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儿童后颅窝肿瘤的诊治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儿童后颅窝肿瘤的临床特征、病理类型、手术切除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儿童(15岁以下)后颅窝肿瘤30例,术前头颅CT及MRI确定肿瘤位置分别采用咬骨窗开颅(21例)和骨瓣开颅(9例)显微镜下切除肿瘤。结果全切除肿瘤20例,近全切除肿瘤10例。无手术死亡。术后病理证实:星形细胞瘤9例,髓母细胞瘤14例,室管膜瘤4例,恶性室管膜瘤3例。结论MRI能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大小、部位、范围和界限,根据肿瘤不同部位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显微镜下暴露肿瘤最直视的部位分离肿瘤,可安全地全切除或近全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后颅窝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小儿后颅窝肿瘤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表现。结果本组主要症状和体征为头痛、呕吐、步态不稳、颈强直、躯体共济失调和头围异常增大,其中25例误诊为病毒性脑炎,16例误诊为急性脑脊髓膜炎,12例误诊为急性胃肠炎。CT检查阳性率为96.8%,MRI阳性率为100%,MRI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5.7%。结论小儿后颅窝肿瘤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体征不明显,采取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措施有助于减少或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3.
本文复习8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5岁以上儿童后颅窝肿瘤,其早期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走路不稳,视力下降,锥体束征等,术前经脑室造后影及CT扫描明确诊断。分析了本组病例早期延误诊治的可能因素,强调早期诊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神经肿瘤是儿童最常见的实体肿瘤,也是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外最常见的儿童肿瘤。在0~14岁患儿中,神经肿瘤的致死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肿瘤。从好发部位、病理类型以及基因改变等方面来看,儿童神经肿瘤与成人患者存在较大差异。同种病理类型的脑肿瘤,在儿童群体中可呈现出不同的生长方式和影像特点。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恶性脑肿瘤的恶性程度往往较高,多数患儿无法接受放疗或对放疗不敏感,而化疗药物的选择和治疗效果也非常有限,因此预后通常较差。常见的低级别胶质瘤、颅咽管瘤具有缓慢进展或复发、病情容易迁延等一系列特点,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离不开神经外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合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N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例PNS患儿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生化指标、脑电图、头颅MRI及腹部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 3例患儿中男性2例、女性1例,发病年龄2~6岁。均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乳酸脱氢酶高,脑电图慢波增多,腹部影像学提示腹腔肿瘤;1例脑脊液白细胞增高、寡克隆蛋白阳性;2例头颅MRI出现相应改变。结论 PNS起病隐匿,行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头颅MRI、腹部影像学等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6.
小儿后颅窝肿瘤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儿童后颅窝肿瘤约占儿童期颅内肿瘤的50~60%,早期诊断与手术治疗具有相当的难度.我科自1980~1990年间共收治儿童后颅窝肿瘤72例,占我科同期儿童颅内肿瘤的52.17%.今就诊断与治疗体会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脾脏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策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科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4例脾脏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童14例,女童10例;中位年龄7岁2个月。结果24例中良性肿瘤20例,恶性肿瘤4例。20例良性肿瘤中行脾脏切除及大网膜自体脾片移植术4例,行腹腔镜下脾脏部分切除术8例,行开腹脾脏切除术4例,行脾脏囊肿开窗引流+囊肿去顶毁底术1例,脾脏血管瘤行介入栓塞治疗3例;4例脾脏恶性肿瘤均行手术和化疗治疗,手术方式为脾脏切除、转移病灶切除联合脾门淋巴结清扫及输液港植入(3例)以备术后化疗。脾脏良性肿瘤随访至今预后良好;脾脏恶性肿瘤随访时间最长至2019年6月(1例患儿已存活6年),3例存活,除1例术后5个月内复发死亡以外,其他患儿未出现术后复发、血管栓塞、脾脏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over-whelming post splenectomy infection,OPSI)等情况。结论儿童脾脏良性肿瘤治疗方式以腹腔镜手术为主,或脾脏切除联合大网膜自体脾片移植以保留脾脏自身免疫功能;脾脏恶性肿瘤则行开腹根治性手术及化疗。良性肿瘤预后良好,而恶性肿瘤预后相对较差,早诊断、根治手术及辅助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是改善脾脏恶性肿瘤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儿童后颅窝髓母细胞瘤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对儿童后颅窝髓母细胞瘤的诊治水平。临床资料:42例中男女之比为2:1,平均年龄7.3岁,病变位于小脑蚓部者36例,位于小脑半球6例,均有明显颅内压增高,39例伴重度醒阻性脑积水,31例出现小脑功能障碍。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除3例死于术手呼吸循环衰竭外,其余39例恢复良好,术后即行颅脊柱放疗及化疗,随访至今,尚无一例死亡。结论:对儿童后颅窝髓母细胞瘤应采取以手术为主,辅以术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合并脑积水的儿童后颅窝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合适的手术方式以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后颅窝肿瘤合并脑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行侧脑室钻孔外引流或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患者,症状很快得到长时缓解,术中肿瘤暴露良好切除容易,术后病人恢复快、并发症较少且轻;单纯行肿瘤切除的病例,术前予脱水、利尿仅能暂时缓解症状,且术中肿瘤与周围组织挤压、粘连明显,切除耗时费力,术后恢复慢。不同手术方式对肿瘤切除及术后并发症无影响,P值分别为0.354、0.673。结论对合并重度脑积水、病情严重的儿童后颅窝肿瘤患者及时于肿瘤切除术前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可达到较好的外科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心脏肿瘤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中比较少见[1],有猝死可能[2,3].近年来随着心脏超声和胎儿超声的广泛应用,儿童心脏肿瘤的发现率有所增加.从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收治原发性心脏肿瘤息儿14例,其中接受手术治疗10例,现将临床资料及外科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后颅窝术后并发小脑性缄默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6例继发小脑性缄默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结合文献探讨其发病机制。结果 16例患儿中,因后颅窝病变行手术治疗14例,保守治疗2例,经保守治疗的2例和14例术后患儿均继发不同程度的小脑性缄默综合征并伴有其他神经功能障碍,于术后2~6 d出现缄默,持续约2周至3个月不等,大部分患儿缄默好转后仍有持续1~3个月的语言障碍。结论儿童后颅窝病变,特别是大型小脑蚓部肿瘤术后,易发生小脑性缄默综合征,有一定的潜伏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儿童后颅窝髓母细胞瘤2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科 1990年 1月~ 1999年 9月收治儿童后颅窝髓母细胞瘤 2 6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2 6例中男 19例 ,女 7例。年龄 2~ 14a ,平均为 9.4a。其中 8~ 13a者最多 (11例 )占42 .3%。二、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颅内高压和小脑共济失调。恶心、呕吐 2 4例 ,头痛 2 1例 ,走路不稳 3例 ,视乳头水肿 2 1例 ,出现躯干性共济失调 15例 ,颈抗 3例三、均行CT或 (和 )MRI检查 ,CT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稍高或混杂密度影 ,增强扫描后密度影增强 ,个别病例强化不明显 ,可有钙化及囊变。MRI主要为长或等T1、长T2 类圆形像 …  相似文献   

