参数、甲襞微循环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和中西药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83.33%、93.33%。治疗前三组ABI、最大行走距离、下肢血流参数、甲襞微循环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周末,三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中西药治疗组更优于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P<0.05),而中药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通阳化痰方联合西洛他唑治疗ASO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老年气虚血瘀证患者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特征及通心络胶囊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年龄 60岁以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型 ) 60例 ,检测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再随机分为治疗组 (通心络胶囊组 ) 3 3例和对照组 (尼莫地平组 ) 2 7例作比较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及临床症状的治疗作用。结果 :气虚血瘀症患者治疗前甲襞微循环中度及重度异常者 5 2例 ( 86.67% ,5 2 /60 ) ,其中治疗组 2 9例 ( 87.9% ,2 9/3 3 ) ,对照组2 3例 ( 85 .7% ,2 3 /2 7) ,以形态积分 ( 2 .5 8) >流态积分 ( 2 .2 2 ) >袢周积分 ( 0 .83 )为主要特征 ;血液流变学指标两组异常率同为 10 0 % ,其中以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升高 ,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为主要特征。治疗 3 0天后 ,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 (P均 <0 .0 5~ 0 .0 1)。并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组为 90 .9% ,对照组为 70 .3 9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老年气虚血瘀证患者甲襞微循环异常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率极高 ,通心络胶囊对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28例男性住院治疗冠心病(CHD)患者,接受10~40天流变药物的治疗,虽然患者比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浆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患者表观全血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区别。若采用固定比积(0.50)的红细胞PBS,悬液,患者血样的表观粘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红细胞聚集指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红细胞变形性明显减弱和聚集性显著升高是住院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性异常的主要特点,并提示,改善红细胞流变性异常和降低血浆粘度对冠心病患者可能是一种有益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所致的眩晕、共济失调、耳鸣、无力等 ,用西比灵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性、经颅多普勒 (TCD)及甲襞微循环的变化和症状改善情况。方法 :76例VBI患者随机分为二组 ,以维脑路通作对照 ,常规用药 ,治疗前后检查上述指标。结果 :西比灵治疗后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下降 ,TCD检查血流速度加快 ,频谱频窗异常状况有明显好转 ,甲襞微循环流速流态、管袢清晰度及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P <0 .0 5~ 0 .0 1 )。结论 :西比灵能扩张血管 ,降低血粘度 ,改善微循环 ,治疗VBI。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异常血液流变性和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奥扎格雷钠8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疗程15天。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综合定量评价甲襞微血管形态、微血流流态,并与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组对比分析。结果:TIA患者治疗前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增高,甲襞微循环形态异常,红细胞聚集,出现粒缓流。经两种药物治疗后,上述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尤以奥扎格雷治疗组改善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能明显改善TIA患者血液流变性异常和微循环障碍,且效果优于川芎嗪注射液。  相似文献   

16.
对使用蝮蛇抗栓酶、维脑路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各50例进行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蝮蛇抗栓酶组用药后,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各项异常指标显著下降(P<0.01~0.05)。而维脑路通对脑血栓的微循环障碍、血液粘度、β-脂蛋白、甘油三酯、血小板聚集等异常指标改善不大(P>0.05)。提示:蝮蛇抗栓酶是优于维脑路通的降粘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患者足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三联治疗组:运用腰交感神经毁损术(LS)、针刀和中药3法同时治疗;针药治疗组:运用针刀加中药同时治疗;中药治疗组:只运用中药治疗。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治疗1周末和治疗结束后患者足甲襞微循环变化。结果:三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其它两组(P<0.05或P<0.01)。甲襞微循环比较:三组治疗前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1周末三联治疗组微循环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三联治疗组各项积分均明显优于其它两组(P<0.05或P<0.01);治疗结束后各组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或P<0.01),针药治疗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中药治疗组,而三联治疗组改善幅度又明显优于针药治疗组(P<0.05或P<0.01),并接近正常。结论:LS、针刀和中药联合治疗能快速而又持久地改善ANFH的微循环状况,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且明显优于针刀和中药的单独或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赵秀梅  刘育英  汪德清 《中国微循环》2006,10(6):410-412,F0002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肝脏微循环的改变。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正常组:喂普通饲料;(2)高脂血症组:喂高脂饲料4周,每组6只。于造模4周后测定血清血脂水平、体质量及肝质量与体质量之比、血液流变学和肝脏活体微循环的改变。结果 喂高脂饲料4周后肝脏体积增大,体质量及肝质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组织标本显示肝细胞肿胀、脂肪性变,肝细胞的胞浆内充满大小不等的脂滴。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减少,甘油三脂变化不大;血压及血浆黏度较正常组增高明显(P〈0.05);肝脏活体微循环观察显示肝脏微血管数明显减少,肝细胞索增大,泡沫状突起压迫周围血管,血流速度减慢,血管内有红细胞聚集和白细胞黏附。结论 短期内高脂食物的摄入可造成脂质代谢紊乱,继而发生血液流变学及肝脏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病人中医辨证分型与甲襞微循环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用中医辨证分型理论分为4型的134例高血压患者行甲襞微循环检查,结果表明微循环的障碍程度从肝火亢盛到阴虚阳亢型、痰浊壅盛型、气血瘀滞型逐渐加重,肝火亢盛型为轻度微循环障碍,阴虚阳亢型特点是微血管内流速较快,数目增多,管径最细,长度最长,颜色最浅;痰浊壅盛型特点是微血管模糊不清,畸形最多最重,排列不整,流速较慢,颜色较暗,乳头较浅;气血瘀滞型特点是流速最慢,颜色最暗,乳头最浅,袢顶最宽,红细胞聚集最严重。提示:微循环检查可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