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23例流行性出血热死亡病例眼部改变浙江省缙云县人民医院眼科徐亚琼浙江省缙云县人民医院内科李辉流行性出血热(下称EHF)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出血和急性肾衰为特征。但其眼部表现也较为突出,对指导诊治及预后的判断有一...  相似文献   

2.
52例流行性出血热眼压描记结果分析绍兴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屠清安,谢华英绍兴县齐贤人民医院屠叔丹新昌县人民医院周先贡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传染源的疫源性疾病。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为其主要表现。眼部体症很多,而眼部的这些体症均可随病程的进展、病...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出血热首发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一例刘卫东,王增超流行性出血热是病毒所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病理基础为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广泛性损害,以高热、头痛、眼眶痛、腰痛、低血压、出血现象、肾脏损害、电解质紊乱为上要临床表现。眼部表现多为球结膜水...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以起病急、发热、出血、循环衰竭、肾功能衰竭为特征.其病理基础为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损害,大部分病例均有眼底改变征象,本文就我院2000年至2006年以来收治的12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眼底改变作以下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感染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染源为野鼠。临床主要特征为发热和出血。本病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1986年10月~1987年2月间我院共收治本病194例,我们无选择地对其中118例的眼部表现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13岁,2001年7月因左眼红、痛、视力下降,于外院诊断为虹膜睫状体炎,给予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治疗,10d后发现前房积脓,B超示:玻璃体混浊。2001年7月下旬转入我院治疗。既往史:左眼发病前曾因发热、头痛、腹痛、腹泻在外院就医,拟诊为:中毒性痢疾、败血症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1周后怀疑患流行性出血热,经流行性出血热免疫荧光抗体检测(HFRS)呈阳性,滴度1:5120,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并继续给予大剂量抗病毒和抗生素治疗,20d后病愈出院。  相似文献   

7.
本文由作者系统检查和观察流行性出血热眼底及眼压的改变,大多出现在发热后期,随病程好转呈可逆性改变,其变化程度与病情轻重成正比;掌握流行性出血热的眼底及眼压变化,对诊断和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0岁。1997年5月25日始无诱因高热、头痛、恶心、无力,次日伴双眼球结膜充血、畏光、流泪、视物不清,曾在传染病院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眼部检查:视力:右眼前指数,左眼1m光感。双眼混合性充血(++),伴少量球结膜下出血,双眼角膜混浊;前房内...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青光眼一例湖南常德澧县中医院(415500)孙艳患者,女,52岁。患流行性出血热治疗21天后,右眼出现眼红,右侧头痛,视力下降。经医院诊断“偏头痛”予对症治疗效不佳,于1995年4月来我院就诊。患者平素体健,发病前右眼视力正常,否认青...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重症病人可并发视乳头炎 ,引起视力下降。作者遇到 2例报告如下。例 1 高××  48岁 男性 因发热、头痛、眼眶痛、腰痛 5天收住院。体温 3 9℃ ,血压 14 /10kPa ,醉酒貌 ,前胸和腋下皮肤可见散在出血点 ,球结膜水肿。双肾区叩击痛阳性。血白细胞 18 2× 10 9/L ,中性 0 82 ,淋巴 0 18,血小板60× 10 9/L ,尿蛋白 ( ) ,红细胞 ( )。流行性出血热抗体阳性。诊断 :流行性出血热。入院后给予扩容 ,纠正酸中毒 ,抗感染等治疗后 ,病人尿量仍逐渐减少 ,皮肤出血点增多 ,血尿素氮 2 4 0mmol/…  相似文献   

11.
男,59岁。以“发热3天”为主诉于2014年4月30日入住外科病房。伴有寒战、头疼、眼眶疼、腰疼、周身关节疼。追问病史,患者居住农村,环境周围有老鼠出没。查体:双肾区扣击痛阳性,针刺处可见淤斑。辅助检查:血小板呈进行性下降,尿蛋白持续阳性,肝功及肾功能损害,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IgM(+),IgG(+),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监测24h液体出入量,纠正离子紊乱,监测离子、肝肾功能。自入院第二日起出现双眼视物模糊伴红视、雾视,来眼科会诊。  相似文献   