13.
儿童脑梗死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脑梗死多见于中老年人,小儿较少见,其发病原因与老年人不同,常见原因为感染性脑动脉炎、癫(?)持续状态所致局部脑软化、变态反应性脑血管炎、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系统疾病、脑血管畸形及外伤等,其中以感染和外伤多见。现将我院近几年收治的32例儿童脑梗死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10个月-15岁,平均7.91岁。发病诱因:发病前有感染史17例,有头部轻微外伤史7例,无明显诱因8例。诊断均以神经病学第4版为标准。  相似文献   

14.
儿童第四脑室肿瘤的临床特点和微创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MRI等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儿童颅内肿瘤的发现率有所增加。儿童第四脑室肿瘤是儿童颅内幕下肿瘤中比例最高的肿瘤。由于第四脑室毗邻桥脑、延髓等脑干结构,又是脑室系统内脑脊液循环通路的重要环节,该部位肿瘤的治疗须引起重视。随着显微技术和相关设备的发展,外科治疗逐渐趋向于微创,对于儿童第四脑室肿瘤的要求是肿瘤全切和尽可能保存正常组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小儿后颅窝肿瘤开骨瓣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往对后颅窝肿瘤的手术采用咬骨窗术,即咬除枕骨,关颅时不缝硬膜,颅骨缺损也无法修复。这种开颅方式有许多并发症:后颅窝颅骨缺损、局部积液、长期发烧等。由于局部颅骨缺损,对儿童的心理成长可造成不良影响。现代外科手术要求解剖结构的完整,从1997年9月到11月,我院小儿神经外科病房共实施6例后颅窝开骨瓣术:缝合硬膜并骨瓣复位,术后效果相当满意,避免了许多后颅窝咬骨窗术后所引起的并发症。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共有6例小儿后颅窝肿瘤实施了后颅窝开骨瓣术,有小脑蚓部髓母细胞瘤3例、小脑半球星型细胞瘤3例。…  相似文献   

