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玻璃体积血的B超形态与手术时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分析了450例全玻璃体切除术中、经手术及术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证实伴有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和不同程度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96例重度玻璃体积血与其术前B超形态学改变和PVR发展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提示重度玻璃体积血伴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PVR、已发生或将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B超形态改变主要有5种,即玻璃体腔后部絮状混浊、后部横膜、附着于赤道部的悬吊膜、"V"形膜、及不规则纵行膜。这对屈光间质重度混浊情况下间接判断眼底病变的发展阶段、并发症、预后以及正确及时确定手术时机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视网膜静脉阻塞玻璃体积血玻璃体切割手术时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玻璃体积血手术治疗的时机,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连续收治的63例(63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玻璃体积血(非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玻璃体积血时间分组:Ⅰ组15—30d,19只眼;Ⅱ组31~90d,24只眼;Ⅱ组〉90d,20只眼。均于术前或术后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以明确诊断。手术采用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PPV),对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者联合C3F8或硅油填充,并发白内障者一期或二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时间6~24个月。数据结果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术后最终视力:Ⅰ组平均视力0.39±0.227,Ⅱ组0.19±0.215,Ⅱ组0.14±0.148,Ⅰ组和Ⅱ组比较χ^=13.383,P〈0.01;Ⅰ组和Ⅲ组比较χ^2=13.217,P〈0.01;Ⅱ组和Ⅲ组比较χ^2=0.045,P〉0.05。结果表明:15—30d内行手术治疗最终视力明显高于〉30d手术组患者,最终视力随术前玻璃体积血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结论患者最终视力随术前玻璃体积血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15—30d内手术治疗可取得比较好的视力结果。 相似文献
3.
挫伤性玻璃体积血的手术时机与效果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挫伤性玻璃体积血的手术时机与效果。方法 对 116例 (116只眼 )挫伤性玻璃体积血患者分别采用药物治疗 46例 (46只眼 )和玻璃体手术治疗 70例 (70只眼 ) ,并对结果进行比较性研究和随诊观察。结果 玻璃体手术组患者术后 1个月 ,视力≥ 0 1者为 71 4 %;而非手术组患者药物治疗后 1个月 ,视力≥ 0 1者仅为 2 1 7%,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非手术组患者治疗后视力 >0 1者 10只眼 ,其中 7只眼是于受伤后 2周内恢复视力。手术组患者中 ,仅有 2 7 1%的患眼做单纯玻璃体切除术 ,70 9%的患眼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其他术式 ;术后有 3只眼发生视网膜脱离 ,经再手术治愈。非手术组患者治疗过程中 ,有 14只眼发生视网膜脱离 ,11只眼接受手术治疗 ,8只眼治愈。结论 挫伤性玻璃体积血药物治疗观察的时间为伤后 2~ 3周 ,若无明显好转应及时选择玻璃体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复杂性眼外伤玻璃体切除手术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手术时机和治疗效果。方法应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94例(95眼),总结临床资料,对手术时机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94例(95眼)术后视力提高78眼(82.11%),视力不变15眼(15.79%),视力下降2眼(2.11%)。外伤后11~20天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的55眼,功能治愈48眼(87.27%),解剖治愈7眼(12.73%),没有未愈眼。无感染和交感性眼炎的发生。结论眼外伤后14天是选择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5.
