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104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54%(45/52),对照组总有效率69.23%(36/5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TC、TG、LDL-C及HDL-C的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具有协同作用,能有效提高调脂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比研究,观察非诺贝特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TG的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符合本研究标准的522例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高TG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249例,非诺贝特200mg晨日一次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晚日一次口服;阿托伐他汀组273例,20mg晚日一次口服。疗程12个月。比较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降脂疗效及安全性。结果非诺贝特联合阿托伐他汀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血清TG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而HDL-C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结论非诺贝特联合阿托伐他汀明显改善高TG的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的预后,两药联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与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高脂血症86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43例,给阿托伐他汀10 mg,qd,共8周;非诺贝特组43例,给非诺贝特200 mg,qd,共8周.结果:两组治疗4周,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均开始显著下降(P<0.01), 治疗8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 开始显著上升(P<0.05); 阿托伐他汀组治疗8周TC下降较非诺贝特组明显(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阿托伐他汀组9.3%,非诺贝特组4.7%,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两药均有明显的调脂作用,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TC下降明显优于非诺贝特,非诺贝特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他汀类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和致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的社区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0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270例混合型高脂血症和致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三组各9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记为a组,给予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的记为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的记为c组,对三组治疗临床疗效、血脂达标率及药物安全性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三组治疗后TG、TC、LDL-C分别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治疗后b、c组TG、TC、LDL-C均较a组降低显著,HDL-C升高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治疗后血脂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b、c组血脂总达标率分别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b、c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两两比较无显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和致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患者血脂水平,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药物方案,值得社区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氟伐他汀与非诺贝特高脂血症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高脂血症患者60例根据选用药物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均在给予饮食与运动指导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氟伐他汀和非诺贝特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TC、TG、HDL-C含量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TC、TG都下降明显(P<0.05),HDL-C明显上升,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u=9.632,P<0.05)。结论氟伐他汀较非诺贝特对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收治的9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药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连续治疗1年,比较两组患者血脂变化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脂指标改善明显,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两药合用有协同性,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心内科门诊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氟伐他汀组、非诺贝特组、联合用药组各60例;氟伐他汀组每晚口服40mg氟伐他汀、非诺贝特组每晚口服非诺贝特200mg、联合用药每日清晨口服非诺贝特200mg,晚口服氟伐他汀20mg,均用至12周。观察血脂参数变化、疗效评价、药物主要不良反应。结果三组TC、LDL-C、TG治疗前无差异(P>0.05),氟伐他汀组治疗后TC、LDL-C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TG变化不明显(P>0.05);非诺贝特组治疗后TG有显著性下降(P<0.05),TC、LDL-C变化不明显(P>0.05);联合用药组TC、LDL-C、TG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联合用药组临床控制(显效、好转)83.3%(50/60)高于氟伐他汀组的68.3%(41/60)和非诺贝特组的65.0%。三组患者血清CK、肝肾功能等参数均无明显变化,未出现肌病症状,无1例退出或终止。结论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对混合性高脂血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耐受性,具有临床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杨继俊 《北方药学》2016,13(8):72-73
目的:观察混合性高脂血症实施阿托伐他汀与非诺贝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2月东莞市黄江医院收治的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3)和治疗组(n=53),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两组TG、TC、LDL-C、HDL-C等血脂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TG、LDL-C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96.2%明显高于对照组79.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性高脂血症实施阿托伐他汀与非诺贝特治疗效果确切,协同作用良好,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调脂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Ⅱ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比较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与贝特类药物非诺贝特治疗老年Ⅱ型糖尿病血脂紊乱的疗效.方法:122例老年Ⅱ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阿托伐他汀组)62例,男44例,女18例,对照组(非诺贝特组)60例,男43例,女17例.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 每晚一次(qn);对照组口服非诺贝特100 mg,每日3次,疗程8周,观察降脂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阿托伐他汀降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 (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优于非诺贝特(P<0.05);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效果相似(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老年Ⅱ型糖尿病血脂紊乱的疗效优于非诺贝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辛伐他汀和微粒化非诺贝特对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56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辛伐他汀(20mg qn,n=28)治疗,一组接受微粒化非诺贝特(200mg qd,n=28)治疗,疗程6周,观察治疗前后血脂成份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明显降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但辛伐他汀降低TC、LDL-C、LDL-C/HDL-C的幅度比微粒化非诺贝特高(P<0.05),而微粒化非诺贝特降低TG的幅度比辛伐他汀大(P<0.05),辛伐他汀治疗后TC、LDL-C恢复至正常水平的百分比显著比微粒化非诺贝特高(P<0.05),而TG降至正常水平的百分比,微粒化非诺贝特比辛伐他汀高(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对于甘油三脂轻至中度升高的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他汀类调脂药为首选药物;而对于严重的高甘油三脂血症者,非诺贝特则是合适的选择.大剂量辛伐他汀(20mg)与微粒化非诺贝特(200mg)均有报告认为能全面调脂[1],但两种药作用机制不同,调脂侧重点不同,如何选择是临床医生面临的困境.本研究旨在比较大剂量辛伐他汀及微粒化非诺贝特对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系统评价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加常规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 Cochrane Library与ClinicalTrials.gov等数据库,收集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有关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期从建库开始到2022年3月。运用Stata 14.0进行Meat分析。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联用在提升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比值比OR(95%CI):3.41(2.30,5.05),P<0.01],改善左室射血分数(LVEF)[标准化均数差(SMD)=1.20,95%CI (0.96,1.44),P<0.001],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SMD=0.92, 95%CI (0.69,1.16),P<0.001]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SMD=1.51,95%CI(0.88,2.14), P<0.001...  相似文献   

12.
