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叶状囊肉瘤 33 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囊肉瘤的病理特征与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33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囊肉瘤 ,根据间质细胞异形程度和核分裂数、是否浸润、是否含有特殊间质成分进行分级。结果 :Ⅰ级 8例 ,Ⅱ级 16例 ,Ⅲ级 9例。Ⅰ级复发 3例误诊 6例 ,Ⅱ级复发 2例误诊 9例 ,Ⅲ级复发 5例误诊 7例。 7例含特殊间质成分。结论 :乳腺叶状囊肉瘤易误诊和复发 ,应与巨纤维腺瘤和乳腺癌鉴别。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乳腺肉瘤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于乳腺肉瘤的合理治疗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PB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结果40例患者均为女性,根据AJCC分期标准:Ⅰ期17例,Ⅱ期17例,Ⅲ期6例。其中叶状囊肉瘤25例,中位年龄40.4岁(21—70岁),病理分级包括Ⅰ级6例、Ⅱ级12例、Ⅲ级7例,手术辅助化疗2例,单纯手术治疗23例(92.0%),5年总生存率(OS)为85.1%。非叶状囊肉瘤15例,中位年龄36.1岁(15~55岁),其中纤维肉瘤7例,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癌肉瘤和脂肪肉瘤各2例,手术加化疗和(或)放疗5例,单纯手术治疗10例(66.7%),5年OS为43.4%。结论原发于乳腺的叶状囊肉瘤单纯手术治疗疗效较好,而原发于乳腺的非叶状囊肉瘤单纯手术治疗则预后较差,须综合治疗才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乳腺叶状囊肉瘤32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囊肉瘤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为乳腺叶状囊肉瘤的320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行乳腺X片检查121例,B超检查25例,近红外检查21例,针吸细胞学检查42例;15例(12.4%)乳腺X片检查及3例(14.3%)近红外检查诊断为乳腺叶状囊肉瘤。临床诊断正确率为17.5%(56/320),误诊率为82.5%(264/320)。随访253例患者,其中局部复发45例(17.8%),远处转移死亡13例(5.1%)。结论:乳腺叶状囊肉瘤诊断需常规病理检查,治疗宜行局部广泛切除或全乳切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道乳腺叶状囊肉瘤1例,并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乳腺叶状囊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病理、病因、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讨论。结果:本例患者曾因“乳腺纤维瘤”先后6次手术,第6次手术诊断为恶性分叶状肿瘤,术后半年出现胸壁、牙龈转移,胸壁、牙龈肿物切除术后,发现颧面部、上颌窦、胸椎多发转移,行2周期化疗,临床症状获得缓解,后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随访3个月患者死亡。结论:乳腺叶状囊肉瘤由良性上皮成分和富于细胞的恶性问质成分组成,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价值有限,常需要手术获取完整标本,并结合免疫组化进行诊断。一旦出现复发或远处转移,应行全面检查明确病灶范围,进行综合治疗。其临床表现具有异质性,复发及远处转移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囊肉瘤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为乳腺叶状囊肉瘤的320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行乳腺X片检查121例,B超检查25例,近红外检查21例,针吸细胞学检查42例;15例(12.4%)乳腺X片检查及3例(14.3%)近红外检查诊断为乳腺叶状囊肉瘤。临床诊断正确率为17.5%(56/320),误诊率为82.5%(264/320)。随访253例患者,其中局部复发45例(17.8%),远处转移死亡13例(5.1%)。结论乳腺叶状囊肉瘤诊断需常规病理检查,治疗宜行局部广泛切除或全乳切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囊肉瘤和巨纤维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979~ 2 0 0 2年间外科收治的 89例乳腺叶状囊肉瘤和巨纤维腺瘤的临床特点 ,病理诊断和治疗方式。结果  2 7例乳腺叶状囊肉瘤 ,行乳腺改良根治术 4例 ,乳腺单纯切除术 16例 ,肿瘤局部切除术 4例 ,肿瘤复发行扩大切除 3例 ,复发率 33.3% (9/ 2 7) ;6 2例乳腺巨纤维腺瘤行肿瘤局部切除术 4 0例 ,乳房单纯切除术 18例 ,改良根治术 4例 ,复发率 11.3% (7/ 6 2 )。结论 按照WHO乳腺肿瘤分类的标准 ,使用乳腺叶状肿瘤的统一名称 ,并与乳腺巨纤维瘤相鉴别 ,根据肿瘤分类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范建玄  蔡树模 《浙江肿瘤》2000,6(4):202-204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8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Ⅰ期13例,Ⅱ期14全,Ⅲ期7例,Ⅳ期4例,38例均经手术治疗。10例术后补充放疗,11例补充化疗,7例补充放疗加化疗。结果:本组病例总的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54.3%(19/35)及45.5%(15/33),Ⅰ期病例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76.9%(10/13)及61.5%(8/13),Ⅱ期为50.0%(7/14)及46.2%(6/13)。结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预后和组织类型、临床分期、治疗方法密切有关,综合运用手术、放疗、化疗及孕激素治疗能减少阴道及盆腔复发,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囊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987年9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21例乳腺叶状囊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中行局部切除术5例,局部扩大切除术9例,单纯乳房切除术4例,改良根治术2例,皮下腺体切除术加乳房再造术1例。随访至2004年12月,5年生存率95.2%,局部复发率9.5%。结论 乳腺叶状囊肉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肿瘤,其预后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以及手术切除是否彻底有关。  相似文献   