玻璃体切除治疗外伤性严重玻璃体积血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治疗严重外伤性玻璃体积血适宜的手术时机。方法:分别对早期2-4周和晚期5周-3月的严重外伤性玻璃体积血各62例作研究组与对照组,采用玻璃体切除术进行治疗,并对因积血导致的并发症同时联合相关手术治疗,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视力比术前有明显提高,达到有用视力者占70.9%,并发症较少。而对照组视力较术前提高较差,达到有用视力者59.6%,并发症较多。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早期外伤性玻璃体积血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伤后2-4周进行手术为适宜的手术时机。术后视力恢复好,并发症少。相反晚期手术视力恢复较差,并发症国较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眼球钝挫伤致玻璃体积血手术治疗的时机,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2010-01/2011-12收治的眼球钝挫伤玻璃体积血患者56例56眼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玻璃体积血时间分组:Ⅰ组15~30d,14眼;Ⅱ组31~60d,22眼;Ⅲ组>60d,20眼。手术采用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术后随访时间6~24mo,数据结果采用SPSS 1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术后最终视力:Ⅰ组平均视力0.37±0.223,Ⅱ组0.18±0.216,Ⅲ组0.12±0.128,Ⅰ组和Ⅱ组视力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13.383,P<0.01);Ⅰ组和Ⅲ组视力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13.217,P<0.01);Ⅱ组和Ⅲ组视力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χ2=0.045,P>0.05)。结果表明15~30d内行手术治疗最终视力明显高于>30d手术组患者,最终视力随术前玻璃体积血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结论:患者最终视力随术前玻璃体积血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 15~30d内手术治疗可取得比较好的视力效果。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复杂性开放性眼球伤玻璃体手术的时机。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将45例(45只眼)复杂性开放性眼球伤患者分为早期手术组21例(21只眼)和晚期手术组24例(24只眼),均采用一期眼球修补术和二期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早期手术组玻璃体切除术在外伤两周内进行,晚期手术组玻璃体切除术在外伤两周后进行施行,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比较手术复杂程度、术后视力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早期手术组术中注入硅油者5只眼(23.8%),晚期手术组术中注入硅油者13只眼(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0,P=0.038)。随访期末早期手术组脱盲率85.7%(18/21),晚期手术组脱盲率58.3%(1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7,P=0.043)。早期手术组无视网膜脱离复发,晚期手术组2只眼视网膜脱离复发,1只眼再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1只眼硅油再次填充后未取出。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复杂性开放性眼球伤宜早期进行,有助于更好地提高术后视功能、减少手术复杂程度。 相似文献
9.
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手术时机探讨 总被引:27,自引:7,他引:27
目的 探讨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 对45例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分析了早期手术(2~4天内)和较保守治疗(7~9天后手术)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早期手术治疗组视力恢复较好,角膜血染等并发症较少,未发现术中再出血。结论 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早期前房冲洗可以减少并发症,获得较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10.
严重眼外伤是导致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以下病例说明了选择玻璃体手术时机的重要性,下面将5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玻璃体手术联合穿透角膜移植的时机。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1996年4月~2002年9月玻璃体手术联合穿透角膜移植的病例资料。结果 共28眼因复杂性视网膜病变接受玻璃体手术联合穿透角膜移植,20眼一期角膜移植,术后仅4眼(20%)透明,二期角膜移植8眼术后角膜均透明(100%)。硅油填充17眼,2眼(11.8%)角膜植片透明,气体填充8眼,7眼(87.5%)角膜植片透明。结论 玻璃体手术后二期角膜移植可能优于一期角膜移植。角膜移植联合玻璃体手术时如需眼内填充应尽可能使用气体。 相似文献
12.
严重眼球穿通伤选择玻璃体手术时机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严重的眼球穿通伤是导致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 ,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术中处理对其预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近期遇见 5例 ,报告如下。例 1 赵×× 男 2 6岁 车祸后右眼碰伤 3 0天。当时在外院清创缝合。右眼视力光觉不确 ,角膜 4 -7∶ 0 0横型全层伤口 ,眼压 -2。 B超检查显示 :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 ,眼轴 19mm。术中发现视网膜脱离 (呈荷叶状 ) ,上方视网膜以视盘为界全嵌顿至下方角膜伤口处 ,形成 7∶ 0 0~ 4∶ 0 0巨大裂孔及视网膜翻卷。行周边视网膜 3 60°全切 ,剥离嵌顿处条索 ,前部玻璃体切割 ,注入重水后 ,视网膜平伏 ,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累及后节开放性眼外伤的疗效以及玻璃体手术的时机。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对经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进行回顾性分析。将36例(36只眼)复杂性开放性眼球伤患者分为早期手术组16例(16只眼)和晚期手术组20例(20只眼),所有的患者均采用一期眼球清创缝合术和二期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早期手术组玻璃体切除术在外伤1周内进行,晚期手术组玻璃体切除术在外伤10~14 d后施行,术后随访4~6个月,观察术后视力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成功29只眼(80.6%)其中脱盲17只眼(47.2%)(最佳矫正视力≥0.05),失败7只眼(19.4%)。早期手术组术中注入硅油者14只眼(87.5%),晚期手术组术中注入硅油者17只眼(85.0%),两组无统计学意义(χ~2=0.046,P>0.1)。随访期末早期手术组脱盲率68.8%(11只眼),晚期手术组脱盲率30.0%(6只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9,P>0.05)。结论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复杂性开放性眼外伤,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大部分视网膜能解剖复位。为节约患者就医成本,缩短就医时间,对于累及后节开放性眼外伤患者,建议外伤后1周内采用二期微创玻璃体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开放性眼外伤患者行玻璃体手术的时机与预后的关联.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3-12/2016-01期间经我院眼科收治的开放性眼外伤患者62例62眼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31眼.观察组患者于伤后2~4d内进行玻璃体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于伤后1~2wk内进行玻璃体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前眼部损伤情况和术后治疗效果、并发症以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角膜裂伤、视网膜脱落、玻璃体积血以及晶状体破裂等眼部损伤状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状况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开放性眼外伤患者手术时机与预后状况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早期对患者行玻璃体手术有利于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帮助患者术后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15.