12.
患者李某男44岁住院号82830 患流行性出血热(中型)7天后,左眼疼痛、畏光、视物不清。经局部应用抗生索和抗病毒类药物治疗20余天病情反而逐渐加重。于1991.5.10日到眼科住院,此时,流行性出血热已治愈11天。患者平素身体健康,发病前左眼视力正常,否认角膜炎、色素膜炎等病史。右眼于8年前曾行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术后情况良好。右眼视力3.6(矫正视力4.6),左眼3.0。双眼眼压正常。右眼呈白内障术后表现。左眼睫状充血( ),角膜周边部轻度水肿、混浊。角膜中央3mm处呈盘状水肿、混浊.以深层基质为著。相应角膜中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出血热的眼部表现是以结膜下出血、结膜充血及水肿为主,亦有视网膜出血和水肿。至于眼压升高、继发青光眼未见国内文献报导,我们遇到两例介绍如下: 病例报告例1,患者任××,女,49岁,西安市人,住院号:25005~初诊:1979年5月22日。发烧、头痛、眼眶痛及腰痛约一周,视力障碍两天。该患曾于1979年5月6日去过流行区一天。16日开始发烧、头痛、眼眶疼、腰疼和全身疼。曾以感冒处置,上述症状加重。视力急剧下降,眼科以“充血性青光眼(急性大发作)”收入院。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流出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出血、肾损害为主要特征,其死亡率较高。迄今为止,有关流出热眼部改变的文献资料不多,国内除工964年有尹氏报告46例,1974年张氏报导一例眼底改变外,未再见有此类专文报导。由于流出热在整个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与眼部的关系极为密切,故近年来已引起不少眼科工作者的注意。我县系流出热疫区,每年有大量病人收容入院,故为观察流出热患者之眼部改变提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出血热引起视网膜水肿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但合并原田病实属罕见。我们在临床中遇见 1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3 1岁 ,农民 ,1999年元月以双眼突然视物不清半月为主诉收住院。半月前 ,患者曾以发烧、颈部出血点、腰痛于当地医院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经及时抢救治疗后 ,全身症状缓解 ,病情稳定。随后患者突然发现双眼视物不清伴头痛、耳鸣 ,前来我院。查体 :神志尚清 ,精神极差 ,反应稍迟钝 ,查体合作 ,心、肺、腹部未见异常 ,否认有眼病史。眼科检查 :双眼视力眼前数指 ,角膜透明 ,角膜后呈灰色沉着物 (+ ) ,前房浮游细…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传染源为黑线姬鼠。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多见于青壮年。但目前尚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其眼部表现对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及予后估计有一定意义。现将1982年以来观察100例结果,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出血热(流热),在国内许多学者已开展了免疫功能的研究,但在患者泪液中测定免疫球蛋白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报导。通过实验证明,泪液内含有一定量的免疫球蛋白,测定正常人及各种疾病的泪液内免疫球蛋白含量,进一步了解免疫在各种疾病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我们观察本病在  相似文献   

18.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青光眼一例姜云霞,安明皎,王锐患者男,45岁,因双眼胀痛、眼眶痛、视物不清,伴头痛、恶心,腹泻及腰痛3天,于1989年10月12日以“急性青光眼”由内科转入我科诊治。患者于1周前曾食鼠咬剩的食物,随后出现高热、腹泻等症状,在当地医院诊...  相似文献   

19.
赵俊生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0):2017-2018
华蟾素注射液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二类新药,具有调节免疫、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抗乙肝病毒的药理作用。在治疗中晚期肿瘤、慢性乙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临床治疗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在眼科多有应用,尤其在角膜炎,翼状胬肉等疾病取得进展。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探讨眼科新的治疗途径,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是今后眼科临床治疗及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对52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进行了眼压描记,发现11例15眼眼压大于2.79kPa,占21.15%,22例28眼C值偏低,占42.31%,其中15例18眼低于0.13mm2/min·mmHg,为病理范围,占28.85%。18例28眼压畅比偏高,占34.62.,其中15例20眼大于120,为病理范围,占28.85%。眼压升高在病程早期出现,随病情好转而逐渐恢复,为一过性表现,病情愈重眼压升高愈明显,C值随病情的好转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