9.
乳腺叶状囊肉瘤2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状囊肉瘤为乳腺的少见肿瘤 ,约占女性乳腺肿瘤的0.3 %~0.9 % ,其组织结构与乳腺纤维瘤相似 ,含有上皮间质两种肿瘤成份 ,并可见肿瘤细胞不同程度异型 ,本组对22例乳腺叶状囊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探讨其病理及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收集我院1976年1月至1998年12月经手术切除的标本22例 ,复习全部原始记录 ,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从13岁~50岁 ,病程5个月至8年不等 ,平均年龄30岁。均因发现乳腺无痛性肿块就诊 ,肿块位于左侧者16例(72.73%) ,右侧者6例(27.27%) ,位于外上象限10例(45.…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10岁,因左乳房肿块半年余,于1997年5月10日收入院。本体:左乳房有肿物,大小约6cm×6cmXZcm,质硬、活动差,压痛(+),乳头无分泌物。初步论断:乳房纤维瘤。于1997年5月13日在基础麻醉下行右乳肿物切除术,包膜完整;术后病理诊断:叶状囊肉瘤。叶状囊肉瘤和乳腺纤维腺瘤都属于乳腺纤维上皮型肿瘤,具有良性形态学表现者称巨纤维腺瘤,而叶状囊肉瘤指间质细胞有恶性表现的肿瘤;巨纤维腺瘤和叶状囊肉瘤的主要成份是增性的纤维样间质细胞;巨纤维腺瘤具有良性细胞学特征,核小而规则异形性不显著。叶状囊肉瘤的间质细胞高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30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均手术治疗,病理诊断:分叶状纤维瘤24例;叶状囊肉瘤6例,其中低度恶性1例,中度恶性3例,高度恶性2例。有3例行肿块切除后局部复发,再行扩大切除。结论乳腺分叶状肿瘤病理诊断复杂,空芯针穿刺活检及冰冻切片诊断价值有限,选择合理术式是预后关键。  相似文献   

12.
5例乳腺叶状囊肉瘤的组织学及免疫组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乳腺叶状囊肉瘤的组织学与免疫组化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S-P法等技术,对5例叶状囊肉瘤与5例纤维腺癌在光镜下对比观察。结果:5例叶状囊肉瘤间质细胞呈多形性、不典型性等改变;间质细胞ER、PR阳性表达率为80%(4/5),PCNA均阳性表达。乳腺纤维瘤间质细胞无异型性。免疫组化显示:PR阳性表达率为40%(2/5)。结论:乳腺叶状囊肉瘤的组织学及抗原表达情况与乳腺纤维腺瘤有明显区别。提示ER和PCNA的共同表达在本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42例乳腺叶状囊肉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乳腺叶状囊肉瘤的诊治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乳腺叶状囊肉瘤的诊断及治疗的结果。结果 42例均行手术切除。其中低度恶性28例,中度恶性8例,高度恶性6例。术后9例又做了补充手术。2例(4.76%)术后局部复发。结论 乳腺叶状囊肉瘤最主要的诊断依据是组织学检查。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术式一般采用局部广泛切除术,乳腺区段切除术及乳腺单纯切除术,肿块单纯切除术不可取。腋淋巴结一般不必常规作清扫。术后须对部分病例做补充手术。  相似文献   

14.
乳腺原发性肉瘤及癌肉瘤为罕见的乳腺恶性肿瘤,国内报道较少,我院共收治14例,现结合文献复习,着重讨论其组织发生、病理诊断及治疗。 材料、方法及结果 本组14例,肉瘤只限于乳腺原发而组织学上无皮成份的恶性瘤(除外叶状囊肉瘤)。癌肉瘤应是上皮成份及间质均发生恶变但两者间无移行过渡,并除外  相似文献   