严重眼外伤的玻璃体切除手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玻璃体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2000年10月行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手术的46例(47眼)严重眼外伤患者的资料。结果:术后视力提高33眼(70.2%),不变9眼(19.2%),下降5眼(10.6%),27眼(57.5%)术后和达到0.02以上,15眼(31.9%)视网膜解剖复位,5眼(10.6%)失败,结论:选择适当时机行玻璃体手术可使大多数严重眼外伤患者视力提高。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手术干预治疗时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增殖期不同阶段玻璃体手术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就诊的增殖期DR患者65例(90只眼),分为增殖晚期、增殖早期,在增殖期不同阶段实施玻璃体手术。所有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视力及眼前节记录,眼底可见者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部分患者行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术中应用高速玻璃体切割,眼内注入0.02ml曲安奈德(TA),充分剥离新生血管膜,眼内视网膜激光光凝,如伴有裂孔及视网膜脱离,术后采用眼内气体或硅油填充,其余患者手术结束后玻璃体腔再次注入0.05ml TA。结果增殖期DR早期实施玻璃体切割术,术后可最大限度保留患者视力,术中联合应用TA,术后黄斑水肿减轻,加快视功能的恢复。结论增殖期DR患者,应及时进行玻璃体手术;对于DR早期增殖病变,玻璃体手术干预治疗可防止病变发展,有效保护患者的视功能,应做为糖尿病患者玻璃体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眼内激光在玻璃体切除术中的用途及有效性。方法 将眼内激光应用于18例22眼玻璃体手术中。眼内光凝的方式:广泛视网膜光凝术14眼;环形激光视网膜拦截并封闭视网膜裂孔2眼;局限性光凝1眼;原发性或医源性裂孔光凝4眼;视网膜切开处光凝1眼。结果 术后随访1~24月(平均9月),2眼术后再次视网膜出血,其余20眼均达到视网膜平伏、裂孔封闭、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眼内激光是现代玻璃体手术中重要的辅助措施,它的应用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Terson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与手术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erson综合征的病因、病变特征、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和疗效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年5月至2007年12月Terson综合征11例(17眼)。术前视力光感~0.3,病程25d~5月。17眼均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中根据视网膜情况,采用眼内气体充填5眼,硅油充填3眼。结果Terson综合征玻璃体积血均沉于后极视网膜前,部分视网膜下积血,黄斑部视网膜前膜的发生率较高(82.35%),术后视力较术前有显著提高(P=0.001)。结论Terson综合征患者因有头部外伤史及伤后昏迷史,就诊晚,全视网膜前膜及黄斑部视网膜前膜发生率高,及时有效的玻璃体手术能够提高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20.
我科 1994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收治了 5 8例 (5 8眼 )非糖尿病和非眼外伤所致玻璃体积血 ,分别采用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方法 ,进行对比 ,并随访 1年。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非损伤性玻璃体积血 5 8例 (5 8眼 )均为视力突然下降 1~ 10天初诊 ,视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