16.
儿童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儿童颅脑损伤的特点。方法 对儿童颅脑损伤患儿 98例临床表现及预后进行分析 ,并与成人颅脑损伤比较。结果 儿童颅脑损伤后腹痛、脑梗死、癫发生率均高于成人组 (P <0 .0 5 ) ,两组预后存在差异 (P <0 .0 5 )。结论 儿童颅脑损伤后临床表现较重 ,但预后较成人好  相似文献   

17.
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esquamative In—stertitial Pneumonitis,DIP)由Liebow 等在1965年首次提出,并描述为一种原因不明的儿童慢性疾病,临床特征是肺泡上皮细胞增生,脱落,并坠入肺泡腔中。DIP 有别于其它类型的间质性肺炎(尤其是病理组织改变、X 线特征和治疗效果及预后等),国外已将DIP 单列为一个独立疾病。发病原因DIP 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曾有多位作者如Schatz、Hilman、Daniele 等报道本病有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和红斑狼疮现象的存在,Tubbe 用电镜观察肺组织活检,在超微结构中,未能发现病毒颗粒;Patche—  相似文献   

18.
儿童烟雾病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烟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儿童烟雾病4例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儿童烟雾病早期表现为一过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多次发作后呈持续性神经损伤征候,主要为偏瘫、肢体感觉障碍、癫发作、言语障碍、不自主运动与精神表现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所见与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相似,可显示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及异常血管网等改变,且为无创性检查,可作为儿童烟雾病首选辅助检查。结论儿童烟雾病临床症状不典型,神经症状无特异性,故易误诊,诊断应全面收集病史,详尽的体格检查,恰当选择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19.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临床常见的结缔组织病之一 ,多见于成年女性 ,儿童少见。为探讨儿童SLE的临床特点 ,我们对 3 2例≤ 18岁SLE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 以 1995年 1月~ 2 0 0 2年 6月住院的 12 0例SLE为对象。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 1982年SLE诊断标准。按年龄≤ 18岁和 >18岁分成儿童组和成年组。儿童组3 2例 ,平均年龄 13 .1± 3 .1岁 ,男 4例 ,女 2 8例 ;成年组 88例 ,平均年龄 3 3 .4± 9.4岁 ,男 10例 ,女 78例。两组性别无明显差异 (P >0 .0 5 )。儿童占总病人数的 2 6.7%。…  相似文献   

20.
婴幼儿和儿童心脏肿瘤的临床特点和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Zhou WX  Wang H  Ruan YM  Yan J  Wei YZ  Liu YL 《中华儿科杂志》2005,43(10):758-761
目的评价婴幼儿及儿童心脏肿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所见、病理学类型、以及治疗情况;评价超声心动图诊断婴幼儿及儿童心脏肿瘤的准确性。方法1983年12月至2003年12月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心脏肿瘤的患者19例,男8例,女11例;年龄5个月~14岁,平均(7±5)岁。结果19例患者中,良性肿瘤17例(89.5%),其中黏液瘤10例(52.6%),横纹肌瘤4例(21.1%),纤维瘤2例(10.5%),脂肪瘤1例(5.3%);恶性肿瘤2例(10.5%),其中横纹肌肉瘤和转移性上皮肉瘤各1例。19例肿瘤中,11例位于左心(57·9%),7例位于右心(36.8%),1例位于双心室(5.3%)。术前超声10例诊断黏液瘤和1例怀疑横纹肌瘤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11/19,57.9%),其余8例因超声缺乏经验,诊断为心脏占位病变性质待定或黏液瘤可能性大(8/19,42.1%)。结论婴幼儿和儿童心脏原发肿瘤多为黏液瘤,其次为横纹肌瘤,纤维瘤和脂肪瘤。黏液瘤多见于较大儿童,横纹肌瘤多见于婴幼儿,可呈多发性生长。当临床表现严重并难以控制时应选择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