15.
邹扬  黄勇 《中国癌症杂志》1997,7(4):240-241
目的探讨腹膜后肉瘤的综合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收集1981~1996年手术治疗的腹膜后各类肉瘤23例(原发12例,局部复发11例),并进行随访。结果肿瘤位于中上腹19例,盆腔4例。直径多>10cm。以脂肪肉瘤(10例,435%)和平滑肌肉瘤(8例,348%)为最多见。完全切除肿瘤者14例(609%),其中原发肿瘤10例,局部复发4例。局部切除6例,原发肿瘤2例,局部复发4例。3例仅行探查手术。随访19例,随访率为826%。生存5年15例(652%),其中Ⅰ级9例,Ⅱ~Ⅲ级6例。生存10年2例(87%),均为Ⅰ级。5年内死亡4例。术后化疗或放疗共7例。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腹膜后肉瘤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完善术后的辅助治疗,减少肿瘤复发,是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输卵管癌肉瘤是非常罕见的恶性肿瘤,易转移和复发,预后差。旨在回顾性分析输卵管癌肉瘤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治疗和预后,并对既往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输卵管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治疗方式,随访生存时间,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7例输卵管癌肉瘤患者,最常见症状为阴道不规则流血(4/7,57.1%)。病理Ⅰa期1例,Ⅱa期1例,Ⅱb期1例,Ⅲb期l例,Ⅲc期3例。异源性4例(57.1%),均见软骨成分,同源性3例(42.9%)。7例均行瘤体减灭术,6例接受化疗,无放疗病例。存活5例,死亡2例。生存时间超过5年的有3例,最长的至末次随访已存活9年零6个月。结论:病理检查为输卵管癌肉瘤的确诊手段。病理同源性间质成分预后优于异源性间质成分。满意的瘤体减灭术,术后给予足够疗程的TP方案化疗,且全身静脉化疗联合局部腹腔灌注化疗可能是治疗输卵管癌肉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乳腺叶状囊肉瘤是一类由乳腺纤维结缔组织和上皮成分组成的一种少见的纤维上皮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女性所有乳腺肿瘤中占不到1%,且主要好发于40-50岁女性。多呈现出3-5cm大小,而手术为其主要治疗方式。本文报道1例重达11kg的乳腺叶状囊肉瘤合并其他多种慢性疾病。其最大直径和周径分别达45cm和94cm。现就乳腺叶状囊肉瘤的症状、诊断与治疗做一回顾。  相似文献   

18.
乳腺肉瘤3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乳腺肉瘤的临床特点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1985年6月至2000年9月收治的34例乳腺各种肉瘤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患者中叶状囊肉瘤18例,恶性淋巴瘤4例,癌肉瘤4例,纤维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脂肪肉瘤2例,平滑肌肉瘤1例,恶性神经鞘瘤1例。随诊1个月-15年,5年生存率为66.70%(12/18),10年生存率为62.50%(5/8)。结论:对凝有乳腺肉瘤可能的患者宜常规行术中快速病理确诊;对乳腺叶状囊肉瘤等较少发生淋巴转移者如瘤体较大宜行全乳腺切除,瘤体较小者可行保留乳房手术;对癌肉瘤、恶性淋巴瘤等易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者宜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结果93例患者中,肿瘤性质良性63例,交界性24例,恶性6例,平均年龄39岁,其中I〉40岁者47例,为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各年龄组均表现为良性叶状肿瘤发病率高,其次为交界性叶状肿瘤,恶性叶状肿瘤发病率最低。病理形态示肿瘤由良性上皮和富于细胞的间质组成,上皮成分包括腺上皮和肌上皮,不同分化程度的间质细胞增生。随访71例,6例恶性患者5例生存,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定期复查,1例于术后1年死亡(为28岁患者,全身多脏器转移);23例交界性肿瘤患者及42例良性肿瘤患者均生存并未见复发。结论乳腺叶状肿瘤好发于40岁以上妇女,良性叶状肿瘤最常见,叶状肿瘤由上皮和增生的间质两种成分构成,应注意与纤维腺瘤等其他乳腺肿瘤鉴别,选择扩大1cm的局部广泛切除方法可以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20.
乳腺分叶状囊肉瘤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分叶状囊肉瘤临床上少见,我院肿瘤科自1982年4月~1990年12月共收治经病理证实乳腺分叶状囊肉瘤10例,均为女性,年龄最小17岁,最大42岁,病期2周~5年不等,左乳6例,右乳4例,其中2例系第一次手术后复发,10例患者分别行大区段切除1例,半乳切除2例,单纯乳腺切除3例、改良根治术2例、根治术2例。随访4年以上均无复发。本文结合文献对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