林昭敏 《海峡药学》2009,21(11):161-162
目的探讨软脉灵口服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为软脉灵口服液+阿托伐他汀,单药组用阿托伐他汀,连续治疗8周。结果联合治疗组血脂各参数变化最显著,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效果优于单药组(P〈0.01或P〈0.05)。结论软脉灵口服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可增强其降脂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药房》2018,(1):106-111
目的:系统评价匹伐他汀对比阿托伐他汀治疗中国成人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 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人工检索Google Scholar、百度学术等搜索引擎,收集匹伐他汀(试验组)对比阿托伐他汀(对照组)治疗中国成人原发性高脂血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改良Jadad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水平、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RCT,共45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TC降低水平[MD=0.09,95%CI(0.01,0.16),P=0.03]高于对照组,HDL-C升高水平[MD=0.08,95%CI(0.01,0.14),P=0.03]、TG降低水平[MD=-0.13,95%CI(-0.20,-0.06),P=0.000 4]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LDL-C降低水平[MD=-0.01,95%CI(-0.13,0.10),P=0.84]、有效率[OR=0.75,95%CI(0.15,3.66),P=0.72]、不良反应发生率[OR=0.68,95%CI(0.44,1.05),P=0.0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匹伐他汀降低TC的疗效较好,降低LDL-C的疗效与阿托伐他汀相当,降低TG及升高HDL-C的疗效劣于阿托伐他汀。但两药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及辛伐他丁对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作用差异,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4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非诺贝特组和辛伐他丁组各18例,联合治疗组组患者使用非诺贝特联合辛伐他丁进行治疗,非诺贝特组使用非诺贝特进行治疗,辛伐他丁组使用辛伐他丁进行治疗,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低密度脂蛋白(HDL-C、LDL-C来评价药物疗效差异。结果非诺贝特组LDL-C的含量与联合治疗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辛伐他丁组与联合治疗组比较TG、HDL-C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与非诺贝特组比较,辛伐他丁组TG、HDL-C、LDL-C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非诺贝特较辛伐他丁其降低TG、升高HDL-C作用较强,对TC也具有一定的降低作用,辛伐他丁较非诺贝特其降低TC、降低LDL-C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间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3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1例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22例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患者用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应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江文艳  宋巧凤 《中国药房》2012,(16):1519-152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前期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血压的影响。方法:将体检发现的120例高血压前期合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均分为低剂量组、常规剂量组和对照组,并进行12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药物干预性治疗。观察3组患者血脂及血压的变化及各组不良反应。结果:在改善血脂方面,常规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及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降低血压方面,常规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及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血压较对照组略有下降,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有效降脂的同时,可进一步降低患者血压,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调血脂的有效性。方法:在CNKI、Medline检索2003—2011年国内外研究阿托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用药的文献,应用RevMan5.1.4软件对其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出中英文文献23篇,经筛选最终纳入8篇关于研究阿托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用药的文献。同质性检验:有效性:TC:Tau2=0.29,Chi 2=316.86,df=11,P<0.000 01,I2=97%;TG:Chi 2=13.60,df=10,P=0.19,I2=26%;LDL-C:Tau2=0.22,Chi 2=244.91,df=11,P<0.000 01,I2=96%;HDL-C:Chi 2=14.96,df=11,P=0.18,I2=26%。合并效应量的估计,有效性:TC:Z=4.60,(P<0.000 01),合并SMD=-0.74,95%CI(-1.05,-0.42);TG:Z=7.04,(P<0.000 01),合并SMD=-0.20,95%CI(-0.26,-0.15);LDL-C:Z=5.85,(P<0.000 01),合并SMD=-0.83,95%CI(-1.11,-0.55);HDL-C:Z=5.90,(P<0.000 01),合并SMD=0.16,95%CI(0.11,0.22)。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调血脂的疗效在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四方面均优于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与阿托伐他汀对不同类型高脂血症的降脂疗效及耐受性。方法109例高血脂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给予微粒化非诺贝特200mg.d-1,po;对照组54例,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1,po;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和肝、肾功能,血尿酸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降低三酰甘油(TG)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降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稍优于对照组;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高血脂伴高尿酸血症效果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P<0.01)。结论微粒化非诺贝特与阿托伐他汀均是高效、安全的降脂药物,可分别用于不同类型的高脂血症治疗,短时间内使血脂达标,减少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剂量氟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应用治疗混合型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混合型高血脂症患者182例,随机分为3组,即氟伐他汀组(40mg/d,n=60)、非诺贝特组(200mg/d,n=58)、联合治疗组(氟伐他汀40mg/d+非诺贝特200mg/d,n=64),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主要血脂水平的达标率及不良反应。结果12周时联合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下降的幅度均高于单独用药组(P〈0.05);TC、LDL-C、TG3项全部达标率也高于单独用药组(P〈0.05)。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与单独用药相比无明显增加。结论小剂量氟伐他汀(40mg/d)与非诺贝特(200mg/d)联合治疗混合型高血脂症,较单独用药更有效、更全面地改善各项血脂水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比较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原发性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10mg/次,每天1次)和辛伐他汀组(10mg/次,每天1次),每组40例。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阿托伐他汀组降低TC、TG、LDL-C的总有效率均高于辛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12周末,2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HDL-C水平均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同剂量下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安全、有效,但阿托伐他汀降脂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